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 潔
2月24日,交通運輸部舉行2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表示,將“實施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抽成‘陽光行動’”作為2022年更貼近民生實事之一。
王繡春表示,近年來交通運輸新業態從業人員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職業歸屬感不強、權益保障不到位等問題日益突出。而平臺抽成事關從業人員的勞動報酬,與從業人員切身利益密切相關。
一家網約車平臺高層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從去年開始,公司便開始開展抽成陽光化工作,從供需來看,目前司機端仍偏緊。因此在公開抽成比例后,如何做好司機端的留存是個大問題。”
各家網約車平臺進展不同
據《證券日報》記者獨家獲悉,“1月27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召開2022年第一次全體會議,開展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抽成‘陽光行動’,以維護消費者和從業人員的合法權益。多家網約車平臺公司積極響應,推進平臺抽成公開工作。”
記者獲悉,各家網約車平臺公司面臨的問題和進展大不相同。比如,滴滴出行因需要對每筆訂單的真實有效性進行核實,厘清司乘對費用的質疑(取消,繞路等),所以目前只能在隔天中午12點才可顯示前一天的抽成占比。
如祺出行則只展示乘客應付、駕駛員實際應收的信息,并沒有顯示抽成比例,而基礎信息服務費則直接在實際應收中扣除。
但對比之下,也不乏執行較好的平臺。比如,曹操出行清晰列示乘客支付、駕駛員收入、駕駛員收入占比、平臺抽成占比等信息,同時,將基礎信息服務費包含在訂單收入中;T3出行則展示乘客應付及駕駛員收入等信息,其中駕駛員收入包括訂單收入、訂單獎勵和基礎信息費,而訂單收入不包括基礎信息費;美團出行則顯示司機前一天及近七天收入及收入占比情況,以及每單乘客實付、駕駛員收入及駕駛員收入占比信息。
從上述平臺公司進展來看,存在名詞較多、規則不同、展示內容不同的情況。名詞較多包括:乘客支付、乘客應付、乘客實付、基礎信息費、基礎信息服務費、實際應收、勞動報酬、入賬金額等;規則不同則是,有的以平臺抽成比例顯示,有的以駕駛員收入占比顯示,還有的以扣除補貼(或獎金)計算,未扣除補貼(或獎金)計算;展示不同則包括未展示平臺抽成比例,信息分類不同。
監管方向和尺度在哪里?
據交通運輸部2月24日新聞發布會內容顯示,在網約車方面,陽光行動將督促主要網約車平臺公司向社會公開計價規則,合理設定平臺抽成比例上限,同時在駕駛員端實時顯示每單抽成比例。
“實時顯示是其中關鍵,也就是說,每單完成后,在司機端實時公開乘客應付金額、司機應收金額和平臺抽成比例,以及乘客實際支付金額、司機實際收到金額等。”一位網約車平臺內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據我所知,有些平臺不會實時顯示,只是在消息里推送,司機需要刻意去查找。”
據悉,監管對于抽成上限和比例、拼車訂單、甚至網約車聚合平臺及順風車平臺均提出了具體要求。
比如,“抽成比例=(乘客應支付金額—司機應收金額)/乘客應支付金額×100%。為避免混淆,司機端只應顯示一個抽成比例,不應再顯示其他計算方式得到的抽成比例,或以公開司機收入占比等方式代替公開抽成比例。”
在抽成上限方面,“原則上,各平臺公司應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明確抽成上限,在司機端顯著位置告知司機,并主動向社會公開。網約車聚合平臺及順風車平臺應參照本原則,在本平臺司機端公開本平臺在司機應收金額中收取的抽成、信息服務費等金額及相應比例。”
而在實際支付金額和應收金額方面,“乘客應支付金額是平臺公司獎勵、補貼、優惠等費用累加后,乘客為該筆訂單實際支付的金額。司機應收金額與平臺公司獎勵、補貼、優惠、處罰等累加后,司機完成該筆訂單實際收到的金額。”
“有些平臺為了獲客,會給乘客發放優惠券,這里面還存在殺熟行為,比如有些老用戶的優惠券反而沒有新客戶多。” 上述網約車平臺內部人士表示。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交通運輸部的思路就是每家都公開,讓司機自己來選擇。這非常考驗平臺的管理和服務能力。”
“為了留住司機,業內潛規則是給注冊時間較早、單量較高的司機進行更多的派單傾斜。但這并不是長久之計,還是要從業務層面去深入梳理才能應對已經到來的‘陽光化’。” 上述網約車平臺內部人士對記者透露。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