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冰汝看美國
文/鳳凰衛視駐美記者王冰汝
北京時間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在美國各大主流媒體被刷屏了。
美聯社的標題是《中國送三名宇航員執行六個月空間站任務》,報道中詳盡介紹了此次神州十三號載人飛船的任務,并提到此次飛行將打破多項紀錄,包括成為中國歷時最長的載人航天任務,并創造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的紀錄。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的報道重點放在了王亞平作為女性航天員的重大意義。文章提到中國的天宮空間站將迎來了第一位女航天員,她也將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太空行走者,進行多次艙外活動。NPR還引述了王亞平接受央視采訪的片段:“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星,他們看起來遙不可及,但只要我們努力,就注定會實現它。”
《華盛頓郵報》在這篇“中國送三名宇航員去新的空間站”,介紹了神舟十三號此次的任務。在開篇第一段就提到了這次三名航天員中,包括第一位女航天員。
一位美國讀者留言說:“中國正在將宇航員送入太空,促進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和理解。而美國正在將富豪送入太空,以便讓他們可以自拍。”
美國太空網站的標題是《中國發射神舟十三號前往新空間站執行歷史性任務》。而這個歷史性任務有多層意義,包括神舟十三號與天和艙的對接、還有第一位中國女性航天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道不僅篇幅很長,介紹非常詳盡深入,而且CNN駐華記者也在酒泉衛星中心發回了現場報道。
其中一篇報道特別提到,中國女航天員王亞平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并實施出艙活動,這對于女性宇航員,以及中國的太空發展計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中國展開太空計劃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迅速發展已經讓中國的航天計劃躋身全球最先進行列。
美國戴維斯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成斌(Dean Cheng)告訴CNN, 神州十三號搭載的三位中國航天員將在太空執行長達六個月的任務,令人印象深刻。目前中國的載人航天進程仍處于早期階段,執行的任務的次數也不到10次,也遠不及美國,但是頻率卻在顯著加快。如果中國保持這樣的速度,中國載人航天任務將發生重大轉變。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國家安全事務副教授博巴赫(David Burbach)也在CNN的采訪中對中國太空計劃的迅速發展感到驚嘆,他指出歐洲、俄羅斯、印度、以色列近年來都在嘗試,卻都遭遇了失敗,但是中國初戰告捷,雖然美國仍然擁有世界最領先的航空航天技術,但毫無疑問,中國成為了當今世界第二大太空強國。
博巴赫還說國際太空合作目前仍然受到全球政治的影響,這阻礙了科學進步。目前諸多美國盟友都愿意在太空探索方面與中國接觸,如果美國持續保持對華強硬立場,最終吃虧的將是美國。
美國把地球政治帶向太空
那么問題來了,曾經勢同水火的美俄都可以展開太空合作,為什么中美就不行呢?從20世紀以來,美國與俄羅斯雖然關系不咋滴,但華盛頓與莫斯科卻達成了一項合作,兩國的太空合作協議一直會延長至2030年9月。
早在1975年時,太空中唯二的兩個空間站,分別來自冷戰中科技對抗的美國與蘇聯,但是第一次載人航天任務阿波羅與聯盟號對接,為兩國在太空中的和解與未來的合作奠定了基礎。通過上世紀90年代Shuttle-Mir計劃以及國際空間站計劃,NASA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合作一直延續至今。
2003年中國神舟五號的發射,楊利偉成為了中國第一位繞地球軌道飛行的宇航員,而中國也成為了全球第三個實現載人航天的國家,之后,美俄在載人航天領域的壟斷被打破。
盡管之后的四年中,太空探索以合作成為了主旋律,但是2011年美國通過了沃爾夫修正案,基本禁止了NASA與中國同行之間的直接合作。那么,美國為何在其太空中的兩個主要競爭對手,關系為何如此不一致?
《沃爾夫修正案》中最主要的一條是:規定NASA在未經國會直接批準的情況下,不得使用政府資金與中國合作。所以盡管該修正案并未明文規定禁止NASA與中國合作,但是需求美國國會的批準,從效果上阻斷了NASA與中國太空之間的幾乎所有接觸。
當美國繼續與俄羅斯合作時,以安全為理由來排除中國是不合邏輯的。這個混亂的政策,唯一可能的邏輯,是美國對俄羅斯與中國太空野心的看法。自從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的太空計劃一直被看衰。但是事實卻并非如此,美國在2011年至2020年,當缺乏獨立的載人航天能力時,不得不依賴俄羅斯的火箭。
而中國太空計劃的迅猛發展,則讓美國懼怕自己會被超越。USCC的報告闡述了美國對于目前中國太空計劃的認知:如果計劃在 2020 年發射其第一個長期空間站模塊,它將與美國在不到 20 年的時間內從第一次載人航天到第一個空間站模塊的近 40 年進程相匹配。美國的恐懼更在于中國的崛起,不僅限于地球。
即使在太空,美國也無法擺脫地球政治。但太空霸權的雙邊競爭只會排除可能的合作伙伴,并阻止在這些昂貴的努力中更有效地利用資源。而隨著中國太空計劃的不斷發展,俄羅斯等國已經開始尋求與中國的合作。美國專家預計,雖然中國被排除在國際空間站外,但是中國的空間站有朝一日可能會成為主要的空間站,因為美國NASA可能在2030年前讓國際空間站退役。屆時,中國并不需要美國,但失去太空存在的美國很可能會需要中國。
中國對載人航天開展國際合作一直非常支持,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始終堅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與俄羅斯、德國、法國、意大利、巴基斯坦等國家的航天機構,以及聯合國外空司、歐空局等航天組織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相信在中國空間站完成建造、進入運營與應用發展階段后,大家將會看到其他國家的航天員參與中國空間站的飛行。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