Start small, Think big.
這里的small指小站,big指5G toB大市場。
5G時代,室內是關鍵價值場景,也是5G部署面臨的新痛點。一方面,視頻監控、遠程控制、無人AGV、AR遠程指導等大量行業應用將發生在室內場景;另一方面,5G頻段更高,傳輸損耗和穿透損耗加大,信號更難從室外抵達室內。因此,小站將在室內場景中扮演重要角色。
但問題是,5G時代的行業應用與234G主要面向消費者的業務不同,需云網融合架構使能,并對云網的可靠性、安全性、靈活性、易部署性、性價比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那5G時代的小站如何滿足新時代新需求?在2020年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期間,英特爾展臺上展出的京信5G云小站讓人眼前一亮。
云化設計,讓行業建網性價比更高
與眾多室內小站產品相似,京信5G云小站組網架構包括5G接入單元(AU)、5G擴展單元(SW)和5G遠端單元(DP)三部分。
?
5G接入單元負責5G無線接入網空口部分物理層及上層協議棧處理、操作維護處理,實現與終端的空口通信及與核心網的連接;5G擴展單元負責下行分發和上行匯聚與遠端單元的通信數據,實現5G室內小基站的分布式擴展,并通過光電混合纜給遠端單元遠程供電;5G遠端單元具備射頻收發功能,通過低功率信號發射實現室內5G信號的分布式覆蓋。
?
接入單元支持星型組網,支持與4臺擴展單元連接,每臺擴展單元支持8個遠端單元接入,并最大支持2級擴展單元級聯,因此一個接入單元最大可支持64個遠端單元接入。運營商可根據實際應用場景的覆蓋和容量需求,靈活配置擴展單元、遠端單元的數量,實現按需組網、靈活擴展。
此外,由于眾多行業應用需將多路超高清視頻實時回傳,對網絡上行帶寬要求很高,該云小站還可通過配置3U1D和上行256QAM,實現上行理論峰值速率708Mbps,滿足行業應用需求。
但不同的是,京信5G云小站采用了英特爾?FlexRAN參考架構,接入單元部署在基于英特爾? 至強? D處理器的通用服務器上,支持軟硬件解耦,支持云化、虛擬化部署,擴展單元和遠端單元也集成了英特爾的FPGA,從而可通過通用硬件和開放架構,以及靈活的與MEC或企業云基礎設施融合,來幫助垂直行業降低建網成本,實現快速、靈活、按需定制化部署網絡。
?
開放融合,滿足廣泛的行業應用需求
眾所周知,5G toB關鍵在于網絡與邊緣計算融合。遠程操控、AI質檢、無人AGV、AR遠程指導等大量行業應用都需實時傳送數據以及反饋數據分析結果,對網絡時延和可靠性要求苛刻。同時,行業用戶對生產數據的安全性要求極高。為滿足這些行業應用需求,5G時代需將云端的算力下沉到本地,在企業或園區部署邊緣計算(MEC),以縮短數據來回傳輸時延,并保障數據不出廠,從而讓數據從采集、傳輸到存儲、分析整個過程都終結于本地,形成5G網絡與邊緣計算融合的組網架構。
為此,京信5G云小站除了能幫助垂直行業高性價比部署5G基礎網絡外,還支持與MEC集成,支持網絡能力和MEC能力開放,支持數據本地卸載,以及支持物聯接口開放。
?
京信5G云小站通過支持與MEC集成,可幫助垂直行業快速實現算力下沉到本地,實現數據流量在企業本地分流和卸載,從而可滿足各種行業應用的低時延需求,以及讓數據不出廠,保障了企業生產數據的安全性;并能通過ICT網絡連接能力開放、算力資源能力開放和第三方應用集成能力開放,讓開發者可便捷的開發應用,讓更多三方應用集成到邊緣云,從而推動垂直行業應用繁茂生長。
京信5G云小站還支持物聯接口開放,可通過在遠端單元上的POE物聯接口與藍牙終端、UWB終端等物聯終端連接,將物聯數據IP透傳至MEC,來提供基于室內定位的增值業務,比如,基于藍牙的室內定位精度可達3至5米,可以為資產管理、室內導航等應用提供定位服務,而基于UWB的室內定位精度達20至50厘米,可為園區無人駕駛等應用提供定位服務。這樣一來,通過支持物聯接口開放,就實現了5G與泛在物聯網融合,實現通信、定位、導航和物聯一體化,可進一步提升5G云網的行業應用價值。
榮獲多項大獎,全系列產品已量產
據介紹,自2019年上海世界移動大會期間,京信通信聯合中國移動研究院以及英特爾推出了業界首款商用5G云小站以來,該產品不斷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比如,2019年8月,聯合廣州移動成功入選廣東省工信廳5G+示范園區;2019年10月,亮相老撾東盟電信與信息部長會議。到今天,京信5G云小站已在全國十余個省份開展試點、試商用,并于2020年9月全系列產品已量產。
?
同時,該產品還榮獲2019年5G小基站行業杰出領導力獎、2019年度最佳行業解決方案、2020年度技術創新應用獎、2020年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廣東分賽一等獎和最佳商業價值獎等多項大獎。
云網融合是5G toB的基石,開放是5G行業應用繁榮的催化劑,而京信5G云小站兼具云化與開放優勢,相信未來將能幫助運營商更好更快的發展toB市場,加速推動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