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彬
增發不僅正成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主流,而且也成為從證券市場吸取資金的“大戶”。據上海證券信息公司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6家公司實施了增發,籌資總額162.45億元,平均每家公司通過增發籌資10.15億元,這一數字與36家新發行上市公司和65家配股公司平均每家籌資6.06億元和3.67億元相比,已遙遙領先。面對“你追我趕”的增發勢頭和“水漲船高”的增發價格,有市場人士呼吁增發應盡快由市場說了算。
中國證券市場實施增發融資的歷史并不算長,但發展步伐很快。1998年以紡織為主的幾家重組公司拉開了增發的帷幕,1999年滬深兩市僅有5家上市公司進行增發融資,籌資總量50億元左右,但到了2000年,增發新股的公司迅速達到了23家,總籌資額近200億元,而今年不到半年的時間,已有16家公司完成了增發。尤其是,今年3月《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這一比較市場化的新股發行政策出臺后,意味著完全打開了上市公司大規模增發融資的“閘門”。
有市場人士擔心,今年增發將在上市公司中大面積并大規模展開,而上市公司資金來得容易,用得便宜,往往不知珍惜。當前,中國資本市場尚存在供需不平衡,上市公司還不完全成熟,這一致力于與國際接軌的市場化的新股發行辦法,是否過于超前從而造成“拔苗助長”?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事實上,增發后就變臉的公司已經產生,去年增發新股的吉林化工,當年年報即為虧損。
不過,也有資深人士卻頗為深刻地指出,當增發真正由市場說了算的時候,一大批公司增發新股自然會無人“接盤”,上市公司圈錢也將變得異常困難,而這一天的到來可能會比市場預想的快得多。
目前,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增發新股的規范力度越來越大,如對未達到贏利預測公司規定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以及新近推出的季報制度、券商回訪報告制度等。這一系列的措施無疑具有積極意義,如果有增發公司真的出了問題,監管部門能給予應有的嚴厲處罰,對市場及上市公司的警示作用將十分有效。
與規范增發并重的,則是市場化金融工具的創新,尤其是類似于股指期貨的做空機制一旦推出,將大大加速證券市場回歸應有價值的進程。屆時,即使對增發沒有條件限制,一大批股票也會發不出去或很難發出去。因為券商不愿也不可能承擔虧損的風險,那時一貫不變的包銷將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拒銷”。而證券市場如果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做空機制,資源配置將自然趨向合理,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也將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種種跡象表明,監管部門在這一方面已是緊鑼密鼓,一個明顯的信號就是證券市場統一指數呼之欲出。
中國上市公司的新股發行最終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與國際接軌,增發也不會演繹出濫發,但在這中間必定會產生巨大的深層次的變革。如果上市公司現在不充分珍惜通過增發募集資金的機會,加快公司的規范與發展,反而急功近利一味拼命圈錢,總有一天要為此付出代價的。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