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在為焦慮買單。
文 | 張楠
編輯 | 董力瀚
來源 | 東四十條資本
馬先生轉發了關于胡先生那篇文章,終于又熱鬧了。
這條新聞的看點在于,面對當下的經濟形勢與騰訊的處境,許久不就重大話題發聲,向來穩重的馬先生也坐不住了,我印象中,他上次出圈已經是2018年的“頭騰大戰”。
不過馬先生特意摘出來的部分,卻并不讓我覺得高明,看過上述文章的,對于此文真正的所指怕是都一清二楚,是不是真的沒人關心經濟了,想必也心里有數。而馬先生表達的,說白了,情緒而已。
本文核心觀點有二,先拋出來:
一,不要把矛盾全轉嫁到勞資頭上,是誰的責任誰擔起來,企業盡量減少主動裁員,政府盡量落實支持,員工承擔好工作職責,比互相推諉指責有意義得多;
二,關心經濟的當然遠不止胡先生,也是時候恢復投資人投資人的信心了。
01
有人認為馬先生這條朋友圈之所以被廣泛轉發,是公眾宣泄壓抑情緒的方式;一說“馬先生轉發”,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也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不少老板借機來表達對經濟低迷的負面情緒。
馬先生這個級別的企業家(騰訊也是出了名兒的高薪)出來Diss“部分不負責任的個體情緒”,還獲得了廣泛附和,我理解老板們的態度,但我不認為這算個好現象,說到底,就是系統壓力下,各個主體對立情緒都看得見,但情緒這種東西從來不是建設性的。
福柯說,話語的社會生產是通過排斥程序來運作的,輿論場聽到的所有主流觀點,代表的都是某種意志,馬先生肯定是站在進步企業家這邊,那這“部分網友”又代表誰呢?不妨再進一步問問,員工和老板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但又是誰把企業家推向了“部分網友”的對立面?
在我看來,所有人都在為焦慮買單,才會造成這種錯進錯出的討論,吵架都沒吵到點上。而我們應該對“利用焦慮”的平臺或者流量模式保持警惕。
注意我說的是“利用”焦慮,“傳播”焦慮這種說法我是不屑一顧的,包括我偶爾寫的有批評意味的報道也會被某些人指責“傳播”焦慮,對此我全然不認同,野草只要沒被消除一直在生根,就早晚有破土發芽的一天,區別只是早晚而已。
回來說所謂“錯進錯出”的定義,其實也很好理解:比如打工人罵的是裁員嗎?是不負責任地裁員;罵的是加班嗎?是無效加班,我相信只要接受過義務教育的朋友都能理解這一點。
有些組織內部確實存在低效運轉的問題。我個人對先生有些偏見,甚至說根本不喜歡此人,理由大抵跟很多不喜歡他的人類似,但他所說的“一旦慢下來,內部的矛盾就可能激發”,這話我是認同的,企業也是如此,上升通道縮減導致內部組織為自保,需要維持“表面上的繁榮”,或者一些公司由于前些年的蒙眼狂奔,遭遇驟停后就把員工棄之如敝履,不僅不給補償還在精神讓渡讓了戰略失誤的責任。
更比如前些日子因為疫苗爆賺近千億的某公司,在發年終獎前夕進行大規模裁員,我朋友圈不少投資人、企業家都轉發了這條新聞并表示“不可理解”,又讓“打工人”怎么能夠輕易釋懷呢?正所謂“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
我想誰都不希望看到,為了轉移一些當下的矛盾,而讓“打工人”和企業家之間更加不可調和。
02
回到騰訊,這家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正在經歷最灰暗的一段時刻,Q1財報顯示,營收同比去年持平,但凈利潤同比下跌51%,經調后凈利潤同比下降23%,這之間的差異大致就是投資收益,《騰訊可持續社會價值報告》中表示,騰訊正在面臨著挑戰和發展并存的新階段。
前文說了,我能理解馬先生為何發這條朋友圈,也明白這確實部分代表了企業家的情緒,但說到底不用跟“部分網民”置氣,他們既不承擔經濟增長的責任,也沒法獲取經濟增長的大部分收益。
沒錯,企業家處境空前艱難,用戶不滿意,員工不滿意,監管要求高,股東壓力大,但這就是考驗企業家精神的時候,企業家精神不是虛無縹緲的人文概念,在當前社會思想空前割裂的今天,往小了說,它關乎如何構建更好員工和用戶、社會的關系,往大了說,又何嘗不是對社會展示希望的一種可能?
再拿我所關注的投資行業來說,VC/PE的影響顯然是在市的,前段時間有人把張穎、包凡、王冉調侃為“歲寒三友”,我不知道理解的對不對,總覺得這個稱呼總有些嘲笑的意味,我對此既不贊同,也不明白,俗話說“在什么位置說什么話”,作為市場中頗具影響力的投資人,這時候還能站出來說些承擔責任的話,難道不應該被鼓勵嗎?
胡先生昨天說關心中國經濟的豈止他一個,這自然,起碼投資人一定比這位KOL更積極,我不是強行站到投資媒體的立場上去贊揚投資人多高尚,我反而認為,投資行業的從業者們更沒有退路,況且想想他們的職責吧,不就是在別人看不到機會的時候投出一個未來嗎?
一級市場為最近募資難、投資卷、IPO不賺錢,本來就在市場的壓力下內外交困,更遑論疫情封控讓不少投資、募資進度都延遲了,但我沒看到多少人真的繳槍、躺平的,我不知道有多少諸如投資人身份的人被指控為逃避和自我保護,但我是真切看到很多投資人和投資機構尋找市場機會,能看項目的繼續看項目,投不出去的做投后,美元募資美國不行去歐洲,歐洲完了跑中東,人民幣募資也陸續有華興、藍馳以及后續還有幾家官宣新基金,局面已經慢慢打開了。
其他人呢,我們能看到并購女皇劉曉丹不斷呼吁市場理性,提醒市場底部的并購機會;看到經緯的億萬創業營還在做線上座談會,討論“如何緩解一號位”的焦慮;更進一步,比如在這兩天北京暫停堂食期間,我還看到番茄資本聯合了一批北京的餐飲企業自救,卿永告訴我,“投資少了點,投后服務一天沒停”;鄺子平也在上周發表了署名文章,給出一個投資人視角的從企業、產業到資本、政策的通盤建議。
我提這些,不是要強行正能量,我只是想提醒各位,關心經濟,一定不能忽視投資。
胡先生說的“震撼彈級別的措施”是什么?我雖然不是經濟學家,但我敢肯定,胡所言的措施,絕不是林毅夫、李稻葵老幾位建議的給居民發錢、發消費券。如果用這個問題問我,以我淺薄的、區區十余年的商業報道從業經驗來說,稱得上震撼彈的無疑只有“X萬億”。
當然那位說了,這種超大規模的投資計劃帶來的弊端還沒看夠、沒學懂嗎?
我當然明白,大型投資計劃很可能帶來的債務和通脹,這也都是成本,也并不是說再發起一場一攬子計劃就能一次解決問題;如果明確以刺激消費為目的,發現金或者消費券是路徑更短的刺激手段,我也無意否認幾位學者提議的價值,但我想指出的是,歷史無數次證明了一點,當我們需要刺激手段、需要提振信心的時候,資本是你繞不過去的、至關重要的一個工具。
我尤其想強調的是,相比前述那些發錢發券等執行難度高、流程繁瑣的方法,投資稱得上是效率更高的工具。甚至就單純以保消費為目的,投資作為手段也優于發錢。發錢是更靠近消費,但投資更保就業啊,設想對于一個普通居民來說,發放的消費券和穩定的薪資收入,哪一個更令自己有花錢的底氣?
是時候恢復投資人的信心了,都知道投資之于市場是催化劑、加速器,投資機構也不是市場經濟里最核心的一類主體,投資人往往也不擔當最有話語分量的意見領袖,但這絕不意味著投資的價值可以被忽略或者被輕視。投資因為信息也好、意識也罷,各種原因被我們污名化太久了,你可以認為投資人是機會主義者,但無論是經濟的加速增長、觸底反彈,都要依賴于這些不知疲倦的機會主義者不是嗎?(東四十條資本)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