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迷惑行為:讓小蝸牛背電腦,背完殺掉它

人類迷惑行為:讓小蝸牛背電腦,背完殺掉它
2021年07月04日 08:26 新浪科技綜合

  來源:果殼

  八月的早晨,太平洋中間的塔希提島上,陽光還未照進峽谷。一只棕色殼的大蝸牛正在懶洋洋地散步,突然被一只大手抓了起來,在自己的殼上搗鼓。

  等掙脫魔爪時,大蝸牛發(fā)現(xiàn)殼上被安了一個小黑塊,怎么抖都抖不掉。蝸生已經(jīng)如此艱難,怎么還往上加負重?大蝸牛只能背著這個小黑塊辛苦地爬了一天,直到下午陽光不再照進峽谷, 那只熟悉的大手又出現(xiàn)了。

背著小黑塊的棕色大蝸牛背著小黑塊的棕色大蝸牛

  “這下是把我殼上那玩意兒去扌……”大蝸牛感覺背上輕松后,突然覺得眼前一黑。

  痛下殺手的是正兒八經(jīng)的生態(tài)學家,他們給蝸牛安的小黑塊是“世界上最小的電腦”。大蝸牛做錯了什么?背著小電腦也就算了,怎么完事兒連命都沒了?生態(tài)學家的迷惑行為,其實是為了探尋一場大滅絕幸存者的秘密

  因為吃引起的蝸牛大滅絕  

  這場蝸牛大滅絕發(fā)生在1974年。當時,這種棕色大蝸牛——玫瑰蝸牛Euglandina rosea)被引入了塔希提島所屬的社會群島。它們是天生的蝸牛殺手。玫瑰蝸牛上島30年后,共有52種帕圖螺科蝸牛被它們吃到野外滅絕,其他科的上百種原生蝸牛也處境危險。

  為什么要引入玫瑰蝸牛?這其實是人類“借蝸殺蝸”的“妙計”。

  1967年,人們將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作為食物,帶到塔希提島所屬的社會群島。非洲大蝸牛是一種比玫瑰蝸牛還要大一些的蝸牛,它們除了被人類吃,本身也是大吃貨,來到新環(huán)境就一頓狂吃,對島上植物造成了嚴重危害。

  人們發(fā)現(xiàn)情況不妙,單靠人類的嘴又吃不光非洲大蝸牛,就企圖引進玫瑰蝸牛,讓這種蝸牛殺手幫忙吃掉非洲大蝸牛。但是,生物防控實施前的研究十分草率,缺少蝸牛專家或生態(tài)學家的參與,甚至幾乎沒有考慮土著蝸牛是否會成為受害者。悲劇便由于決策者的一時輕率,降臨在了土著蝸牛身上

巨型非洲大蝸牛,不過,一般的非洲大蝸牛體型沒這么大巨型非洲大蝸牛,不過,一般的非洲大蝸牛體型沒這么大
玫瑰蝸牛,主要捕食年輕的非洲大蝸牛,上圖那么大的蝸牛它可吃不下丨Tim Ross玫瑰蝸牛,主要捕食年輕的非洲大蝸牛,上圖那么大的蝸牛它可吃不下丨Tim Ross

  原本社會群島物種豐富,全球120種帕圖螺科的蝸牛中,有61種僅棲息于社會群島,其中52種因為玫瑰蝸牛遭受了滅頂之災。不過在這樣的浩劫中,竟有包括無色帕圖螺在內(nèi)的幾種帕圖螺逃過一劫。

  無色帕圖螺(Partula hyalina)擁有漂亮的白色外殼,是島上的土著蝸牛,現(xiàn)在也是瀕危物種。這種白色小蝸牛,是怎么在入侵物種的獵殺中存活下來的

擁有漂亮外殼的無色帕圖螺擁有漂亮外殼的無色帕圖螺

  白色小蝸牛如何成為幸存者? 

  無色帕圖螺擁有獨特的白色外殼,可以抵御日曬,所以能夠在日曬較多的森林邊緣生活;而棕色殼的玫瑰蝸牛承受不了強光是不是陽光給無色帕圖螺提供了庇護所呢

  為了檢驗這一假說,生態(tài)學家需要監(jiān)測蝸牛日常活動時照在它們身上的陽光。監(jiān)測陽光的同時也要避免干擾蝸牛的行為,于是他們看上了密歇根大學發(fā)布的世界上最小計算機——密歇根微塵(Michigan Micro Mote, M3)。根據(jù)生態(tài)學家的需求,電子工程師以密歇根微塵為基礎,改造出了可以每十分鐘記錄一次光照強度的小電腦,它們的體積僅有2×2×4毫米,不至于壓垮蝸牛。

小電腦體積僅有2×2×4毫米小電腦體積僅有2×2×4毫米

  2017年8月,生態(tài)學家就揣著小電腦來到塔希提島。

  無色帕圖螺是瀕危物種,即便是特制的小電腦也不能直接安在身上。好在它們是夜行動物,白天總趴在葉子背面睡覺。于是研究者找到睡覺的蝸牛后,就在它們身邊用磁鐵固定3個小電腦。2個小電腦安在葉子背面,監(jiān)測小蝸牛受到的光照,另外1個則安在葉子表面,檢測環(huán)境光照。

被小電腦包圍的無色帕圖螺蝸牛被小電腦包圍的無色帕圖螺蝸牛

  對待入侵物種玫瑰蝸牛,生態(tài)學家就沒有手下留情了,他們直接將小電腦黏在了玫瑰蝸牛的外殼上。在回收電腦后,生態(tài)學家就對玫瑰蝸牛實行了安樂死

 在死亡邊緣徘徊的玫瑰蝸牛 在死亡邊緣徘徊的玫瑰蝸牛

  在一周的時間中,研究者團隊記錄了3個棲息地里41只無色帕圖螺身邊的光照,以及2個棲息地里38只玫瑰蝸牛活動中受到的光照。

  沒錯!就是陽光  

  捕食者玫瑰蝸牛確實討厭強光,這阻礙了它們接近在樹林邊緣睡覺的無色帕圖螺。在那里,無色帕圖螺受到的全天平均光照強度超過3000勒克斯。正午時,它們受到的光照平均約9000勒克斯。

勒克斯是衡量照度的單位,居家照度一般在320~500勒克斯,烈日下則通常超過10000勒克斯。圖為塔希提島上景觀勒克斯是衡量照度的單位,居家照度一般在320~500勒克斯,烈日下則通常超過10000勒克斯。圖為塔希提島上景觀

  玫瑰蝸牛則需要躲避這么強烈的光照,它們盡量在光照強度不足900勒克斯的地方活動。到陽光最強的午后,它們甚至躲進完全無光的地方不出來了。而且,這些蝸牛殺手一個星期移動的直線距離不足3米,只要白色小蝸牛的“陽光庇護所”范圍有幾米大,玫瑰蝸牛就沒法趁著黑夜?jié)撊脒M去。

  雖然這次研究中沒有記錄的濕度和溫度也有潛在影響,但結果顯示,陽光的庇護至少是無色帕圖螺在獵殺中活過四十多年的因素之一。未來如果想將它們遷移到塔希提島上的其他地區(qū),光照環(huán)境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盡管無色帕圖螺物種尚存,但人類未經(jīng)充分評估便引入玫瑰蝸牛,這造成的傷害已經(jīng)無法挽回。無色帕圖螺本來遍布塔希提島森林中的各處,如今只能依靠狹窄的陽光庇護所茍延殘喘。錯誤的生物防控措施,在不到30年里,就殺死了這個群島上的數(shù)十種帕圖螺科蝸牛。

圖為幸存者之一的 Samoana attenuata丨iucnredlist.org圖為幸存者之一的 Samoana attenuata丨iucnredlist.org

  9種幸存者中,有4種是2008年和2009年才發(fā)現(xiàn)的。目前在野外滅絕的52種帕圖螺中,有11種有人工飼養(yǎng)。

幸存者之一 Partula meyeri丨iucnredlist.org幸存者之一 Partula meyeri丨iucnredlist.org

  更荒誕的是,雖然玫瑰蝸牛能夠殺死一些還沒長大的非洲大蝸牛,但這似乎并沒有影響非洲大蝸牛的數(shù)量。對比引入玫瑰蝸牛的島嶼和未引入的島嶼,非洲大蝸牛數(shù)量都在達到峰值后自然衰退,與是否引入玫瑰蝸牛無關

  現(xiàn)在的生物防治評估已經(jīng)比40年前慎重多了,但是這場蝸牛大滅絕仍提醒著我們:面對外來物種,多么慎重都不為過

非洲
新浪科技公眾號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創(chuàng)事記

科學探索

科學大家

蘋果匯

眾測

專題

官方微博

新浪科技 新浪數(shù)碼 新浪手機 科學探索 蘋果匯 新浪眾測

公眾號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為你帶來最新鮮的科技資訊

蘋果匯

蘋果匯為你帶來最新鮮的蘋果產(chǎn)品新聞

新浪眾測

新酷產(chǎn)品第一時間免費試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學家新聞,精彩的震撼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