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薦數量靠前的7家大型投行,保薦出錯率在1/18--1/65,即在18單至65單IPO保薦業務中,就有一單違規出錯
■本報記者 熊 欣
自2004年正式引入并施行以來,保薦制度在A股市場已風風雨雨9年時間。去年底以來,伴隨著IPO財務核查的推進,監管層已公開對多家券商投行進行了處罰或立案調查。這使得作為史上第八次的此次IPO重啟,與以往的任何一次相比,意義和分量都不一樣。
投行圈到底怎么了?是制度實施出了偏差,還是機構行為出離了軌道?真相到底如何,需要用數據說話。
本報記者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在保薦制度施行的9年時間里,共有84家券商保薦承銷了1305家公司上市。另根據監管層公布的公開信息統計,這84家券商共領取了32次處罰。據此計算,券商投行們的保薦出錯率為2.45%,其實并不算很高。
具體到公司來看,國信證券、平安證券[微博]兩家投行保薦的家數過百,分別為131家和128家(其中1家為聯席保薦)。排名第三的廣發證券保薦家數為72家,緊隨其后的中信證券保薦家數為68家(其中15家為聯席保薦)。此外,9年來保薦家數超過50的券商投行還有招商證券[微博],共計63家;海通證券,共計54家(1家聯席保薦);華泰聯合證券,共計50家。
另根據公開信息統計,國信證券、招商證券、華泰聯合證券被處罰次數為2次;平安證券、廣發證券、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分別被處罰3次。據此計算,這7家保薦企業數量排名靠前(在50家以上)的券商投行,保薦出錯率在1/18--1/65,即在18單至65單IPO保薦業務中就有一單違規出錯。
其它保薦家數并不靠前但保薦出錯率較高的投行,則有首創證券,9年來僅保薦了3家企業上市,被處罰了1次;國盛證券保薦了4家企業上市,1次被處罰;南京證券[微博]保薦了6家企業上市,1次被處罰;太平洋證券和財富里昂證券分別保薦了8家和9家企業上市,均有1次被處罰記錄。
對于一名股市投資者,投行遭受處罰,是否會給其投資行為帶來顯著影響?《證券業》周刊日前聯合金融界網站,就此問題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投資者對于今年以來受到監管層公開處罰的幾例券商違規案件認知度很高,并認為平安證券的問題最嚴重。過半投資者認為,監管層的處罰行為,會對券商的品牌和市場信譽帶來實質性影響。以前,在一級市場申購新股中,大部分投資者并未會考慮到背后保薦機構的因素,但今后,他們在一級市場申購新股時,將會考慮到保薦機構的因素。這意味著,保薦機構是否受過處罰或被監管層點名,對投資者的新股申購行為將帶來實質性影響。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