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PO雷達|三年半虧逾240億,隱私及數據泄露風險高懸,踏入“元宇宙”的商湯科技如何解決?
記者/梁怡
近日,“AI四小龍”最后一家商湯科技敲定赴港IPO。
此前,其余三家均已提交科創板IPO申請,不過各方進程不同:其中曠視科技剛于9月9日科創板過會;云從科技已于7月份過會,并于8月4日提交注冊并更新招股書;依圖科技已于6月份主動撤回申請,市場猜測其或將轉赴港股。
通過對比梳理AI四小龍的經營業績、產品業務等方面,界面新聞記者發現當前AI賽道普遍存在依靠外部融資造血,自身難盈利的局面,商湯科技也一樣。此外,AI行業正面臨數據的倫理與規則等挑戰,商湯科技要如何解決數據、隱私遭泄露的行業痛點?公司業務還涉及當前資本市場火熱的“元宇宙”概念,能否讓故事最終變現?
三年半虧逾240億,燒錢何時休?
企查查數據研究院推出的《近十年人工智能賽道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人工智能賽道融資十年,總吸金超8288億元。從細分賽道來看,近十年來,該領域的“機器人/智能硬件、數據服務、計算機視覺”三大賽道在融資數量上位居前三。
作為AI賽道獨角獸之一的商湯科技也頗受資本追捧。天眼查顯示,商湯科技截至目前已經完成了10輪融資,不少明星資本紛紛入局,包括軟銀、深創投、IDG資本、阿里、銀湖資本等,至Pre-IPO輪融資,商湯科技估值大約120億美元。
IPO前,投資機構持股方面,軟銀持股14.88%,淘寶中國持股7.59%,春華資本持股3.08%,銀湖資本持股3.05%,IDG資本持股1.42%等;高管方面,創始人兼最大的股東湯曉鷗持股21.73%,CEO徐立持股0.9%,王曉剛持股0.73%,徐冰持股0.33%,SenseTalent(徐立、王曉剛、徐冰所持B類股票)持股12.17%。
因受到大量資本熱捧,截至2021年6月30日,商湯科技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9.26億元,賬面資金十分充裕。
另外三小龍同樣受到資本追逐。天眼查顯示,曠視科技共經歷了7輪融資,D輪融資7.5億美元;云從科技共計經歷11輪融資,C輪融資約18億元;依圖科技共計融資10輪。
頻繁靠融資輸血,商湯科技自身的造血能力又如何?
招股書顯示,商湯科技2018年-2021年上半年(報告期內)的營收分別為18.53億元、30.27億元、34.46億元、16.52億元,三年半內營收累計達99.78億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按2020年營收來計算,商湯科技是亞洲最大的AI軟件公司,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計算機視覺軟件公司。
商湯科技高額的營收背后卻是年年的虧損。報告期內,商湯科技分別虧損34.33億元、49.68億元、121.58億元、37.13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242.72億元,扣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等非經常性損益之后,公司經調整的虧損同期分別為2.21億元、10.37億元、8.78億元以及7.26億元,共計28.62億元。
不止商湯科技,云從科技2018年-2020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1億、-4.64億、-6.77億;依圖科技2017年-2019年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99億元、-6.51億元和-9.9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報告期內,商湯科技的毛利率并不低,并且逐年上漲,分別為56.5%、56.8%、70.6%、73.0%,為何不盈利呢?
界面新聞記者查閱招股書發現,公司虧損的原因在于高額的研發費用,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研發支出分別為8.48億元、19.16億元、24.53億元以及17.71億元。
燒錢也是目前AI公司的特點,2018年-2020年曠視科技研發投入分別為6.06億元、10.35億元和9.99億元,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合計超過26億元;同期云從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48億元、4.54億元和5.78億元;2017年至2019年依圖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1億元、2.91億元和6.57億元。
大量資本涌入卻遲遲不能夠變現,自2019年起中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融資熱潮開始降溫,此前在AI賽道風口上涌進來的大量創業公司,現隨著被資本拋棄而像泡沫一樣破滅。
國金證券認為,資本市場早期對于人工智能行業回報周期過于樂觀,以及當前對創業型AI公司商業落地和變現模式存疑,是近兩年人工智能在資本市場遇冷的主要原因。
這也折射出當前AI賽道普遍存在的一個難點:研發投入成本巨大,但又面臨技術落地、商業變現的難題,隨著資本對該賽道的投資熱回落,也不難理解AI企業紛紛選擇上市的原因。
募集資金用途方面,商湯科技擬使用募資的60%用于研發及開發能力,具體包括開發產品及增強其他人工智能研發能力、提升與人工智能模型有關能力、擴大公司AIDC算力、加強人工智能芯片的設計及開發自有的人工智能芯片解決方案等;15%用于業務擴展,具體為投資新興商業機會以及提高產品及服務在國內外各垂直行業及企業層面的采用率及滲透率;15%用于潛在戰略投資及收購機會;剩余的10%將用作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踩中“元宇宙”風口,能讓故事變現嗎?
據了解,人工智能軟件市場可分為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與自然語言處理以及數據科學,四小龍均屬于計算機視覺細分領域,早期紛紛扎堆安防、金融領域,行業同質化現象較嚴重。在AI賽道下半場,如何找到更多的商業化落地場景,實現自身差異化發展成為AI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云從科技將發展方向定位在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并新增了機器人、物聯網技術研究投入,試圖構建更為標準化的AI產品;依圖科技則主要將戰略定位在醫學影像分析,轉型AI芯片+算力廠商;曠視科技則選擇切入AIoT領域,將物流業務視為未來的增長點。
為了尋求差異化競爭,商湯科技提出了“1+1+X”的平臺化戰略,其中1代表研發和技術產業化,X則代表賦能百業,其人工智能基礎設施SenseCore使工業級人工智能模型生產成為可能,SenseCore建立于三大支柱之上:大規模超級算力,海量數據處理及數據脫敏技術,及開發人員共享的平臺及生產工具。
招股書披露,商湯科技的收入主要來源于軟件平臺的銷售,其中包括軟件許可、人工智能軟硬一體產品及相關服務,軟件平臺包括面向智慧商業的企業方舟、面向智慧城市的城市方舟、面向智慧生活的SenseME、SenseMARS、SenseCare,以及面向智能汽車的絕影平臺。報告期內,智慧商業約占商湯科技營收的半壁江山,智慧城市收入占比大幅上漲,截至2021年上半年,兩者合計占比86.8%,而智慧生活、智能汽車占比總體較小。
下游客戶來看,商湯科技的軟件平臺落地客戶非常廣泛,2018年-2021年上半年,分別有732名、1165名、1225名及853名客戶,其中分別有29.1%、34.7%、33.1%及24.7%為系統集成商,但系統集成商并非公司銷售渠道的分銷商,而是終端客戶(例如政府機構及企業)選擇以實施其項目的代理人,選擇服務提供商的最終決定主要由終端用戶作出。
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收入有所上漲,占同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8.4%、26.3%、31.4%及59.3%。這意味著,公司對大客戶的依賴增強,面臨的風險也更高。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商湯科技的智慧生活業務中,重點寫到SenseMARS賦能元宇宙這一板塊。
近日,元宇宙一詞在資本市場被炒得火熱,相關概念股暴漲,如“網游第一股”中青寶(300052.SZ)9月7日—8日兩天時間里接連封板漲停,湯姆貓(300459.SZ)、歌爾股份(002241.SZ)等也于8日漲停。
據了解,元宇宙(Metaverse)一詞源于作家尼爾·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籠統地說,元宇宙是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且高度互通的虛擬世界。隨著AR/VR、云計算、AI、5G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上市,元宇宙正在從概念變成現實。
據招股書介紹,公司SenseMARS軟件平臺是元宇宙的技術賦能平臺,SenseMARS搭載多種關鍵功能,包括感知智能、決策智能、智能內容生成(包括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及軟件智能體)及其他基礎設施(如云引擎等),為各類元宇宙應用提供支持。SenseMARS可兼容app、小程序及H5等不同應用形式 ,及超過200款手機、平板電腦、AR及VR眼鏡、智能電視及消費級無人機等多種物聯網設備。截至2021年6月30日,SenseMARS總共提供超過3500個人工智能模型。
SenseMARS通過三個核心元素SenseMARS Reconstruction、SenseMARS Avatar及SenseMARS Agent支持沉浸式及交互式元宇宙體驗,SenseMARS Reconstruction通過3D重建技術實現了物理世界的數字重構;SenseMARS Avatar為人們創建虛擬化身,并提供一個進入虛擬世界的界面;SenseMARS Agent生成軟件智能體,可與數字世界中的人交互。
SenseMARS的下游客戶包括物聯網設備制造商、移動應用及內容供應商以及商業地產。例如商店、博物館及機場,在產品落地方面,商湯科技百度官網顯示,目前共有故宮文化、bilibili、小紅書三個案例。
國海證券研報稱,目前元宇宙仍停留在初期階段,仍有很多元宇宙要素未實現,真正實現元宇宙需要技術的推動與支撐,中長期來看,元宇宙有望帶來虛擬世界的創新,推動游戲內容、社區、教育、商品交易、人工智能、VR/AR、區塊鏈等產業鏈各環節共榮,進而帶來新增量。
中信證券研報也指出,未來3-5年,元宇宙將進入雛形探索期,VR/AR、NFT、AI、云、PUGC游戲平臺、數字人、數字孿生城市等領域漸進式技術突破和商業模式創新將層出不窮。中長期看,元宇宙的投資機會包括:GPU、3D圖形引擎、云計算和IDC、高速無線通信、互聯網和游戲公司平臺、數字孿生城市、產業元宇宙、太陽能等可持續能源等。
這樣看來,元宇宙業務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這對于具備開展元宇宙業務底層架構的商湯科技而言或許是個機會。但“元宇宙”概念目前更多是雛形中的雛形,意味著公司要在該業務投入更多的研發費用,未來能否實現盈利存在不確定性,商湯科技靠故事又能撐多久?
賽道痛點:隱私、數據如何保護?
近年來,除了大規模融資、燒錢研發、難盈利被社會高度關注外,AI行業的倫理與規則也面臨嚴峻挑戰,尤其是隱私、數據泄露等問題成為AI賽道的痛點。
新華網客戶端此前報道,商湯科技當時持有49%的深網視界被曝發生大規模數據泄露事件,事發時商湯科技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深網視界目前與商湯科技已沒有關聯,該公司涉及數據泄漏的產品也并非由商湯科技提供,至于從深網視界撤資,主要是商湯科技自身的業務規劃調整所致。
近年來,隱私及數據的保護日益成為監管重點。2021年6月10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數據安全法》,將于2021年9月生效,《數據安全法》對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數據活動規定了安全審查程序;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個人信息保護法》,將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了適用范圍、個人信息和敏感個人信息的定義、個人信息處理的法律依據以及通知和同意的基本要求。
界面新聞記者注意到,商湯科技在招股書中也重點作出關于隱私及數據保護的風險提示,稱公司會受到有關隱私及數據保護的復雜及不斷發展的法律法規及政府政策的約束,實際或被指控無法遵守隱私及數據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府政策可能會損害公司的聲譽,阻止當前及潛在客戶使用公司的產品及服務,并可能使公司遭受重大的法律、財務及運營不利后果。
此外,商湯科技在招股書中還專門談及數據隱私及個人信息保護措施,包括保密分類、訪問控制、數據加密及脫敏,并稱將遵循人工智能三項倫理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以人為本原則和技術可控原則,以及基于原則開展人工智能倫理工作。
還需關注的是,商湯科技附屬公司北京商湯曾于2019年被特朗普政府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這可能影響其部分供應,使其無法在某些業務領域進行有效競爭。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