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何加鹽
來源:何加鹽(ID:ihejiayan)
未來之門
時間倒推回10年前。
2010年11月11日,剛參加完騰訊成立12周年大會的馬化騰,意猶未盡。他回到辦公室,用兩個小時的時間,寫了一封信,發給所有員工。
這封信連同標點和落款,共計1020個字,在互聯網上數億萬億計的文字中,無異于滄海一粟。但是它對于騰訊的意義,卻不容小覷。
如同它的標題一樣,這封信的重要性在于:“打開未來之門”。
在此之前,QQ奠定的巨量用戶基礎,讓騰訊進入各行業(除了百度把持的搜索和阿里把持的電商),都更順利一些。
直到360拎著秘密制造的“核武器”,向著騰訊來了一次不惜同歸于盡的壯烈沖鋒,騰訊才猛然醒悟過來,開始思考另一條“共生共榮”的發展之路。
在《打開未來之門》中,馬化騰寫道:
如果沒有360的發難,我們不會有這么多的痛苦,也不會有這么多的反思,因此也就沒有今天這么多的感悟?;蛟S未來有一天,當我們走上一個新的高度時,要感謝今天的對手給予我們的磨礪。
……
過去,我們總在思考什么是對的。但是現在,我們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認同的。過去,我們在追求用戶價值的同時,也享受奔向成功的速度和激情。但是現在,我們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對公眾、對行業、對未來的敬畏……
……現在是我們結束這場紛爭,打開未來之門的時候。此刻我們站在另一個十二年的起點上。這一刻,也是我們抓住時機,完成一次蛻變的機會。
也許今天我還不能向大家斷言會有哪些變化,但我們將嘗試在騰訊未來的發展中注入更多開放、分享的元素。我們將會更加積極推動平臺開放,關注產業鏈的和諧,因為騰訊的夢想不是讓自己變成最強、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重的公司。
在這封信之后,開放和共享,成為了騰訊新的標簽。
天命
未來之門,其實在馬化騰寫信的三年之前,就已經打開。
開門的人,是喬布斯。2007年,他發布了第一代蘋果手機。
盡管這款手機還有諸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商業上也并未流行。但正是它,在未來緊閉的大門上,敲響了第一聲“knock knock”。
此后,隨著2010年iPhone 4的出現和3G網絡的普及,一個全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式開啟。
對于我們這代人而言,作為一個整體,我們經歷的最大變化,莫過于移動互聯網的興起。
如果你對這句話有所懷疑,不妨回想一下,10年前你的典型一天是怎樣度過,而今天你的典型一天又是怎樣度過。可以說,沒有智能手機,沒有移動互聯網,我們今天的世界,完全會是兩個樣子。
馬化騰可能沒有想到,騰訊被迫而選擇的開放之路,竟然和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如此嚴絲合縫地吻合在一起。
也許,這就是天命。
騰訊的“開放”,在具體操作上,主要指三個層面:開放流量,把流量導給合作伙伴;開放關系鏈,幫助合作伙伴更多推廣;開放技術平臺,把騰訊17年的技術平臺用云服務的形式提供給用戶使用。
在若干年后,這三個層面的服務,會整合到一起,甚至加上更多的內容,一起形成了騰訊內部一個巨大而重要的部門:CSIG——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廣義上來說,它們一起組成了10年以后騰訊的“云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CSIG的這一次組織架構變革,是騰訊歷史上第三次組織架構大變革,也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變革,史稱“騰訊9.30變革”。
這次變革最核心的理念是:從原來的圍繞產品去構建組織結構,轉變為圍繞客戶去構建組織結構。
CSIG所負責的業務,與人們傳統上認為騰訊最擅長的業務完全不同。
都說騰訊的基因是to C的基因,但CSIG,是整合了所有to B業務的一個事業群。
人們不免疑慮:騰訊做To B,能行嗎?
風起,云涌
騰訊開始向外界開放后,QQ空間開放平臺出現了一些外部公司開發的游戲,像QQ農場、保衛家園、胡萊三國等。
QQ給這些游戲導入了超大規模的流量,但是也給游戲公司帶來了煩惱。很多公司是首次面對如此大流量、高并發的情況。
為了解決當時全民“偷菜”的狂熱,騰訊調集了幾千臺服務器去擴容,對一些頭部的游戲公司,騰訊派出了很多工程師,專門駐場去幫忙解決問題。
此時騰訊做的,實際上就是名副其實的云服務,只是當時還沒有形成統一的“云”的概念。
直到2013年,騰訊才正式對外公布了云戰略。
發布會之前,受命擔任騰訊云總裁的邱躍鵬,一晚上沒睡好,把短短的發言稿背了又背,第二天還是不敢脫稿,只能逐字逐句念屏幕上的提詞,就是生怕有哪一個字講錯,讓公眾對騰訊的云戰略產生誤解。
不是邱躍鵬緊張,是騰訊不得不謹慎。
盡管騰訊對內已經有了十幾年的技術積累,對外也已經默默做了三年云服務,但是作為一個公司戰略而公開提出,就不得不面對外界的疑慮:
什么是云?
為什么要上云?
騰訊還做云?
騰訊到底有多少資源來做云?
騰訊能不能投入夠?
騰訊能堅持嗎?
騰訊內部對這些問題沒有過懷疑。他們認為,憑借自己這些年的技術和經驗積累,完成向to B業務的遷移,是輕而易舉。
沒想到,真正做起來,是那么的難。
原來的to C業務,騰訊只要把產品做好,把產品體驗搞好,就不愁市場。原來騰訊的所有人的思維和產品,都是按照這個邏輯訓練和運作的。
但是to B是全新的邏輯。
首先,to B業務每一個交易涉及的金額是to C的幾千倍幾萬倍,而且決策主體由個人而到公司,決策機制和流程更復雜。
其次,to C的業務,騰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作為消費者去體驗、去反饋,但是to B的業務,就必須去深入了解行業,去了解甲方的需求,并且根據甲方要求提供方案。
最后,to C的產品可以是無差異的,幾億人用同一個產品都沒問題,但是to B的每一個客戶都處于不同的行業,都有不同的需求,很多時候需要定制化。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CSIG總裁湯道生談到,做to C的時候,很少有用戶會說我要見企業的管理者,但是做to B,稍微大一點的客戶,都會希望能和負責人面談。
可以想象,這種轉型是痛苦的,即使強如騰訊,在這上面也摔了無數的跟頭。
當騰訊的人把portal(入口)設計得很完美,把文檔寫得很漂亮時,卻發現找不到客戶在哪里。
又或者,團隊正在開會,客戶就過來投訴說,存儲全掛掉了,網頁都訪問不了。
當時騰訊的云團隊經常被客戶罵:你們這樣太不專業了吧,這是一個B端公司該干的事嗎?如果你們不是騰訊,我早就怎樣怎樣了!
據現任騰訊云泛互聯網行業產品方案總經理黃炳琪回憶,當時他們好不容易拿到一個10G的大項目,大家都歡欣鼓舞,結果卻搞砸了。
當時整個辦公區,一下午都沒有一個人說話。后來經過團隊的排查和努力,最終拿下來了這個單子,客戶也對騰訊的技術能力印象深刻。黃炳琪幾年之后講起這段時光,依然眼圈發紅。
云團隊就這樣在客戶的責罵聲中艱難生長。不過,他們的心態倒也還好:客戶能把你叫過去罵,說明還是想用你。
他們一點點地改進服務,提高技術,逐漸贏回了一個又一個標桿客戶,終于在全行業樹立起了口碑。
兄弟
2014年,中國移動互聯網上演了經典一幕:滴滴和快的開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補貼大戰。
興高采烈地領著補貼打車的人們不知道,背地里,蜂擁而至的流量,幾乎把兩家公司的后臺沖垮。
滴滴原來預計補貼之下的訂單增長是10%,沒想到實際增長是500%。這個數據遠超滴滴自身的處理能力,如果系統崩潰,客戶就全部會流向競爭對手。
滴滴緊急向騰訊求助,騰訊星夜調撥了1000臺服務器和一支精銳團隊馳援滴滴。兩邊的技術團隊奮戰了七天七夜,終于解決了這個問題。
此后,滴滴的后臺系統整體搬遷到騰訊云,其安全性和穩定性得到了保障,這也是滴滴最終在補貼大戰中勝出的關鍵。
這一役,不管是對滴滴,還是對騰訊云,都意義重大。
為了感謝騰訊的幫助,滴滴打車專門贈給騰訊一幅字,上面就兩個字:兄弟!
“兄弟”這兩個字,不僅體現在騰訊對客戶的幫助中,也體現在騰訊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互幫互助中。
騰訊云其實只是騰訊技術能力開放的一個窗口,其產品有的來自TEG(技術工程事業群),有的來自QQ,有的來自音視頻團隊,還有的來自游戲等團隊。
因此,騰訊對客戶提供的云服務,不僅僅是需要騰訊云一個團隊的技術和人員支持,其他部門也需要通力協助。
以TEG為例,云團隊的人要去開拓客戶、幫客戶定位問題、解決問題,都離不開TEG的幫助。有時候,兩個部門的人常常要通宵合作,才能完成任務。
有些TEG的人對騰訊云有意見,TEG的負責人盧山站出來,斬釘截鐵地說:我講一下我對騰訊云的態度:往死里幫!
在這樣的精神之下,騰訊云才能完成一個又一個無比艱巨的任務。兩個部門也因此而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
湯道生后來感嘆道:如果沒有TEG,沒有盧總(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技術工程事業群總裁盧山)的大力的支持,我相信(騰訊云)是不可能走到今天。
產業互聯
騰訊內部其他部門對云團隊“往死里幫”,不僅僅是出于兄弟情,更是因為騰訊高層清晰地看到,騰訊的未來的命運,和產業互聯網,和云,緊緊捆綁在一起。
如果說,電氣革命以后,一個社會、一個產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是“電”的話,那么,移動互聯網革命以后,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就是“云”。
從臺式電腦到筆記本電腦,從電腦到手機,我們用來上網的設備越來越小,但是產生和傳輸的數據卻越來越多。我們不再需要用一晚上的時間把電影下載下來存在硬盤里,而是可以點開一個視頻app直接播放。
我們打車、我們玩游戲、我們看直播,并不用把一個系統下到手機上,而是直接通過隱藏在背后的云去調用。
曾幾何時,我們用“用電量”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達程度的指標,未來,更重要的數據,將是“用云量”。
以前我們說,互聯網時代來臨以后,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
而現在人們發現,移動互聯網來臨以后,所有的生意,又再次值得重做一遍。
用移動互聯網改造其他產業,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正在發生的事情。騰訊曾經因為微信的崛起,搶到了一張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船票,還是頭等艙。
但是對于騰訊這等體量的公司來說,拿到船票還不夠。更重要的是,騰訊能在這個時代,為其他產業做些什么?
馬化騰曾說,互聯網的下半場屬于產業互聯網。
但問題是,產業互聯網天然是一個to B的行業,而騰訊是一家to C起家的公司。如何跨越to C和To B之間的鴻溝,是騰訊面對的巨大難題。
騰訊找到了一條很好的路子:利用上半場服務用戶的基礎,幫助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
須知,所有to B的業務,最終也是面向消費者的。而騰訊經過互聯網上半場的錘煉,已經對to C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它的經驗和能力,是所有企業夢寐以求的。
所以,當騰訊云開始服務于B端的企業時,實際上是把騰訊多年來to C的能力,以云服務的方式,提煉、傳遞給B端企業。騰訊在社交、視頻、游戲等領域,經驗和能力在全中國無出其右者,凡是做這些方面業務的公司,騰訊都可以向他們提供技術服務、經驗傳授和流量支撐。
在無數我們看不見的角落,前臺是各種各樣的公司在服務消費者,后端,是騰訊云在作為支撐。
騰訊云和我們每個人的關聯,還不僅于此:
2020年,洶涌的疫情之下,騰訊云開發出的防疫健康碼,已經成為我們每人出行的必需;
騰訊課堂,已經成為很多學校上課的必需;
騰訊會議和企業微信,已經成為很多公司辦公的必需;
今年的廣交會,也由騰訊云整個搬到了線上;
正在開展的第七次人口普查,背后是騰訊云在做技術支持……
我們不需要去感知某一朵云,但我們知道,它無處不在,就像空氣一樣,不可或缺。
半條命
從騰訊開始向外界提供云服務起,時間過去了10年;從騰訊正式提出云戰略起,時間過去了7年;從騰訊正式組建CSIG算起,時間僅僅過去了兩年。目前,騰訊云已經是全球第五,中國第二大云服務商。
2019年,騰訊云創造了一個“雙百”記錄:全網服務器總量已經超過100萬臺,帶寬峰值也突破100T。這兩個數字,都是首次有中國企業做到。
這一年,騰訊云的營收達到170億元,在全球主要云服務商中增速排名第一。
在10年前的那封信上,馬化騰曾經說道:
騰訊從來沒有哪一天可以高枕無憂,每一個時刻都可能是最危險的時刻。我們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終擔心某個疏漏隨時會給我們致命一擊,始終擔心用戶會拋棄我們。
他的解決之道,是通過開放、共享,把騰訊的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
如果說微信屬于騰訊自己掌握的半條命的一部分,那么云,就是連接騰訊另外半條命的紐帶。
騰訊交出的半條命,并沒有讓自己受損。相反,騰訊打造的巨大生態系統,讓無數產業因此而更加欣欣向榮;而騰訊自己,也因為有了這些合作伙伴,而更加穩健,更加成功。
如果從長遠來看,我們會發現,是產業互聯網和云,最終讓騰訊推開了未來之門,獲得了新生。
就在上個月,筆者親身經歷了一個創業團隊的爭執:
負責市場的合伙人提出了一個激進的推廣計劃,負責財務的合伙人堅決不同意。
他說:“按照這種設想的模式和速度,項目一啟動就會被巨量訂單和海量數據壓垮,初創公司不可能承受這么巨大的服務器開支和算力投入?!?/font>
這時,負責技術的合伙人,用一句話結束了爭執:
——“用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