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今日,IPO財務專項檢查走到了十字路口。一方面,自查可謂挾雷霆之勢,也取得了霹靂之效;另一方面,此后的抽查及相應的追責,更令參與各方翹首以觀。
證券時報記者 劉璐
IPO財務專項檢查大潮襲來,一批申請首次公開發行(IPO)企業被拍到了沙灘上。
這場檢查,一直伴隨著媒體高亢的報道熱情。在各方主體發聲熱情、媒體報道資源分布不同的情況之下,監管部門和擬上市企業的聲音相對缺失,各類投行人士匿名訴說著辛苦的旅途、堪稱奇幻的個別企業造假把戲、對行業的迷茫等等。如此下來,對這場自查的解讀略顯單向。
先退一步回到上任證監會主席的驚人一問——“IPO不審行不行”。在不少觀察人士的搖旗吶喊中,實施IPO注冊制猶如一劑靈丹妙藥。此次IPO自查,可謂一支體溫計,多少測出了各方歸位盡責的真實溫度。盡管市場化是大勢所趨,然而如此一番大范圍撤退,至少顯示發行體制改革難以單兵突進式地一招制敵。在信息披露質量、歸位盡責意識、追責機制均有待提高的當下,系統地考慮和布局比簡單地追求注冊制更為務實。
再看自查行動,且不說那些關于勞民傷財、心力交瘁的吐槽,試想,那長長的終止審查企業的名單,背后會有些怎樣不可言說的故事。
在終止審查之前,這些企業所處的審核階段從初審、反饋、預披露到已經過會的都有,無論走到了第幾步,撤回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以投行為例,其單一項目的絕大部分乃至全部收入有賴于IPO的成功。當自查運動以黑天鵝的姿態降臨,投行IPO項目的項目成本、風險系數、成功率均已大幅改寫,尤其是在高風險的創業板領域。
雖未多做解釋,然而監管部門行勝于言,此舉已對原有的IPO生態鏈構成強烈沖擊。
行至今日,IPO財務專項檢查走到了一個前路未明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自查可謂挾雷霆之勢,也取得了霹靂之效;另一方面,此后的抽查及相應的追責,更令參與各方翹首以觀。
如以風暴雷霆始,以和風細雨終,則不過是過關者暗自僥幸,旁落者不思反省;如將此前的長虹[微博]之勢一以貫之,為市場樹立明確的規則和預期,方可令規范的企業、勤勉的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頷首,也不枉此番辛苦付出的汗水和智慧。
進入【新浪財經股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