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專欄】中國股市每一天都在坑害投資者
證券時報記者 胡學文
自6月21日征求意見結束以來,本輪新股發行(IPO)改革“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傳聞“難產”的原因之一在于各方建言頗多,有關方面醞釀推出更大的新舉措。證券時報記者通過與多層面交流溝通,梳理出上述市場主體就IPO過程中的新股配售、發行、上市等多個環節的創新性建議,其中,除了建議試行儲架發行外,最吸人眼球的就是恢復市值配售等建議。
配售環節:
市值配售被重提
市值配售在A股市場早年實踐中曾經發揮作用。證券時報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近期有關方面開始探討恢復市值配售的可行性。“目前的確在進行恢復市值配售方式的研究準備。”上述消息渠道透露,支持一方認為市值配售可以穩定二級市場,避免資金大舉涌入一級市場;持保留意見的一方則認為恢復市值配售與新股發行市場化的方向不符。
盡管是否恢復市值配售以及具體如何操作尚不明確,但監管層正在研討恢復市值配售的消息,還是讓市場各方十分關注。
事實上,業內就有不少建議恢復該配售方式的聲音。有業內人士稱,恢復市值配售,不失為一種既體現了優先讓二級市場投資者享受新股發行紅利,又有利于更多地吸引存量資金、增量資金支持一級市場新股發行的一石二鳥之計。
有投資人士甚至列舉了支持恢復市值配售的理由:一是施行市值配售,新股發行份額全部上網發行,沒有了網下配售,網下配售環節所存在的各種不公平等問題自然也不復存在。二是市值配售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有利于維護二級市場的穩定。在市值配售的情況下,投資者不會拋棄老股來申購新股,更不會有大量的資金囤積在一級市場成為“打新專業戶”,從而也避免了巨額資金的浪費。
有投資者還從股票的權利和義務的角度認為市值配售合情合理,比如增發新股老股東就有優先認股權,新股市值配售只是把老股東的優先認股權擴大到整個市場。
從民調來觀察,對恢復市值配售方式不乏擁躉,然而也有專業人士提出不同看法。申萬研究所市場總監桂浩明就認為,恢復市值配售,并不是一個長效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也不符合當前倡導的市場化方向。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微博]也是上述觀點的贊同者,他認為恢復市值配售就是走回頭路,出于擔心IPO開閘引起市場大跌恢復市值配售的做法不可取。
另有業內人士還表示,現在的市場情況與當年試行市值配售時完全不一樣,流通股份的計算、衍生產品的市值統計等都更復雜和龐大。因此假若真的恢復市值配售,從操作的便捷考慮是否可能分市場考慮,即深圳和上海的市值分別統計計算,對應相應的新股市值配售。
發行環節:
券商建議儲架發行
據悉,在新股發行改革的意見反饋中,有券商建議在發行環節試行儲架發行。
所謂證券儲架發行制度,是指在證券發行中允許公司對近期將發行的證券進行預先登記,經監管部門審核后,公司在經審核資金額度范圍內進行分次募集。這種制度最早源于美國,后來被英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比利時等發達國家以及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所采納。
國內市場也不乏提議試行儲架發行的聲音,如廣發證券原總裁李建勇就曾表示,可以嘗試儲架發行,針對上市公司投資金額較大、時間跨度較長,監管部門一次性審核其發行申請,然后由公司、承銷商根據項目實際需求,分次擇機募集資金。引入儲架發行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募集資金的使用效率,減緩二級市場的壓力,同時可以避免出現券商大量包銷的情況。
事實上,近年來,無論是業界還是學術界,都有人主張在新股發行環節引入證券儲架發行制度。有律師行業人士就認為,儲架發行具有一定的優越性,比如極具靈活性,有利于上市公司及時選擇發行的市場窗口。在儲架發行制度下,公司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與資金需求隨時進行分次募集,一方面保證了公司所需資金的及時補充,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依據二級市場的變化進行調整;有利于提高融資效率,按照儲架發行制度的要求,公司提交其準備發行證券的情況給主管部門,獲得審查與批準,暫且把證券擱置起來,等到市場情況適合發行該證券時,再拿出來發行。此時,公司只需簡單地補充一些必要信息,如此次發行價格、期限、用途等,就能很快讓證券進入市場。此外,儲架發行對于保護中小投資者也有一定作用,儲架發行制度這種分次募集的再融資制度,讓中小投資者可以通過考察公司前次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來決定投資意向,降低了投資的盲目性。
不過,據有關人士透露,在本輪意見反饋中確實也有券商提了試點儲架發行的建議,但是監管層并未明確表態,僅表示未來在再融資環節或試行儲架發行方式。從目前了解到的信息來看,儲架發行在未來的再融資環節或許會率先成行。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