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義相:股權分置改革能做成二三百家股市定大漲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6日 03:26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蔡鈺 發自北京 天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義相近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日前出臺的幾家試點公司的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有兩個共同的優點:一是不需要流通股股東追加任何資金,第二無論是對價還是送股方式,都是自動到賬,可以確保補償的到位。
在早前討論股權分置解決方案時,他是主張以送股補償流通股東的學者之一。 “比較而言,兩個方案本質一樣的。”對于現有方案中大股東送股和上市公司公積金轉增股本兩種方案,林義相認為,雖然表面上上市公司拿公積金轉增的話數字大一點,流通股東單方面擴股具有攤薄效應,從市場角度看資本公積轉增等于用流通股東的錢來補償自己,但本質都是流通股股東與非流通股股東在上市公司持有股權比例的重新劃分。 “我個人覺得不擴大總股本比較好,沒有攤薄效應,尤其在初期時。”林義相評價道,兩種方案的法律關系不同。“資本公積金轉增是公司行為,受《公司法》的約束,比如說有一個非流通股股東不愿意,就可以起訴公司轉增行為違法,那么達成決議就可能有問題;如果非流通股股東向流通股股東送股的話,就是股東行為,假如有不同意送股的非流通股股東,那甚至可以采取一家非流通股股東不送不流通,其他同意的非流通股股東就送股然后流通的方式。” 對業界有專家提出的縮股方式,林義相表示,縮股也是公司行為而非股東行為,也可能出現問題。“我覺得(股權分置問題)在股東之間解決比較好,尤其在初期。” 林義相指出,在股東之間送股也有一定限制,有的非流通股股東根本送不出來,或者只能送極少的股份,實際意義不大。但他認為,現有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按股本結構看,至少有300至500家公司有能力采用送股的方式解決股權分置。“如果把非流通股價定位在凈資產額以上的話,我算過,市場上應該有600多家公司的非流通股東可以10送3,并且保證做完之后非流通股的價值不低于凈資產值。” “普遍意義不在于送多少和具體方式,在于允許試點的啟動。”林義相這樣評價試點公司的代表性和普遍意義。他表示,沒有一個辦法能適用于所有公司。試點的初期是要找到能夠啟動的、市場能接受的、兩類股東都能接受的方式。 “如果能做到二三百家,做完之后市場肯定大漲,如果一天內有30家公司漲停,大盤想跌都跌不了。”林義相認為,如果作出補償的公司形成規模,會對場外資金產生足夠吸引力。 相關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