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國家競爭力為何衰減?

日本的國家競爭力為何衰減?
2022年10月28日 05:52 證券時報

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長期依賴寬松貨幣政策、依靠銀行減免利息生存的“僵尸企業”持續存在,讓日本經濟喪失新陳代謝的功能,這正是日本經濟增長停滯的根本原因。

  韓和元

  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題為《世界經濟展望》的報告。報告預測,2022年日本的人均GDP為3.436萬美元。鄰國的韓國人均GDP雖然仍然落后于它,但將達3.359萬美元。這也將意味著日韓兩國在這一指標上的差距,已經大幅縮小至770美元,創下自IMF實施此項統計以來的最低水平。

  早于IMF實施此項統計之始的1995年,那時單從數值上來看,日本經濟正處于巔峰期。該年,日本GDP為5.55萬億美元,美國的GDP為7.64萬億美元。當時,日本的經濟總量接近美國經濟總量的75%。其人均GDP更是高達4.421萬美元,高居當時世界第三。彼時,美國的人均GDP卻只有2.87萬美元,是日本人均GDP的65%。韓國則更低,該年韓國人均GDP雖然已經高達1.257萬美元,卻不及日本人均GDP的三分之一。如今,日本人均GDP面臨著被韓國趕超的可能。

  對于這種變化,日本國內顯然也已意識到了危機。《日經新聞》日前就刊文指出,按照人均購買力平價(PPP)標準進行比較,日本在七國集團(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中墊底,甚至已落后于韓國。文章說,日本在過去50年內一直享有發達國家的地位,但各項數據顯示日本正在失去這一優勢。日本以美元計價的平均工資基本與韓國持平,而在2011年,兩國工資水平尚存在兩倍差距,若按考慮物價差異的購買力平價計算,韓國的人均工資已經超過日本。

  日媒的憂心絕非危言聳聽。君不見如今日本的索尼松下、夏普江河日下,而三星、SK海力士們勢頭正勁。在新一輪文化輸出上,日流也遠不如韓流。在產業結構上,韓國在半導體領域呼風喚雨。反觀日本,在半導體生產方面落后于中國臺灣地區及韓國,在國際半導體產量方面變成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國家。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讓日本逐步喪失了其國家競爭優勢的呢?有人將其歸結為人口因素,認為是日本新生人口不足。但問題在于,韓國也深陷這種日本式困境里。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14日發布的《2021年世界人口情況報告》,韓國總和生育率為1.1,在198個國家中排名第198,連續兩年倒數第一名。可見,該理由顯然不成立。

  那么真實原因何在?筆者認為,日本政府長期采用的包括低利率及量化寬松(QE)在內的貨幣政策,才是絞殺其國家競爭力優勢的罪魁禍首。

  自1991年經濟泡沫破滅后,日本一直采取低利率政策,以期刺激經濟,但收效甚微。無論是居民部門還是企業部門,借貸意愿都不高。不僅不高,還個個都搶著還貸,以期早日修復好泡沫破滅后日漸惡化的資產負債表。

  但對于這種現象,日本政府的理解是:利率還是太高了。于是日本央行于2001年到2006年間,在利率本已極低的情況下,仍然通過大量持續購買公債以及長期債券的方式,向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使利率始終維持在近乎于零的水平。他們的主觀愿望是:通過對銀行體系注入流動性,在較低的貸款利率下誘導企業部門及居民部門擴大借貸,進而增加整個經濟體系的貨幣供給,促進投資以及國民經濟的恢復。

  正如筆者在2012年初出版的《全球大趨勢2——被債務挾持的世界》一書里所提及的,這種政策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讓那些毫無競爭力的僵尸企業存續得更久,這也就意味著資源錯配的時間更長。長期而言,這只會以有損于一國的競爭力為結果而告終。

  具體到日本,在書中筆者是這樣寫的:“有人認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是結構性危機,而不是周期性的。這顯然是種靜態視角觀察下的產物。事實上周期性危機是可轉化為結構性危機的,其動態情景大抵如下:本是周期性危機,但通過政府放水干預,卻培植出大量僵尸企業,那些本應破產的企業無法破產,債務無法出清,更重要的是資源無法優化配置,無法向更具有配置能力的企業、產業轉移,進而導致產業固化,于是周期危機便演變成了結構性問題。”

  是的,隨著其國內土地成本的日益高漲、人口紅利的消失,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一輪新的國際產業轉移趨勢已經不可避免的出現。可惜的是,隨著大泡沫的破滅,日本政府一味地只顧眼前利益,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而不是順勢殺死僵尸企業,出清債務,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結果是支撐了其原有的產業模式。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根本無法享受到韓國、中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大發展所帶來的好處。相反,由于新興經濟體加入戰團,而使得其國內產業逐漸趨于疲敝——受制于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它們在中低端產品上,無法與韓國、中國等國展開競爭。而由于無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他們在高端產品方面,也開始變得無法與歐美國家展開有效的競爭了。也就是說,由于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日本固化了原有產業結構,結果是其經濟日漸僵尸化,進而尷尬地卡在了中間。

  簡單來說就是,長期依賴寬松貨幣政策、依靠銀行減免利息生存的“僵尸企業”持續存在,日本經濟喪失了新陳代謝的功能,這正是日本經濟增長停滯的根本原因,也是韓國即將全面趕超日本的原因。

  事實上,前述的那篇日媒文章,也終于認識到低利率、QE這類寬松的貨幣政策,對維持僵尸企業、令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的“貢獻”了。而這對于很多經濟體而言,無疑也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作者系廣州經濟學者)

  本報專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炒股開戶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紅包,100%中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李桐

人氣榜
跟牛人買牛股 入群討論
今日熱度
問股榜
立即問股
今日診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02 宏景科技 301396 --
  • 11-01 有研硅 688432 --
  • 11-01 天振股份 301356 --
  • 10-31 遠航精密 833914 16.2
  • 10-31 東南電子 301359 20.84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