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股市評論 > 正文
 

南風窗:利好政策首失靈 股市困囿于信用空洞化(5)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7日 19:50 《南風窗》雜志

  政府治理應是當務之急

  證券市場,按照學術化的語言來定義,就是寄托信用的金融衍生產品市場。

  很多人以為解決了股權分置就能將股市從深陷的泥沼中解救出來。其實,中國證券市場所存在的根本問題,說一千道一萬,其實并不完全是股權分置的問題、也不完全是產品創新的問題、更不是保險(社保、QFII、年金)資金入市的問題……證券市場的問題是一個長期沒有預期、信用寄托失常的問題;是政府和國家公信力被政府行政監管部門長期預支、透支,所產生的社會信用空洞化結果;從社會層面上講,也是由于民眾信用寄托失衡,而產生的部分政府部門失信于民的背離狀況。

  政府部門公信力的下降,是證券市場諸多問題表象背后的深層原因之一。

  好在國家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據知情人士透露,2005年很有可能成為最高層提議的改革年,而改革25年后重提改革,最重要的任務應當是政府治理。

  《老子》17章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用現在的大白話來說,就是“最好的管理(政府或監管)就是感覺不到管理者(政府或監管者)的存在;其次,是親近他而贊美他;再其次,是畏懼他;更其次,是輕侮他。管理者(政府或監管者)的誠信不足,自然不相信他”。

  有學者說:政府治理是綱、公司治理是目,綱舉才能目張。

  那么理當設問:究竟應該用什么來制約政府及其行政監管部門的“權利”?是不是應該讓利于民,爭取中國證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是不是應該讓“閑不住的手”抽身而退,使政府和監管者從利益相關者的錯位角色回歸本位?是不是應該從源頭上給股民(或者說人民)一個穩定的預期和可見的信心,使得證券市場能夠讓參與者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利益、讓企業能夠從中籌集必需的資本、讓中國經濟能夠在此配置合理的資源……?

  如何打造一個中國股市的“和諧社會”?

  在證券監管者口中,人們經常聽到的詞就是所謂的“公司治理”。而公司治理最核心的其實就是兩條:一是權力要有制衡和監督;二是充分完全的信息披露和透明度。近年來,政府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治理問題要求十分嚴格,但是對人對己卻不是一個標準,“政府治理”則甚少聽聞。

  改革20多年以后,“由于國家機構的規模、行政監管部門的慣例和傳統,從而導致產生一個新的過分強大的官僚層”(《OECD國有企業治理指引(草案)》注釋第42條),這樣一個行政官僚層,不管他們是傳統的管理部門還是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監管部門,長期以來都自覺不自覺地采用著“合法的行政干預權”和“規則制定權”來向市場預支國家信用,最終透支政府信用從而造成社會信用失衡。

  所以時至今日可以清楚看出:在目前狀況下,要一些政府部門徹底退出市場,如果不說是故作天真、至少也是不切合實際的。

  更為現實的應該是,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讓政府及其行政監管部門接受監管。不僅使之受到政府內部不同監察部門的監控,更應該受到外部全社會的監督。要做到這一條,相輔相成地,就需要首先讓政府行政監管部門采用和他們要求監管對象做到的相同、或更高的信息披露標準。這樣,政府行政監管部門的權力制衡就做到了一半。

  當然,這還僅僅是一個開端,我們這個轉型中的社會除了政府治理以外還需要更多“公共治理”安排,即用更高的透明度、更強的權力制衡、更公正的利益分布、更和諧的社會形態……來使得公眾信有所托、使得社會公信力得以恢復、使得國家信用進入良性循環。

  (作者系上海證券交易所研究中心研究員)

[上一頁]  [1]  [2]  [3]  [4]  [5]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賺錢
彩 信 專 題
雙響炮
詮釋愛情經典漫畫
水藍幸福
海螺愛情精彩圖片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