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以下為任澤平博士在12月20日點燃希望年終秀的內容整理: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我是任澤平!
歲末年初,展望來年,2023年會發生什么大事件?對我們每個人有什么影響?機會和風險是什么?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點燃希望——2023中國經濟十大預測”。
我希望今天的演講,對你看清時代的趨勢、把握未來的機遇有幫助。
本次活動由別克世紀獨家冠名播出,澤平宏觀與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時間傾情制作,微信視頻號獨家直播。
第一大預測:世界終將屬于理性樂觀主義者,“最后活下來的不是最強大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快適應環境的”,時代變了,我們唯一所需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順勢而為,適者生存
很多同學問我,為什么在這個冬天,用“點燃希望”作為主題?過去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太多太多,今天我想跟大家打打氣,講講樂觀的巨大意義,順勢而為的巨大意義,這對我們的生活、工作、事業和投資影響很大,樂觀的順勢而為的世界觀無比重要,而且可能是最重要的。
大家知道,活得長就是最大的勝利。首先,給大家做一個有趣的測試:大家覺得長壽的秘訣是什么?1、錢多,2、職位高,3、樂觀。好,大家選一下。
如果你想活到100歲,看看諾貝爾獎得主是怎么回答的。
2009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伊麗莎白、卡蘿爾和杰克總結長壽的“金鑰匙”。
排在第一位的竟然是:樂觀!不是財富更多,職位更高,而是更樂觀的人更長壽。這跟社會上的很多認識不一樣哦。
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研究發現,樂觀是重要的保護傘,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這種人能夠很好地處理壓力。
誰能保持心態平衡,就等于掌握了身體健康的金鑰匙。
而恰恰相反,“壓力激素”會傷害身體而導致短壽,這就是為什么悲觀和抑郁的人容易生病。
現代醫學發現:癌癥、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等,人類65%至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因此,這類病被稱為身心性疾病。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這三點一線形成了人體的應激反應中心。碰到壓力危機時,它們分泌“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壓力激素。
如果人整天悲觀失望、焦躁不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就容易得病和短壽。
如果人是快樂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有益激素”,讓人心緒放松,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你看,長壽的秘訣不是發多大財,當多大官,而是樂觀。樂觀是最重要的一種世界觀,最重要的一種價值觀。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這個世界的基本法則是樂觀者淘汰悲觀者。
幾年前,我曾經請教一位鶴發童顏的百歲老人,長壽的秘訣是什么?老人精神奕奕的告訴我八個字,沒心沒肺,能吃能睡。后來我覺得這么簡單啊,又問老人家有什么要補充的嗎?老人又送了我八個字,少思寡欲,定時定量。這是一種多么樂觀豁達的心態啊。
樂觀面對一切變化,順勢而為,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因為世界終將屬于理性樂觀主義者,這是一個哲學命題,也是大自然的法則。我強調理性樂觀,主要是區別于盲目樂觀。
今天的這場演講,讓我們大家一起分享知識,分享快樂,分享健康長壽,歡迎轉發給你的家人和朋友。
我們處在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這是一個大變革、大轉型、大動蕩、大有可為的大時代,那么,在這個變化的時代,我們應該怎么辦?好了,再給大家做一個有趣的測試:在上萬年大自然的進化過程中,最后活下來的是什么樣的特征?1、最強大的,2、最聰明的,3、最快適應環境的。
達爾文在《進化論》中研究發現,“應變力也是戰斗力,而且是最重要的戰斗力。最后活下來的不是最強大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快適應環境的。”
你看,作為曾經的頂級掠食者恐龍,足夠強大吧,在白堊紀末期,卻發生了恐龍大滅絕事件,為什么呢?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是因為6600萬年前彗星撞擊地球等原因導致全球氣候變冷,恐龍賴以生存的食物鏈崩潰了,而恐龍沒有進化適應新的氣候環境。
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彗星撞擊到了地球,造成巨大災難,當時地球上包括恐龍在內的三分之二的動物物種消亡滅絕,爬行動物的黃金時代結束,原始哺乳類動物逃過劫難經過漫長歲月存活下來,之后迅速進化。人類進化起源于森林古猿,從靈長類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經歷了猿人、原始人、智人、現代人四個階段。原始人無論是從體型還是牙齒來看強壯程度都不如恐龍,但是恐龍滅絕了,人類卻生存下來了。
在生活中,如果不去適應社會的變化,一味地驕傲自大,不思進取,離失敗就不遠了。
《孫子兵法》:“兵形象水,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易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告訴我們不能因陳守舊,要敢于創新,善于變通,適應變化。
經濟學上一句話:千規律,萬規律,經濟規律就一條——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這是一張19世紀的油畫。一位騎馬的郵遞員,飛快地經過一個正在緩慢架設的電報桿。這個郵遞員,可能沒想到,這個緩慢架設的東西,正在飛快地取代自己。
在這個變化的時代面前,為什么有的人悲觀,有的人樂觀?因為有的人不能及時調整自己,這個社會發生的事情都與他的預期相違背,自然就會悲觀。但是,如果一個人看清了時代的趨勢,及時調整自己,順應形勢變化,你就會發現這個社會發生的跟你的預期是相符的,你就會變得樂觀,做什么都會順利。所以,時代變了,我們唯一所需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順勢而為,你就會成為一個樂觀的人。
大作家蕭伯納說過:“理智的人使自己適應這個世界,不理智的人卻硬要世界適應自己。”
展望2023年,我們要做一個理性樂觀的人,做一個順勢而為的人。那么,世界和中國經濟將發生哪些變化,我們怎么來調整自己?機會在哪里?下面就開始我們2023年的預測旅程吧!
第二大預測:我們正處于百年全球經濟社會大周期的新舊交替,社會思潮、全球化、國際秩序、經濟運行機制、發展觀念等都將面臨重大調整轉型,這是一個大周期、大轉型、大動蕩、大博弈、大有可為的大時代,我們可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全球經濟社會的低谷往往醞釀科技創新、商業模式、經濟制度和產業浪潮的新一輪革命,這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最近這幾年,世界經濟變得很不太平,變得越來越動蕩和撕裂,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地緣沖突等事件頻發,什么原因?未來世界的大勢是什么?
我們經常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我們先來看看這個世界的經濟基礎是什么,大家先看一張圖。你看,全球的收入和財富不均等狀況,創了100年新高,回到了100年前的水平,也就是1920年前后,那么大家知道1920年之后發生了什么嗎?全球經濟大蕭條!全球經濟陷入了長期的深度衰退,大量的企業和銀行破產,1929年前后美國失業率高達25%以上。世界各國采取貿易戰、提高關稅、競爭性貨幣貶值等以鄰為壑的手段,進一步加重了危機,導致全球金融危機蔓延成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政治危機甚至軍事危機,最終爆發了二戰,人類差點自我毀滅。
那么,大家知道如此嚴峻的后果,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嗎?好,給大家做一個測試:1929-1940年前后,全球經濟大蕭條和世界大戰的原因是什么?1、經濟增長不夠快,2、收入分配差距太大。根據上百年的科學研究發現,是因為收入分配出了大問題!雖然經歷了工業革命,人類經濟和財富得到了極大的增長,但是分配不均的問題卻十分嚴重。“不患寡而患不均”,于是大量的產業工人和無產階級對社會抱有極大的不滿,成為社會動蕩的根源,而各個國家為了轉移國內矛盾,采取了對外貿易戰甚至開啟了戰爭機器。這個教訓是十分慘痛的,所以,經濟思想史上有句話,叫“大蕭條是宏觀經濟研究的圣杯”,就是誰能夠解決大蕭條問題,誰就有希望完成人類的自我救贖。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1929年大蕭條之后,誕生了各種思潮,試圖給出解決方案,凱恩斯革命就是那時候誕生的,就是試圖通過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為主的政府干預,擴大內需,解決就業,同時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試圖緩解社會矛盾和經濟危機。二戰后,美國、歐洲等主要采取了凱恩斯主義的措施,1945-1980年間全球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得到了很大緩和。
但是,到了上世紀80年代,全球出現了嚴重的“滯脹”現象,就是經濟低迷但通脹非常高,經濟學家認為主要是“凱恩斯主義”的措施用過頭了,政府對經濟干預過多、市場活力下降,加上超發貨幣,于是以芝加哥學派為代表的新自由主義思潮興起,強調減少政府干預,鼓勵資本自由化,重視經濟效率而不是分配公平。于是,從1980年到現在,在全球化、資本自由化、經濟金融化、赤字貨幣化等推動下,全球經濟高速增長,一片繁榮,但是與此同時,全球的收入分配狀況卻快速惡化,到2020年前后,全球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創百年新高,達到了1920年前后的水平。
于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規律再次發揮作用,歷史再度重演,貧富分化、社會撕裂、民粹主義、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沖突等事件在當下再度頻發,全球再次進入到大動蕩、大博弈、大轉型的時期。
經濟學主要是研究什么的?兩大命題,公平和效率,在經濟史上,過度重視效率就會導致分配不均,過度重視公平就會導致效率下降,所以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成為世界各國政府主要的政策考慮,從重視效率到重視公平就形成了經濟社會的大周期運行規律。現在,面對創百年歷史新高的收入分配不均問題,全球的社會思潮鐘擺開始轉向公平這一端,過去的貿易自由化、資本杠桿化、經濟金融化等面臨挑戰和轉變。
簡單講,過去40年,全球過度重視增長效率,忽視分配公平,未來大周期的運行天平重心正在往分配公平轉移。
這就是經濟社會大周期,跟我們以前講的商業經濟周期不一樣,豬周期是3-4年一輪的農業短周期,庫存周期是3年一輪的存貨調整短周期,產能周期是7-10年一輪的設備更新中周期,房地產周期是由人口和金融等因素帶來的20年一輪銷售投資周期,創新周期是由創新帶來的產業投資浪潮及其退潮引發的30-50年一輪周期波動。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10輪產能周期、30輪存貨周期、30輪豬周期,但是對于以百年計的經濟社會大周期,一個人的一生只能經歷其中的一個片段,現在我們就處在大周期的轉折點上,舊秩序開始瓦解,新秩序正在重建,動蕩和摩擦在加大。
理解了百年大周期的輪回,就可以理解民粹主義、逆全球化、地緣沖突、國際秩序重建等現象均是當前經濟社會大周期階段的必然現象。我們每個人、每件事最終都是時代的產物,這就是大勢。
在大周期末期,我們看到世界各國面臨貧富分化、社會撕裂和民粹主義盛行,對分配公平呼聲優先于經濟效率,經濟金融動蕩、社會不穩定增加、階層分化難以達成政治共識。這一階段,要么對內進行強有力的結構性改革,對債務進行出清,加強調節收入分配以緩和階層對立,集中更多的資源用于生產性領域比如科技創新、制造業、教育、基礎設施等,以重建經濟競爭力,重新凝集社會共識;要么對外轉移矛盾,遏制新興力量崛起,爆發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地緣戰、輿論戰等,“修昔底德陷阱”上演,直到舊秩序瓦解,新秩序重建。
從百年維度的經濟社會大周期來看,我對未來中國經濟走勢有三大判斷:
1、未來政策的重心目標是出清經濟金融化杠桿化的舊發展模式,發展制造業為基礎的實體經濟,調節收入分配,實現共同富裕。
如果一個國家不大力發展科技創新和生產制造,而是產業外遷、產業空心化,自己過度依賴金融杠桿、超前消費、過度舉債,將會導致經濟競爭力的下降,收入分配不均,以及金融風險隱患。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2010年歐洲債務危機,都是前車之鑒,這也就是為什么美國現在要重新吸引制造業回流。現在,美國清醒過來,試圖開始扭轉這個局面。
而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之后的快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制造業的高速增長,成為世界工廠。當然,房地產金融化也埋下了隱患。
因此,出清金融杠桿、出清地產債務、出清落后產能的舊發展模式,回歸實體經濟和制造業,回歸共同富裕,這是中國新發展理念,也是未來的大趨勢。
2、未來的大勢是七大關鍵詞:公平、安全、實體經濟、自主創新、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順勢而為。
后面我們還將重點講。大家記住這七個關鍵詞,看清宏觀趨勢,把握時代機遇,順勢而為,選擇優于努力。
3、我們可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全球經濟社會的低谷往往醞釀科技創新、商業模式、經濟制度和產業浪潮的新一輪革命,新基建、新能源、新國潮、新消費等醞釀蓬勃生機,這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是,發展制造業為基礎的實體經濟,推動科技自主創新解決卡脖子,調節收入分配以實現共同富裕。
因此,我對中國企業家的建議是:為制造業、科技創新、實體經濟、鄉村振興、三次分配等多做貢獻,做出新的貢獻,成為新時代的張謇,實業報國。這是中國新發展理念決定的,也是經濟社會大周期決定的。
未來實體經濟發展重心仍然在數實融合。二十大報告提到,把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也要加速建設數字中國。
之前我走訪過多家企業,明顯感覺不論是煤炭、鋼鐵這些傳統行業還是新能源這種新興行業,都有巨大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需求。在我和企業家們深入溝通后發現,這些實體企業需要的不僅是IT技術支持,而是真正在制造業的痛點上解決問題。你要了解制造業復雜的場景,還要了解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難點,在上面提供切實的方案。
究竟什么企業,才能真正為有轉型需求的實體經濟企業去賦能?這里我要提到雙實企業。什么是雙實企業?第一個“實”,是企業本身起家耕耘于實體經濟,也是智能化轉型的先行者;第二個“實”,是企業有能力為其他實體經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賦能。
雙實企業可以在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中發揮引領性作用,因為他們擁有豐富的智能化轉型經驗,可以把自身積累的創新技術成果、對制造業場景的理解、轉型的經驗與能力,打造成通用解決方案,結合各行各業智能化轉型的具體需要來解決問題。擁有雙實特質的企業并不多,彌足珍貴。
聯想集團、浪潮、海爾都是雙實企業的典型代表。就拿聯想集團來看。他自身是一家高科技制造的實體經濟企業,在全球180多國家地區有30多家制造基地、經營近四五千億體量的實體業務。聯想從2011年就開始智能化轉型,是業內最早一批,自主研發的智能供應鏈管理系統,能需求預測、智能排產、智能質檢、智能物流,幫全球2000多家供應商實現了數字化,這就是三年來聯想業績逆勢增長的后盾。8次入選Gartner全球供應鏈25強,是亞太地區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業。
2019年后,聯想向新IT轉型,把他的能力經驗、對制造業場景的理解,賦能更多實體經濟企業的智能化。新能源時代,像寧德時代這樣的企業亟需擴張產能,老IT系統不堪重負,需要數字智能化的新IT支撐。聯想作為智能化先行者,對業務高速擴張期的供應鏈管理有豐富的經驗,幫客戶提供了智能轉型規劃、新IT架構升級,設備運維效率大幅提高。聯想也利用自己海外建廠和幾十年的全球供應鏈管理經驗,為客戶在匈牙利工廠的智能化建設提供了新IT服務。
2022年,盡管經濟環境充滿挑戰,聯想還投資了40億,在天津、深圳建立了零碳工廠和新IT智能工廠,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最近我一直呼吁“是該全力拼經濟了”,以聯想為代表的雙實企業,在后疫情時代對于拼經濟將發揮重要作用。這種具備智能化經驗的雙實企業,是中國數實融合、產業升級轉型、實體經濟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強大動能。
第三大預測:全球正迎來高成本的大通脹時代,能源、糧食、勞動力、資金、貿易、引進技術等的成本都在上升,世界經濟從過去幾十年的“高增長、低通脹、大緩和”黃金時代進入“低增長、高通脹、大動蕩”黑鐵時代,也可稱為“后全球化時代”,這既帶來重大挑戰,也帶來重大機遇
2022年,全球金融市場最讓人驚心動魄的大事件是,美聯儲以40年來的最大力度加息收緊貨幣,一年時間加了7次息,其中4次加息75BP,堪稱史詩級加息周期。
美元是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美聯儲掌握著全球流動性的閥門,歷史上每次美元周期均興風作浪攪動全球,這次美聯儲激進收緊貨幣導致全球金融市場動蕩、資本回流美國本土、全球經濟面臨新一輪衰退。
為什么美聯儲如此激進地收緊貨幣?因為美國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大通脹,10月美國CPI高達7.7%,中國是多少呢?2.1%,美國通脹水平是中國的3倍!
為什么美國出現了如此高的通脹?
很重要的原因是2020年美聯儲的直升機撒錢式超發貨幣。
2020年美國為了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衰退,同時,川普為了拯救任期內低迷的支持率,選擇了無上限QE和直升機撒錢,什么叫無上限QE?就是政府開懷暢飲式印鈔票,直到把經濟拉起來,這段時間,什么赤字貨幣化、現代貨幣理論(MMT)等流行一時,好像找到了經濟增長的永動機一樣,似乎只要貨幣放水,一切經濟問題都能迎刃而解。2020年,美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一度高達25%,十分驚人。
但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里德曼說過一句話:“通脹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貨幣現象”。
2020年美國無上限QE和直升機撒錢式的超發貨幣,終于在2022年“結出碩果”,美國面臨史無前例的接近兩位數的通脹水平。于是,美聯儲不得不采取了40年來最大力度的加息進程收緊貨幣,這導致了全球的經濟金融動蕩和匯率貶值,印證了那句老話,“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你們的問題”。
有的同學可能會問,美聯儲超發貨幣,難道就沒人管管嗎?美聯儲超發貨幣不是一天兩天了,是長期現象,是普遍現象。
在這里,給大家簡單普及一下貨幣的歷史,幫助大家看清金融世界的真相。最早全球貨幣體系是貴金屬本位,因為金銀儲量和生產有限,所以不存在貨幣超發。1945年美國作為二戰后最大的戰勝國,制定了“美元-黃金本位”,也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承諾1美元兌35盎司黃金,世界各國貨幣與黃金掛鉤,于是美元成為全球主要儲備、結算、交易貨幣。但是到了后來,美國國力下降,加上美國不斷超發貨幣,法國等國家開始懷疑美元能否兌換黃金,開始把美元儲備大量兌換成黃金運回國內。面對超發貨幣帶來的無法兌換黃金困境,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在1972年宣布美元不再與黃金掛鉤,于是,人類社會進入到信用貨幣時代。什么是信用貨幣?就是以前印鈔票受黃金約束,現在不用了,想印多少印多少,于是全球正式進入貨幣超發的大時代,世界各國都開足馬力印鈔票。因為政府籌集收入無非三種方式,增稅、發債和印鈔票,增加稅收很難通過,發債是要還的,而印鈔票既不要還,還無聲無息的向民眾收了稅,超發貨幣也是一種變相稅收,“鑄幣稅”,所以世界各國越來越依賴超發貨幣來征收鑄幣稅,這就導致了過去幾十年全球資產價格和通脹水平的大幅上升。
2001-2020年巴西、印度、阿根廷、墨西哥等十個發展中國家平均廣義貨幣增速14.3%,什么概念?就是以14.3%的速度印鈔票,對每個人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現金類資產以每年14.3%的速度在貶值。
2001-2020年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十個發達國家的平均廣義貨幣增速是6.6%,好像不高,但是大家不要忘了,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也不過1%-2%,這就意味著過去20年發達國家以每年4個百分點以上的速度超發貨幣。
中國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控制貨幣最好的國家之一。
過去40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年均增速大約15%,中國經濟增速年均9%以上,好于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
給大家出道題目,80年代什么叫有錢人?1、千萬富翁,2、百萬富翁,3、萬元戶。是的,80年代有錢人叫萬元戶。根據交易記錄,80年代1萬元可以在北京買一套四合院,現在能買什么?一平米都不到。
所以,貨幣超發這件事,短期是察覺不到的,長期非常驚人。
這對我們的啟示是,人類社會進入信用貨幣時代以來,超發貨幣是普遍現象,只是程度大小不同而已,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資產配置的觀念。我經常講,投資在長期就買硬通貨類的資產,三大硬通貨,什么是硬通貨?就是在長期能夠對抗通脹、跑贏印鈔機的資產。
投資是認知的變現,財富自由從改變自己的認知開始,推薦大家看看《實戰經濟學》,一本改變我們認知、掌握科學投資方法的書,現在是京東、當當各大平臺的銷冠。同時,我們將啟動澤平宏觀商學院,進行實戰經濟學的系統培訓,帶著大家去看企業,去尋找爆發式增長的大機會。
放在更長期的視角來看,全球正迎來高成本的大通脹時代,能源、糧食、勞動力、資金、貿易、引進技術等的成本都在上升,這不僅有貨幣超發的因素,還有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因素。
大家知道過去幾十年,全球經濟處在“高增長、低通脹、大緩和”的黃金時代,全球化帶來了世界經濟的繁榮,俄羅斯中東廉價的能源,中國廉價的商品,美國廉價的美元,構成了這個黃金時代的三大支柱,但是這三大支柱都被破壞了,破壞它的正是逆全球化。
2018年以來,全球化所依賴的國家之間的相互信任被破壞了,貿易摩擦導致來自中國的商品價格上漲了,地緣沖突導致來自俄羅斯的能源價格暴漲,高通脹逼迫美聯儲采取40年來最大力度的加息政策收緊貨幣,于是廉價美元時代也終結了。
大通脹時代來臨,為了對抗通脹,全球不得不收緊金融貨幣條件,這將大大的沖擊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部分市場和機構的“明斯基時刻”到了。“明斯基時刻”是以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名字命名。他認為經濟長時期繁榮可能導致債務增加、杠桿比率上升,進而從內部滋生爆發金融危機的風險。
經濟好的時候,投資者過于樂觀,傾向于承擔更多風險,隨著經濟向好的時間不斷推移,投資者承受的風險水平越大,直到超過收支平衡點而崩潰,這個臨界點就是明斯基時刻。
1991年日本泡沫破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次貸危機,都是著名的明斯基時刻。
過去人們享受著全球化的紅利,經濟一片繁榮,現在逆全球化,商品、能源、貨幣的成本都上漲了,為了對抗通脹,各國不得不收緊貨幣,金融市場的“明斯基時刻”一觸即發。
那么,在這個高通脹時代,我們該怎么辦?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資產保值增值?如何實現財富傳承呢?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里·馬科維茨有一句經典名言:“資產配置是投資市場唯一的免費午餐”。就是找專業的團隊,做專業的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
國內的財富管理市場發展非常快,出現了一些非常有特色、有潛力的機構,比如說新湖財富,開創出一條既與國際標準接軌、又符合中國客戶需求的資產配置模式。
有幾個突出的特色:
第一,以服務為導向。在行業率先提出了以資產配置為核心,以精品化管家式服務為路徑的“泓湖百世財富管家”,為客戶做配置、做服務,而不是單純的賣理財、賣產品。曲光董事長說“財富管理行業未來競爭的決勝之處,就是用精品化管家式服務幫助更多人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第二,打造生態。新湖財富在行業率先提出了打造財富管理、健康管理和公益慈善“三大生態圈”。“三大生態圈”要解決的是資產配置與財富的保值增值和傳承,身體的健康、長壽,以及通過公益慈善踐行社會責任。
第三,研究立身。在行業率先建成了開展宏觀經濟、資產配置、財富管理專業研究的高端智庫植信投資研究院,讓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有了大腦;率先建成了具有“全球視野 中國情懷”的泓湖百世全球家族辦公室,服務財富的有序傳承;積極順應監管、擁抱市場,以“巨源投資”為陣地,落地標準化產品。
第四,擔起社會責任。以環境、社會、治理為核心的 ESG ,是新湖財富一直以來堅持的道路,堅持綠色發展,引領財富管理行業合規經營,大力開展投資者教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踐行公益慈善。
目前新湖財富正在積極推動建立財富管理行業的 ESG 標準體系,讓整個行業更加健康、合規、穩健發展,為我們每一個人帶來更高質量的專業的資產配置和財富管理管理服務!
第四大預測:2023年面臨美元周期、世界經濟衰退、成本推動型通脹、新舊增長動力轉換等形勢,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式現代化起航,未來中國經濟七大關鍵詞是:公平、安全、實體經濟、自主創新、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順勢而為
凡事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事情正在起變化。放在中長期的角度,市場投資者可以對中國經濟未來前景邊際樂觀起來。
未來一年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最大的邏輯和機會是四個字:困境反轉。大家記住這四個字。
過去壓制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主要是四大因素:美聯儲強力加息收緊貨幣、疫情反復、房地產市場調整、民營經濟信心不振。
現在這四大因素均在邊際改善:一、美國通脹水平高位回落,美聯儲加息節奏預期放緩,美元強勢周期已是強弩之末,這是重大方向性利好。
二、出臺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措施,未來將更加科學。對于那些處于極度困境的行業,估值創歷史新低,從長期來看,有黃金般的投資價值。
三、支持民營房企債券融資的金融16條和“三支箭”已經箭在弦上,傳遞出三好生還是要保的,房地產的政策拐點已經出現,是該出手穩樓市了。預計這一輪大部分的民營房企可能出清,但是中國城鎮化還有15個百分點的空間,將會重演剩者為王的故事。
四、推動平臺經濟完成專項整改,提振民營經濟信心,為創新和就業作出貢獻。民營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發揮了“56789”的重大作用,民營經濟信心的提振有助于恢復市場經濟的活力和經濟增長的動能。
我們對未來世界經濟三大判斷:第一大判斷,歐洲有可能爆發全面經濟金融危機,提防歐債危機重演,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可能也難逃一劫;第二大判斷,全球經濟正在開啟新一輪深度衰退,美國經濟也難以幸免獨善其身;第三大判斷,如果作出科學應對,中國經濟有望重新引領全球,關鍵是科學防控、新基建、新能源、民營經濟重獲信心、平臺經濟發揮創新作用、穩樓市房地產軟著陸等。2023年中國經濟將再度歸來!
頂部靠理智,底部靠信仰 。沒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國致富,越是在關鍵時刻,越要和她站在一起。
展望2023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將呈五大趨勢:
一是這一輪美元強勢周期進入強弩之末。由于2022年美聯儲采取了40年來最大力度加息來對抗通脹,所以美元指數創新高,歐元、英鎊、日元等匯率普遍貶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出現了一定貶值。同時,持續大幅加息,也給美國經濟增加了壓力,美國房屋銷售、消費者信心指數等均出現回落。我們預計2023年將會看到美國經濟明顯放緩,為防止經濟硬著陸,美聯儲加息放緩,美元指數回調將為全球資本市場迎來反彈的機會,人民幣匯率將重新回到升值通道。
二是全球經濟正在開啟新一輪深度衰退。美聯儲激進收緊貨幣,給2023年的美國增加了經濟衰退風險。歐洲經濟面對高通脹、加息、地緣沖突、能源成本上漲、資本流出等壓力,經濟出現明顯衰退,不少產業因為無法承受過高的能源成本而外遷。總的來看,2023年的世界經濟形勢比較嚴峻,中國的外需和出口面臨挑戰。
三是成本推動型通脹還將處在相對高位,呈現“滯脹”特征。主要原因是之前美歐過度超發貨幣,地緣沖突,以及逆全球化導致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來自俄羅斯的廉價能源時代一去不返。
四是新舊增長動力轉換。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房地產大開發時代落幕以后,新基建、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正在醞釀新一輪技術變革。
五是中國經濟逐漸筑底,并有望重新引領全球。2023年中國經濟能否復蘇,取決于擴大內需政策力度、新基建新能源增長和穩樓市。
因此,2023年世界形勢仍然動蕩,但只要我們科學應對,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提振市場信心,未來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
放在更長遠的視角,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式現代化起航,2023年以及未來1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我認為有七大關鍵詞:
公平:包括共同富裕、鄉村振興、三次分配
安全:包括糧食安全、能源安全、供應鏈安全、技術安全、信息安全
實體經濟:包括高端制造、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房住不炒
自主創新:解決卡脖子技術、發展大國重器、鼓勵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北交所、注冊制
生態環境:包括綠色經濟、雙碳承諾、新能源
高質量發展:更平衡、更可持續
順勢而為:適者生存
大家記住這七個關鍵詞,看清時代趨勢,把握時代機遇,順勢而為,選擇優于努力。
作為企業和個人,如何抓住未來機遇呢?不要以為這些只與新興產業、高科技企業有關系,實際上,其實已經有不少傳統行業的企業走在探索創新的路上。
就拿國內戶外品牌——探路者來說,眾所周知,已經成為戶外專業品牌的佼佼者,那你們知道探路者在芯片領域、載人航天項目也都有參與嗎?2012年的時候,探路者就建立了國內領先、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極地仿生科技平臺”,南北極考察、神舟系列載人航天等國家級項目都有它的參與,十多年來持續為國家項目提供裝備保障,這說明探路者的實力和品質得到了高度認可。
2021年他們收購了北京芯能,一個在國內LED技術處于領先水平的芯片設計和制造企業。一個戶外品牌龍頭企業主動進軍芯片領域,打造“戶外+芯片”雙主業發展模式,是順應國家補鏈強鏈、加快芯片國產化的戰略需求,也是企業謀求發展第二增長曲線的積極創新,現在也開始量產供貨了,成為傳統服裝品牌進軍高科技的典范。
大家都知道,中國茶道博大精深,就在上個月,“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教科文組織申遺成功。但長期以來,中國茶行業的生產加工就是典型的“經驗思維”主導,通常是“師徒相承,口傳心授”,很難做到高效、穩定的傳承,更不用說標準化、規模化地生產了。這個難題一直困擾著傳統制茶人。
想生產出高品質的中國茶,就要依托現代化。在這里不得不提到小罐茶,一個將傳統制茶工藝和現代科技結合起來的現代派茶企。在數字化的浪潮下,小罐茶以科技為媒,用獨創的“科學做茶”體系,賦能茶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罐茶是如何從原料、加工等方面實現“科學做茶”的。
可能大多數的朋友跟我一樣,一直以為咱們的茶葉還是通過手工和簡單的機械設備制作而成,換了制茶師傅味道可能就不一樣了。但是現在,小罐茶通過科技手段完美復刻了制茶大師的非遺技藝,再借助工業化帶來的標準、規模、效率提升讓大師技藝發揮出更大價值。在小罐茶鳳慶滇紅工廠,只需要4個人就能做到日產5噸,生產效率比以前提高了12.5倍;而小罐茶黃山超級工廠,用243臺自動化設備、46臺智能機器人實現了90%的自動化生產。
用科技賦能茶行業,我們普通消費者隨時都能喝上一杯品質如一、潔凈放心的好茶,還解決了非遺技藝的傳承,讓真正的好茶走進千家萬戶。把“經驗思維”轉變成“科學思維”正是傳統茶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第五大預測:2023年中國將推出一攬子擴大內需的經濟復蘇計劃,全力拼經濟,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新基建、綠色經濟、城市群建設、鄉村振興、大國重器、高端制造等將成為發力點,既體現新發展理念,也帶來新發展機遇
2023年的中國經濟形勢,我認為可以概括為“三三一”:三大挑戰,三大機會,一攬子復蘇計劃。
三大挑戰是:一是全球經濟衰退導致中國外需大幅收縮,2023年出口可能負增長;二是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繼續,將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繼續不利;三是房地產是周期之母,國民經濟第一大支柱行業,軟著陸還是硬著陸迎來關鍵時刻。
三大機會是:一是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美元周期強弩之末,人民幣貶值和資本流出壓力有望緩解;二是新能源產業繼續爆發式增長,中國有望引領全球新能源產業革命;三是如果能夠科學抗疫、實現房地產軟著陸、平臺經濟完成整改再出發、啟動新基建為主的經濟刺激計劃、重啟經濟,2023年中國經濟有望步入復蘇軌道,重新引領全球。
要對當前及未來世界經濟形勢的嚴峻性有充分估計,關鍵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提振市場信心,信心比黃金重要。
我預測,2023年中國經濟將推出一攬子擴大內需的經濟復蘇計劃,全力拼經濟,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既短期穩增長,又體現新發展理念,政策工具箱主要是:
繼續降息降準,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用好專項債,加強財政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
大力推動以新基建為代表的投資計劃,比如,全國布局東數西算大數據中心工程,繼續大力支持新能源和特高壓,等等。
因城施策調整此前過嚴的限購限貸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軟著陸。
平臺經濟完成專項整改,進入常態化監管,發揮平臺經濟在拉動就業和創新中的作用。
加大對制造業和實體經濟的減稅力度,大力支持大國重器的科研創新,解決卡脖子技術和技術研發。
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提振消費者信心。
在都市圈城市群加大軌道交通建設,打造一小時都市圈。
刺激綠色經濟,大力發展綠色消費、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園區等,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
加強糧食安全、能源安全、產業鏈安全建設,牢牢掌握發展自主權。
中國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產業鏈,有世界上最完善的基礎設施,有勤勞智慧的廣大人民群眾,有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群體,有富有韌性的經濟體系。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
如果一攬子經濟復蘇計劃實施有力,將推動中國經濟走向復蘇,各界將不斷增強對中國經濟前景的信心。
我認為,一個人的價值取決于對他人的價值,一個企業的價值取決于客戶、為員工、為合作伙伴、為社會創造的價值!
“十四五”規劃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是國家大事,事關共同富裕、糧食安全、綠色發展、脫貧攻堅,歸根結底是與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緊密相關。
對于全國性的龍頭企業,扛起社會責任,實現鄉村振興重要的使命擔當。中國飛鶴,是家喻戶曉的民族品牌。飛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抓住時機,打出“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定位。而且,飛鶴在做好主業、為老百姓提供優質奶粉的同時,發揮產業鏈優勢,從鄉村來、到鄉村去,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要振興,必須靠產業。飛鶴早在2006年就在我國黃金奶源帶上打造了第一條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的全產業鏈,通過構建起“市場+農業+乳業”產業格局,飛鶴累計帶動黑龍江省100多萬畝耕地增值,這既是飛鶴奶粉保持高品質的底氣,也是一條“造血式”產業幫扶的共富鏈。
鄉村要振興,必須靠人才。鄉村需要人才建設,關鍵是要讓人才愿意來、留得住。飛鶴依托產業集群,通過讓廣大農民深度融入現代產業鏈,擴大農村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目前飛鶴已拉動了17萬農民增收致富。飛鶴還“授之以漁”通過與技術院校合作,對部分村民進行專業對口培訓,返崗后的工資能比普通員工高出20%~30%。飛鶴的發展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畢業后選擇回流家鄉,在不遠離家鄉的地方,也能獲得成長空間大、薪資豐厚的工作機會。飛鶴真正讓產業鏈上的勞動者腰包富起來,也讓人才愿意留在鄉村。
鄉村要振興,科技要先行。飛鶴利用自身的優勢在東北這片黑土地上,建立起一套可持續種植、養殖、加工生產標準。從源頭牧草種植、到規模化奶牛飼養,再到生產加工、售后服務各個環節,積累了大量標準化管理經驗,大幅提升了當地農業科學化、標準化水平,不但保護了黑土地生態環境,而且生產出來的作物品質也高于市場平均水準,大幅提高生產效益。
從鄉村來,到鄉村去,來自黑土地,回報黑土地,飛鶴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造血式”扶貧之路。我們也希望像飛鶴這樣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更多涌現在中國大地上,一起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讓更多的人奔向美好生活!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勵志的鄉村振興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典型的貧困區——河南省商丘民權縣,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稱其為新中國最貧困的起點,并三下民權縣,提出了園藝改革的“民權模式”。
從20世紀50年代葡萄成為民權縣大田作物之外的一個主要種植產品。隨著產量逐年增多,在1958年民權葡萄酒廠成立了,這是新中國第一家葡萄酒廠。
天明民權葡萄酒 成立65年以來,在助農和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葡萄酒產業鏈帶動數千家農戶脫貧,平均給每戶一年增收超過5000元。費孝通先生因此欣然為民權葡萄酒題詞:葡萄美酒,富國利民。
他不是簡單的收購、生產、銷售的模式,而是以“企業+基地+農戶”的形式,跟高校、研究所的專業人員聯手,一起指導農戶科學的進行葡萄種植,打造優質的葡萄基地。
在不斷完善“民權模式”的過程中,天明民權也實現了葡萄種植、生產制造、銷售服務、數字科技四個環節有機融合發展,建立了一個“產業興、田園美、農民富、環境優”的葡萄產業園區。
既幫助農戶脫貧,又推動公司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通過特色產業惠民生,助力鄉村振興。這就是一個大美的企業為鄉村賦能 、做貢獻的典型故事。
第六大預測:新基建挑大梁,新一代信息技術、元宇宙、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特高壓、智能交通等大規模超前建設,打造中國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引擎
我們曾經有一篇文章全網幾億的閱讀,叫《是該啟動新一輪基建了》,后來出了一本書《新基建》,也很幸運,也非常感謝,獲得了中組部全國黨員培訓的“創新教材獎”。
什么叫新基建?就是支撐未來20年中國經濟繁榮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就像20年前鐵路、公路、機場、橋梁幫助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一樣。
新基建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5G、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正在挑大梁,短期有助于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于打造中國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引擎。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看一看有哪些新基建將影響人類的未來。
1、企業數字總部
不僅我們的國家需要新基建,企業也需要擁抱新基建。中國迎來全面新基建的浪潮,企業新基建的標志,就是企業是否擁有“數字總部”。
有些企業老板,愿意花費巨資裝修豪華辦公室、大型生產車間,卻不愿意花很少的錢買先進的數字化工具。這樣的做法非常不正確。
我們要舍得花錢買好的數字化工具,在實體總部之外,抓緊創建“數字總部”。
什么是企業的數字總部?通過一個數字化工具,連接每個人、連接每個業務單元,讓企業的經營管理都在同一個平臺上發生,不受時間、空間、語言的限制,飛書就是企業的數字總部。
飛書這個數字總部跟之前的數字化有什么區別?
很多企業家會認為,能拉群聊天布置工作、遠程開視頻會議,就是數字化辦公了。業務數據能夠上線,就是業務數字化了。這樣的認知還停留在上個世紀。
數字總部,是所有人都在線上高效協作,所有業務環節在飛書上高效運轉 。老板們可以在飛書上實時看到業務情況,還能下鉆到每個最小業務單元里,了解所有人和事的詳細情況,進行更科學的決策。
比如說,公司有11萬人,沒有總部大樓。但是,你問他們的員工,有沒有總部?他們會說飛書就是他們的總部。寫文檔、開會、員工招聘、績效管理、研發管理,你所有能想到和工作&業務相關的事情,基本都發生在飛書上。
當企業有了數字總部,企業辦公協同的方方面面都會發生奇妙的變化。
比如,CEO每天的工作主要形式就是開會。有了數字總部后,首先,很多會不用開了,在文檔里幾個人一起共創一下就可以對齊。其次,開會的時長也減少了。元氣森林用飛書開會后,通過文檔+視頻會議的模式,從前一場會平均時長 90 分鐘,現在只需 45 分鐘,平均會議時間減少一半。不僅是辦公協同,老板們更看重的業務結果,有了飛書這個數字總部后,也發生質變。
物美集團有1700家門店,門店巡檢是產品和服務標準化的關鍵。此前,店長們的匯報方式是,將巡檢記錄拍照發到聊天群里,1700 家門店每天產生上萬條巡檢信息,群內的信息直接爆炸。還需要專門組織督導組進行人工判讀、線下抽檢,費時費力,效率很低。
物美在短短幾天內就在飛書上搭建了一個巡檢系統,實現了總部對每一家門店信息的實時掌控。把原來一周才能獲取的門店問題,變成5 分鐘即可完成,信息自動匯總,異常問題自動推送相關人解決。而且使用起來很簡易,員工只要會用智能手機,就能輕松上手。
門店巡檢只是物美的一個業務場景,‘數字總部’飛書給物美帶來的是業務底座的根本性變革。
2、智能云。
我們認為智能計算是建設新基建的重要技術支撐,“云”和“智”將會充分融合,讓“基建”不再是鋼筋水泥的軀殼,而是有了智能的靈魂。
例如,百度智能云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參與者,就提出了“云智一體,深入產業”的戰略。現在,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將將“云智一體”切入具體工業場景,影響產業的。
第一,以工業為例,對一些復雜的工業場景進行了智能化改造。
舉個例子,過去,恒逸石化的質檢模式一直是傳統的“人眼+手電筒”,效率低下。百度智能云通過強大的算力讓AI學會辯別產品缺陷,給質檢產線裝上了“智能的眼睛”。現在,恒逸石化實現了對產品復雜表面的深度分析,質檢效率大幅提升70%。
第二是把具體的場景升級為一套方法,百度智能云的工業互聯網“開物”平臺,讓企業實現“智能的隨用隨取”,讓“產線學會思考”。沉淀知識、降低企業使用AI的門檻,這本身也是建設基礎設施的本意。目前開物平臺累積超過200個工業解決方案,沉淀了3.8萬個工業模型。
百度智能云是“云智一體,深入產業”,從“芯片-框架-大模型-智能應用”都有自研技術,為企業提供系統級全棧解決方案。已經在很多工業制造場景積累了經驗,可以說是“百度工程師下工廠”,做到貼近工廠、下沉服務,大大降低了數字化成本。我也相信,未來云智一體的新基建將深刻影響我國實體經濟,為更多企業開辟新的增長模式。
3、腦機接口技術
大家看沒看過兩部很有名的電影,斯皮爾伯格的《頭號玩家》和科幻經典《黑客帝國》。兩部影片都講了一個意念操控的虛擬世界。想象一下,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用意念就能駕駛汽車、不用語言就能與別人交流。在科幻電影中,這樣的場景已不新奇;在現實中,有一項技術的應用正將想象變成現實。這項技術就是腦機接口。
人類的運動、視覺、聽覺、語言能力由大腦對應區域控制。而這些區域的激活來自于大腦給出的指令,源頭是人的意識。
人類意識的本質是什么?就是860億神經元的交互活動。他產生的電信號,就是我們理解意識本質的窗口。
腦機接口技術,是將人的大腦與外部設備連接,采集大腦不同功能分區對應的電信號,然后提取、識別、解碼大腦的意圖,最終反饋給使用者,實現大腦與設備的信息交互。
腦機接口技術分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
馬斯克的Neuralink是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代表企業。其開發了柔性電極技術,能在人腦中植入微小的電極,將3000多個傳感器,分布在100根4至6微米的絲線上。這項技術2021年的時候實現了讓猴子用意念玩游戲。
他認為腦機接口技術在未來將會是人類通向“永生”的必要路徑。
也有人認為腦機接口技術更加廣泛的應用場景在非侵入式路徑上。非侵入式無需手術,通過穿戴設備,直接從大腦外部采集信號,很顯然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目前涉及到的應用領域有科技助殘、孤獨癥干預、智慧健康生活等等。
據統計,全球超15%的人經歷過,或正在經歷某種形式上的缺陷障礙。全球15歲以上人群中,有1億9千萬人的缺陷障礙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包括肢體萎縮、殘疾、植物人、感知缺陷、抑郁癥、孤獨癥、失眠癥等。
這幾年來,腦機接口技術正在嘗試由殘疾人朋友佩戴智能假肢演奏鋼琴、剝香蕉,甚至挑戰攀巖。
除了幫助特殊群體,這項技術的應用離我們的生活其實并不遙遠。世衛組織統計,全球患有嚴重失眠癥的人群大約占1%-2.6%,這還不包括普通的睡眠質量差。非入侵式腦機接口設備可以科學地判斷大腦神經狀態,通過節拍和音波助眠,有效地緩解失眠癥狀,修復睡眠質量。
這是2021年5月自然期刊的封面,圖中的26個英文字母是用腦機接口將人的意識直接轉換為文字書寫的。雖然筆畫有些潦草,但可以想象,在未來這項技術能承載多少曾經破碎的夢想,讓多少殘障人士能成為作家、書法家、甚至是運動員。最后,希望我們一起關注這個關乎全人類的偉大事業。
4、星鏈技術
從這次的俄烏沖突來看,很多人會奇怪,烏克蘭彈丸之地,GDP只有2003億美元。而俄羅斯是著名的軍事強國,GDP總量為1.77萬億美元,為什么俄烏沖突會僵持至今,遲遲無法結束?其中就要提到一個科技的創新技術——星鏈技術。
什么是星鏈技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制造了低軌道衛星互聯網項目。在太空搭建4.2萬顆衛星組成星鏈網,提供更低價、更廣泛、更快速的互聯網服務。目前已把3000多顆衛星送入軌道,2024年前能再發射0.9萬顆。
星鏈的工作原理,是衛星之間通過使用激光鏈路,相互發送信息包;衛星與地面站之間,使用微波信號傳遞信息,實現信息互聯。相較于傳統衛星互聯網技術,星鏈具備了很多的優勢:
一是星鏈網絡覆蓋范圍更大。星鏈具備衛星數量優勢,覆蓋各個緯度,傳統衛星通常位于赤道附近,有地理位置限制。二是星鏈能快速傳輸信息。星鏈衛星距離地面僅210英里,傳統衛星軌道更高。更低軌道的衛星可以更早接收信號,更快傳播。三是星鏈將實現更低的聯網價格。星鏈項目未來將運營數萬顆遍布中低軌各個軌道的衛星。相對于傳統數顆至數十顆衛星,可提供速度更快、更穩定的帶寬,支撐更多的用戶。隨著用戶量的增長,分攤到消費者的資費將會比傳統衛星通信低得多。
星鏈是2022年春天首次運抵烏克蘭投入使用,一直是作為烏克蘭軍方的重要通信手段。當前,烏克蘭大概有2.5萬個星鏈終端在運行。星鏈提供了緊急情況下的網絡支持,幫助信息和情報傳遞。星鏈在軍事通信、天基偵察監視、導彈預警等方面具有巨大應用潛力。
事實上,星鏈技術本質是對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從星鏈在戰爭中起到的重大作用,我們進一步感受到發展新基建、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我們不僅要推動陸上新基建,還要推動空上、太空新基建。尤其是關系到國家安全的領域,這都是大國競爭的關鍵。
第七大預測:新能源革命迎來爆發增長期,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風電三大傳統賽道迎來大洗牌,自動駕駛、氫能源、儲能三大萬億級新賽道蓄勢待發,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二十年前沒買房
我在2020年初倡導“新基建”“新能源”,在2021年提出了一個流傳廣泛的觀點,“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二十年前沒買房”。為什么?
在當下,新能源相關的產業是未來中國經濟最有希望的,最具爆發力的領域。這是時代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是時代的產物。
新能源是當下增長最快的行業,自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車產銷量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2021年創歷史新高,達到352萬輛,增長1.6倍。2022年預計銷售600萬輛左右,繼續增長一倍,滲透率超過20%。在2022年GDP只有3%左右增長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再次實現了翻倍增長,這就是趨勢的力量,只有20年前的房地產和互聯網才能媲美。
根據S型曲線理論,消費品滲透率從0%到10%可能需要10年、20年,但是超過10%以后,技術進步、消費者習慣、基礎設施建設等等日益完善,大家的疑慮開始消退,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
我們預計10年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超過70%,也就是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所有汽車銷量占比超過70%。
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研發中,新能源汽車的技術不斷進步,成本不斷下降。
新能源汽車為什么最近幾年井噴式增長?首先是快速的技術進步,續航里程提升,安全性能提升。其次是全球環保大趨勢,2020年9月22日,中國向世界鄭重承諾,我們要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也就是“雙碳”承諾。最后,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可度提升。新能源汽車井噴是政策、技術和市場紅利疊加的結果,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我國為什么如此重視新能源產業發展?一個是大國競爭的制高點,抓住新能源革命的重大機遇。全球新能源三大玩家,美國、歐洲和中國,新能源汽車前景最好的也是這三大經濟體。比如說,這次美國總統拜登推出1.8萬億的基建計劃,其中很重要就是在新能源領域取得領先地位。英國也出臺大規模新能源發展的計劃。
中國在傳統車的時代,無論是市場還是技術包括品牌,客觀來講我們和歐洲、美國、甚至日本相比還有巨大差距,但是在新能源汽車,無論是整車還有電池等核心零部件,都已經誕生世界級企業,全球鋰電池前10強企業,中國占一半以上,我們有可能實現換道超車。
另一個是關系到國家能源安全,中國石油的70%依賴進口,其中70%過馬六甲海峽。在全球地緣動蕩的時代,而石油又是上一個時代工業的血液,所以大力發展新能源,發展新能源汽車、鋰電、光伏、風電、氫能、儲能,保障我們的能源安全至關重要。
雖然中國缺油少氣,但是有一個東西中國是很富有,非常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大家知道中國中西部有廣闊的戈壁、沙漠,這些都有可能是未來大規模布局光伏的地方。
20年前買沒買房完全是兩個命運,今天在新能源爆發的黎明,不投新能源就是20年前沒有買房。這是我的一個看法,這是時代的力量,我們每個人都不過是時代的產物。
新能源革命已經到來, 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200萬輛,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的豐田和大眾,銷量占國內一半,是后面所有的和,正在走向全球。
現在留給其他新能源車企的時間不多了,隨著以長城、吉利為代表的傳統車二代下場造新能源車,華為問界橫空出世,新勢力面臨的形勢更嚴峻了。
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是大賽道,已經誕生了幾家世界級、萬億市值的企業,現在兩大行業正在面臨大洗牌,以中創新航為代表的動力電池實力企業快速崛起。
我們以中創新航為案例,講講新能源汽車發生的令人激動人心的變化。老百姓對這家toB的企業可能還不熟悉,但在新能源領域已經是耀眼的新星了,像我們熟悉的長安、小鵬等新能源汽車,都裝載了他提供的動力電池。
中創新航的成長之快令人振奮,它是目前動力電池裝機排名前10里,連續三年增長最快的企業,2019年在國內動力電池裝機第六,現在,中創新航的裝機已經是全國第三,未來,有可能成為全球前三。究竟中創新航是怎么快速成長,在行業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我認為有三點最為重要:成長性、產品力、高度的社會責任心。
首先是成長性。中創新航有著深厚的動力電池制造底蘊,截止2022年底,擁有產能15.4GWh,產能利用率達95%以上。未來的中創新航,仍將以翻倍的速度快速成長,2021年江蘇、廈門、成都、武漢、合肥等多地產線開建,也加速產品出海,和德國知名企業BMZ集團、葡萄牙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未來。中創新航將繼續致力于從中國制造,到世界智造,持續保持高成長性。
其次是產品力。中創新航把“創新”融入到公司的血液和基因。在過去的幾年持續地開展技術創新方面的工作。2018年,中創新航在業內首發高電壓的三元電池,引領了三元技術路線發展。現如今,他的鎳高壓體系不僅安全性高,而且支持800公里以上續航。中創新航推出了OS電池平臺技術,減少了40%結構件數量。公司2022年發布了OS高錳鐵鋰電池,能保障700km以上續航。未來還將陸續推出更多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大家拭目以待。
最后就是高度的社會責任心。好的企業要“利他”,利市場、利客戶、利社會。現如今,新能源市場巨大、潛力巨大,行業非常需要有使命、有擔當的企業來領頭。我們看到這兩年,上游鋰資源漲價比較厲害,面對如此的成本壓力,中創新航仍然專注于自身的成本控制,力爭為整體產業鏈和諧服務。正是這樣的“利他、共贏、以客戶為先”的發展,才吸引來眾多的長期合作伙伴,中創新航已經給28個乘用車品牌和70個車型做了配套,贏得了廣泛信任,客戶具備極高粘性。
新能源車、動力電池是產業的需求端,是產業最貼近消費者的一環,也是非常大的市場。那么在這當中,優質企業怎么去發揮引領作用,怎么去給上下游賦能,給整個行業的客戶賦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也期待,未來看到越來越多像中創新航這樣優質的企業,可以真正的承擔帶頭作用。
我們預計,未來新能源產業鏈將有5倍增長空間,將實現10萬億級的大賽道。2022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0%多,還有4倍空間,我們一年乘用車2500萬輛,如果未來用10年左右大部分替換成新能源汽車,整車銷售一年就是3-5萬億,加上上下游的正負極材料、三電等,再加上風電、光伏、氫能、儲能、智能駕駛等領域,整個新能源的產業鏈將超過10萬億,將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支柱行業,成為最有希望替代房地產的產業。
那么,未來新能源行業最具爆發力的領域來自哪里?我認為有幾個特征:市場空間廣闊,符合行業發展大趨勢,但是還存在技術等瓶頸尚待突破;行業還沒有大規模商業化,但是處在黎明前夜:行業格局尚未形成,每個玩家都有機會,估值低,爆發力強,有望誕生偉大的企業。
如果過去五年是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的井噴期,那么,未來我看好自動駕駛、氫能源、儲能三大萬億級新賽道,蓄勢待發。
未來全球新能源行業發展主要包含三大主線賽道趨勢:從電動化到智能化,從煤電到綠電+儲能,從鋰電池到氫能源電池。
一是未來從電動化到智能化,智能駕駛是大勢所趨,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即將來臨。
二是未來將從煤電到“綠電+儲能”。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并非最終解,甚至帶有偽新能源的概念,主要以煤電為主,未來“綠電+儲能”的模式才算真正的新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比重,主要包括可再生發電和電力綜合利用領域,比如風電、光伏、新能源友好并網的新一代電網、新型儲能等。
三是從鋰電池到氫能源。現在的氫能就像5-10年前的鋰電池和光伏,雖然還未大規模商用,但從底層邏輯上符合人類能源演化的大方向,是人類最清潔的能源解決方案,從技術進步和商用進展上,正處在爆發前夜。
能源安全、能源清潔化是重大國家戰略。氫能源是21世紀最清潔能源,元素資源豐富、儲能時間長、能量密度大。未來氫能源行業的發展,要從上游制氫、中游儲運氫、下游應用氫等各環節持續突破。氫能源產業鏈正走在發展的快車道上。
我們預計,新能源市場增量空間巨大、競爭格局未定,未來還將有一次大洗牌,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第八大預測:新消費新國潮崛起,得年輕人者得未來,得線上者得天下,購物、生活、工作、生產、娛樂等線上化是大勢所趨,八大美好行業乘勢而起,情感需求將快速增長,寵物經濟、宅經濟、醫美、心理醫生、老人護理等行業快速增長,我們都是單翼的天使,只有彼此擁抱才能飛翔
我經常講,我們每個人、每個企業最終都是時代的產物,機會都是時代的給的。中國消費升級,每10-20年成就一個大的機會。
談到消費升級,就必須說說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需要有一個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可以分為五級模型: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誼),尊重和自我實現。
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居民消費升級的路徑也十分清晰。80年代解決溫飽問題,帶來了食品紡織工業的繁榮。90年代解決耐用品需求,帶來了家電工業的繁榮。2000年以后住行消費升級,帶來了地產汽車行業的繁榮。你看,很多機遇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是消費升級帶來的時代趨勢。
未來呢?未來消費升級往哪個方向去?帶來哪些產業的機遇?
未來消費升級有五大趨勢:健康化、品質化、線上化、國潮化、情感化。
1、先來看健康化。 “送什么都不如送健康,買什么都不如買快樂”。快消品類,運動鞋服、彩妝醫美、健康飲食領域國貨實現快速增長。主打“輕降運動”的健康飲食、以及迎合新社交功能的新茶飲,成為競相追捧的新賽道。消費升級的一大表現就是健康理念覺醒,老百姓從“吃得好”到“吃得營養”,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健康焦慮普遍存在,投資健康將成為最長久的投資,全民提升自護力時代來臨。
根據針對高凈值人群的調查報告顯示,高凈值人群“生活煩惱和困惑”排名第一的是“健康” ,最愿意“加大花銷”的類別是“健康食品、保健品”,遠超其他品類。
保持健康,提升自護力是關鍵。對于中國人而言,我們提倡未病先治、食補養生。在疫情逐步放開背景下,通過日常營養強化來提升自護力的食補養生方式,將成為未來健康大風潮。最常見的食補方式就是喝牛奶了,很多小孩一出生就是靠奶粉獲取營養的。但你知道嗎,其實奶粉不是小孩子的專利。相比于液態奶,配方粉具備多重優勢:一方面,它不僅保留了鮮奶的主要營養成分, 還可以依據人體需求,添加多種營養元素和功能性成分,營養更全而且兼具功效。另一方面,奶粉在加工過程中蛋白質分子會變細變小,更易吸收,再加上熱水沖飲,溫熱適口,對成年人來說,是更高效的營養補充和食補養生新方式。因此,我們看到專為成人定制的奶粉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認可。2022年8月天貓、京東成人奶粉增速分別為23%、16%,遠超其它品類。
這一領域也成為各大奶制品企業的兵家必爭之地。就拿在嬰幼兒奶粉領域占據頭把交椅的飛鶴來說,飛鶴推出了它的第二品牌——愛本高端奶粉,主打提升成人自護力,開創一站式科學養生新方案。之前成人奶粉給人以邊緣化、低端化的刻板印象,愛本高端奶粉的推出,真正讓成人奶粉這個傳統品類實現創新突破。
配方高端。愛本高端奶粉聯合北大醫學部首創“1+3”自護力配方,創新融入被稱為“21世紀免疫之王”的牛初乳,并添加了很多天然滋補成分,可有效提升自護力。
精準高效。現代人不愁保健品、營養品不夠多,恰恰是這也要補、那也要補,不知道怎么補。愛本堅持科學路線,與權威機構合作,配方針對性添加自護力營養成分,一天兩杯愛本,自護營養全補充。
一站式服務。愛本高端奶粉聯合專業營養師,提供健康咨詢服務,幫助顧客打消健康養生過程中的各類顧慮、疑問,讓中老年人真正告別“保健品忽悠式營銷”。中國人講究百善孝為先,過年在即,給父母送什么都不如送健康。
愛本高端奶粉有志于引領整個行業向高端化發展,真正為顧客提供科學的營養補充方案,成為養生新選擇。我們期待愛本高端奶粉能帶動高品質成人奶粉崛起,再創中國奶粉行業的奇跡,送什么都不如送健康!
2、品質化。我們的研究認為,未來人們對于品質生活、美好生活等的需求將持續上升,未來20年將屬于“八大美好行業”:新基建、新能源、新國潮、新消費、數字經濟、生命經濟、銀發經濟、金融經濟。那些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好的品質、更實用的性能、更舒適的體驗的產品,將脫穎而出。
隨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大眾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與日俱增,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持續升級,自然而然地,大家對消費品、尤其是大件耐用商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舉個例子,汽車,2012年的時候,全國汽車保有量是1.2億輛,而現在全國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3億輛,平均每100個家庭擁有汽車達到60輛,如果說以前大家對汽車的追求可能是有沒有,那現在對于汽車的追求就是優不優了。
3、線上化。我給大家做一個大膽的預測,未來我們的購物、生活、工作、生產、娛樂等將越來越線上化。這次疫情帶來的最大變化是線上化。經過這次疫情,線下對線上的替代將更加快、更全面。為什么?2003年非典,誕生了以阿里、京東等為代表的新零售,將我們的購物、逛街等線上化,替代了大商場。2020-2022年的疫情持續了三年,遠超過2003年非典的半年,這大大普及了線上工作、生活、娛樂,以后不僅我們的商場購物被線上新零售替代,我們的寫字樓辦公有可能逐步被線上辦公和會議替代,我們的娛樂有可能逐步被線上元宇宙替代,我們的工廠將越來越智能化、變成無人工廠、黑燈工廠。等等。而對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年輕人適應的更快,未來得年輕人者得未來,得線上者得天下,購物、生活、工作、生產等線上化是大勢所趨。
4、國潮化。在這里跟大家說說最近這些年很流行的“新國潮”現象。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新國潮消費時代來臨!消費市場呈現新氣象,比如,新式茶飲變種傳統茶文化受到年輕人追捧、中國元素亮相國際秀場、自主品牌手機和新能源車正走出國門。這些現象標志著“國潮”崛起,在國貨、文化、科技等各個領域全面綻放。
什么是新國潮?就是新時代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與“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碰撞出的火花。
國潮興起并非偶然,是符合國際規律的。2010年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21年中國GDP規模114萬億元,占全球GDP 18%以上。人均GDP 1.24萬美元,可對標到美國70年代末、日本80年代初和韓國90年代;在此階段,美日韓均處于個性化消費、新生代消費群體崛起時期。
中國“Z世代”消費群體崛起,是“國潮”的主力軍。“Z世代”是指1995-2009年間出生的一代人,恰逢中國經濟實力騰飛,民族熱情促使他們對國貨品牌的認可度更高。“Z世代”又經歷了互聯網的高度發展期,在信息多樣化、物質條件相對充足的環境下,不過分追求奢侈品所代表的社會地位,更注重性價比、黑科技、新鮮感和社交性。《百度2021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顯示,90后、00后是國潮關注的主力,占比接近3/4。
怎么打造國潮品牌?三大要素:品牌、文化、新消費。品牌出圈有四大路徑。一是深耕細分市場、借助大單品引爆。二是在原料、設計和技術上打造核心競爭力。三是新營銷通過KOL和KOC背書、社群營銷、跨界營銷等方式,快速打響品牌知名度。四是“線上+線下”打通,數字化轉型。
5、情感化。我在2022年初年寫過一個段子:各位媒體朋友,不用問了,已轉型情感博主,拿走,隨喜。
后來很多朋友來問經濟學家轉型情感博主是真的假的?現在明確給大家說, 未來情感需求將快速增長是千真萬確的,寵物經濟、宅經濟、醫美、心理醫生、老人護理、護理機器人、元宇宙等行業正快速增長。
跟大家說個有趣的現象,單身經濟、懶人經濟,正在引發消費新業態,衍生寵物、“一人份”、迷你家電、智能家居等新賽道。快節奏、高成本的生活壓力,以及婚戀觀的轉變,催生出單身經濟、懶人經濟。一方面,寵物喂養成為單身人群消費新趨勢。根據統計,2021年北上廣深54.7%的單身群體有養寵物。2015-2020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248億元升至704億元。另一方面,“一人份”餐食、迷你家電、智能家電迎來發展。半成品養生湯、自嗨鍋、預制菜為代表的方便食品成為滿足懶需求的新選擇,容納一人使用的迷你電飯煲、小水壺、小洗衣機等受到推崇。掃地機器人、電動牙刷、洗碗機等解放體力勞動的家居產品需求量大幅提升。
未來人們對情感的需求將不斷上升,更加關注自身的體驗和幸福。
給大家說說我對愛和幸福的理解:幸福就是找一個溫暖的人過一輩子。一個女人最好的嫁妝就是一顆體貼溫暖的心,一個男人最好的聘禮就是一生的遷就與疼愛。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深情不如久伴,厚愛無需多言。平靜淡然才是暖心真愛的開始:從激情到親情,從感動到感恩,從浪漫到相守。時間越久,越不愿離開你,這才叫愛人。我們都是單翼的天使,只有彼此擁抱才能飛翔。
第九大預測: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成為國家戰略,從放開生育到鼓勵生育,大力構建生育支持體系,孩子才是未來最大的財富,城市開啟搶人大戰模式。
中國人口的主要形勢是老齡化、少子化和不婚化,這對我們這個社會、每個人、各行各業都影響深遠。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普遍現象,但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之快、規模之大、程度之深,全球絕無僅有。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將呈現五大特點。
1)老齡化速度之快在全球前所未有。
1962-1976年是中國嬰兒潮和人口紅利的來源,帶來了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以及過去20年房地產黃金時代。
現在1962-1976年出生的人口46-60歲,正加速步入老齡化。
2001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超過7%,標志進入老齡化社會, 2021年步入深度老齡化,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4.2%。未來老齡化還將加速到來。
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前所未有,2033年左右進入占比超過20%的超級老齡化社會。
2)中國老年人口規模龐大。2020年我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1.91億,占總人口比重為13.5%,全球每4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中國人。預計2057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達4.25億人的峰值,占總人口比重三分之一。
3)高齡化、空巢化問題日益突出。2020年中國80歲及以上人口3660萬,預計2050年將增至1.59億,高齡老人可能面臨更為嚴峻的健康問題,空巢老人和獨居老人的增長將弱化家庭養老的功能。
4)老年撫養比大幅上升,養老負擔加重。2020年老年撫養比19.7%,預計2050年突破50%,意味著每兩個年輕人需要撫養一位老人。撫養老人和養育小孩成本高昂,年輕人兩頭承壓。
5)未富先老。中國老齡化程度已經超過中高收入經濟體平均水平。
老齡化帶來了很多挑戰,比如撫養負擔上升、經濟增速下降等等,但是也帶來新的機會,比如,未來醫藥、醫療、養老、人工智能等需求上升,家庭機器人將是大賽道,情感護理需求大幅增加,銀發經濟將迎來快速增長。
我們再來看看少子化。2020年我提出過一個觀點“是該放開三胎了”,引發全社會討論,全網5.6億閱讀,推動了社會共識的形成。作為一名學者,我們本著科學家的精神,建設性的態度,做有溫度、有情懷、有責任的研究。
2016年放開二胎前,當時國內人口學界有一個很大的爭議,有的建議放開,有的建議不能放開,保守派認為一旦放開,中國新生人口將出現大爆炸。事實上,放開二胎后的生育峰值只有1782萬人,隨后一路下滑道2021年的1042萬新生兒,綜合生育率只有1.15,不僅低于歐美,還低于日本,2022年預計將跌破1000萬,中國生育率可能降到1以下,意味著如果不作出改變,未來一代人將少一半。那么,為什么年輕人都不愿意生了?
我們預測,中國人口2022年開始負增長,也就是14億人將是中國人口的峰值。中國傳統文化是多子多福,為什么成為全球生育率倒數的國家?
除了生育觀念的轉變,可能很大程度上跟教育醫療住房等直接成本、養老負擔、機會成本高抑制生育行為等有關。
鼓勵生育哪招最管用?OECD國家鼓勵生育政策體系主要涵蓋保障休假、經濟補貼、托幼服務、女性就業支持等四個方面。
我們再來看看不婚化,我國結婚率從2013年的9.9‰逐年下降,2021年結婚率下降到5.4‰;離婚率從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
2013年,我國結婚登記對數為1346.9萬對,2021年結婚登記對數下降到763.6萬對,連續八年下降。
結婚人數下降的原因:一是年輕人數量下降,二是適婚人口男多女少,三是初婚年齡推遲,四是結婚成本高,五是社會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大,六是年輕一代的婚姻觀念已經發生改變。
未來社會各方需要引導年輕人樹立積極的婚戀觀,共同關心適婚人群的婚姻問題,積極創造有利條件,幫助更多的單身青年走進婚姻、建立家庭。
第十大預測:房地產步入存量分化時代,區域分化、房企分化、地段分化等將日益明顯,都市圈城市群時代來臨,房地產稅替代土地財政是大勢所趨,軟著陸還是硬著陸?2023年見分曉
2022年中國經濟令人矚目的大事 件,是 房地產大開發時代的落幕,1-10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22.3%,大幅負增長,創歷史新低。
我研究了下2022年的胡潤富豪榜,發現地產領域從原來的占半壁江山到現在只有10%,而且財富大幅縮水。為什么房地產出現了這么大的轉折?
我曾經提出過“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的分析框架。客觀講,當前房地產市場的形勢,是長短期、國內外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我們判斷,當前房地產周期出現了長期大拐點,五大原因:
第一大原因,中國房地產市場從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供求已基本平衡,大部分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已經出現過剩。根據我們的《中國住房存量測算報告》,2020年中國城鎮住房套戶比為1.09,一線、二線、三四線城市分別為0.97、1.08、1.12,中國住房整體已經靜態平衡。經過20多年的高速增長,房子建得差不多了。
未來主要需求來自城市更新、人口流入的城市圈都市群、保障房租賃房等,未來70%的城市房子將出現不同程度過剩。除了人口流入的20%的都市圈城市群面臨一定住房短缺,大部分東北、西北以及非都市圈城市群的低能級城市,已經出現供給過剩。
行業進入存量時代,意味著進入洗牌階段,未來90%的房企將消失,房地產產業鏈上的建材、家具、家電等也將大洗牌。
由于房地產大開發時代落幕,土地財政難以為繼,因此房地產稅替代土地財政是大勢所趨。
第二大原因,中國正在迎來房地產置業人群需求的長周期峰值,這是跟過去20年的最大不同,也是這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整更為劇烈的深層次原因。2013年以前中國20-50歲置業人群的不斷增加帶來源源不斷的購房需求,自2014年以來,置業人群見頂后開始回落,購房需求迎來峰值。
第三大原因,人口老齡化少子化加速到來,導致未來購房需求大幅萎縮。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少子化加速到來,中國出生率持續下降,這導致購房需求持續減少。
第四大原因,中國房價收入比和一二線城市房價在國際上偏高,擠壓了居民消費和實體經濟投資。根據我們的《全球一線城市房價比較報告》國內地一線城市絕對房價、相對房價位居全球前列。從房價收入比看,以使用面積算,北上廣深市中心房價收入比高于紐約、倫敦和東京。從絕對房價看,全球前十大高房價城市,中國已占一半。
第五大原因,城鎮化步入尾聲,人均住房面積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從城鎮化進程看,2015-2021年,中國城鎮化率由56.1%增至64.72%。國際經驗表明,城市化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緩慢發展期(30%以前)、快速發展期(30%-70%)、穩定發展期(70%之后)。中國城市化已接近穩定發展階段。
根據我們測算,1978-2020年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從8.1平方米增至34.7平方米,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
十次危機九次地產,全球歷次大的金融危機大部分都是由于房地產泡沫崩盤所致。
房地產作為國民經濟第一大支柱行業、地方財政最大收入來源、居民最重要財富、銀行最大風險敞口,關系國計民生,如何處置非常考驗智慧,根據國際經驗,實施以“城市群戰略、人地掛鉤、金融穩定、房地產稅、租購并舉”為主的長效機制,有望實現中國房地產市場軟著陸,避免硬著陸,2023年見分曉。
未來中國房地產向何處去?哪里的房價漲,哪些跌?這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基本分析框架:“房地產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長期來說,人口往哪里流動,哪里才有需求,所以“跟著人口流動去買房”。
那么,未來中國人口往哪里流動呢?這個事爭議很大,有的同學認為應該去大城市,機會多,更精彩。但是呢也有同學認為大城市競爭壓力大,交通擁堵,空氣差,存在“大城市病”,還是回中小城市比較好,但是呢好山好水好寂寞,機會太少。
其實,這個問題在過去幾十年的空間規劃和國土規劃也這一很大,分為兩派,“小城鎮派”和“城市群派”。過去幾十年中國城市化模式長期存在爭論:小城鎮模式還是都市圈城市群模式?“小城鎮派”認為,“控制大城市人口、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區域均衡發展”,初衷是為了避免其他國家走過的城市化彎路,比如歐美的大城市病、拉美的貧民窟。那么,世界各國人口流動的基本趨勢是什么?
我們采用近百年的跨國數據,涵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印度、巴西、中國等不同類型國家。
研究發現,除了德國等少數國家,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在持續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發達國家城市化一般經歷兩個階段:從城鎮化到都市圈城市群化。
我們再來看中國,從城市群看,中國人口持續向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集聚。近10年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180萬人,成渝、中原城市群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65萬人,但東北、西部等區域近年呈現人口流出趨勢。
從省份看,2010-2020年年均常住人口增量前五的省是廣東、浙江、江蘇、山東、河南,此時期甘肅、內蒙古、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等6省人口萎縮。
從城市看,人口持續向少數核心城市集聚。近10年深圳、成都、廣州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55萬,鄭州、西安、杭州、重慶、長沙年均常住人口增量超30萬。這些城市均為所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無論是國際經驗,還是國內經驗,我們發現,由于規模效應、學習效應等,大多數產業具有集聚效應,人隨產業走,人口自然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大城市為那些有才華的年輕人,提供了實現夢想的機會。
但是長期以來,在“控制大城市人口、積極發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區域均衡發展”的小城鎮派思路指導下,人口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土地供給向三四線城市傾斜,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明顯背離。由此形成了人地分離、供求錯配,這是一線二線高房價、三四線高庫存的根源。
因此,未來應盡快確立中國城市群都市圈的城市化模式,實現人地掛鉤。
從買房的角度,跟著人口流動去買房,未來70%的城市面臨人口流出和房子過剩,只有20%左右的都市圈城市群人口流入。所以,分化是未來房地產市場的最大特征。未來我們將會首次見證房地產的“分化式復蘇”。
女士們,先生們!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展望了2023年中國經濟形勢。
做了20年的研究,我越來越感到經濟形勢不簡單是一個個冷冰冰的枯燥數據,宏觀經濟也不簡單是微觀的抽象集合,它們的背后是一個個有溫度的家庭,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我們每個人的身影。
經濟數據如果好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就可能追逐自己的夢想,建筑工人就能給家鄉的老人孩子郵寄生活費,大廠的碼農就能繼續編出創新的代碼,小酒館的老板就能喜迎八方來客。
宏觀上是數據,微觀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歡離合,宏觀上是數據,微觀上是無數人的汗水、淚水、奮斗、失敗、夢想、希望和光!
這一串串數據的背后,是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和命運。我深信這些經濟數據是有溫度的,有情感的。
我希望今天的演講,對于你看懂時代的趨勢、把握未來的機遇有幫助。讓我們最后來總結一下2023中國經濟的十大預測:
第一大預測:世界終將屬于理性樂觀主義者,“最后活下來的不是最強大的,也不是最聰明的,而是最快適應環境的”,時代變了,我們唯一所需要做的就是改變自己,順勢而為,適者生存。
第二大預測:我們正處于百年全球經濟社會大周期的新舊交替,社會思潮、全球化、國際秩序、經濟運行機制、發展觀念等都將面臨重大調整轉型,這是一個大周期、大轉型、大動蕩、大博弈、大有可為的大時代,我們可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點上,全球經濟社會的低谷往往醞釀科技創新、商業模式、經濟制度和產業浪潮的新一輪革命,這是失望的冬天,也是希望的春天。
第三大預測:全球正迎來高成本的大通脹時代,能源、糧食、勞動力、資金、貿易、引進技術等的成本都在上升,世界經濟從過去幾十年的“高增長、低通脹、大緩和”黃金時代進入“低增長、高通脹、大動蕩”黑鐵時代,也可稱為“后全球化時代”,這既帶來重大挑戰,也帶來重大機遇。
第四大預測:2023年面臨美元周期、世界經濟衰退、成本推動型通脹、新舊增長動力轉換等形勢,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中國式現代化起航,未來中國經濟七大關鍵詞是:公平、安全、實體經濟、自主創新、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順勢而為。
第五大預測:2023年中國將推出一攬子擴大內需的經濟復蘇計劃,全力拼經濟,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新基建、綠色經濟、城市群建設、鄉村振興、大國重器、高端制造等將成為發力點,既體現新發展理念,也帶來新發展機遇。
第六大預測:新基建挑大梁,新一代信息技術、元宇宙、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特高壓、智能交通等大規模超前建設,打造中國經濟新技術、新產業、新引擎。
第七大預測:新能源革命迎來爆發增長期,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風電三大傳統賽道迎來大洗牌,自動駕駛、氫能源、儲能三大萬億級新賽道蓄勢待發,當下不投新能源,就像二十年前沒買房。
第八大預測:新消費新國潮崛起,得年輕人者得未來,得線上者得天下,購物、生活、工作、生產等線上化是大勢所趨,八大美好行業乘勢而起,情感需求將快速增長,寵物經濟、宅經濟、醫美、心理醫生、老人護理等行業快速增長,我們都是單翼的天使,只有彼此擁抱才能飛翔。
第九大預測: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成為國家戰略,從放開生育到鼓勵生育,大力構建生育支持體系,孩子才是未來最大的財富,城市開啟搶人大戰模式。
第十大預測:房地產步入存量分化時代,區域分化、房企分化、地段分化等將日益明顯,都市圈城市群時代來臨,房地產稅替代土地財政是大勢所趨,軟著陸還是硬著陸2023年見分曉。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今天的演講馬上就要結束了。
我們經歷過無數次的戰爭、危機、瘟疫和蕭條, 在人類社會的至暗時刻,總有人站出來建立愿景,經營希望,點燃未來,激發勇氣。
人類展現出了強大的重生能力,這正是人類的偉大之處。那些未能打敗你的,都將使你更強大。燒不死的鳥,才是鳳凰。
是的,過去這一年,我們非常不容易。但是,展望未來,我們選擇深愛這片土地,深愛自己的祖國。展望未來,我們選擇深信時代的進步,深信夢想的力量。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要勇敢前行。
相信大家一起努力,定能共度難關。我是一名不可救藥的長期理性樂觀主義者,因為我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沒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國致富,越是在關鍵時刻,越要和她站在一起。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頂部靠理智,底部靠信仰。
朋友們!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這個關鍵時刻,讓我們一起點燃希望,照亮未來!讓我們一起為自己加油,為夢想而戰!未來屬于我們每個人,永遠年輕,永遠熱血沸騰!世界終將屬于理性樂觀主義者。
2023年,祝福我們每個人!
責任編輯:張恒星 SF142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