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財經天下》周刊作者 張繼康
編輯/ 陳芳
亞洲旗艦店關門了
“大姐,別走!最后一天了,給錢就賣!”“原價39現價19,走過路過別錯過!”3月31日,開業18年的家樂福北京中關村亞洲旗艦店最終也走向了關門的結局,于當天正式關門謝客。
關門前一天,《財經天下》周刊來到家樂福中關村店時,一路上貼滿了閉店倒計時的紅色海報,賣場入口處掛著“中關村廣場改造在即,感謝18年來的陪伴”的碩大橫幅,一些有感情的顧客在橫幅前合影留念。
這家占地面積多達11600平方米的大賣場,開業于2004年,當年號稱是亞洲最大的超市。它是家樂福按照自己的設計理念打造的中國首個旗艦店,里面超市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上萬平方米的面積給了各類品牌服裝店、餐飲店、寵物商店等,試圖讓消費者在家樂福超市購物時順便享受一把“逛街癮”。
家樂福北京中關村亞洲旗艦店剛開業時很成功,吸引了無數消費者前來購物休閑,超市加各類品牌店的組合后來也成了各家超市的標配。經歷了18年的變遷,而今卻走到了閉店的結局,令人唏噓。
位于賣場中心位置的家樂福超市,在閉店前就已空空蕩蕩,只留下幾個標著10元、15元、30元的貨柜,在清倉氣泡水、洗衣液、狗糧、零食餅干等。一些想撿漏的消費者逛了一圈,最終空手而歸。“沒啥商品了,沒有我想要的。”
家樂福超市一位負責收銀的店員告訴《財經天下》周刊,早在2月底超市就開始清倉甩賣了,目前已經進入尾聲。
“最近來的大部分都是附近的老顧客,主要是奔著撿漏來的,為了少花5元能堅持來好幾天。”一位賣家說,“看起來顧客很多,但其實成交率并不高,很多是看客。”
家樂福賣場區域甩賣的商家大多是一個月前招商引進的,是典型的流動商鋪,“做完促銷就走”。《財經天下》周刊注意到,不少門店的標牌與實際售賣的商品完全不同,比如一家印著柯達膠卷LOGO的商鋪售賣的是中老年服裝。
一家開業近8年的中式女裝店鋪賣家說,很多品牌商家早撤了,因為家樂福的客流量越來越小,吸引不來新客。“最近幾年我們做的都是熟客生意。”
業內人士認為,家樂福中關村店走向衰落是必然,一方面,這家店是大賣場的模式,沒能跟上商超的轉型步伐;另一方面,地下商業車流結構不夠流暢,進出很不方便;此外,周邊不斷冒出新型購物中心以及日益發達的線上購物都在蠶食它的客流。
對于家樂福中關村店的關閉,《財經天下》周刊向家樂福求證,對方回應稱,此次閉店是為了配合業主中關村廣場業態改造。
據了解,閉店后的家樂福將由房地產公司光大安石接手,打造一個名為中關村ArtPark的全新商圈,并由此打造成海淀區的核心購物中心。未來家樂福還能不能繼續在這里開店,存在著不確定性,一方面改造后的商圈需不需要家樂福是個問號,另一方面家樂福能不能承受改造后的租金也是個問號。
4年多關閉了80多家店
在家樂福的商業版圖里,中關村店不是“倒下”的第一家店,應該也不會是最后一家,這個曾經的“大賣場教父”如今的生存處境并不樂觀。
起家于法國的家樂福是1995年進入中國的,在進入中國的前十年,得益于“大賣場”業態的獨一無二性,家樂福在中國完全處于“躺贏”狀態。短短十年,家樂福在中國開設了60多家門店,門店數量一直趕超大潤發、沃爾瑪等其他同類門店。
2010年,在中國連鎖協會發布的中國連鎖超市十強榜單中,家樂福曾以338億元的銷售規模位居第二。但在十年后,家樂福的排名已經降至第8位,銷售規模僅為273億元,與十年前相比縮水了23.8%。
家樂福的第一次閉店也出現在2010年,彼時家樂福已經進駐中國市場15年。被關閉的店位于西安,從開業到關閉僅存活三年。家樂福狠心關店的原因是,這家店一直虧損,收入也沒達到預期,最終決定關店止損。
這一年,家樂福在中國關閉了4家店,其中大連新華綠洲店連虧了七年。那時的家樂福,關店更多的出于商業考量,在關店的同時也在不斷新開店,并且新開的店比關閉的要多,門店總數是在增長的,2017年家樂福在中國的門店數量達到巔峰,擁有259家門店。
此后,家樂福的門店數量進入下行通道,開的遠沒有關的多。根據公開資料梳理,從2018年到2021年,家樂福的關店數均在兩位數以上,分別關20家、17家、20家和20多家。
2019年9月斥資48億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權的蘇寧易購,所公布的財報也能佐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家樂福中國的門店數量為223家,關閉了8家店,新開3家。2021年第三季度,家樂福又關了5家店,并且一個新店都沒開。公開數據顯示,2021下半年,家樂福連續關閉了7家大賣場、8家便利店和3家精選店。算下來,家樂福的門店總數減少至205家左右。
2022年,家樂福的關店行動還在持續。今年1月到3月,家樂福就一口氣關閉了廣州萬國店、南昌青云譜店、重慶沙坪壩、北京中關村店四家門店,值得注意的是,這四家門店均為營業時長在十年以上的老店。
《財經天下》周刊求證時,家樂福官方也證實,目前家樂福在中國各個業態的門店數量為200家左右。這意味著,短短四年多時間,家樂福中國關閉了80多家門店,加上新開的門店,家樂福門店總數少了近60家。
門店數量萎縮背后是家樂福營收的不景氣。事實上,最近十年來家樂福在中國的營收,在多數年份里都是下滑狀態。中國連鎖百強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家樂福中國收入連跌四年,下滑幅度最高的2020年縮水了12.6%。
其實,在被蘇寧易購收購的前兩年,家樂福已是強弩之末。2017年和2018年,家樂福中國分別虧損10.99億元和5.78億元。截至2018年底,家樂福中國資產總價值為115億元,負債卻高達138億元。
2019年,被蘇寧易購收購后,家樂福中國的生存處境沒有得到改善。蘇寧易購財報顯示,收購后至當年年末,家樂福中國共虧損3.04億元。2020年,家樂福中國虧損7.95億元。
家樂福中國陷入虧損的窘境,與其門店坪效的下降不無關系,也就是說每家店的賺錢能力在減弱。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家樂福在中國門店的坪效同比下滑18.88%,每平方米收入為13761元。其中,降幅最大的三級市場,每平方米收入更是不足1萬元,為9406元。
曾經的“大賣場教父”家樂福,已經不再是那個在零售市場叱咤風云的家樂福了。
市場反應太慢了
成立于法國的家樂福,自帶著法國人悠閑、安逸的基因。但在中國零售戰場上,快速迭代的市場環境讓這家慢節奏的法國公司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
曾就職于家樂福的零售專家丁利國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家樂福中國衰落最關鍵的原因是最高決策層對中國的生意經不熟,從而失去了大量市場機會。這些年,家樂福在電商、物流、數字化等各個方面都少有建樹。
家樂福的慢節奏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慢在電商渠道上,二是慢在自建供應鏈上。這兩大因素對于以大賣場業務模式起家的家樂福來說,無疑是致命的危機。
2010年后,中國電商平臺迎來了高增長階段,擠壓了家樂福、沃爾瑪為代表的傳統大賣場市場份額。2015年,在電商的沖擊下,中國大賣場業態首次出現了“負增長”。
面對現狀,家樂福法國高層卻做出了一個錯誤決定:暫緩線上渠道的開啟。這個決策直接縮減了家樂福的市場份額,也導致了賣場單店營收的下降。據統計,2013年,家樂福的單店營收還能達到2億元,但之后在逐漸下降,2018年單店營收僅僅維持在1.4億元,市場份額也由原來的5%降至3%。
遠在法國的家樂福高層并沒有意識到中國線上渠道的重要性如此之大。曾經有內部人士惋惜稱,“線上渠道開啟太晚,對家樂福的傷害太大了。”
錯失最佳時機的家樂福直到2015年才進場,上線了網上商城。但其送貨上門的服務主要依托于線下門店,再加上家樂福門店數量的局限性,注定其輻射范圍只能局限于一部分區域。
另一方面,一直沒有建立出來的獨立供應鏈,也成為了家樂福和永輝、大潤發的競爭薄弱環節。
在成立獨立的配送中心之前,家樂福的供貨方式一直是由供應商直接將貨物運送到賣場,而永輝、大潤發則是選擇通過買斷、直采的方式積累起線上的供應鏈條,從而把商品的價格“打下來了”。
痛定思痛的家樂福同樣選擇在2015年成立配送中心,同時還選擇把采購與運營分離,從24個城市采購中心調整為6大區域采購中心,但為時已晚。
同類的永輝超市在2004年就在福建建立起第一個配送中心,沃爾瑪則在2014年就建立了超過20個配送中心。從時間上來說,家樂福在2015年才開始自建供應鏈,比永輝超市晚了11年。
積重難返的家樂福,沒能在中國零售市場的變革中抓住風口,還多次陷入“賣身”傳聞中。丁利國說,“法國總部掌權者想的不是怎么做好中國市場,一直想的是怎么賣身套現。”
家樂福“賣身”傳聞首次出現在2013年,當時《華爾街日報》報道,家樂福法國總部正在考慮出手家樂福中國,但因為沒有合適的下家而告終。
接著在2017年到2018年,有關變賣家樂福中國業務的消息越來越多,涉及的資本包括阿里巴巴和騰訊等。2017年底,《財經》雜志報道,阿里巴巴和家樂福談判的方案是收購家樂福中國全部股權,但雙方最終并未達成協議。對此,阿里巴巴進行了否認。
緊接著,2018年初,家樂福宣布和騰訊、永輝簽訂股權投資意向書,然而當外界普遍認為這次家樂福鐵定賣身騰訊時,家樂福再次否認了有關傳聞。
一直尋求賣身的家樂福,最終在2019年等來了蘇寧易購。但沒想到,這次賣身卻讓家樂福的處境更加艱難。
和蘇寧“同病相憐”
被蘇寧易購收購后的家樂福,曾出現過短暫的盈利。蘇寧易購發布2020年半年報后曾表示,家樂福的第一階段整合較為順利,2020年上半年家樂福實現的盈利達到了1億元以上。
沒想到,這次盈利并沒有持續下去,2020年全年家樂福虧損了7.95億元。進入2021年,家樂福的總營收還在下降。蘇寧易購公告顯示,家樂福中國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超過10%,原因是受到社區團購低價擴張沖擊、疫情反復等不利因素的影響。
北京工商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告訴《財經天下》周刊,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后,二者強強聯手、資源互補的優勢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丁利國說:“現在的蘇寧家樂福其實只有家樂福的名,不僅沒了家樂福的實,還丟掉了家樂福的魂。”
他解釋稱,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主要是想打通線上和線下兩個渠道,把蘇寧易購與家樂福線下店的流量打通,有點仿照天貓超市和盒馬的做法。但是,最后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是線下店是重資產,現金流壓力其實非常大;另一方面,自2019年開始,線上電商紅利已經開始下降,電商在獲客方面已經沒有了前期的優勢。
1+1>2的路子還沒走利索,“金主爸爸”蘇寧易購卻出了大問題。
自2012年以來,蘇寧一直采取激進的并購策略,為了擴大商業版圖,蘇寧易購先后并購了紅孩子、聚力視頻、天天快遞、迪亞天天、萬達百貨等。但這些并購不僅沒有起到助力的作用,還掏空了蘇寧易購的家底,外加投資恒大的資金打了水漂,2020年下半年,負債累累的蘇寧易購徹底走向了資金鏈斷裂的局面。
無奈之下,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只好選擇轉讓自己手中的股份。去年年初,多方奔走的張近東終于給蘇寧易購找來了資金,引入江蘇國資進場,用16.96%的股份換來88.3億元的現金。此后,張近東從蘇寧易購CEO的位子上卸任,蘇寧易購也成為一家沒有實際控制人的公司。
蘇寧易購的困局至今仍未解開。蘇寧易購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蘇寧易購2021年巨虧423億到433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42.75億元,虧損幅度擴大了將近十倍。
在此背景下,有關家樂福再次賣身的傳聞又一次被爆了出來。據彭博社報道,蘇寧易購正在考慮出售家樂福中國的控股股權,稱蘇寧易購想通過此次交易獲得七八億美元,略低于當年收購家樂福股權的價格。
丁利國認為,蘇寧易購將家樂福轉手賣出的概率很大,說不定還會虧錢賣出。因為能接手家樂福的公司比較少,而且大賣場已經是夕陽產業,國際國內大環境對線下商業都非常不友好。
洪濤則比較樂觀,他認為,蘇寧易購和家樂福如今雖然都面臨著發展瓶頸,但是二者優勢仍然明顯,同時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如果在未來能夠加快數字化轉型,打整體戰,還是能夠充分發揮新業態優勢的。
家樂福方面強調,在零售業消費升級和積極轉型提升的賽道上,未來家樂福將重點拓展會員店、到家業務、零售云、易采云四大業態。2022年,家樂福聚焦用戶,一切經營回歸到“以用戶為中心”的核心主線上,堅持精準化會員營銷、精細化店面運營,堅定地向品質供應鏈、品質門店體驗、品質履約服務轉型。
2021年2月,贏商網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中國13家超市上市企業中僅有2家凈利、營收實現了增長,11家凈利潤下滑,下半年這一頹勢也未能扭轉,全年業績亦不容樂觀。這13家超市企業,全年關閉門店數量超過了100家。
家樂福的同行們面臨著一樣的經營局面,過去多年一直在探索新的發展道路,但迄今為止依然沒有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很難說家樂福下一步會走向何方,但未來一定是面臨著陣痛的局面,畢竟屬于大賣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