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4月21日上午消息,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期間,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接受了新浪科技等媒體的采訪。
昆侖2今年下半年將推出,芯片為智能云提供更好的基礎算力支撐
在采訪中,王海峰透露,昆侖2將于今年下半年推出。“芯片這個行業,全流程下來,的確還是有一定不確定因素,很難確定具體是某一天,但是下半年我們應該會推出。”
他談到,此前昆侖1已經上線,芯片本身就具有獨立的商業價值,尤其這樣一款跟飛槳平臺結合起來的芯片,實際上還是有其他的價值。另一方面,芯片業務也為百度智能云提供了更好的基礎算力支撐。
昆侖芯片是百度自主研發的云端 AI 通用芯片。今年3月,百度昆侖芯片業務剛剛完成獨立融資,投后估值約130億元。領投方為CPE源峰,跟投方為IDG資本、君聯資本、元禾璞華。
此外,提到智能云業務時,王海峰表示,智能云業務增長的根本動能,一方面是公司要夯實基礎云的能力,這個能力上不能有短板,尤其是基礎的計算、存儲、帶寬等這些能力一定保證足夠優秀。另一方面是核心差異化的動力,AI和云計算緊密結合才帶來了百度智能云的快速的發展。
今年,百度以云計算為基礎,AI為抓手,聚焦重要賽道的整體戰略上是沒有變的。王海峰表示,只不過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技術越來越全面深入,產品越來越成熟。同時,因為服務的客戶越來越多,看到新的需求,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持續發展的過程。
研究深度學習并應用是百度AI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
王海峰談到百度AI布局的幾個重要節點時表示,第一個重要的關鍵節點是2011年底到2012年初的時候,開始嘗試研究深度學習,并且應用深度學習。
他表示,自己2010年初加入百度,開始逐漸布局人工智能,前幾年更多是在布局人工智能技術。2010年開始先布局了自然語言處理、機器翻譯,后來到語音、視覺,然后到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知識圖譜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術。早兩年的時候還是用統計機器學習的方法在做。
“我最開始關注深度學習其實是2011年的下半年,然后我們從2012年初開始嘗試在語音識別上開始用深度學習,后來陸續的在圖像識別上,進而到語言的翻譯上方方面面都有,這是當時的一個節點。”
而下一個很重要的點,則是把所有的技術,開始用在百度自己的產品,比如搜索、地圖、翻譯等上面。之后是2016年,百度大腦的1.0、飛槳正式對外開源開放,這也意味著百度AI技術已經不僅僅應用于百度內部的產品了,開始向外輸出。
在談到商業化時,王海峰表示,其實百度智能云已經應用于不少行業了,包括農業,交通,醫療,教育,能源等,“如果說商業化,那這些行業客戶的確也是給我們付錢的。”
王海峰總結,百度人工智能是一個很完整的、全棧式的布局,基礎層是包括芯片、服務器、數據中心等的算力,以及算法和數據技術,感知層是跟人的感知相關的語音、視覺,AR、VR等技術,認知層包括跟人的認知相關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平臺層包括平臺與生態,此外還有智能云平臺。
“百度在AI領域的布局是很完整的。如果要跟國際的一些企業對比,我們從完整性上來講是不輸任何企業的。從先進性來講,我們在很多領域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他表示。
最后,對于AI產業化的發展進程,王海峰認為,人類的一次工業革命往往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過程,AI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一個核心驅動力量,現在還處在早期,談不上特別某一個點是最困難的,應該說所有在應用過程中,各種各樣技術上、產業上,甚至倫理規范上、法律法規方方面面都是一個逐漸進步、逐漸完善的過程。
此外,因為人工智能畢竟還是基于計算來做的,量子計算真正實現以后,量子計算它能提供遠超現在的強大計算能力、通信能力等,一定會帶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不用等到那時候,現在人工智能已經在廣泛的應用了。”王海峰表示。(雪梅)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