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衣公子
來源/衣公子的劍(ID:yigongzidejian)
喬布斯一生沒有來過中國。
距離來中國最近的一次,是1985年。
由于巴統的限制(全稱“巴黎統籌委員會”,主要內容是限制對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技術品出口),電腦這類高精技術產品,不能賣給中國。所以,盡管70年代喬布斯在美國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時代明星,但是在中國,哪怕到了21世紀初,喬布斯還遠不如喬峰或者陳佩斯有名。
1985年,經過層層申請,Apple Ⅱ電腦終于獲得了許可,可以向中國的教育機構出口。中方盛情邀請公司創始人喬布斯來北京參加簽字典禮。
喬布斯拒絕了,隨便找了一個理由。但是真實的原因是,他正在準備一場政變。
干掉公司總裁斯卡利(John Sculley)。
01
斯卡利,還是兩年前喬布斯自己三顧茅廬請來的。
喬布斯成名太早,而蘋果公司成長太快,20多歲的創始人駕馭不了龐大的商業帝國,蘋果需要一位老成謀國的總裁。
在百事可樂做副總裁的斯卡利,是那一年美國商界最紅的營銷大師。
自古紅藍不兩立,憑什么今天百事可樂能和可口可樂分庭抗禮?就是因為斯卡利。在80年代初,世界只有一種紅色的可樂——可口可樂有著更璀璨的歷史,二戰中“美國大兵到哪里,可口可樂的工廠就開到哪里”。
斯卡利,在名不見經傳的百事可樂,發動了一場著名戰役——百事挑戰(Pepsi Challenge)——邀請路人“盲”喝兩種可樂,再問他哪個更好喝?廣告中每次被選中的都是百事可樂。
這廣告充滿爭議。后來,斯卡利自己被媒體逼著參與了一場挑戰,結果堂堂百事副總裁盲猜的“口感更好的”可樂,是可口可樂。
但是,誰讓我們生活在一個熱度大于真相的時代?配合簡單粗暴的瘋狂營銷,百事可樂迎頭趕上。
在巨頭壟斷的戰場,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最終把傲慢的壟斷者按在地上胖揍,這聽起來多熱血。
80年代喬布斯最大的愿景是干掉電腦的發明者、行業的絕對老大IBM,因此十分期待斯卡利來蘋果復制一番百事可樂的逆襲。為此,喬布斯創造了當今世界最蠱惑的挖墻角告白:
“你是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跟我一起改變世界?”
斯卡利加盟。
緊接著,蘋果發布經典的《1984》廣告,把IBM比喻為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筆下奴役人類的老大哥。蘋果新推出的Mac電腦,大獲成功,蘋果的昌盛到達第一個頂峰。
金庸在《書劍恩仇錄》中有這么一句:情深不壽,強極則辱。
深情款款的熱戀都很短命。很快,喬布斯和斯卡利的矛盾就鬧大了。
1985年,喬布斯想好了,利用一下中國。讓身為總裁的斯卡利去中國簽合同,趁斯卡利只身在異國,聯系不便,趁機在董事會發動政變,奪回自己的蘋果。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斯卡利在最后一刻得到政變的消息,沒有登上去往中國的飛機,而是出人意料地出現在蘋果辦公室,順利反殺喬布斯。
于是,剛剛30歲的喬布斯被擼掉了所有實權,成了光桿司令,落寞地離開了自己親手創辦的公司。逢此大恥,喬布斯又生氣又難過,只留一股,賣光所有蘋果的股票。
02
蘋果電腦終于來到中國。
但是并沒有什么掀起在美國一樣的狂熱。中國尚且貧弱,昂貴的蘋果電腦只能成為高干子弟家中的擺設。
90年代,中國電腦市場的第一名是聯想。第十萬臺聯想電腦下線,柳傳志把它送給了當時的國民偶像數學家陳景潤,一時風光無兩。
柳傳志為聯想立下的戰略叫做“貿工技”——技術被排放在貿易(銷售)和工廠(生產)之后。當身處順境卻沒有為未來鋪路,是聯想最大的敗筆。而人無近憂,必有遠慮。
90年代的蘋果電腦,不能顛覆聯想在中國的茍安。甚至,蘋果心心念念要干翻的IBM個人電腦,也在2004年被中國聯想收購。一時間,我們有了幻覺,一個中國電子巨人馬上就要站起來了。
真威風啊。可是。
20年后,電腦、手機等多屏聯動,新戰場的戰果比90年代賣電腦機器要豐厚幾百倍,世界電子產業群雄并起,而此時能代表中國和蘋果扳扳手腕的,是華為,后面或許還跟著小米,但是已經沒人再提聯想了。
聯想意氣風發的90年代,恰恰是蘋果公司的低谷。
甩掉喬布斯,斯卡利獨自掌舵,蘋果的產品線變得又多又雜,樣樣都搞但是沒一樣精品。營銷越玩越溜,但是產品力越來越差。和每家末日的大公司一樣,90年代的蘋果一邊吃老本,一邊兜售廉價的情懷。
在世界電子行業里,蘋果是唯一一個又生產電腦機器,又自己做操作系統。
好一位勇士,硬的軟的,都捏在手里。西邊和戴爾惠普IBM打仗,東邊單挑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但隨著操作系統戰略完敗給微軟,蘋果的疆域已經無險可守,到了崩塌邊緣。
到了這時候,流亡12年的喬布斯被請了回來。
第一件事是抓隊伍。喬布斯召回所有正在休假的人,為已經安逸自滿的蘋果重整公司文化。
第二件事是找糧草。具體點說,是協助CEO阿梅里奧忽悠微軟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給點錢。
會議室里的比爾·蓋茨內心歡愉,從20多歲開始,蓋茨和喬布斯就一時瑜亮,兩個人打了無數的嘴炮和熱戰。而此時此刻,微軟實實在在地干翻了蘋果,你看,手下敗將正在向自己求助。
傲嬌的喬布斯還是只會那套“改變世界”的說辭?!氨葼枺覀儍杉壹悠饋碚紦藗€人電腦100%的份額。我們共同擁有計算機的世界,來吧,一起改變世界!”
比爾·蓋茨呵呵一笑,你TM開玩笑吧?是微軟占95%,蘋果占5%。
憑借喬布斯的銷售鬼才,微軟最終投資蘋果1.5億美元,同時繼續為Mac電腦開發office軟件,作為交換蘋果向微軟開放專利。
其實,喬布斯僅僅是嘴硬,當時蘋果已經爛透,如果沒有微軟的投資,再撐90天就破產。
蘋果續命,江湖的恩怨有了續篇。
比爾·蓋茨的得意,是以為自己贏得了操作系統的戰爭,可他哪里知道,命運里,喬布斯在多年后推出iPhone,智能手機重燃操作系統戰爭,這一次微軟將一敗涂地,低谷十年。
比爾·蓋茨吃虧在不讀黨史。1949年毛主席就點明了。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03
堂堂蘋果,個人電腦的發明人、硅谷驕子,怎么會淪落到要破產?
世人往往歸責于斯卡利等人領導無方。但其實,是喬布斯播下的種子。
為了造最好的產品,喬布斯要求控制一切,軟件上自己做操作系統,硬件上工廠也必須是自己的。
80年代,美國的戴爾、惠普,日本的索尼、康佳,歐洲的飛利浦、西門子……整個世界電子產業都在有步驟地向中國遷移工廠。但喬布斯不喜歡潮流,而是喜歡follow your heart,逆勢而為,花大手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科羅拉多和德克薩斯投建蘋果工廠。
其中,最近的工廠,就在蘋果總部對面,號稱“未來工廠”。美國工人薪資多高啊,這怎么辦?喬布斯認為不是問題,未來工廠不需要工人,全部由機器完成生產。
試想,機器全面代替人工,在今天都沒有成行,更不要說80年代。而伴隨硅谷起勢,租金暴漲,生活成本高不可攀,未來工廠想轉變策略大量招聘工人,但是已經不可能了。
果然,從投產到最終賤賣,蘋果的美國工廠都沒有達到預想的產量。而前期高額投入,燒錢;后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維護,更燒錢。這成了蘋果資金鏈的大包袱。更糟糕的是,由于產能極度不穩定,蘋果生產永遠在兩個極端之間搖擺:用么庫存積壓;要么賣光了但供不上貨。
總之,一團糟。
縱觀蘋果,可以說,成也喬布斯,敗也喬布斯。他超越時代的理解力、追求完美的決心成就了蘋果的獨一無二,但同時,他總將直覺置于事實之上,我行我素,做過很多糟糕的決定,幾乎毀了蘋果。自古“為尊者諱”,隨著喬布斯被神化,他的那些敗筆被我們有意地忽略和美化。
比如導致喬布斯英年早逝的癌癥其實發現得很早,專業醫生說,只要手術切除胰腺腫瘤大概率能痊愈。但是,喬布斯固執于“不想自己的身體被切開”,直覺告訴他,醫生不靠譜,還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為此,他嘗試了嚴格素食、針刺、草藥甚至還請過巫術靈媒。最終,不作死就不會死,腫瘤被成功拖成了絕癥。
我們這顆星球上最耀眼的科技明星,偏偏死于對科學的排斥,這多么的諷刺啊。
其實,喬布斯最打動我的,不是他“神”的部分,而恰恰是他“人”的部分。他和你我一樣,少年得志而傲嬌,剛愎自用而犯錯,經歷現實的頭破血流,最終承認了自己的不足,知錯就改。
比如,回歸后的喬布斯并沒有去算12年前的老賬,而是和趕走自己的斯卡利擁抱、和解,并再次共事。
再比如,認識到自己真的完全不懂供應鏈,通過獵頭,招聘了一個叫做庫克(Tim Cook)的家伙。
庫克來蘋果的使命是改革蘋果供應鏈——蘋果最大的短板。庫克很有氣魄,1998年上任伊始,挖了個洞,把倉庫里賣不動的Mac電腦通通埋了。抹抹嘴,罵了一句,現在被整個電子行業奉為圭臬的話:
庫存是最根本的惡 。 (Inventory is fundamentally evil. )
對很多人來說,這概念很抽象。為此,不妨用一個具體的、提綱挈領地角度來總結庫克的這場革命,那就是:讓中國生產蘋果。
04
喬布斯,年少時去印度窮游,追星禪師;成名后常年去日本度假,贊不絕口。
就是不來中國。
中國從來沒有給喬布斯好的印象。
在喬布斯的青年時期,中國正在文G,反技術、反建設、反市場。80年代,中國興起一種山寨Apple Ⅱ的“中華學習機”,喬布斯向中國強烈抗議,但是沒有任何回應。
2005年,蘋果中國財務造假,喬布斯一怒之下把整個蘋果中國的管理團隊全開了,再次留下一個極差的感受。
Apple Ⅱ是最早的個人電腦——圖形界面再造操作系統——皮克斯幾乎壟斷了奧斯卡動畫獎——iPod和iTunes把整個世界音樂行業推翻重組。這是2005年,即使沒有后面的事,喬布斯也已經足夠封神。
這一年,喬布斯出席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一場演講,金句不斷。
“不要被信條所惑,活在別人思考的結果里。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是,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p>
以及,結尾那句,最著名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其實,當時的喬布斯已經病入膏肓,伴隨歡呼和掌聲,癌細胞正在不受控制地瘋狂擴散。這輛傳奇的列車正緩緩駛向自己的終點,但是,喬布斯卻在人生旅程的尾段演繹出一曲濃墨重彩的最強音。
就在斯坦福演講后不久,喬布斯的辦公室,迎來一位同樣擅長演講的中國男人——馬云。
馬云原本就瘦小,而喬布斯雖然身高1米8,但是由于病情已經枯瘦得宛如如一根竹竿。在庫比蒂諾(Cupertino)的辦公室,中美最擅長蠱惑的兩個男人,對面而坐,小小的身體孕育著大大的能量。
一個小時的談話,有四十分鐘是喬布斯詢問有關手機的話題。喬布斯關注細節,問了馬云關于深圳、中國制造、手機廠家、零部件的問題。馬云大概不是很高興,原本以為是“煮酒論英雄”的交流,但結果卻是喬布斯單方面的問詢。
Jack心里有很多問號,這家伙一個勁的問手機干啥?
半年后知道了,蘋果公司發布一款叫做iPhone的產品。由富士康代工,在中國深圳完成制造。
這個事實絕對超出你的預料:郭臺銘和喬布斯同一年創業,但在2007年富士康的收入比蘋果還高,是蘋果的3倍,華為的2.5倍。
那一年,57歲郭臺銘的緋聞女友是劉嘉玲,而富士康的年會,嘉賓卻是33歲的林志玲,在和郭臺銘跳完一段貼身熱舞后,林志玲拿起一條絲巾,變了個魔術助興。話筒給到郭臺銘。郭臺銘說,如果他能從林志玲身上把絲巾摸出來,那就當場掏200萬給員工抽獎?,F場那個沸騰,你肯定可以想象,于是燈光調暗,郭臺銘的手緩緩伸出……
幾個月后,馬云登上美國雜志《財富》的封面,阿里巴巴香港上市。郭臺銘和馬云不算投機,但不影響他掏2.716億港元認購阿里巴巴2.9%的股份。阿里歷經香港退市,美國上市,再香港上市,郭臺銘一直沒動這筆投資。最近幾年,富士康所在的代工行業狼煙四起,尤其是中國大陸崛起的新勢力層出不窮,郭臺銘到了要用錢的時候,想起對馬云的這筆投資,2019、2020年分兩次賣掉,十二年里賺了30倍。
三個男人正好代表了三個封閉的系統,在各自的產業里摧朽拉枯。
富士康是一個容納幾十、幾百萬人的封閉工廠。明明位于深圳、鄭州、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但工人的生活和大城市的繁花似錦完全隔離,只和機器相伴,在生產線上周而復始重復同一個動作。
阿里帝國是一個高效的、封閉的電商系統,屏蔽其他搜索引擎,支付用支付寶,物流靠菜鳥和自己把控的“通達”,合作的流量入口只能是草原不能是森林,對外投資“不控不投”。
蘋果是一個“終端+iOS”的封閉系統。硬件軟件一手抓,手機利潤很豐厚,store抽成躺著賺錢。
三個極富時代特征的男人,和他們背后那一套封閉系統,在2007年短暫交匯,再各自往前,迎接自己的命運。
05
iPhone的意義萬萬千千。但是有一點很少被人認知——iPhone是扼殺日本崛起的最后一顆子彈。
在世界舞臺,日本最驕傲的產業有兩個,汽車工業和電子工業。
日本汽車的代表是豐田,而豐田在世界工業界最偉大的產品不是某款汽車,而是JIT(Just In Time,實時生產)生產模式。
在JIT之前,世界工業界的金科玉律是福特汽車發明的“流水線+大規?!鄙a模式,優點是,規?;筇岣咝省⒔档蛦挝怀杀?,但是缺點同樣明顯,很容易導致庫存積壓,資金占用。
而豐田JIT模式,提倡用訂單拉動上游生產,賣多少產多少,產多少賣多少。恰恰,正是解決蘋果困境的良藥。
豐田JIT生產模式對于通用“流水線+大規模”生產模式的改良,豐田汽車對于通用汽車的超越,是日本崛起的明證,是“日本可以說不”的底氣。
而歷史詭吊的一幕就在于,日本汽車工業的思想結晶幫助蘋果重生。蘋果再度崛起,擊潰了整個日本產業另外的半壁江山——電子產業。
日本是欲哭無淚的。原因很簡單。
日本電子工業,臥薪嘗膽幾十年,把手表、相機、功能手機、隨身聽、游戲機、收音機、CD機、音箱耳機等行業,陸續做成世界第一。但是,iPhone一問世,以上這些功能全部被集成進了一臺小小的iPhone。手表、相機、CD機等,要么不再需要,要么被壓縮進奢侈品、專業品這類小小的市場。
消費電子終端產品是被圍殲了,但是,日本畢竟還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它能幸免嗎?
在產業鏈上,液晶、傳感器、內存、光刻機日本也是第一流。但是iPhone引領的智能手機,權重實在太大了,全世界的半導體行業圍繞智能手機重構。經歷一陣陣重新洗牌,日本的內存團滅、夏普液晶被富士康收購、光刻機說一不二的地位讓位給荷蘭的ASML……
秦失其鹿,天下逐之。
iPhone橫空出世打破了固化板結的美、日、歐產業格局,開啟了電子工業的春秋戰國亂世。一時間,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群雄并起。
中國,可能是最大的獲益者。
1998年,庫克剛剛加盟蘋果,就力主把PowerBook的生產外包給中國臺灣的廣達(Quanta)。2001年,富士康開始生產iPod。
2007年,一款名叫iPhone的產品在中國深圳下線。
蘋果的中國故事,最濃墨重彩的一部分,正式開啟。
06
2007年,iPhone問世,喬布斯明確表示,“iPhone暫時不會進入中國市場”。喬布斯治下的蘋果,中國是和朝鮮、越南、老撾一樣權重的邊緣市場。
于是有了略顯諷刺的一幕,iPhone,這臺在中國深圳完工的手機,但是中國本土卻買不到。
喬布斯奉行極簡,最初幾代iPhone只有黑白兩款顏色。
對于中國來說,iPhone的確只有兩種顏色,但不是黑白,一種是象征富貴的黃色,一種是隱喻人生殘酷的紅色。前者,是富人以“水貨”形式搞到手、用來標注身份的玩物。后者,是iPhone生產線旁,由高空墜落,在地面四濺的鮮血。
2009年,富士康員工孫丹勇跳樓自殺,起因是他負責的一臺iPhone樣機丟失。這起震驚中外的新聞,沒想到,僅僅是殘酷物語的前奏。
第二年,富士康深圳發生驚人的11連跳。
在第11名員工跳樓后,郭臺銘親自陪同大批記者進入堔圳園區,介紹公司良好的工作環境、運動娛樂設施和心理關懷中心,還說公司已經建起各種防自殺的設施。
然后,尷尬且悲情,緊接著就是第12名員工跳樓死亡,第13名員工割腕自殺未遂……
在這個每天要消耗3噸豬肉和13噸大米的園區,隨處可見郭臺銘的格言。
“除非太陽不再升起,否則不能不達成目標?!?“成長,你的名字就叫痛苦?!?/p>
為了生產最新穎的科技機器,工人的生活人際冷漠,每天的除了睡覺就是在流水線上十多個小時重復同一個動作。
最初幾代iPhone一機難求,其根源還是在產能。喬布斯把壓力傳導給庫克,庫克傳導給團隊,團隊傳導給富士康,最終像一座山一樣壓向最底層的工人。
作為蘋果的供應商,至少有三個弊端。第一,利潤微薄。當然,不是真的微薄,只是“蘋果吃肉,大家喝湯“。iPhone售價的1%用于支付工人工資,40%是蘋果的利潤。
第二,隨時待命。由于迭代太快,供應鏈沒有計劃只有變化。初代iPhone屏幕本來是塑料,樣機已經在喬布斯口袋里好幾周,但是有一天喬布斯發現屏幕被鑰匙刮出劃痕,非要換成玻璃的。當時距離上市僅僅只剩幾周,這時候換屏幕違反制造業常識。
但是,中國可以。
富士康組織工人24小時輪班倒,幾天時間就把產量提高到每日1萬部。
在NBA,麥迪曾經在比賽最后35秒砍下13分,完成不可思議的逆轉,被稱作“麥迪時刻”。在蘋果,類似的“麥迪時刻”數不勝數,每發生一次,就加深一份庫克對于押注中國的決心。
第三,嚴苛的競爭。蘋果是有名的“拔吊無情”。自古,資本無情,戲子無義。蘋果的標準叫做:誰最行誰最能干,我就和誰好。
智能手機迭代越來越快,每年都有新的熱點。蘋果經常會授意合作伙伴,趕緊投資新的技術,造新的工廠和生產線,但是當新工廠剛造完,蘋果突然改主意放棄這項技術,又或者和別人好上了。
日本GTAT最初為iPhone 6做藍寶石屏幕,一度親密無間;當iPhone放棄藍寶石,GTAT直接破產。Shicoh曾經為蘋果生產小型聚焦驅動器。蘋果示意,新建一個干凈的車間,買新設備,聽上去顯然是讓Shicoh為生產下一代手機(iPhone 4S)做準備。但是工廠落成,蘋果卻改了主意選擇和另一家廠家Alpine合作。
蘋果是不是只欺負小廠?不是的。一視同仁。有過類似經歷的還有夏普、LG、東芝、三星……
《大話西游·大圣娶親》里鐵扇公主對至尊寶說過:“以前陪我看月亮的時候,叫人家小甜甜?,F在新人勝舊人,叫人家牛夫人!
嚴苛的質量標準,極致的成本控制,忠誠的投資跟進,365天24小時待命。同時以這些標準去全世界尋找供應商,你覺得被篩選出的企業會集中在哪里?
沒錯。中國。
這些年,蘋果供應商里,中國企業的數量每年都在攀升。蘋果基本每年都會披露前200家供應商(占蘋果總供給的98%),最近一期是2019年,在這200家企業中,中國大陸30家、香港10家、臺灣46家,總占比四成多。
這其中,最能管中窺豹的,就是中國大陸的立訊精密。
1997年,富士康流水線上的打工妹王來春,辭職,創立立訊精密,生產電視機后殼、電線插板等,處于電子行業最邊緣的位置。隨著老東家富士康訂單暴增,做不完的業務,再外包一點給立訊精密。
通過富士康,立訊精密開始接觸蘋果。最早的生意,是生產iPhone的數據線。
賺來的利潤,沒有用于分紅和揮霍,而是繼續押注蘋果。立訊精密通過并購,產業線不斷豐富,高頻信號連接線、新一代天線、Lightning數據線、Apple Watch無線充電、代工Apple Watch、AirPods供應微型揚聲器、AirPower無線充電Tx線圈、線性馬達……
最終拿到了一項里程碑的業務:代工生產iPhone——沒錯,正是老東家富士康的核心業務。
2007年,富士康的收入是蘋果的3倍,手機生產線首先要保證行業老大諾基亞的訂單。
十年如白駒過隙,如今蘋果長成為市值2萬億美元,年銷售近3000億美元的龐然大物,僅App Store的抽成就是五個富士康的利潤。而且,親手培養了一眾富士康的競爭對手。十年前后,酒桌上誰主動巴結,誰負責陪笑,誰安排第二場,都已換了位置。
07
接班人怎么會是庫克?
當年有過這個疑問,大半都是不懂蘋果的人。他們多半正在為錯過了十年20倍的蘋果股票而惋惜。
當年喬布斯回歸蘋果,是全世界電子行業的置頂熱搜。同樣是做電腦,戴爾比蘋果起步晚,但是體量已經是蘋果的五倍,在被問道“如果你是喬布斯會怎么拯救蘋果”時,CEO邁克爾戴爾謙遜地一笑,“我會把公司關了,把錢還給股東”。
正是供應鏈的失控,讓蘋果來到了“生死存亡之秋”。所以,在喬布斯身前,庫克已經是扭轉乾坤的大功臣。而蘋果內部有著幾乎變態的保密要求,沒有批準誰都不許接觸媒體,所有的聚光燈只對準喬布斯一個人。
庫克上任之初,最流行的新聞標題,類似這篇,《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 Post)的《庫克發言6次,蘋果股票市值下跌6次》。
2014年,華爾街日報十多年的專欄作者、跟了蘋果十幾年的Yukari Kane,趁機出版了一本書《困境中的帝國:沒有喬布斯的蘋果》(Haunted Empire: Apple After Steve Jobs)??礃祟}你就知道說了什么。這次庫克忍不住了,平時溫文爾雅的大叔很生氣,少見地出來懟人。
即使到了今天,蘋果每一次發布會之后,還是鮮有贊譽,更多的是陳詞濫調的批評和質疑。
但是,以上這些高論,無一例外被狠狠打臉。庫克掌權的十年,創造了一項商業奇觀:蘋果一直被看衰,卻一直在增長,市值十年漲了20倍。如今現金就有兩三千億美元,這是什么概念?和美國政府掌握的現金一樣多。直到什么叫富可敵國了吧。
??吹?,這樣的新聞標題“蘋果投資10億美元建設XX工廠”,文章大談蘋果戰略轉變,重心轉移。顯然,這類文章不值一讀,因為當你坐擁兩三千億的現金儲備,10億也就是一天的利息,哪里到了需要談戰略的地步。
庫克看上去和藹,其實,是一個內心堅定的狠角色。
上任之初,正趕上Siri和蘋果地圖的一敗涂地。前者“不僅反應超級慢,而且總是幫倒忙”,后者更是笑話,經常引導用戶原地轉圈,然后趁你不注意把你導航到河里。
Siri和蘋果地圖的失敗,是喬布斯之后蘋果最大的低谷,唱衰蘋果和看低庫克的聲浪到達頂峰。但是在我看來,這里恰恰是庫克高超的手腕。
我一直懷疑,庫克故意允許這兩個項目失敗。
Siri和蘋果地圖的負責人名叫斯科特·福斯托(Scott Forstall),地位比庫克還老,在NeXT就跟著喬布斯打天下,外號“小喬布斯”,一段時間總有蘋果員工無意或故意地泄露給媒體這樣一個信息:福斯托會是喬布斯的接班人。
當喬布斯最終欽定庫克,斯科特·福斯托顯然是不服的。但是資歷老,勢力強,庫克根本動不了他。因此,只有出現Siri和蘋果地圖這樣嚴重的失敗,公司才能達成共識,“蘋果很危險,到了必須需要改變的時候”。
這時候,對內,庫克堅持要福斯托為失敗負責,卷鋪蓋滾蛋。對外,庫克親自道歉,說是自己的責任,看到CEO主動挺身擋住噴子的口水,員工很受感動,原本支持福斯托的勢力紛紛倒戈。就這樣,庫克干掉了最大的政敵,實現了“攘外必先安內”。
喬布斯也搞政變,利用中國行的機會設局,最終走漏風聲,被斯卡利反殺。對比之下,庫克的手腕,顯然更高超,對企業的傷害也很小。
有了這樣的政治基礎,庫克時代緩緩展開。上任后出國的第一站是,中國。
庫克到底有沒有繼承喬布斯呢?可以說,沒有繼承。喬布斯定的很多原則,比如要極簡、不要很多配色、不要大屏幕、讓用戶用手操作不要筆,這些都被庫克一一推翻。
但是,也可以說繼承了。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演講中說,“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你,聽從你自己內心的聲音”,這一點,庫克就是勇敢的實踐者。
外界的聲音是:喬布斯都看不上中國市場;中國那么落后,中國人收入那么低,怎么有錢買5000元起步的iPhone呢?”
庫克力排眾議,執意押注中國市場。
果然,中國富人的財富爆發、中產的消費能力、獨特的禮品需要都被大大大大地低估。中國一直是蘋果增長最強勁的市場,幾乎沒費什么力,就順理成章地成長為蘋果的前三市場。
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西方科技公司想在中國立足不是那么容易。數一數美國五大科技公司:蘋果、Google、亞馬遜、微軟、Facebook,如今安在哉?在中國市場境遇幾何,大家有目共睹,蘋果是唯一混得好的。
決定命運的時刻在七年前。
2013年央視315晚會炮轟蘋果,隨后,一連串跟進的掃射,比如人民日報的文章《打掉蘋果“無與倫比”的傲慢》。在中國有足夠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要我說,這才是蘋果最驚險的時刻。
但是,面對這樣的驚嚇和敲打,庫克展現出超強的適應能力,不僅化險為夷,而且入鄉隨俗。從此中國來得更勤了。
庫克造訪中南海,至少五次以上,拜見多位副總理,數不清的書記、市長,上到三大運營商的董事長,下到富士康和立訊精密的女工,庫克都能談笑風生。去故宮參觀,做客張一鳴在字節跳動的辦公室,和王興吃生煎,坐柳青親自叫的專車,再投資滴滴投資10億美金,連ofo都不忘親切互動……
向資本和市場媚俗,是有代價的。這就是庫克最應該被批評的地方,在他的領導下,蘋果不再顛覆,不再創新,越來越甘于淪為一臺印錢的機器。
08
相比于iPhone擠牙膏式的創新,蘋果最大的價值,是為觀察國際社會變遷提供了一個管中窺豹的視角。
四年前,特朗普得以當選美國總統。蘋果就是那股極端情緒的一顆種子。
硅谷之前,美國最偉大的企業在底特律,是通用、福特。全球化如火如荼,生產線開動,創造大量工作崗位,只要你愿意踏踏實實上班,做一個工人,就可以成為中產階級,這就是“美國夢”。那是美國最驕傲的時刻,通用福特的壯大,和美國的強大,美國人收入的提高是同步的。
但是到了蘋果這一代,一切都變了。最偉大的企業,在開曼注冊公司,去愛爾蘭報稅,到中國生產。美國底層突然發現,轟轟烈烈的全球化,獲益最多的是這些跨國企業。但是美國的底層呢?蘋果微軟亞馬遜們市值十年漲了20倍,但是這20年美國工人的工資扣除膨脹幾乎沒有增長,而工人的工作崗位卻越來越少。
美國很希望自己最偉大的企業做出表率,把工廠搬回去。
蘋果一度是特朗普的終點整治對象,再不回美國建工廠,就給你征很重很重的稅。前白宮首席經濟顧問Larry Kudlow號召,把工廠從中國遷回美國,所有支出美國政府給于100%的報銷。
其實,十年前,奧巴馬總統就向喬布斯發出過一模一樣的請求。喬布斯覺得很為難,原因是,美國沒有足夠的工人和工程師。
對比之下,十年后,除了勤奮付出的工人、海量廉價的工程師,中國供應鏈成長得更健全了。
電子產品,每年出新款,12個月當中,研發、設計、生產,每個環節都在和時間賽跑。蘋果常常今天給方案,供應商就要在48小時內交出樣品。在這48個小時內,供應商要拿著圖紙和工程師開會,去下一層級的供應商處敲定原料,打出模具,選定工藝,產出樣品……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下一級供應商做同樣內容的支持。
蘋果往下,形成一個由點到面的樹根狀結構,這叫做蘋果供應鏈。這當中,凡是有對接的兩家企業,物理距離不能太遠,最好保持長期合作,有著對蘋果標準的一致理解。
制造業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發生三次遷徙,從歐美到日本,從日本到“臺港韓新”亞洲四小龍,再從四小龍到中國大陸。接下來,向成本更低的東南亞遷徙,是大勢所趨。但是這兩年,制造業逃離中國的進程遠比想象的慢。
一來,是因為中國基礎設施強,高鐵的運輸,高壓電的突破,對比之下,印度常常停電,越南有更便宜的人力和土地,但是工業園區連接世界市場的路還坑坑洼洼。
二來,因為中國供應鏈。只要制造效率創造的收益,還大于人力成本下降的收益,那么品牌們就不愿意把工廠遷出中國。
要警惕的是,隨著上網人群更加多元和下沉,現今的輿論逐漸舍棄專業知識,而更訴諸于直覺。比如,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觀點,“蘋果在中國賺走那么多利潤,所以必須抵制蘋果”。
中國吃虧了嗎?沒有。
事實上,積極擁抱國際分工,是中國崛起最重要的秘訣。
立訊精密從抱富士康大腿起家,到成為制造蘋果產品的基石。立訊為蘋果帶去了利潤,那么蘋果給立訊精密帶來了什么呢?
答案是,更強大的中國制造。
蘋果是所有消費電子中,質量標準最高的。作蘋果的打工人,日子苦,但是成長快。
王來春分享過,立訊精密負責蘋果業務的華東廠區比負責其他品牌的華南廠區進步快。舉個例子,蘋果要求充電器上的圓形貼膜附著在產品上沒有氣泡。立訊逼著自己不斷研發,不斷修煉工藝。
訂單利潤+行業最高標準,是鍛造高端制造的土壤。長大的立訊精密再去接華為、OPPO、vivo和小米的訂單,順理成章。
目前,立訊精密4000億市值,已經有一半的收入來自蘋果以外的電子品牌。
反過來,因為立訊精密承接了蘋果、華米OV的單子,參與所有智能手機一線品牌的生產,成本優勢、技術優勢、規模優勢更加強。資本逐利,品牌們就更離不開中國。
當年孟晚舟被拍到用iPad,傷了一眾“愛國粉”的心。任正非親自出來解釋,他們家有很多蘋果產品,我們還要向蘋果學習,用什么牌子的手機和愛不愛國沒有關系。
的確。
那些喜歡給別人的消費扣上愛國帽子的人,那些阻礙中國建立一個公平、開放、有競爭的市場的人,才是這個國家最大的蛀蟲。
這才是商業的本質。逐利為本,誰想掩蓋這一點,誰就是騙子。逐利催生效率,效率造就財富,誰否認這一點,誰就是暴民。
所以,iPhone在中國市場賺得的利潤、蘋果為中國帶來的就業崗位和產業升級,都是公平且互惠的,不應該被指責。
而蘋果和中國之間,最有價值的那個視角,一直被忽視了。
iPhone發布的那一年,中美互聯網公司普遍盈利困難。互聯網的特征是免費,眼看著用戶數量越來越多,但是怎么賺錢,互聯網看不到希望。聚攏那么多用戶,在首頁賣個廣告吧,但是干干凈凈賣版面廣告實在喂不飽改變世界的野心。
直到2007年,iPhone誕生,智能手機成為人和互聯網的連接器,每時每刻出現在我們的手里、口袋中,承載著我們的購物、交易、瀏覽。數據,大量的數據,全部的數據。
智能手機當然是時代的紅利,但是也不經意中催生了一種糟糕的生意模式。中西方互聯網企業,找到了一條生財之道:盜竊用戶的數據,深度分析,再個性化廣告營銷或者大數據放貸。
蘋果的確一身毛病,但是說起來,做的買賣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像別的幾家,產品看似免費,其實背后那么多見不得光的勾當。談起Google和亞馬遜,庫克一臉的鄙視。
其實,無論是美國的Google、Facebook、亞馬遜,還是中國的阿里、騰訊、字節跳動,誰不是這樣的?
憑借智能手機的時代紅利,數據成了石油一樣寶貴的資源,互聯網公司越做越大,但是他們的面目也從創業英雄,變成了壟斷大亨。由于中國在“保護隱私”議題上一片空白,這一現象在中國尤甚,發展到今天就是各大APP絞盡腦汁搶奪用戶時間,榨干用戶價值。
為什么在國內最星光熠熠的企業,國際市場上毫無建樹?一大原因就是,你在歐美這樣“深度”使用用戶的數據和隱私,CEO是要被抓起來的。
蘋果很介意自己親手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所以,這些年當競爭對手都在拼命宣傳自己的相機、快充、分辨率,但是iPhone主打的核心賣點永遠是:安全、隱私。
尤其是iOS的迭代,每一次更新,都會在各大APP獲取數據上,掀起一陣肉眼看不見的腥風血雨。
蘋果再一次從中國當代史中穿行而過,過往,它見證了聯想電腦的茍安和掉隊,傾倒了日本的國運,湛滿了中國的奮發,中國制造得以殺出重圍更上一層樓,中國互聯網企業得以在數字經濟里一馬當先,也隱藏著路徑依賴的重大隱患。
這才是蘋果的中國故事。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