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妍
截至目前,6家國有銀行、8家股份制銀行的2021年年報已披露完畢,重點銀行的房地產業務相關數據逐漸浮出水面。《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數據梳理后發現,絕大多數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占比及其資產質量均出現下降,個人住房貸款占比及資產質量則有升有降。
上市銀行披露的2021年年報顯示,受政策調控及房地產行業景氣度下降等因素影響,2021年銀行對房地產業務的貸款情況出現較大變化。但各家銀行都采取了相應的風控措施,目前房地產行業風險總體可控。多家銀行表示,未來將持續防范化解風險、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積極支持房企并購、關注保障性租賃住房。
對公房地產貸款業務承壓
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6家國有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均有所提升。但從占比來看,除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外,其他4家國有銀行的對公房地產貸款占比均出現下降。其中,工商銀行下降最明顯,占比從2020年的7.2%降至2021年的6.5%。股份制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規模有升有降,但占比均下降。其中,渤海銀行和民生銀行占比下降較多,分別下降4.65個百分點和2.48個百分點。
資產質量方面,除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外,其他4家國有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的不良率均出現上升。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明顯高于其他銀行。截至2021年末,工商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338.2億元,同比增加108.28%;不良貸款率為4.79%,較上年末增長2.47個百分點。中國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余額346.94億元,較上年末增47.42億元;不良貸款率5.05%,較上年上升0.37個百分點。
2021年末,8家股份制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中信銀行對公房地產不良貸款率最高,達到3.63%,較上年末增加28個百分點。
多家銀行表示,銀行房地產行業貸款不良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個別房企償付能力不足。招商銀行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受行業政策調控、房地產行業景氣度下降等因素影響,報告期內,部分“高負債、高杠桿、高周轉”運營的房地產企業債務風險上升。
個人按揭貸款占比總體上升
與對公房地產貸款業務相比,去年,銀行個人住房貸款無論是占比還是資產質量均有所提升,這與各大銀行加大對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支持有關。
截至2021年年末,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的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均實現10%以上的增幅。資產質量方面,除建設銀行不良率略升、中國銀行暫未披露相關數據外,其他國有銀行的資產質量普遍提升,不良率均有所下降。
在股份制銀行中,多數銀行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出現占比上升。其中,平安銀行、浙商銀行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規模同比增幅超過20%。截至去年年末,光大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占比均較上年分別提升0.73個百分點、1.35個百分點、1.6個百分點、0.42個百分點。
另外,部分股份制銀行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出現下降。截至去年年末,興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由2020年的0.53%下降至0.49%;招商銀行不良貸款率下降至0.28%。不過,也有部分銀行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不良率略有上升。
對此,部分銀行在年報中表示,“去年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保持增長,且資產質量遠遠好于其他貸款,主要源于嚴格貫徹落實國家調控政策及各項監管要求,積極落實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重點支持居民剛需、改善及農民進城等合理購房需求。”
2022年銀行該如何布局房地產業務?多家銀行在年報中達成了共識:“目前房地產行業仍處于風險釋放階段,距市場銷售預期改善還需一定時間。但在宏觀經濟和房地產政策趨穩的背景下,預計房地產領域的資產質量將保持總體穩定。”
責任編輯:張文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