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興祥
近期,提出增發方案的上市公司大有成群結隊之勢。據全景網絡統計,從今年3月25日至6月1日,先后有66家公司提出了增發方案。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中國證監會《關于做好上市公司新股發行工作的通知》的頒布,
一輪增發熱必將來臨。如果上述66家公司的增發方案均能夠實現,那么,國內證券市場的再融資模式將從此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有關數據顯示,從1998年開始增發試點至2000年末,總共只有35家上市公司通過增發新股進行再融資。因此,僅僅是這66家上市公司就在數量上大大超過了前3年的總和;再加上今年第一季度已有14家公司實施了增發,今年增發的公司超過100家也并不是難事。因此,這也意味著,增發將逐漸改變再融資作為“配角”的形象。
另外還有兩個現象值得關注,一是有2家上市公司準備增發B股:閩燦坤與長安汽車;二是部分公司改配股為增發,如南京中達、福日股份等。
那么,又是什么樣的公司準備進行增發呢?
從2000年凈資產收益率來看,上述66家公司的這一指標并不低。據初步統計,有3家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超過30%,它們是海螺型材、東方電子與申能股份。另外,有6家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超過20%,40家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超過了10%,而凈資產收益率超過6%的公司則有58家,占提出增發方案公司總數的88%。
即使是計算這66家公司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這一指標仍然較高。來自全景網絡的統計數據表明,提出增發方案的66家公司在2000年實現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仍達到了12%左右。這一數字盡管比2000年實施增發公司14.4%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略低,但仍然高于1999年的11%與1998年的1.96%。
從年終分配這個指標來看,這66家公司中大多有過分紅派現的記錄。其中,有52家公司在2000年年報的分配中準備派現,占總數的79%。而連續3年派現的公司則有10家,占15%。從派現的具體數量來看,有14家公司的每股派現額超過了0.3元(含稅),另有13家公司的每股派現額少于0.1元(含稅)。
引人注意的是,在提出增發方案的這66家公司中,有7家公司在最近3年內一直尚未進行現金分紅。按照新股發行的有關規定,這7家公司顯然還需對此作出專門的說明。
隨著融資規模與數量的突破,這66家公司提出的增發方案中規模均有所擴大。如本鋼板材的增發預案中,增發上限為4億股,相當于總股本的34%,更是原流通A股股本數的3.3倍。據統計,有8家公司的增發上限超過了1億股,增發股本的上限平均達到了7500萬股。
至于融資數量,市場人士認為,根據今年第一季度已完成的增發價格和提出增發方案的公司股價進行測算,這66家公司的平均增發價格很可能達到12至13元。因此,平均每家公司再融資的數量將不低于9億元。這意味著,如果上述66家公司獲準進行增發,則其募集的資金量就近600億元。
前不久,中國證監會有關人士就預計,今年內進行再融資的公司將有一半以上采用增發方式。按照目前的進程,還將有更多公司提出增發預案。因此,增發成為再融資的主渠道將變得不可逆轉。
點擊此處發送手機短信將此條新聞推薦給朋友 訂閱手機短信頂級新聞每天得新款手機大獎!
訂手機短信接收滬深股票實時行情股價預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