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億歐網
未來的十年中,現在這些國內巨頭里,是否又會有人,成為互聯網歷史中的一顆流星呢?
文|X科技實驗室
現在你的手機或電腦上,還會安裝殺毒軟件嗎?
還記得十年前,擁有過億用戶的360和騰訊互撕,鬧出了永載中國互聯網史冊的“3Q大戰”,把騰訊搞得狼狽不堪。當時的觀感中,360和騰訊是兩家體量差不多的公司。
更早的00年代,國內很多人的電腦桌面上都活躍著三大神獸——QQ的企鵝,Word的Office助手,還有瑞星殺毒軟件的小獅子。如今搜索瑞星小獅子,還能看到關于它打呼嚕的各種段子。
然而,輝煌都是過去的,即使是依靠免費干翻瑞星的360,現在也掉出了互聯網第一梯隊。
這里是對一切未知感到好奇的X科技實驗室,今天來聊聊為什么殺毒軟件的存在感和江湖地位,越來越低了呢?
先說說曾經的殺毒軟件,為什么是所有家用電腦的裝機必備。
首先,以前的環境下,電腦病毒可以說是無孔不入。登錄來路不明的小網站,手賤點開垃圾郵件里的EXE文件,或者插了朋友借給你的U盤等,都可能會讓電腦中招。
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朋友應該記得,電腦被病毒搞崩潰,QQ被盜游戲賬號被盜,在當時是常有的事。我上中學時,老師辦公室電腦屢次中毒,后來嚴禁學生插自己的U盤拷資料,尤其是男生。
第二,當時Windows系統的防御能力比較低,微軟是從XP時代后半段才開始在系統中內置防護軟件的。考慮到國內用Vista的人少之又少,而大多數用XP的又都是盜版用戶,所以整個00年代,不裝殺毒軟件的電腦,基本上就是在互聯網的大浪里裸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當時一款靠譜的殺毒軟件,真的能起作用。
我們粗略講下殺毒軟件的工作原理。市面上大部分殺毒軟件,都是由兩個最重要的部分構成的:病毒庫和殺毒引擎,前者負責儲存已經發現的病毒標本,后者負責檢測和清除病毒程序。
殺毒軟件的“殺毒”過程,就是在殺毒引擎檢測程序時,會提取電腦文件中的文件特征,對比病毒庫中的標本,以此來檢測這個文件是否感染了病毒,并對可疑文件進行清除。
聽起來好像不復雜,但你要知道,2005年有調查顯示,當時全球每天有1萬個新病毒以及病毒變種出現。敵在暗,我在明,這要求殺毒軟件必須不斷更新病毒庫,才能保證你的電腦在新的一天活下去。
只有病毒庫使勁兒還不夠。早期的殺毒引擎,主要是通過尋找文件中特定的十六進制串來確定一個文件是否是病毒。不過,這種簡單的病毒特征,很容易被黑客用“加殼”處理來隱藏。
所謂“加殼”可以這樣理解,視頻播放器能識別和播放后綴名為AVI的文件,但如果把一個AVI文件修改后綴,打成壓縮包,再改后綴,播放器就很難認出它是一個視頻文件了。
針對日益狡猾的病毒,殺毒引擎除了優化“脫殼”算法,更精準地識別病毒文件的特征之外,還需要監測程序的行為方式,一旦發現它的行為模式與病毒的模式相似,立即報警。
這就好比一個人,就算長得一表人才說話又好聽,但如果他正在用很隱蔽的方式撬電瓶車車鎖的話,那他一定是個賊。
目前,前沿的殺毒軟件,已經開始使用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來識別病毒特征。正是因為這樣的開發門檻,360之前的殺毒軟件都是付費使用的。
曾經的殺毒軟件是裝機必備,互聯網安全公司是一線大廠,那么現在呢?
無論是否認可360的靠譜程度,你都必須承認,他們是目前國內殺毒軟件的扛把子,所以我們就來看看360。
雖然沒有官方數據顯示360軟件的裝機量變化,但金錢不會說謊。2018年360重組成功上市A股時,市值一度接近4500億元,而3年后的今天,360市值只還剩下850億元。
三年時間市值縮水超過3600億,充分說明資本市場對360主營業務的不信任,以及對他們未能開辟出新業務的失望。
不談B端,僅就C端而言,360的軟件全家桶和廣告固然讓人厭惡,但更不能忽視的是,普通用戶安裝殺毒軟件的必要性確實正在降低,因為Windows自帶的防護軟件,對很多人來說已經夠用了。
特別是Win10自帶的Windows Defender防護軟件,性能與前代相比得到了極大提升。第三方殺毒軟件評測機構AV-Test 2019年的評分中,這款系統自帶的軟件第一次拿下了滿分,與卡巴斯基、諾頓等老牌專業殺毒軟件并列榜首。
除了Windows安全性提升,當下主流的網頁瀏覽器Chrome的安全性能,也并非十幾年前的IE瀏覽器可比。只要你不是鉚足了勁兒去上一些亂七八糟的網站,基本上不太用擔心安全問題。
更大的變化是,線上支付等最需要防護的應用場景,現在更多轉移到了移動端,而非PC端。
智能手機時代剛開始時,很多人認為開源的安卓系統與Windows類似,需要安裝安全軟件。但發展十年后,安卓系統,尤其是海外配套使用谷歌GMS的安卓,正變得越來越封閉,越來越像iOS。
再加上高頻率的系統更新,在手機上,比起病毒,更值得用戶擔心的恐怕是流氓App。不過隨著這幾年國內各大官方應用商城的逐漸完善,絕大部分應用都可以下載到安全可靠的版本。
而這也造成了PC端殺毒軟件霸主360,在移動端的存在感變得非常弱。
說來唏噓,360用模式創新顛覆了國內殺毒軟件行業,讓瑞星、金山毒霸、江民等響當當的名字,成為了互聯網歷史中的塵埃。
然而,在微軟、谷歌、蘋果控制的系統生態中,在國外巨頭絕對的研發實力下,360這個曾經的國內互聯網一線公司,曾經讓騰訊如鯁在喉的細分領域霸主,卻又顯得如此無力。
過去十年,國內互聯網公司利用時代紅利,以及思路超前的模式創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目眩的財富神話。
但是,如果掌控軟件生態的一直是蘋果、微軟和谷歌,那么在未來的十年中,現在這些國內巨頭里,是否又會有人成為互聯網歷史中的一顆流星呢?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