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新經濟e線
“山雨欲來風滿樓。”
近期,有關公募基金降費的消息是甚囂塵上。有媒體報道稱,“目前監管部門已基本明確了公募產品固定管理費調降事宜”、“降費將采取‘新老劃斷’”,相關措施最快或于一個月內出臺。
據新經濟e線了解,公募基金的顯性費用構成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部分,持有期間產生的管理費、托管費、銷售服務費,以及交易期間產生的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另外,基金運作還包含了一些隱性費用,如客戶維護費、股票交易傭金等。
其中,管理費是支付給基金管理人的報酬,基金管理人是基金資產的管理者和運用者,對基金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起決定性的作用。管理費是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基金每日應計提的管理費=前一日基金資產凈值×年費率÷當年天數。
目前,國內公募基金的管理費率模式以固定費率為主,選取Wind二級分類為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的基金作為主動權益型基金,主動權益型基金平均管理費率為1.47%/年,超過90%的主動權益型基金費率設定為1.5%/年;少部分基金采取浮動管理型收費模式,將管理費與業績掛鉤,這類收費模式在專戶資金管理以及私募基金中比較常見。
從趨勢上看,不管是權益類還是債券類,國內公募基金管理費率均呈現下降趨勢。同樣,海外經驗也表明,美國各類基金產品費率下降的主動驅動因素是市場競爭、規模效應和被動投資盛行。
費率改革大勢所趨
新經濟e線注意到,如今,隨著基金行業的競爭愈發激烈,國內基金費率改革已是大勢所趨。可以說,降費根本目的是通過降低基金運作成本,提高投資者收益,最終是為了優化投資者體驗,同時倒逼管理人提升研究服務價值以及倒逼銷售機構完善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服務能力。
早在2022年9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降低市場主體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見》,著力規范金融服務收費,鼓勵證券、基金、擔保等機構進一步降低服務收費,推動金融基礎設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記、清算等費用。
國內各類型公募基金平均管理費率(單位:%)
Wind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公募市場數量最多的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費率為1.48%,費率最高為3.25%,最低為0.20%;股票型基金平均費率為0.94%,費率最高為2.25%,最低為0.20%;債券型基金平均費率為0.45%,費率最高為1.20%,最低為0.05%。
從海外經驗來看,共同基金費率減免是常見之策。美國目前有56%、28%、28%、18%的貨幣型、債券型、混合型、股票型共同基金,在說明書中明確約定了費率減免政策。從上述含Fee-Waiver條款的產品實際減免費率情況來看,貨幣基金管理費率平均減免約47%(8bp),后三類產品平均減免約20%的管理費(7-11bp);貨基實際減免總費用的比例為42%(11bp),后三類產品平均減免約25%的總費用(16-19bp)。
回溯歷史,美國各類共同基金費率自1995年左右開始下降,彼時美國市場有效性提升明顯,超額收益率大幅收窄,激烈競爭推動管理費率下行。銷售費用下降主要源自一次性銷售傭金壓降,而包含在基金費用率中的12b-1費率有所提升;投資者對隱性的費用感知度較低。同時,美國市場買方投顧蓬勃發展,財富機構從投資收益、成本費率和投資體驗等角度幫助投資者獲得長期回報。
天風證券一份研報則稱,美國共同基金費率的下行是一個長期過程。1980-2010年,美國股票型基金綜合費率自2.32%下降至0.95%。其中銷售費率(將一次性的銷售費用年化)從1.64%下降至0.11%,貢獻了絕大部分降幅。而管理費用主要發生于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下降節奏則較銷售費用率緩慢,如普信金融平均管理費率從90年代0.64%的平均水平下降至近年的0.50%左右。
而國內公募基金管理費率顯著高于美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機構化程度較低、有效性較弱,主動管理的溢價更高,二是投資者教育以及投顧體系尚不成熟,基民整體對費率的關注度不高,三是商業模式的差異,美國基金銷售雖然也以代銷為主,但買方投顧體系下渠道費用主要由投資者單獨支付,而國內則存在較大比例的尾隨傭金,造成名義上的管理費率“虛高”。
根據《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即基金銷售新規),對于向個人投資者銷售所形成的保有量,客戶維護費占基金管理費的約定比率不得超過50%;對于向非個人投資者銷售所形成的保有量,客戶維護費占基金管理費的約定比率不得超過30%。通常情況下,客戶維護費率通常與渠道實力與基金產品相關,渠道話語權強的代銷機構(如銀行)和自身渠道能力較弱的基金公司被收取的客戶維護費率也更高。
可以預見,在費率大降的背景下,基金公司以后更需要做大規模、提升投資能力來對沖費率的下行。與此同時,費率的降低可能更有利于指數基金的大發展。不過,另有市場人士擔心,“新老劃斷”“一刀切”式的管理費率調整或造成基民贖舊買新,從而加劇市場波動、不利于基民的長期利益、同時對中小基金公司形成擠壓。
理財子“鯰魚效應”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招銀理財權益類理財產品“招卓價值精選”宣布該產品累計凈值低于1.00 時,管理人將從下一自然日起暫停收取固定投資管理費,這一理財產品的費率創新模式引發市場熱議。
從產品要素來看“招卓價值精選”基本對標為公募股票型基金
從募集方式、投資策略等產品要素來看,“招卓價值精選”基本可以對標為股票型公募基金,其亮點在于率先推出了“凈值低于1元不收管理費”的收費模式,若當日累計凈值低于1元(不含)時,管理人將從下一自然日起暫停收取管理費,直至產品累計凈值上升至1元以上(含1元)后恢復收取,從而將管理人收入與投資者利益深度捆綁。
不可否認,招銀理財該產品管理費的調整是銀行理財子費率機制創新的重要進步,在新發市場冰點階段通過讓渡一定利益和客戶實現共贏,能夠有效提升理財子在公募權益產品領域的影響力,此舉或產生“鯰魚效應”,導致未來公募基金行業競爭更加激烈。
另據新經濟e線了解,浮動收費產品并非招銀理財首創,實際上監管部門曾出臺多項政策鼓勵公募基金制定差異化費率結構產品,監管政策推動疊加行業競爭演繹下,公募管理人早已發行多種費率形式的基金,總結來看大體分為如下幾類:
一類為不賺錢不收管理費模式。此類模式下收費標準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將基金凈值與業績比較基準對比,代表產品為博時價值增長,該產品由管理人創造一條非負增長態勢的價值增長線,當基金凈值低于價值增長線時,管理人于次日開始停收管理費直至凈值恢復至價值增長線以上;二是將期末凈值與期初凈值對比,代表產品為南方瑞合三年定開,該產品在封閉期內每日計提管理費并逐日累計,若封閉期末基金凈值低于期初凈值,則封閉期內管理費全額返還至基金資產;三是將基金凈值與固定數值比較,例如凈值低于1元時不收管理費。
二類為分檔收取管理費模式。代表產品為東方紅產業升級,該產品成立第一年按1.5%費率全額計提,第二年開始根據基金前一年收益率分檔計提,根據收益率表現收取0-2.5%的管理費。
三類為“支點式”浮動管理費模式。代表產品為中歐成長優選回報,產品成立的前三年適用1.5%的管理費率,第四年開始根據基金在該日前三年的累計凈值增長率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進行對比,依據對比結果收取1%-2%的管理費。
四類為基礎管理費+業績報酬模式。2019年興全基金、中歐基金等6家管理人各發行一只該類基金,基金管理費中包含基礎管理費和業績報酬,基礎管理費率為0.8%,業績報酬在贖回或到期時對實際持有期年化收益率超過8%的部分按20%計提。
Wind統計表明,截至2023年6月,全市場收取浮動管理費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共69只,占全市場基金數量比重為0.6%,合計規模為914.34億元,占全市場規模比重為0.3%。在存續的浮動費率權益基金中,東方紅啟恒三年持有、興全新視野、中信證券紅利價值一年持有等多只產品規模均在50億元以上。
此外,由于今年來新基金發行市場降溫,基金公司將銷售任務轉向存量產品。近期,多只老基金發布了關于申購費率、管理費率和托管費率的優惠或下降公告。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債券型、混合型、貨幣型等基金產品在內,超過100只基金(不同份額分開統計,下同)降低了基金管理費率,或基金托管費率。
不過,主動權益基金費率近年來卻一直維持較高水平,主要是權益類產品波動較大,投資者更看重管理人的投研能力,對管理費率的敏感性相對較低。在凈值化轉型的大趨勢下,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和轉型后的券商資管的費率模式可能相互借鑒,最終讓利于投資者。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