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永不死

張瑞敏永不死
2021年10月19日 00:03 新浪科技綜合

  來源:何加鹽

  張瑞敏是誰?

  今天的年輕人對于這個名字可能一臉茫然。即便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也會有一種歷史的恍惚感。

  張瑞敏,似乎是一個很古早的名字。

  他曾經創造巨大輝煌,享有中國當代企業家的最高盛譽。但在當今的網絡時代,人們眼中所見、耳中所聽、口中所傳,都是馬云、馬化騰、雷軍、王興、張一鳴等人的名字。張瑞敏作為中國家電行業的一員,似乎已經像他同時代的同行朱江洪、何享健等一樣,在江湖上只剩下傳說,曾經的輝煌漸被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但實際上,張瑞敏卻始終還活躍在企業管理的第一線。和他同年創業的知名企業家里,王石早已讓賢,柳傳志也于去年退休,只有張瑞敏還擔任著海爾的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職位。

  甚至關于海爾,人們的認識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曾經它是國人的驕傲,受人尊敬的偉大企業,但今天我們在網上搜“海爾”兩個字,卻能看到“沒落”、“衰落”等字眼;在知乎的“在海爾上班是什么體驗/什么感覺”等問題下面,大部分都是負面的評論。

  那么張瑞敏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海爾究竟是家什么樣的公司?

  張瑞敏究竟是應該被拉下神壇,還是應該被重新認識?海爾究竟是已經沒落,還是依然風光?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張瑞敏,以及他一手打造的海爾。

  1

  我來

  1938年,山東落入日寇鐵蹄之下,可憐的山東百姓,在經過多次掃蕩之后,生活日加艱難。

  在渤海之濱的萊州,一個叫朱馬村的小村子,老農民張維周一家實在是過不下去了,便讓孩子們走了很多山東人曾走過的老路:闖關東。張維周的五個兒子,除了老五年紀太小以外,其他四個,都陸續渡海去了東北。

  1940年前后,才剛剛十三四歲的老四張文科,也跟著大哥跨過渤海海峽,去到了250公里外的大連,寄人籬下,當了裁縫店的學徒。

  到1945年,日本投降,東北和山東都回到中國主權之下,張文科才終于回到山東。不過在萊州農村小地方,他從大城市學來的裁縫技藝也沒有用武之地,就去了青島,成為某服裝廠的工人。

  兩年后,張文科年過20,在親戚的介紹下,和離家30公里外東李家村的一位姑娘結婚了;又過了兩年,他們生下第一個孩子,取名張瑞敏。

  日后的資料會如此介紹:張瑞敏,山東萊州人,1949年1月5日出生,父親為服裝廠工人,母親為紡紗廠工人。

  然后,關于他小時候的事跡,就是一片空白。我們很難從任何公開資料找到任何關于他童年的描述,幾乎所有對他的簡介,都是從1984年他35歲開始。

  對于他這種知名度和成就的人而言,這個現象極其罕見。何加鹽研究了這么多牛人,張瑞敏是唯一的一個找不到任何小時候資料的人。沒有自述,沒有傳記,沒有記者的探訪,甚至連坊間傳言都沒有。

  我們唯一能猜測的是,他成績應該不錯,初中和高中都上了山東省重點中學:青島一中。

  張瑞敏雄心勃勃,想考一個好的大學。但1966年上到高二時,一場史無前例的運動開始,大學也暫停招生,張瑞敏的求學之夢成為泡影。

  當時大家都停課鬧革命,同齡人都興高采烈地搞大串聯,張瑞敏也跟著參加了紅衛兵,跑到韶山去瞻仰毛主席故居。后來他母親見時局動蕩,不想讓他到處亂跑,把他送回萊州老家待了一段時間。

  運動打爛了一切,其中包括青島一中圖書館的窗戶玻璃。張瑞敏和同學從破碎的缺口鉆進去,撿出了一些書。這些書有巴金、茅盾,有莎士比亞、巴爾扎克、雨果、契科夫。

  在那個年代,大部分普通學生能看到的,除了教科書以外,只有“馬恩列斯”。其他的書大部分都難得一見。所以這些從圖書館流出來的書,被他們包上書皮,偷偷傳閱,成了張瑞敏那段時間最重要的精神食糧。

  在后來張瑞敏不同場合的采訪和演講中,整個18歲以前的時代,唯一被他提起的,就是這一段。直到幾十年之后,他仍然能清晰記得當初讀的《套中人》的情節,更有一本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成為了他多次通讀的人生教科書。

  這一段讀書時光,培養了張瑞敏此生最重要的愛好和習慣。直到現在,他在等飛機的時候、開會的間隙,都是手捧著一本書在讀,每年讀的書在百本以上,平均每星期要看兩本。

  1968年,張瑞敏高中畢業。那時候正常的高考已經停止,作為“老三屆”的畢業生,大部分學生都上山下鄉去了。張瑞敏由于是家中獨子,按政策可以留城。于是他就進了國營青島建筑五金廠,當了工人。

  能進廠當工人,對于當時一個19歲的年輕人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出路了。不過,對于一個聰明、好學,有抱負的年輕人而言,按部就班的工作,絕對不是自己想要的,他會抓住一切機會,為自己積蓄成長進化的力量。

  用日后張瑞敏的話說:

  到了社會最底層,從底層干起,我覺得這反倒成為我今天最寶貴的財富,這個經歷可能比單純的學歷更重要。那個時候沒人理你,就像美國人說的蘑菇定律一樣,被放在最陰暗的角落,所有機會都靠自己來爭取。 (見《談談自驅力》,載《海爾是海:張瑞敏隨筆選錄》,張瑞敏,機械工業出版社)

  在這種動力之下,張瑞敏報考了一所業余大學。每天白天去廠里上班,晚上騎車跑很遠到學校去學習。去過青島的人就會知道,在山路彎彎、高低不平的青島市內騎自行車,實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這樣的日子,張瑞敏風雨無阻地過了四年。

  由于好學,善思,張瑞敏在建筑五金廠很快就嶄露頭角,不久就成為班組長、車間黨支部書記,一直干到副廠長。

  1982年,33歲的張瑞敏迎來了人生新的轉機,他被調入青島市家用電器工業公司當副經理,專管技術改造別看“副經理”這個名頭似乎很小,但當時的副經理是正兒八經的干部,屬于公司管理層,用現在的表述,實際上是副總經理。

  家電公司是青島市二輕局局屬企業,下面還管著一堆下屬企業。其中有一個街道辦的廠子,名字叫“青島電冰箱總廠”。

  別看這個名字起得大,實際上它最初是生產電機、吹風機的,后來生產一種“白鷺”牌洗衣機,但是因為洗衣機質量太差賣不出去,1983轉型,開始生產電冰箱,1984年2月更名為“青島電冰箱總廠”。

  名字雖然叫電冰箱總廠,但是一沒有先進技術(最初是仿造北京雪花冰箱),二沒有現代設備,洗衣機不生產了,冰箱還處于起步期,沒有開始大規模生產,廠子里的很多人每天無事可干,有的干脆溜達到旁邊的火葬場去看火化。(見The Haier Way, Jeannie Jinsheng Yi / Shawn Xian Ye, Homa & Sekey Books)

  當時正是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國外技術的熱門期。有關部門為了挽救這個廠,于1984年6-7月組織了一批人到聯邦德國和意大利去考察,看中了聯邦德國的利勃海爾冰箱技術和設備。8月,張瑞敏作為青島家電公司專管技改的領導,與德方簽訂了引進技術設備協議。

  但是當他志滿意得地回國的時候,卻發現他簽訂的協議基本上等同于一紙空文。

  引進利勃海爾的生產線需要投入1000多萬,除去政府扶持以外,廠里還需要向銀行貸款900多萬,而當時廠里根本就沒有任何還款能力,不僅連工人的工資都發不出來,甚至還欠了147萬的外債。

  張瑞敏從德國回來的時候,工廠的廠長正在要求調離,這位廠長已經是當年該廠的第三任廠長,前兩任覺得這個廠就是一個巨坑,都是待了沒兩個月就逃離走了。第三任廠長也要求上級部門趕緊找人來替換他,并說“如果到什么時間不找人來代替,出了問題他不負責。”(見《張瑞敏:我一直都自以為非》張瑞敏口述,房煜 鄧攀采訪整理,《中國企業家》雜志2014第9期)

  張瑞敏其實只是作為上級公司領導來分管電冰箱這個項目,是指導和幫忙的。事情做不成,他完全可以直接放棄。反正他的職位和待遇又不會受任何影響。

  當時二輕局的領導也很著急,技改做不做得成另說,最緊迫的是這個廠子連廠長都找不到人來當了。當時局領導也找了好多人聊,根本就沒人愿意接這個爛攤子。

  最后還是張瑞敏說:我來吧。

  由這一句話開始,日后一個必將流傳史冊的神話,寫下了第一行字:

  1984年12月26日,張瑞敏就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

  這一年,他35歲。

  2

  兩年

  張瑞敏到電冰箱廠的時候,其實并沒有底氣。

  當時廠里的情形是怎樣的呢?

  廠子里只有一條土路,連水泥都沒有,一下雨就變成泥塘,鞋子如果不用繩子綁住,就會被吸在泥里拔不出來;

  廠房已經破破爛爛,門窗都已經破舊不堪,青島冬天冷,工人們干脆把窗框和門板都拆下來,就地烤火取暖;

  進入廠房,只聞到一股股騷臭味,因為很多人懶得跑到外面去上廁所,干脆就在廠房里就地解決……

  一個攤子已經爛成這樣,誰能拾弄起來呢?

  除非是神。

  張瑞敏也曾糾結、猶豫許久,他和老婆說道:你要做好思想準備,在那里如果干不好,我也回不了公司了。

  他到廠里后,拍了很多照片和視頻。并不是為了記錄自己將如何改天換地,只不過是想著:如果哪天我失敗了,我要讓別人看到,這里確實是底子太差了,誰來都不行。(見《張瑞敏回顧二十年》,張忠,載《中國鄉鎮企業》,1999年第2期)

  但他還是來了。

  張瑞敏首先干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整頓紀律。

  冰箱廠原本就有各種規章制度,但是都已經形同虛設。張瑞敏仿效劉邦盡廢秦法,與關中百姓僅約法三章的做法,重新制定了十三條規定。我們且來看一看這十三條都是什么內容:

  大家注意第10條,不準在車間里大小便。勞動紀律需要專門強調這一條的,可能絕無僅有。

  規定是有了。但在那個年代的中國,一家普通的集體單位面臨的情況往往是:規定是一回事,執行是另一回事。

  如果講出來不做,還是等于沒有。

  甚至不如沒有。

  而張瑞敏的不同就在于,他敢于鐵腕整頓,不講情面,不怕得罪人。

  公布規定后,大家也沒當回事。第二天,就有人在工廠偷了一箱零部件。

  這樣的事情以前也發生過多次,但是大家都習以為常,也沒人去追究。但這次,工人們發現情形變了:上午違規,中午吃飯之前,處分通告就貼出來了,而且處罰非常嚴重,用張瑞敏后來的話說,雖然我沒法砸掉你的鐵飯碗,但是起碼可以把它砸爛一點。

  這一下,就把所有人鎮住了。

  后來,張瑞敏干脆在工廠大門寫恩格斯的一句話:

  所有進廠者放棄一切自

  第二件,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

  當時青島的起步已經太晚了。國家早已確定好了40家冰箱定點生產廠家,向國外引進技術的大門幾乎已經快關閉了。而引進生產線、貸款、換外匯等,都需要各個部門的批準,要走很長、很復雜的流程。

  很多人都勸張瑞敏放棄算了,說來不及了。但是張瑞敏就是不信邪,還是一趟趟往北京跑。

  當時訂火車票很難,而跑批文要蓋章的事,卻往往很急,根本沒時間提前訂票。張瑞敏常常只能匆匆跑到車站,買一張站臺票混上車再補票,常常是一路從青島站到北京。后來有經驗了,出門會帶上小馬扎,擠坐在過道里。

  更難的是如何從各個機關單位拿到批文、蓋到章。那年頭,去部委機關辦事,是出了名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但張瑞敏一遍一遍地跑、一遍一遍地磨、一遍一遍地拍胸脯,最終一個一個地啃下來。

  有一次,北京天降大雪,張瑞敏率隊在某部跑外匯批文的時候,辦事的人很不耐煩,讓他們在外面等。于是,張瑞敏一行就在外面雪地里站著一直等。

  幾個小時以后,那個辦事員偶然抬頭往窗外一看,看到張瑞敏還站在雪里,頭上身上都落滿了雪。這人一方面深受感動,另一方面也覺得不好意思,當即就把字給簽了。

  就這樣,張瑞敏硬是搶在引進的大門最后關閉之前,把西德企業“利勃海爾”的冰箱技術和設備給引進來了。青島電冰箱總廠是全國引進冰箱項目的最后一個定點單位。

  從1985年5月開始,來自利勃海爾的組件和設備,就陸續往青島運了。先是運了5萬臺冰箱的零部件,在青島組裝、出售。年底 ,15條生產線的終于到廠,立馬開始組裝,1986年下半年正式投入生產。

  第三件,為工人謀福利。

  張瑞敏剛接手的時候,廠里根本就沒有錢給工人發工資。設備還沒進來,靠生產也暫時指望不上;找上級部門,即便可以解決一次兩次,但是總不能一直找。所以只能自己想辦法。

  他到工廠旁邊的生產隊去借錢。山東人豪爽好客,扶危濟困不在話下,但有個前提,你得先讓人能把你當朋友。而在山東,想讓人把你當朋友,最快的方式就是喝。

  生產隊的人對張瑞敏說:借錢沒問題,看你多能喝,一杯酒一萬——據何加鹽在青島親眼所見,如果是這樣的場合,那一杯,絕不會是茅臺杯,而一定是啤酒杯。

  就這樣,張瑞敏用自己的胃為代價,換來了幾萬元的救命錢。那個年代,幾萬元就已經非常多了,起碼廠里可以正常發工資了,甚至還能給表現好的工人發個5元、10元的獎金。工人的生產積極性,一下子就提高起來。

  另外,張瑞敏認為,以前工人之所以在車間大小便,固然是人員素質的問題,但也是工廠設施不合理的問題。因為原來建的廁所離車間太遠,才導致工人尤其是夜班工人不愿意跑外面去上。后來修建新廠房的時候,張瑞敏要求廁所要多,澡堂要大,一定要弄得干干凈凈。

  就這樣三管齊下,青島電冰箱總廠很快就起死回生。1985年,當年引進,當年投產,當年盈利,創下了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個奇跡。

  1985年,該廠生產了12224臺電冰箱,總產值1344.7萬元,實現利潤總額107.3萬元。

  1986年,總產值7648萬元,實現利稅1083萬元。

  此時離青島電冰箱總廠負債累累,發不出工資,幾乎破產,僅僅過去了兩年。

  3

  鐵錘

  80年代中期,對制造企業而言,是一個黃金時代。

  中國人民開始品嘗到改革開放的甜頭,生活水平正在逐漸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搶著把各種產品從百貨公司往家里搬。社會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們的需求空前高漲,但國家的生產能力卻十分不足。

  可以說,任何家用電器,只要有本事生產出來,就沒有賣不掉的。甚至老百姓還要憑票搶購,才能買得到。

  所以,1985年下半年,當利勃海爾冰箱開始從青島電冰箱總廠的車間一臺一臺出來時,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廠活了。不僅活了,而且還將活得無比滋潤。

  那條生產線,簡直不能叫生產線,應該叫“印鈔機”才對。生產出來的冰箱,每臺賣一千多,一出來就被瘋搶,簡直就和印錢差不多。

  當時業內有句話:用紙糊一個冰箱都能賣掉。何況當時的利勃海爾是整個亞洲第一批“四星”冰箱,以前的都是二星和三星的。

  但是,有一天,張瑞敏的一個朋友想要買一臺冰箱,選來選去,不是這有問題就是那有問題,挑了很久,才勉強拉走一臺。

  張瑞敏大為光火,就組織人一臺一臺去檢查廠里已經生產出來的冰箱有什么質量問題。

  一查之下,發現400多臺已下線的冰箱,竟然有76臺有各種各樣的毛病。

  按照當時的規定,產品有合格品、二等品、等外品的區分,有問題的冰箱可以作為等外品,價格低一點賣掉。畢竟當時是商品緊缺時代,對顧客來說,質量差一點也比沒有好,只要能用就行。

  但張瑞敏決定改變這種現象。他認為,如果等外品可以賣掉,那么工人就不會重視質量。今天有76臺問題冰箱,明天就會有760臺。

  他讓人把76臺問題冰箱都貼上字條,上面寫著這臺冰箱有什么問題,是誰的責任。如果找不到責任人的,就把班組負責人的名字寫上。然后把問題冰箱拉到一起,把工人叫到一起,下達了一個命令:

  是誰造成的問題,誰就親手把這個冰箱砸了。

  工人們都驚呆了。

  當時,這些冰箱即便是等外品,也能賣800多一臺。76臺冰箱,可以夠全廠所有人發3個月的工資——僅僅幾個月前,張瑞敏為了給工人發工資,都還要用命去拼酒呢。

  工人們哭著求張瑞敏,別砸了,別砸了。我要。我自己出錢買回家。

  但是張瑞敏鐵青著臉,不為所動,非砸不可。

  最后,工人們一個個流著眼淚,把自己親手造出來的冰箱砸碎了。

  這是中國現代工業發展史上最經典的鏡頭之一。日后,那把砸冰箱的大錘,將被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國家文物,永久收藏,文物編號為:國博收藏092號。

  青島電冰箱總廠出產的冰箱,從此質量上了一個臺階。

  1988年,琴島-利勃海爾獲得了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國優金牌;1990年獲得了中國冰箱行業第一枚國家質量管理獎金馬獎;1991年入選首屆“中國十大馳名商標”。

  1991年12月,青島電冰箱總廠與青島電冰柜總廠、青島空調器廠合并,組成琴島海爾集團公司,1993年更名為海爾集團。

  此后,海爾這個名字逐漸響徹中國,最后響徹全球。

  4

  進軍

  張瑞敏出生的青島,有一段特殊的歷史:它曾經被德國侵占過。侵略者給城市帶來了災難和恥辱,但也留下了與眾不同的城市規劃、建筑,以及啤酒。

  由于這種歷史糾葛,這個城市及城市的人民,對于德國有一種復雜的心情。德國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也有留下的恥辱有待洗刷。當然,這個洗刷,不再是戰爭的報復,而是在其他方面戰勝他們。

  張瑞敏在德國,就經歷過很復雜的心路歷程。

  去和利勃海爾談判及簽約時,恰逢德國一個節日,有人放起了煙花。德方陪同人員說,這些煙花都是來自中國,雖然中國工業落后,但是你們四大發明非常棒。

  德國人的本意本來是想贊譽,但是張瑞敏聽在心里卻不是滋味。他暗下決心,“難道我們只能躺在祖先的四大發明上嗎?中國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世界名牌!”

  在談判的時候,張瑞敏幾次試圖壓價,但德國人絲毫不讓。并說:那你們不要買,我們日爾曼民族不干就算了,要干就是世界第一。(見《張瑞敏的內部培訓》,張瑞敏,青島日報2015-11-27)

  生產線引進來后,張瑞敏專門召開了全廠的生產動員大會,并且給大家設立了一個目標:“要么不干,要干就要爭第一!”

  這個第一,不是中國第一,而是世界第一。

  要知道,當時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生產能力與世界發達國家有天壤之別,大多數國人對外國要么羨慕有加,要么盲目崇拜,連平等相看的都很少,更別提在工業生產上戰勝對方,成為世界第一了。

  1990年,海爾試圖向德國出口8000臺冰箱。但德國海關和商品檢測部門出于對中國產品的天然不信任,并不放行。后來海爾請了德國專家,把海爾的冰箱和德國市場上最好的冰箱放在一起,全部撕去標簽,進行盲評。結果,海爾在所有產品中得分最高,一下子征服了認真的德國人。

  當年,海爾向德國出口了兩萬臺冰箱,并且價格比德國本土冰箱賣得還貴。

  1997年,在德國科隆舉行的世界家電博覽會上,海爾向12位德國經銷商發放了“海爾產品專營證書”。此類證書從來都是外國廠商發給中國經銷商,由中國工業企業發給外國經銷商的,這是第一次。

  當時的合影照片,是海爾的人在前面坐一排,經銷商拿著證書在他們后面站一排。后來,一位中央領導后來看到這張照片,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中國人坐著,才是真的站起來了。

  拿下德國市場后,1998年,海爾又向美國進軍了。這個進軍,不是賣產品到美國,而是直接到美國去建廠。

  當時中外合作通行的做法是:外國出資金和技術,中國出廠房和人力。中國生產出來的產品,如果要賣到國外,只能是幫助別人代工,貼別人的牌子。這樣也能賺很多錢,為國家創匯。

  但張瑞敏有一個完全不同的目標,他說:我要創牌,不要創匯。

  所以海爾的進軍美國,不僅僅是以“海爾”產品,而不是代工的方式賣到美國,而是直接把廠子建到美國去!也就是說,我們出資金和技術,美國出廠房和人力。

  對中國制造業企業而言,這是一次開天辟地的嘗試。此前沒有人成功過,也沒有人認為張瑞敏能成功。消息傳開后,社會上一片反對之聲。有一篇流傳很廣的文章,很能代表當時的主要看法。該文寫道:

  任何一項異地、異國投資,首先應該考慮的是自己與對方的比較優勢。美國的優勢在于科學與技術的領先(是否包括制冷技術?)。在全世界50項高科技領域里,美國有40項以上處于世界遙遙領先地位。它的劣勢在于市場飽和、人力成本高昂。中國的優勢在廣闊的市場與低廉的人力成本。今天,海爾所做的這件事無異于舍己之優就彼之劣,以己之短擊敵之長,誠所謂揚短失長,優勢何在?(見《提醒張瑞敏》,李亞平,《中國企業家》雜志,1999年7月)

  平心而論,這種想法在當時并不算錯,其甚至屬于中國乃至世界人看法的主流。

  但是,世界發展的道理是:悲觀者往往正確,但樂觀者往往成功。

  面對種種質疑,張瑞敏絲毫不為所動。他說,我們研究過,按規律而言,到國外設廠起碼要賠8年,才有可能轉為盈利。那我們就準備虧8年。

  但更難抵御的反而不是失敗的風險,而是巨大的誘惑。當時美國的經銷商和張瑞敏說,你何必自己建廠呢?就直接在中國生產,拿到美國來,打我們的牌子,我幫你賣得更貴,賣得更多,讓你收入更高。

  張瑞敏說:如果我為了這點小利的話,我永遠不會在全世界有自己的品牌。(見《張瑞敏:我閱讀是實用主義》,劉玉海 文釗,經濟觀察報,2017年4月)。

  后來,張瑞敏和海爾咬著牙堅持,整整虧了10年。壓力最大的那一年,由于海外項目的拖累,整個集團利潤率降到了1.2%,幾乎到了虧損邊緣。

  但10年后,海爾成為了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

  5

  覓道

  1995年,海爾提出一個目標:要成為世界500強。

  當時,海爾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5億人民幣,創下了新的記錄。但是換算成美元,只有1.81億,離世界500強的最后一名道康寧公司(Dow Corning)的22億美元,還有12倍多的差距。

  這個數據可能大家沒有概念。你可以換算成工資來對比一下:假設你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一個月賺1.8萬,公司P8以上的大佬,最低的每個月都能賺22萬,然后你說,你的工資要超過他,是不是瞬間就感覺很令人絕望?

  但是張瑞敏就敢提。因為他已經建立了足夠的自信。

  他的自信,來源于公司過去多年的高速增長。而這些高速增長,來源于他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果我們說,馬云以其眼光抓住了中國電子商務時代而創造了阿里巴巴神話,馬化騰以其產品能力打造了社交軟件之王QQ和微信而創造了騰訊神話,李彥宏以其搜索技術和競價排名商業模式而(一度)創造了百度神話,那么張瑞敏,究竟是憑什么而創造海爾神話的呢?

  想來想去,我只能得出一個結論:張瑞敏是憑借其管理能力而創造海爾神話的。

  與互聯網時代的風口論不同,對傳統制造企業而言,想要持續爆發性增長,要么是發明了一種或多種很多人需要的重要產品,如愛迪生;要么能把某種大眾消費品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如福特;要么依靠超強的營銷維持產品的高銷量和高利潤,如寶潔

  如果做不到以上這些,那么就只能依靠管理能力,把工人的創造性和潛力發揮到最大,把產品品質做到最佳,把生產成本壓倒最低。如日本的豐田。

  在張瑞敏接手青島電冰箱總廠的時候,做冰箱的中國公司有很多,甚至國家定點扶持的企業就有40家,做其他電器的更是不計其數,更何況全世界還有美國、德國、日本等全球知名品牌在虎視眈眈。

  但后來為什么是海爾跑出來了,做到了全球第一?

  我認為,張瑞敏38年的管理之道,可以一言以蔽之,就是激發“自驅力”。

  在其事業的前半段,也就是1984-2005年,他的管理關鍵詞,可以歸結為“夢想”“責任”“習慣”;后半段,也就是2006年至今,除了上面的三個詞以外,再加一個“自主”。

  講幾個例子:

  1985年,張瑞敏帶了20名員工去德國利勃海爾公司培訓,當時與他們培訓班同時去的,還有全國其他兩個地方的兄弟單位。

  當時出國一趟不容易,所以大家出去之后,都會花很多時間去游玩、購物。只有海爾的人,認認真真學習,每天學到12點甚至凌晨2點,連周六日都不放過。德國的專家不禁感嘆,青島來的人,和其他地方的人就是不一樣。

  學成歸國,造出冰箱后,又要去跑銷路。當時,為了冰箱能打進北京西單商場,張瑞敏帶隊一趟一趟去公關。西單商場的采購負責人原本根本看不上這個來自青島的小廠產品,但經不住張瑞敏的軟磨硬泡,終于答應去看一趟。

  到了張瑞敏等人住的賓館,他看到的是十幾個人住在最便宜的房間里,上廁所都要打著傘去,因為樓上衛生間漏水。但這十幾個人眾星捧月地圍著中間的一臺冰箱,眼睛里放著光芒。

  這個負責人當場就決定進海爾的冰箱,因為他看到了這些人身體體現出一種不一樣的精神。這樣的人做出來的產品,肯定差不了。

  類似情況還有好幾次。有外商來中國考察投資合作事宜,全中國跑了一圈,最后選中海爾。原因很簡單,他偷偷摸了海爾工廠里擺的備用模具,發現上面沒有一點灰。

  還有一次,在廣東,一位海爾員工在給客戶送貨時,半路車壞了,離客戶家還有兩公里,當時正值夏季中午,沒有其他車經過,所以也搭不到車。最后,這位員工冒著38度的高溫,背著75公斤重的洗衣機,步行了兩公里,把洗衣機及時送到客戶家。他身上因此而勒出了深深的痕跡,過了一個月才消掉。

  為什么這些普通員工,學習那么自覺,工作那么細心,服務那么拼命?

  就是因為張瑞敏不斷地給他們灌輸夢想,激發責任感,培養習慣。

  夢想層面,張瑞敏不斷地告訴員工,我們要做第一,我們要成為世界五百強,我們要為中國創名牌,我們要打響“中國造”,我們要到發達國家去和最優秀的棋手下棋。

  他從來都不因為現實條件的不足而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在欠債147萬,發不出工資的時候,就敢引進投資一千多萬的大項目;在剛開始生產的時候,就敢說要做就做第一;在連500強最后一名的風都摸不著的時候,就說要進入500強;在全世界都不認可中國品牌的時候,就敢打出“海爾·中國造”……

  而且更厲害的是,他不僅把這當成自己的夢想,更有本事把他灌輸到員工的腦海中,成為全公司大多數人的夢想。

  責任層面,除了砸掉76臺問題冰箱這個最經典的例子外,張瑞敏還做了很多其他事情。

  例如,為了鼓勵員工的微創新,他會用做出了創新的員工的名字來命名那些創新的東西,所以海爾會有“曉玲扳手”、“方燕鏡子”、“秀鳳卡座”等發明。

  張瑞敏的得力副手楊綿綿,也是貫徹他這個理念的忠實擁躉。在一次例行檢查中,她發現某個冰箱里殘留著一根頭發。當即全廠停產整頓,并把所有已經裝箱待出庫的冰箱全部攔下,拆開重新檢查,完全沒問題才放行。

  習慣層面,張瑞敏有一個最出名的管理方法,就是“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大概意思就是今天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做完,今天的工作一定要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的目標一定要比今天更高。

  我認為,任何一個人能夠做到這三點,那未來的成就一定了不起。如果一家企業都能做到這三點,那這家企業一定會發展成一家偉大的企業。

  問題就在于,某一天做到這樣的事情雖然不難,但要一直堅持下去,就特別難。所以張瑞敏的一個理念就是:“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以上一整套的文化和做法,被張瑞敏總結為OEC管理法,不僅幫助海爾本身獲得了巨大成功,還屢次幫助一些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

  在90年代,很多地方的國企或集體企業因管理不善而瀕臨倒閉。海爾接連收購了18家企業。

  企業并購一向是個大難題,成功的不多。但海爾的18次收購,都大獲成功。

  令人稱奇的是,海爾收購了這些企業,并不投入資金,也不投入設備,每次就是派幾個人,把海爾的OEC管理法復制過去,然后就讓對方扭虧為盈,重獲生機,堪稱神跡。

  海爾的這套做法,被稱為“激活休克魚”,在90年代就成為全世界管理學界和企業界研究的案例,多次登上哈佛商學院、沃頓商學院等全球知名商學院的講臺,并且得到全球最頂級的管理學者和企業家的認可。

  但是張瑞敏并不滿足,在2005年9月,他又提出了一個全新的企業運作模式,起名叫“人單合一”。

  所謂人單合一,“人”指員工,“單”指客戶的需求,“合一”指把人和用戶的需求緊密連接在一起。

  張瑞敏希望通過這種模式,能打破傳統企業從上到下、一級指揮一級的“金字塔模式”或科層制,而形成一種全新的“網絡化”運作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每個人自己去發現市場需求,自己去找客戶,去搶單滿足客戶需求,從而獲得利潤。

  為了實踐這種模式,張瑞敏把海爾原來的組織架構全部打散,原來的高管和員工形成了一個個創業團隊,變身為“平臺主”“小微主”和“創客”,哪怕是財務、行政等后勤部門,都要自己去“找單”,自己去創造自己的利潤;海爾則從一個生產產品的公司,變成一個培養創客和服務創客的平臺。

  用張瑞敏的話說,“人人都是CEO”。

  為了實踐這一模式,2013年,海爾直接裁員1.6萬人,占公司全員的18%,2014年又裁了1萬人。但是按海爾的說法,這些人不是被裁,而是要轉換身份,要么成為海爾內部的創業者,要么就不適合創業而走人。

  從2006年以來,可以說張瑞敏的大部分心思,都花在研究和實踐人單合一上面。他認為,世界曾經產生過改變世界的兩種最頂級的管理思想或模式,第一種是以福特為代表的流水線,第二種是由豐田創造的精益生產,而他現在在創造第三種模式:人單合一。

  人單合一在海爾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發展,并且被張瑞敏應用到了日本和美國,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海爾收購日本的三洋白電和美國的通用家電(GEA)后,如同此前在國內的并購一樣,不注資、不帶設備,甚至現在更進一步,連人都不派,直接就把人單合一模式給對方,要求全盤落實。

  三洋白電和通用家電在被海爾收購之前,都是連年虧損,但是被海爾強行灌輸了人單合一模式后,三洋用了8個月扭虧為贏,而通用家電更是當年就從原來連續十年負增長,變成增長6%,利潤率從5%提高到22%,并購之后5年,GEA在還是那些人,還是那些設備的情況下,收入增長了將近一倍,利潤增長了近兩倍。

  這些業績,也使得人單合一成為全世界競相研究的一個模式,讓張瑞敏成為可以比肩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韋爾奇等世界著名企業家的“管理大師”,成為中國企業家向外輸出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第一人,甚至為英語貢獻了一個叫做“Rendanheyi”的管理學新詞。

  但在國內,這套做法也引來了諸多爭議,不僅外部看不明白,內部很多人也是無所適從。我們從網上能找到的關于“在海爾工作是什么體驗”的回答里,占多數的是各種批評。

  例如2019年的“海爾午睡事件”,由于海爾開除了4名中飯后午休的員工,一時引起網絡群嘲,在996本來就引起痛恨的大環境下,海爾被有些人罵成“當代周扒皮”,甚至有一種極端的聲音,把海爾稱作“青島市第二監獄”,以表達對其不滿。

  6

  老兵

  張瑞敏在本世紀初,曾經達到過名譽的頂峰。在中國,他的產品走進千家萬戶,他本人也幾乎沒有負面新聞,由于海爾在全球為中國以及中國品牌獲得的榮譽,他幾乎是民族英雄般的存在。

  在當時人們的心中,他的地位和功績,絲毫不亞于2004年左右的柳傳志和2018年左右的任正非。甚至還有一部名為《首席執行官》的電影,專門來歌頌他。

  但是后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馬云、李彥宏、馬化騰等占據了舞臺的中央;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更已經是雷軍、王興、張一鳴、黃崢等的天下。

  傳統制造業領域,除了董明珠以極其高調的姿態繼續出現在大家面前之外,其他人基本上都隱藏在巨量的信息之下,很少能見到關于他們的新聞。

  除了少數投資者、管理研究者、業內人士、財經媒體從業者以外,大眾基本上已經不太關注張瑞敏和海爾。只是隱隱約約覺得,張瑞敏似乎落伍了,海爾似乎已經衰敗了。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從公司而言,海爾連續12年被評為世界家電第一品牌,連續三年在世界500強的排名攀升,目前位居第405名。

  這個名次雖然并不靠前,但是要知道,進入500排名的“海爾智家”,只不過是海爾集團旗下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除了海爾智家以外,海爾大家庭里面,還有海爾電器、海爾生物醫療、盈康生命、日日順、雷神科技、青島有屋等眾多上市或準上市企業。

  所以海爾不僅沒有衰敗,反而還在越變越強。

  從個人而言,張瑞敏在國際上的名氣可能比在國內大得多。全世界前10名的商學院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企業案例,世界最頂級的管理學思想者都對他贊譽有加,如邁克爾·波特稱“張瑞敏是偉大的戰略思想家”,加里·哈默認為“張瑞敏的思想是顛覆和超前的”。

  中國知名財經媒體人秦朔認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管理學上還沒有幾個企業家對世界產生過重大影響,只有張瑞敏的人單合一,真正產生了世界級的管理上的影響。

  秦朔介紹道,他曾經參加過一些國際上的討論,那些世界級的管理學家,如加里·哈默,在聽到張瑞敏在中國被質疑時,覺得很憤怒,他們不能理解,你們(中國人)身邊有這么一個寶貝,為什么你們還要質疑?(見《海爾集團張瑞敏破繭重生》,深圳衛視《創新者》第2集,主持人 陳姝婷)

  我認為,張瑞敏的追求,早已經超越了制造一個好產品,或者打造一家好公司,而是已經進入到“求道”的層面。

  他求的是“管理之道”。

  甚至可以說,張瑞敏是為道而生,而不是為海爾而生。海爾只是他實踐道的一個平臺;海爾的成功,只是他的道用于實踐產生的一個結果。

  張瑞敏說,福特模式下的人是“經濟人”,豐田模式下的人是“社會人”,而人單合一模式下的人,是“自主人”。

  自信分析,我們會發現,張瑞敏所總結的三類模式下的三類人,恰好暗含了人需要處理的三種關系:人與物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人與自我的關系。

  這在哲學上,倒確實是不同層次的遞進。不知道張瑞敏有沒有想到這一點。

  目前,張瑞敏已經73歲,他依然走在求道的路上。他的道在海爾及其收購的企業取得了成功,但能否長久成功,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而張瑞敏的夢想,遠遠不止于此,他不僅希望人單合一在海爾成功,更是希望能讓這種模式普適化,成為全世界企業都可以用的東西。

  中國古人講究“三不朽”,如果我們認為“三不朽”不僅僅局限于政治、軍事、文化等領域,而是可以拓展到商業領域的話,那么,張瑞敏的追求,早已超越了海爾這么一家企業的立功,而是要進入到要立德、立言的更高層次了。

  這個理想,大則大已,他能實現嗎?

  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他曾經在多個場合引用過的一句話:“老兵永不死,只是淡出舞臺”(Old soldier never die,they just fade away,出自美國歌曲,因曾被麥克阿瑟引用而知名)。

  作為一個73歲的老人,張瑞敏早晚會淡出舞臺。

  但是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名老兵,他將永遠不死。

張瑞敏海爾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