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成立中國債券交易所,形成固定收益的證券市場
■本報見習記者 徐 科
改革創新是資本市場發展不竭的動力。歷經二十多年的成長,我國資本市場體系和運行機制逐漸完善,然而,與實體經濟的需求相比,與居民投資理財的訴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尤其自去年以來,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以及國內流動性趨緊的影響下,A股市場震蕩下行,跌幅遠超預期,市場內部的頑疾暴露無遺。
“總體來看,如果以中國年增長GDP8%以上來算,一個正常的有活力的市場的一個基本標志應該在20—25倍的市盈率,對應的大盤點位至少在4000點。而目前兩市平均市盈率只有13倍左右,中國股市沒有理由這么低迷。”中國政法大學[微博]資本研究中心主任劉紀鵬[微博]日前在《證券日報[微博]》記者專訪時表示,股市持續下跌的根源在于制度存在問題,應建立公平公正的資本市場環境,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把直接融資發展起來,才能把中國金融強大起來。
劉紀鵬認為,中國沒有美歐國家那樣的金融和財政危機,相反中國經濟具備目前其他經濟體欠缺的三大因素:資金充裕,成長性強,內部市場大。
對此,他進一步分析稱,首先,美國、歐洲的財政金融危機,恰恰是中國的機遇,歐美經濟不振,熱錢都會往中國來。其次,從國內經濟來看,財政資金、銀行資金和外匯儲備都還很充裕;雖然今年經濟增速放緩,也遠遠比負增長的日本,零增長的歐洲,2%不到的低增長的美國要有成長性的多。
第三,中國的城鎮化率雖然超過50%,但城鄉間有很大的基建投資項目都有在開發,中國的人均GDP只有5400美金,人們的文化消費、醫療衛生方面都有巨大的上升空間,中國經濟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后勁都是無可厚非。
“要激發市場活力,扭轉股市長期低迷的局面,應該從制度上查找原因,推出積極的股市與資本政策,監管者和決策者應提高對資本市場推出積極股市政策的認識,并合力將政策落到實處。”劉紀鵬表示,我國資本市場存在片面追求效率的問題,對投資者利益保護重視得很不夠,要處理好證監會、交易所、中介機構、發行人之間的關系,做到責、權、利相互統一。
他建議,監管部門應當果斷地將監管和審批分開,其主要職能應該是監管,將審批下放到交易所,由交易所進行形式性、程序性和真實性的核準;減少發行頻率,加大發行規模,采取打包發行的方法,以同樣多的資金支持更多的中小企業上市發展,超募現象自然會解決;要做實保薦和中介機構,特別是保薦人和保薦代表人,如果保薦人保薦的企業出現偏差,一定要給予處罰。
劉紀鵬特別指出,在如今股市低迷的情況下,債券市場應該大發展。他表示,中國有大規模的債券市場,而目前債券市場卻較為混亂,亟需統一監管,目前兩個交易所都發了中小企業的次級債,建議收購兩家股市交易所,成立中國債券交易所,形成固定收益的證券市場,讓部門利益通過債券交易所入股的方式組織起來;另外銀行的資產里ABS這些證券化的資產今后都可以債權的方式在這里掛牌。
近日,證監會對基金公司官網直銷貨幣基金T+0方案悄然放行;此外,“管理層正研究對ETF基金場內交易采用T+0機制”的消息也引起了市場對股市回歸T+0制度的討論,對此,劉紀鵬教授表示,從現階段市場的情況看,推T+0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此并不贊同現階段推行T+0制度。他表示,股市低迷一定要倒逼監管部門加大改革力度,做實質性的變革,真正的推出股市新政,中國股市內在的制度矛盾應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而不是通過表面的交易變革來激活市場,這樣的活力并不會持久。
針對目前上市公司如何激活本公司股票交易的問題,劉紀鵬表示,現在“一股獨大”的現象十分嚴重,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缺少信任。上市公司想要從根本上取信于股民,首當其沖是要完善治理結構,把獨董制度真正落實到位。他建議,要改變獨立董事制度,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應該真正承擔起責任來,成立中國獨董公會,培養能夠和大股東抗衡的職業獨董,并且逐步讓中國獨立董事朝著職業獨董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應該給獨董更高的報酬,讓獨董獲得期權,能夠抗衡大股東,平衡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
“只有糾正了市場的制度性缺陷,讓股民感受到其利益得到真正保護,中國股市的活力才能重新被激發出來,并且始終保持,源源不斷。”劉紀鵬如是說。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