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 萌
見習記者 郭冀川
回購,已經成為當前A股市場上的一個熱詞,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資金來源也引發投資者關注。從今年的情況來看,除了常見的以自有資金回購外,重出江湖的“發債式”回購以及異軍突起的超募資金回購,都為上市公司回購資金格局增添了新意。
事實上,證券監管部門對于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資金來源并沒有過多約束。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要求,上市公司用于回購的資金來源必須合法合規。滬深交易所則在合法合規基礎上對資金來源進行細化,列出自有資金、金融機構借款、其他合法資金等情形,這無疑有利于回購資金來源多元化。
自有資金回購占比高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按公告日計算,今年以來截至4月7日,A股上市公司共發布292份回購股份方案,從資金來源看,涉及自有資金的多達279份,占比超95%。
對此,有市場人士表示,自有資金回購有三大優勢:首先,能夠彰顯上市公司充裕的現金流,引導市場關注上市公司業績等長期價值;其次,流程簡便,上市公司發布回購方案后即可著手啟動實施回購;最后,自主程度高,回購規模、時間及價格相對可控。
目前來看,不乏龍頭企業以自有資金大手筆進行回購的案例。例如,順豐控股4月2日公告稱,已經耗資12.87億元回購2452.17萬股。順豐控股有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回購是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綜合考慮業務發展、經營情況及近期公司股票二級市場表現的決定。”
除了以自有資金回購外,今年以來,上市公司“發債式”回購、超募資金回購等形式也陸續出現。
華創陽安、洛陽鉬業等4家公司宣布擬通過發行債券用于股份回購。對于“發債式”回購,信公咨詢高質量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岑斌表示,近年來,政策支持多元化資金回購股份。上市公司會基于市場及股價情況、公司杠桿能力、資金使用計劃等因素綜合判斷,不會單純地用杠桿資金回購股份。
4月6日,德林海發布公告,擬以3000萬元至6000萬元回購股份,回購資金來源為超募資金。記者注意到,這已是年內第6家宣布擬以超募資金回購股份的科創板公司。
“這種新的回購資金來源,一方面源于政策方面的鼓勵,另一方面對于公司來說壓力很小。”香港中睿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徐陽對記者表示,科創板公司多處于成長階段,自身現金流往往較為緊張,難以有大量閑置資金用于回購,而借助金融工具回購存在加杠桿提升公司負債率的情況,因此才會選擇超募資金用于回購。
資金來源愈發多元
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資金來源愈發多元。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對記者表示,A股市場作為一個新興市場,蘊含著充沛的探索能力。從回購的實踐角度來看,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只要是合法、合規的資金都可以用于回購。借助于低息貸款或通過其他金融工具回購股份,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資金利用效率,吸引投資者關注。”
根據滬深交易所發布的相關規則指引,上市公司可以用于回購股份的資金包括自有資金、金融機構借款、其他合法資金等五種情形。因此,市場對于相關情形的具體實踐也抱有期待。
徐陽表示,“上市公司回購通常考慮兩層因素,一是股市走勢較弱,資金避險情緒濃厚的情況下投資者情緒較低;二是公司價值被低估或受投資者關注度較低,通過回購可以彰顯公司實力。而一些創新的回購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市場關注度,提升投資者活躍度。”
“投資者更看重的是上市公司最終是否完成了回購,且回購股份的用途是否恰當。”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記者表示,“有的公司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但公司本身業績一般,回購對于投資者來說信心提振作用不大。上市公司回購股份的動機需要更加明確,搭配不同的回購資金來源,讓投資者看到公司或是自有資金充裕、或是負債率較低可以輕松發債,這樣才會更堅定對公司股票長期持有的信心。”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