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周刊》作者 郝艷輝
1949!A股市場一片哀鴻遍野,再次成為全球跌幅之最。“A股怎么了?”在經濟逐步回穩背景下,我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拯救A股成了我們的話題。《紅周刊》編輯部就此問題特別邀請中國政法大學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微博]探討股市發展大計。
《紅周刊》:3年來A股一直跌跌不休的根源在哪里?究竟有什么邁不過的坎?
劉紀鵬:最根本的原因我認為是資本市場監管制度的缺陷和漏洞還沒有彌補。其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二級市場大小非、大小限的問題;二是家族企業一股獨大的問題;第三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不完善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大盤沒有底線地下跌。以家族企業管理問題為例,對于家族企業來說,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是他們控制的,獨立董事也是他們招聘的,形不成制約,重組和利潤完全由家族控制和操縱,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治理存在很大的問題。當然,大小非和新股發行問題也不容小覷,特別是從目前來看,監管層對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紅周刊》:日前郭樹清在“更加重視法治推動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要作用”一文中提出“進一步完善公開發行法律制度,實現發行價格真實反映公司價值”,如何看待新股高市盈率溢價發行問題。
劉紀鵬:關于發行制度,其實最根本的根源在于一股獨大的問題沒能夠解決。這主要是因為現在上市的企業中90%都是中小板、創業板,而目前中小板、創業板已經或者等待上市的公司中,家族企業一股獨大的現象非常嚴重,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這些企業上市前大股東平均持股55%,即使發行完畢后上市前,持股也在42%左右,而他們的每股股權成本基本都是幾毛錢,然后他們利用現在發行制度的不合理高溢價發行,即便大盤跌到1800點,作為原始股東仍然有十倍甚至是幾十倍的利潤可賺,所以現在市場只要上漲他們就會拼命的減持,幾毛錢成本的股票,面對當前創業板平均25元左右的價位,下跌的空間仍然很大。
《紅周刊》:您提到大小非減持問題,有何辦法減輕它們對市場的沖擊?
劉紀鵬:我建議800多家待上市的企業都要解決一股獨大的問題后才能放行,第一大股東上市前的持股比例要降到33%以內,這樣就可以減少二級市場的壓力,減少財富分配和三高超募的不公平。管理層應對持股比例超過30%的大股東進行預設和重新定價,這個價格就是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之間找到一個讓股民充分肯定的價格,這個價格要對外公布,不在這個價格之上不能減持,只有把公司業績做上去才可以減持,進行資本套利。
《紅周刊》:除了大小非,800多家等待上市的公司已經成了市場“甩不掉的負擔”,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劉紀鵬:對于等待上市的公司關鍵是讓他們的第一大股東包括家族股東(含關聯的),重新調整股權結構,將這一點作為硬性指標,調整不好就不能上市。關于新股發行,我的建議是“真實供求、打包發行、做實保薦、連帶券商”。打包發行的關鍵就是將一級市場的價格壓下來,給二級市場留出上漲空間。此外,實行保薦人負責制,當保薦的上市公司出現了問題對其要嚴懲,輕則警告吊銷執照,重則大刑伺候,永遠罰出場外,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券商都要加倍償還,我覺得這些制度才叫新政,中國股市才能抬頭。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