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想必不少同學都遇到過這樣尷尬的事:在酒桌上談生意,和朋友同事聚餐聊天,甚至在小小的電梯間隨意攀談時,一旦涉及比較深入的話題,聊著聊著,就突然聊不動了。
宏觀經濟、國際關系、房子、車子、電影、書籍……這些都是新中產們經常碰到的話題。
有時候,我們明明覺得自己對它們有一些模糊的看法,卻總卡在喉嚨里無法表達出來;有時候可以說,卻害怕自己的觀點“圖樣圖森破”,說出來怕惹人笑。最后只能在迷之氣氛中尬聊。
每個進入社會的人,都怕缺“談資”。
為什么我們會缺乏談資呢?
根本原因是,一個要用半頓飯去聊的深度話題,往往需要更深層次的學習。我們平時被輸入了大量的信息,但這些信息通常是碎片化,甚至是粉末化。
信息碎片化,意味著一個知識點無法“喚醒”另一個知識點,即缺乏了聯想。所以在討論某個話題的時候,往往淺嘗輒止,無法從橫向和縱向延展出更多的內容。
那么,我們該如何學習,讓知識變得有深度并逐漸成為一套體系呢?這里推薦一門學習法,叫做“費曼學習法”,它在知乎上被稱為“史上最相見恨晚的學習法”。
費曼是196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被譽為“納米材料之父”。
有一年,他去巴西教學,發現那里的研究生雖然能把物理公式倒背如流,卻無法回答生活中簡單的物理問題。他反復思考這個問題,最后在自傳中提出了這個“終極學習法。”
所以在實際生活中,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我們有大量的輸入,讀了很多書,但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和厲害的人一交流就露餡了,或者總是表達不出來。
費曼學習法概括一下就是,你需要把輸入的東西,通過教授的形式輸出,直到別人完全聽懂。在此過程中,逼自己去查漏補缺。
落到實操,費曼學習法有四個步驟:
第一步,確立目標。選擇一個你要理解的概念,然后拿出一張白紙,白紙的最頂端寫下這個概念。
第二步,模擬教學。把自己當成一位老師,假裝向一個小白講解這個概念,并將講解的內容全部寫在紙上。在此過程中,你會認識到對這個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還比較模糊的地方。
第三步,回顧。知道自己的知識盲點后,你就可以針對性地找資料,然后重新學習,直到你能夠在紙上把這個概念完全解釋清楚為止。
第四步,簡化。把概念完全解釋清楚還不夠,還需要用自己的語言,把這個概念深入淺出地再復述一遍,流暢講述的過程就是你把知識真正消化的過程。
你會發現,通過費曼學習法,無形之中你也訓練了自己的表達能力。所以想讓自己變成有料、有貨且健談的人,就需要多聽、多看,然后通過費曼學習法表達出來,實現知識的積累與輸出。
好了,現在問題來了,我們又該如何確立一個目標呢?
今天,小巴就推薦大家聽一聽吳曉波的音頻節目——《每天聽見吳曉波》。在這檔知識付費欄目里,吳老師每天會講一個5分鐘左右的話題。
盡管5分鐘只是一站地鐵的時間,一次PLANK的時間,但卻充滿豐富的內涵,吳老師也會結合自己理解,向大家分享觀點。
《每天聽見吳曉波》目前已更新1300多期了,話題涉及財經熱點、宏觀經濟、商業現象、企業家、城市經濟、經典定律……這1300多期,有足夠多的新鮮、有趣和深刻的話題。
如果你對某個話題感興趣,就說明找到了一個小目標。當你找到了一個又一個小目標,然后去深入學習,意味著你思考的維度會逐漸拓寬,生活就這樣慢慢充盈起來。
而在后續的課程升級中,我們會把所有音頻按照話題歸納,形成一門更為系統性的課程。
這1300多期音頻,你還可以在會員期內無限下載,反復聽閱。你將聽到吳老師富有邏輯性和故事性的表達方式,然后通過模仿學習,有意識地鍛煉自己處理信息和表達的能力。
有意思的是,聽完1300多期音頻,實現這一“壯舉”的人,根據小巴在后臺的統計,在70多萬的同學中,比例低于1%。
學習終究要靠自己。每天5分鐘的音頻,體量確實有限,這門課僅僅只能為你的職業生涯提供一絲絲微小的幫助罷了。
何況,這門課在11月16日24點之前,只要111元即可買到。
《每天聽見吳曉波》雙11狂歡價來襲
優惠活動最后3天?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