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興業證券年度策略會在上海舉行,科創成為該場年度策略會的核心觀點。
興業證券董事長楊華輝指出,當前,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科技創新是解決“卡脖子”困境的唯一出路。近年來,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不斷完善,注冊制改革持續推進,隨著科創板建立、創業板改革、北交所開業,以及區域股權市場的不斷發展,資本市場將為科創企業成長提供更加有力、更為全面、更加高效的支持。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認為,明年宏觀經濟存在高位回落增速放緩的壓力,經濟增速會進入比疫情之前略低的新中樞、新常態,預計2022年的全年GDP增速在4.9%。
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中國新一輪“朱格拉周期”已經啟動,全球“雙碳”新時代,A股低碳科技產業鏈、“萬物智聯”產業鏈、泛軍工產業鏈、半導體為代表的高端制造、生命科技等5大賽道將成為本輪“朱格拉周期”中國股票行情的主角,媲美當年的“五朵金花行情”。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啟堯則認為,市場“以大為美”的風格將會轉向,未來的超額收益將來自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新增量”。這也將給未來投資帶來新的挑戰和要求:一是機構持倉將從集中到分散,二是更需要自下而上淘金。
中國經濟增速或將放緩
對于宏觀經濟的展望,王涵認為,2021年年初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疫情后的快速反彈和高點回落。從當前的宏觀環境來看,經濟增速已經回落至一個較低的平臺,而價格上漲和通脹的持續性引發了市場的擔憂。2022年國內“脹”的壓力可能相對可控,經濟增速放緩可能是更值得關注的風險。
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長前景或面臨兩方面不確定性:一是疫情過后,全球企業對供應鏈韌性的重新思考,或使得中期存在“去全球化”風險;二是地產降溫背景下,金融風險、債務處置問題或是長期過程,或長期抑制傳統部門企業投資意愿。
“我們預計2022年全年的GDP增速為4.9%。”王涵在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中期從外部環境來看,疫后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的壓力;從內部來看,政策導向進一步轉向高質量發展,“房住不炒”的大趨勢下,地產產業鏈對經濟的拉動可能進一步放緩。
“中長期,‘雙碳’時代,中國經濟向可持續的中低增速中樞回歸是主動的選擇。”張憶東也表示,中國經濟2022年上半年放緩下半年有望企穩,通脹反彈的壓力年初將結束。短期關注地產投資對經濟的滯后影響、疫情影響、出口形勢的變化。流動性環境上,張憶東認為,中國2022年政策環境是寬貨幣、穩信用,結構性寬信用可期待。短期,長債利率上行空間不大,將跟隨經濟轉型降速下行。
美股震蕩港股小牛市有望
張憶東今年對海外市場仍然做了較多的分析。整體上,張憶東更看好港股市場的機會,認為港股恢復性上漲可期,而美股市場由于變化較多,整體可能會出現震蕩的行情。
張憶東的核心觀點包括:
1、港股2022年“找尋自信式”恢復性上漲。
2、美股2022年可能仍非熊市,而是震蕩市、內生增長的結構為王
3、美股2022年需要精選結構性行情,關鍵看內生增長動能。
具體來看,張憶東認為,港股2022年“找尋自信式”恢復性上漲。首先,隨著內地房地產風險的緩解,2022年恒指中的內房股和內銀股估值有望修復。其次,互聯網的產業政策環境改善,配置吸引力提升。互聯網作為港股的中流砥柱,2021年“被規范”,2022年則是“在規范中發展”,短期估值性價比凸顯。第三,香港和澳門本地的權重股短期受益于“通關”,長期受益于中國財富管理發展。
具體投資建議上,張憶東建議防守反擊、以長打短,立足估值的安全邊際,聚焦基本面的改善潛力而耐心布局。主線上,在新興領域緊跟A股和美股的科創潮流,找港股特色品種。第二是精選能夠順應共同富裕大時代的“消費+”。最后上尋找價值股的短期交易性機會和長期配置型價值。互聯網、內房、澳門博彩等2021年被市場拋棄行業中的核心資產,2022年有望估值修復。
美股方面,張憶東認為,美股2022年不太可能成為指數大年,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美股整體性的盈利改善動能弱化,制約指數表現。美股散戶入市的動能將退潮,導致局部被炒作的高估值股票承壓,進而提升美股波動風險。不過,美股2022年出現指數大熊市的概率也不大。美國Taper只是刺激退場,并非系統性收緊,整體流動性環境不算差。
此外,美國經濟動能放緩、期限利差縮窄,從相對收益的角度,2022年市場風格偏向成長。
2022年有望迎來美股科技股的資本開支大年。淘金FAANGs等科技龍頭們資本開支聚焦的方向。具體來看,包括新能源車、元宇宙、數字貨幣、自動駕駛汽車,以及最新財報季CAPEX指引聚焦的AR/VR、云服務、數字媒體等。
對于A股,張憶東認為,中長期來看,中國新一輪“朱格拉周期”已經啟動,全球“雙碳”新時代,A股低碳科技產業鏈、“萬物智聯”產業鏈、泛軍工產業鏈、導體為代表的高端制造、生命科技等5大賽道將成為本輪朱格拉周期中國股票行情的主角,媲美當年的“五朵金花行情”。
科創或成超額收益核心來源
張啟堯認為,明年指數將會成呈現出震蕩態勢,龍頭大票搭臺,中小票唱戲,以小市值、高增速、新行業為代表的“小高新”將迎來更大的表現機會,需要更多通過精選股票獲取超額收益。核心觀點包括:
1、過去幾年,龍頭溢價、重視ROE、淡化龍頭顯著跑贏,市場進入ROE審美,龍頭估值從折價到溢價,A股整體呈現“美股化”特征。
2、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未來的投資脈絡將從“存量”與“新增量”兩個方向出發。對于存量經濟,沒有了永恒的護城河,龍頭“躺贏”時代結束。未來的超額收益將來自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新增量”。
3、A股再迎重要轉折:結構更新、增速更高、市值更小。這也將給未來投資帶來新的挑戰和要求:一是機構持倉將從集中到分散,二是更需要自下而上淘金。
4、夢回2013-2014,指數螺螄殼里做道場,但結構行情、個股行情依然精彩紛呈。以科創為代表的“新增量”有望成為明年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科創行情將類似2013-2014年的創業板行情,成為新時代的主線。
具體來看,張啟堯認為,過去幾年,龍頭大幅跑贏。以“茅指數”“寧組合”為代表的龍頭大幅跑贏,今年表現較好的“寧組合”成分股市值也均在500億以上;與此相反,小票逐漸被資金拋棄,流動性變差。2018年,市值越大,PE估值越低,龍頭存在明顯的相對折價。但到了2020年,市值越大,PE估值越高,龍頭估值從折價到溢價,估值已完成“超額”修復。
而當前,共同富裕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未來的投資脈絡將從“存量”與“新增量”兩個方向出發。共同富裕涵蓋分好蛋糕和做大蛋糕兩大部分:一方面,分好蛋糕強調“存量”的分配問題,橄欖型社會結構、三次分配、反壟斷等均是推動合理分配的體現;另一方面,實現共同富裕,做大蛋糕是前提基礎和必要條件,旨在解決“新增量”的發展問題,科技創新、雙碳、雙循環等都是在高質量發展中“做大蛋糕”的重大舉措。兩個路徑相輔相成,但各有側重,未來的投資思路也將沿“存量”與“新增量”兩條脈絡展開。
具體來看,共同富裕、橄欖型分配下,存量經濟龍頭更加注重公平、三次分配。張啟堯表示,沒有永恒的核心資產,只有順應時代的核心資產,龍頭“躺贏”時代結束。
未來的超額收益將來自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新增量”。所謂“新增量”,指的是自身需求拉動或政策引導支持,在社會經濟中占比持續提升、增速高、空間大、市場未飽和、大小企業百花齊放的新興行業。
“整個以科創板、硬科技、專精特新、北交所為代表的科創的大方向,會類似于當年的創業板行情,成為時代的主線。而小市值,高增速,新增量這些小高新板塊,也將是最重要的方向和超額收益的來源。”張啟堯在接受采訪是表示。
責任編輯:陳悠然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