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都市快報
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今天發布訃告:我學院退休教師,數學家朱良璧于11月20日晚八時因病醫治無效,在杭州逝世,享年108歲。
與浙大數學風雨兼程
浙大數學科學學院公布了她的生平,出生于上世紀初的朱良璧,曾在國際數學頂級期刊發表論文,曾隨著浙江大學西遷,培育眾多優秀人才,與浙大數學風雨兼程。
朱良璧,女,1913年11月出生,上海金山人。1936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數學系并留校任教,1977年退休,曾在國際數學頂尖期刊《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發表論文。
作為1936年按學制時間如期畢業的6名學生之一,朱良璧在數學基礎研究領域造詣頗深。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她毅然追隨浙江大學踏上西遷之路,與浙大數學風雨同程,在缺衣少食的艱苦環境中,潛心治學、科學報國,產出了一系列優秀成果。
1937年浙江大學數學系師生合影(前排左3為朱良璧)
因共同的研究興趣,朱良璧與陳建功在湄潭結為夫妻,用此后數十年的歲月,共同在浙大數學的發展史上書寫了動人的篇章。陳建功先生曾與蘇步青先生約定要把浙江大學數學系辦成第一流的數學系,改變我國科學落后面貌,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數學學派。在兩位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享譽世界的浙江大學學派,又稱“陳蘇學派”、“浙江大學微分幾何學派”,為浙大數學培養出了程民德、谷超豪、夏道行、王元、胡和生、白正國、郭竹瑞、石鐘慈、沈昌祥等一批杰出人才。
陳先生熱愛祖國、堅持真理、不謀名利、提攜后輩,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一名愛國主義科學家的偉大情懷。而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朱良璧先生的全力支持和默默付出。
參加紀念陳建功先生誕辰100周年時的合影(前排左2為朱良璧)
多年來,她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學一線,從事公共課《高等數學》的教學工作,為學校不同學科培養了大量優秀的數學人才,一屆屆同事和學生,總是記得她的溫厚和體貼。作為一名數學家,朱先生始終追求純粹、淡泊名利。她的學術成果在如今,一定可以申報更為高級的職稱,但她卻始終堅持作為一名普通講師教書育人,沒有過一句抱怨,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的科研和教育事業。追求極致的數學世界,歸于簡樸的煙火生活,朱良璧先生歷經風雨艱辛而始終保有一顆平常心。
大道至簡、以德垂范,其言傳身教,也在不斷影響著家人、學生和身邊的人,形成了良好的家風和學風。先生雖已千古,但其“大先生”的精神將在浙大數學后輩心中長存!新時代的浙大數學人將秉承陳蘇精神,胸懷使命愿景,努力實現老師們的中國夢、數學夢!
浙江大學離退休工作處,曾在10月6日,刊登了對朱良璧老人的采訪。題目是《百歲人生 平凡而又不凡的美好人生——108歲浙大最高壽老人朱良璧》,作者是應麗萍、張文馨。一起來看一下當時的文章:
迄今唯一在《數學年刊》
發表過論文的中國女數學家
搜索百度百科,短短幾句話,我們就會見到一位在時代交替里印刻下自己不凡學術生涯和不凡婚姻生活的知識女性:朱良璧,1936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數學系,留校任助教。朱良璧是迄今唯一在《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發表過論文的中國女數學家。1943年9月,朱良璧與陳建功在湄潭結婚,婚后生有三男兩女。
科學報國,一片赤子情懷
翻開數學系的老照片,不時能見到朱良璧年輕時候的身姿,秀美而寧靜。而修竹一般的身影下,則是一片科學報國的赤子情懷——溫厚又熱忱,至純又強韌。
從上世紀30年代初,一直到50年代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一提起浙江大學數學學科,學界會異口同聲說到“陳、蘇”,即數學家陳建功和蘇步青。陳蘇學派,又稱浙大學派,在20世紀40年代蜚聲中外,與當時美國芝加哥學派和意大利羅馬學派三足鼎立于國際數學界。陳先生和蘇先生是愛國主義者,早年留學日本時便立下宏志,要為我國創辦一個具有高水平的數學教學科研結合的基地。
數學系秉持“嚴師出高徒”,課堂缺席者的學號次日會在校刊上“發表”;如一學期缺課時數超過限額,要扣減學風;輔導課上,學生輪流做習題,做不出就會“掛黑板”;在四年級開設“數學研究”課程,是一個學生由單純學習走向獨立從事研究工作的過渡階段,被譽為“中國有數學討論班之始”。
綜上可見,浙江大學的數學系,入學不易,畢業更有門檻。而朱良璧就是在那一段時間求學于浙大數學系的。翻開《國立浙江大學一覽》查閱“文理學院數學系1929級、1930級、1931級、1932級注冊學生名錄”及“1932-939年(即1928-1935年入學)文理學院數學系學生畢業情況一覽表”,1932年,朱良璧考入浙大,數學系該年級8月入學注冊的總共10位學生;1936年7月,朱良璧畢業了,該年級能夠按學制時間如期畢業的,僅6位學生。朱良璧不僅穩居其中,并且,留校任助教了。
朱良璧少時的家在當時江蘇、現上海市金山區朱涇鎮上塘中市。時文描述小鎮,東西方向一條市河把小小朱涇鎮分成二片:上塘街和下塘街。幽幽小鎮,秀美而寧靜。。。。。。
翻開1936年1月《浙大學生》第一期登刊的學生立誓簽名的影印件,朱良璧的名姓,赫然簽在了數學系學生名冊的前列。“我今慎重簽名蓋章于下,負責表示:不達驅郭,驅李及其同黨嚴、楊之目的不止。縱犧牲至最后一人,亦必堅持到底。此誓!”。
秀美而寧靜、性格溫厚的朱良璧,兩年之后,再次讓周圍的師生同事見識了她的修竹韌勁。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9月杭州告急,浙江大學被迫走上西遷之路。朱良璧毅然追隨學校西遷,與數學系風雨同程。
浙大初遷建德,再遷江西泰和,三遷至廣西宜山,“宜山昔稱‘蠻煙瘴雨’之鄉”,有‘宜山宜水不宜人’之句”,浙大師生先遇瘧疾威脅,再遇敵機經常轟炸,江邊天然巖洞成了跑警報時的自習室。“后南寧淪陷,情勢至為危急。學校決定四遷貴州遵義”。這就是我們后來常說的“文軍長征”,途徑浙、贛、湘、粵、桂、黔,行程2600余公里,歷時2年。朱良璧在此奮力遷轉的歷程中,經受顛簸,耐住長途跋涉,走出了一段屬于自己的“文軍長征”。
學術之醇,臻于極致。1939年9月,浙大增設理學院理科研究所數學部,亦稱數學研究所,數學系從此可招收研究生。1941年9月,數學系由遵義再遷至湄潭南門外朝賀寺。“浙大數學研究所在湄潭的近六年中,共完成一百二、三十篇論文,均刊登在高級別的中外學術刊物上”。當時整個中國貨幣貶值,物價飛漲,度日艱難,師生吃穿住行都是困難重重,但學校教學秩序井然,學風甚盛。朱良璧就是在這種環境和氛圍里,考上數學所,成了一名研究生。
中青年時期,朱良璧撰寫并在《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發表過兩篇論文。她也是在《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數學新進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數學學報》(Acta Mathematica),《美國數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即稱國際頂級四大數學期刊全部發表過論文的中國科學家。
淡泊名利,心寬有天地
1943年9月,朱良璧與陳建功在湄潭結婚。此后的歲月里,朱良璧先生、陳建功先生用對彼此的真摯感情,譜寫下兩位數學家平常又不凡的婚姻家庭生活。
淡泊名利,心寬有天地,是朱良璧老人給學生、后輩留下的長久印象。四十年代,朱良璧已被聘為講師。1952年院系調整,朱良璧調入復旦大學,擔任講師。1958年,陳建功到杭州大學擔任副校長,朱良璧隨之到杭州大學,還是擔任講師。她主講《高等數學》,對各個系開放,相當于現在的公共課。一屆又一屆學子和相關各系新老同事,總記得先生溫厚。
為感恩師母也是師長的朱良璧老人,昔日弟子、后來畢業留校的一位浙大教授在第495期《浙江大學報》專門為當時“新晉”百歲的老人撰文《“沒脾氣的”朱先生》,溫馨回憶朱先生協助丈夫默默幫助學生,從來沒有跟同事“紅過臉”,晚輩來拜年一定會送出門……筆墨不出千字,一位溫厚師長、賢惠內助已躍然紙上。
可以說,朱良璧以一位數學家典型的至純至簡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己伴侶終其一生的信任和支持。1962年后,陳先生兼任杭大教師升等委員會主任,領導全校教師職稱評審工作,主張以學術水平為唯一標準,使教師升等真正成為激勵教師奮發向上的良性機制。為避嫌,在夫人朱良璧升職一事上,陳先生把朱先生“雪藏”了。這在原杭州大學數學系老師中間,是一直流傳的真實故事,“原來在我們那個時代朱先生就已經在國際頂級數學期刊《Ann of Math》中發表了兩篇論文”“如果把這個成績放到現在,她或許可以申報成為院士了。而這一切都是為陳先生犧牲的”。
在同事們記憶里,“從未在朱先生那里(因職稱等事情)聽到一句抱怨”。老人家心境之開闊,于名利事上的淡泊安詳,或者正是長壽的第一秘方。
喜歡吃小蝦仁燉水波蛋
有子孫繞膝,靜聽花開花落,坐看云卷云舒
在兒女孫輩的眼里,朱老淡泊名利,遇事從容,歷經過風雨艱辛而始終保有一顆平常心,“不見大喜大怒”“三餐規律清爽,頂喜歡小蝦仁燉水波蛋”,是一位以心性養生長壽的老人家。
朱先生是浙江大學目前全校最高壽的老人。社區醫院的醫生說,身體各項指標都還保持得不錯,包括她的肺功能。考慮到曾有過骨折不良于行,幾位子女就妥帖安排輪值陪住。子女兒孫數年如一日,體貼照顧老人,從沒有因此生出什么計較或嫌隙,而且還慢慢摸索了一套適合老人居家養老的科學護理措施,從用藥、敷貼、飲食到床鋪角度,全家知曉、“規范執行”,為鄰里交口稱贊,或者可以稱為老人的另一個長壽“秘訣”!
追求極致的數學世界,歸于簡樸的煙火生活。在朱良璧、陳建功夫婦攜手撫育眾多子女的歲月里,身教重于言傳,老實做人、踏實工作、與人為善,彼此尊重愛護已然成為家風。子女們各人不論經歷如何、際遇如何、成就如何,從事職業如何各異,都彼此友愛,擁有平實而美好的生活,更因為父母影響,學會了發自內心呵護照顧自己的母親。
先生走好。
橙柿互動·橙柿互動記者 胡信昌
通訊員 柯溢能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