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利好”中國北方?事實恰恰相反

全球變暖“利好”中國北方?事實恰恰相反
2021年10月11日 09:00 新浪科技綜合

  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現在面對的主要危機之一,但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這對中國而言并不是危機,而是“利好”,包括“極有可能重現漢唐時期的氣溫,黃河流域大量恢復植被整個北方雨量大幅增長,大量的戈壁和沙漠變成宜居的土地”、“云南大象北遷是瑞兆,說明現在的氣候更像漢唐時期了”,云云。

  不過,這些美好的期待,真的能成真嗎?2021年中國北方頻發的自然災害包括最近山西的洪澇,都告訴我們,氣候變暖并不如他們想象中那么美好,反而會帶來更多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中國北方尤其西北地區更是首當其沖。

  今夏,河南、浙江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北京為第三多;寧夏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西南地區東部、華南地區、西北地區東部等地則出現了旱情。丨國家氣候中心,參考資料[4]

  現在的變暖,

  和隋唐時可不一樣

  研究者認為,在隋唐時中國曾有一個相對暖期,但到底暖到什么程度仍有爭議。例如,從北京大學王紹武教授提出的東部溫度變化曲線來看,1000年前的氣候并沒有顯著高于今天;而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員葛全勝則提出,近兩千年來少部分年代平均氣溫可能比今天高,但也只是高個零點幾度。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呂鵬對果殼(Guokr42)說,隋唐時期氣溫可能會比現在稍微高一些,但不會離譜到整個北方氣候都像現在的江南地區一樣溫暖濕潤。

  可以肯定的是,隋唐時的暖期和現在的氣候變暖,性質非常不同:如今的氣候變化不再是“自然規律”,而是人類行為導致,并且增溫速度遠比過去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評估報告指出:

  · 過去十年中全球氣溫比1850~1900年平均高出約1.1℃。

  · 最近40年的每個10年都相繼比1850年以來此前任何的10年要暖。

  · 自1970年以來,全球表面溫度的上升速度超過了此前2000年來甚至更長時間里的任何時候。

  · 當下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過去200萬年的最高水平。

  也就是說,當下的大氣和氣候變化特征,已經和隋唐時期不具可比性了。

  沙漠變綠洲:人的努力才是關鍵

  “氣候變化利好中國”的文章認為,沙漠植被增加是因為氣候變暖、降水增加,但其實并非如此——沙漠變綠洲主要靠的都是人為努力,即使降雨增加對此有益,作用也非常有限。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周天軍研究員此前在接受《知識分子》采訪時表示,就新疆地區降水來說,整體呈增加趨勢,其中以夏季最為顯著,中心值每10年增加2.5%-3.5%;但進入21世紀以來,變化平穩、增加趨勢不如前期顯著。周天軍強調,由于該地區氣候態降水量本身很低,新疆干旱氣候的格局依然不會改變

  甘肅省氣象局總工程師、中國氣象局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張強也表示,西北地區降水確實在增加,但降水增加十分有限。他對果殼說,近幾十年來,我國的植被建設氣候變化是同步進行的,并不能判斷是人為因素還是環境因素占據主導。我們抓住了這樣一個機遇、付出了艱苦而持續的努力,才營造了植被恢復、生態向好的結果

  至于一些荒漠河流“復活”,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荒漠與綠洲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亞寧曾在《知識分子》的采訪中提到,最近,一些斷流河道下游過水湖泊 “復活”,主要是近20年人工生態輸水所致,并不是像許多自媒體文章所夸大的那樣是由于 “當地氣候改變、降水增加、沙漠變塞上江南”。

  也就是說,無論是中國西北地區的植被恢復,還是水資源的改善,主要都要靠我們的生態工程建設。這些改善顯然不是坐等氣候變暖能夠實現。

  象群遷移同樣不足為據

  部分文章以亞洲象分布變化來論證古代到今天的氣候變遷,但這個論據也并不可靠

  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的呂鵬副研究員向果殼介紹,歷史上亞洲象的自然分布確實可以抵達黃河流域,但近兩千年來亞洲象棲息地向南縮小并非完全因為氣候,而是有很多人為因素。象的棲息地縮小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農田開墾,同時也與人類對象牙制品的追求有關。換言之,近兩千年以來的亞洲象南遷,并不能證明我國氣候發生了很顯著的變化

  當然這并不是說環境變化沒有影響,只是人類活動占據了主導性影響。拋開人類的影響、只考慮溫度這一指數的話,即使明清時期乃至今天,亞洲象也是有可能在淮河流域以南的地區生存的。至于今年云南象群北遷的事件,象群本來就有遷徙的習慣,當下證據并不能證明這次象群北遷是氣候變化主導的。

  氣候變化會帶來更多災害

  根據網上某些文章的說法,現在的氣候變暖將帶來濕潤溫和的環境。但現實根本沒那么美好:氣候變化會帶來更多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

  比如說,隨著氣候變暖,降水的時空分布比過去更加不均勻了,今年河南、山西等地的極端降水和甘肅等地的旱情就是例子。

  降水的極端化可能會在某一區域造成一段時間的持續干旱,而又一段時間是強降水,造成同一地區在同一年中旱澇災害并發。周天軍研究員提到,21世紀以來,新疆的強降水事件也明顯增多,暴雨日數每10年增加12%,暴雨量每10年增加了13%左右。

  張強表示,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西北地區,是重要的氣候敏感區,氣候變化對這些地區的影響會更明顯。比如目前西北地區的沙塵暴雖然總的頻次在減少,但持續性卻更強。而祁連山等地原本可以通過雪山融水來平衡降水分配、保障水分供給,但目前氣候變暖背景下,夏季雪山冰雪融化速度加快,更容易誘發融雪性暴洪。

  從農業的角度來說,一方面旱澇災害會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另一方面干旱等氣候也容易催發病蟲害,進一步影響農業生產。此外,氣候變化背景下,臺風高溫熱浪等氣象災害發生的頻率和程度也會相應增加。

  不能陷入環境決定論,

  人的行動才是關鍵

  在歷史上,氣候變化和社會發展確有一定聯系。例如葛全勝等人對我國歷史時期的氣溫、戰爭和旱澇事件進行過統計,發現社會變遷總的來說具有“冷抑暖揚”的規律。歷史上,經濟發達、人口增長往往出現在百年尺度的暖期,而在氣候由暖轉冷時,更容易出現社會動蕩

  葛全勝指出,與暖期相伴的社會快速發展會增加社會對資源、環境的需求壓力,導致社會脆弱性加大。而在氣候轉冷時,農業生產受到影響,脆弱性增加的社會就更容易陷入危機

  但社會發展并非全然由氣候決定。呂鵬強調:第一,氣候變化本身不直接決定一個王朝的衰敗;直接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的,是極端氣候自然災害;第二,王朝興衰本質上是來主導的,如果有很好的社會系統來抵御自然災害,氣候變化就未必能使得這個朝代走向衰亡。更何況,隨著技術進步,現在人類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已經比古代提高了許多。

  正如呂鵬副主任所說:“同樣環境下,人類的不同行為會造成不同的結果,我們一定要避免陷入‘環境決定論’,而忽視了人的力量。環境只是地球搭建的一個舞臺,而表演好不好,取決于人本身?!?/p>

  感謝以下專家對本文的幫助(以拼音排序):

  呂鵬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科技考古中心副主任

  張強 甘肅省氣象局總工程師、中國氣象局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開放實驗室主任

  周天軍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參考資料

  [1]葛全勝,方修琦,鄭景云。中國歷史時期溫度變化特征的新認識——紀念竺可楨《中國過去五千年溫度變化初步研究》發表30周年[J]。地理科學進展,2002(04):311-317。

  [2]葛全勝,方修琦,鄭景云。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影響及其應對的啟示[J]。地球科學進展,2014,29(01):23-29。

  [3] 知識分子。氣候變暖,西北荒漠會因此變成綠洲嗎?

  [4] 國家氣候中心。 數據告訴你:今夏我國旱澇并重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

  作者:江笑川

  本文來自果殼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