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重歸千八:不確定的原動力(4)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4日 02:58 21世紀經濟報道
3. 重心轉移了嗎? 主持人:中國股市歷來發大盤新股就會大跌一場。然而,上周工行發行不但沒有引起下跌,反而于發行前一天股市大漲,這是否意味著中國股市承受擴容壓力的能力有所加強? 滕泰:從整體格局來看,工行上市與之前中國銀行A股發行,甚至去年寶鋼增發的背景已經完全不同。在熊市的背景下,市場信心不足、資金不充裕,一旦出現擴容,股市就會下跌;而在牛市中,這個氛圍已經發生根本改變,投資者能夠比較理性地對待。同時,大盤藍籌股上市,短期帶來股票擴容,對行情構成壓力;但從中長期來看,原本基于追求一級市場無風險投資收益的很多機構投資者,甚至包括散戶,進入這個市場后可能就留在市場中了,準備購買下一個新股,甚至有可能買一些二級市場的股票。也就是說,從長期來講,認購新股已經變成增量資金入市的一個重要渠道,這對中國股市是一件好事。 但是從這兩天的股市走勢來看,工行上市的事情對股市還是有很大影響的。10月23日股市大跌30點,且跌幅最大的都是基金重倉股,就是因為大部分機構投資者都認購工行去了,手頭資金較少,一旦有散戶或者非主流資金拋股票,就會出現大跌。而第二天股市大漲45點,也是因為工行上市所影響,凍結的幾千億資金回籠必然會拉抬股價。根據《中國證券報》統計,10月24日當天市值最大的12只股票對于指數上漲貢獻54%,所以說這個上漲有很大的虛漲成分。預計在工行上市后的一個月,股市會進入調整期。 我雖然主張目前是一個大牛市,但并不意味著股市就沒有風險了。第一,雖然增量資金比較多,但是工行以后還有很多大型企業排隊上市,市場對擴容壓力預計不足。第二,部分板塊有比較嚴重的泡沫,比如白酒、商業零售板塊從各個方面都比國際上同行業的龍頭公司估值高很多。雖然整體上看是牛市,但是結構性的泡沫已經出現,很多板塊由于機構共同看好造成短期高估,透支了未來兩三年的業績,有回調的風險。第三,隨著小非大非解禁,累計到年底會有將近1000個億的非流通股可以流通,這在行情好的時候不會有明顯影響,但是一旦出現波動,有可能形成集中拋售。 竇玉明:中國的股市承擔擴容壓力的能力與以前相比確實有所增加。此外,我覺得原因還在于中國股市目前估值比較合理。過去中國股市估值太高,每上市一個大盤股,投資者會覺得股價定得太離譜,不愿意買,只吸引投機者,所以很容易引起股市下跌。但現在估值比較合理,更多的投資者關注長線投資,所以股市自然比較穩定。再者,資金充裕也提供了良好的支撐。 主持人:此次工行A+H的成功,為以后大型國企兩地同時上市提供了一條路徑,這是否預示著大型國企將越來越多的選擇在A股上市或從海外回歸,中國股市是否進入了大盤股時代? 石松鷹:大盤股將在指數中占有越來越多的分量,大盤股的變動會更大程度影響到投資績效,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同投資者對投資理念的差異不會因為大盤股數增加而變化,對于成長性投資者來說,會更熱衷于在中小型企業中尋找“明日之大盤股”。 滕泰:之所以前期大家不注視這個板塊,是因為中國的投資者結構不成熟,過于追求短期收益,甚至很多保險、基金公司也是如此,于是造成中國內地市場跟香港市場估值存在很大差異——同樣一只股票在兩地上市,如果是大盤藍籌股,A股市場往往比香港H股市場估值低;如果是小盤股,就正好相反。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主持人:而這又是否意味著股市重心的轉移,如何看待香港和國內A股的地位問題? 滕泰:只能說是轉移的開始,或者是一種趨勢。由于中國股市從2002年到2005年一直處于崩潰期,香港市場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發展,現在整個香港市場上很大部分是中國內地上市公司。現在內地資本市場治理越來越好,投資者信心越來越充足,融資功能開始恢復,所以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本土市場上市,除非這個公司大部分業務在海外,希望投資者在海外。否則,業務在國內的企業,融港幣、融美元有什么用?還得換成人民幣,而人民幣又升值,何況現在國內上市的估值并不低。所以說中國內地資本市場應該迅速做大,尤其是B股市場——既是國外投資的一個窗口,中國的很多企業也需要美元和港元,需要在這兒融資,有什么不好?如果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不是在香港上市,而是在B股上市,國際投資者照樣買,他們看中的不是在紐約、香港,還是中國內地上市,而是中國銀行或者招商銀行、建行、人壽這些公司本身的成長價值。 其實哪個市場發展得更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管部門和相關利益主體的努力。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的交易所都盯住中國,希望中國企業到他們那兒上市,而中國交易所若干年來至少沒有為好企業在B股市場上市作過任何努力,顯然交易所“無作為”是造成B股市場現狀的一個重要原因。與經濟競爭、企業競爭一樣,交易所之間也有激烈的競爭,只不過現在內地的交易所還在資本市場沒有完全對外開放的前提下吃壟斷飯。以后內地股市發展得更好,還是香港股市更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交易所本身的戰略管理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曹遠征:我覺得這是沒法類比的,很難說是股市重心轉移。因為香港在國際上有幾個優勢是國內市場暫時達不到的。第一,它是國際市場,所以資金規模非常大;第二,香港市場監管比較嚴,市場比較透明,其治理結構要比國內效率高。但香港資本市場也有一些弱項,比如成本比較高,程序比較多等等。將來對企業來說,更多是自己選擇,尤其是客戶在國內的中國企業,在A股上市顯然使其客戶更了解它,業務發展更能受到投資者的監督。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