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鑫研究)
▌上周回顧
1月6日-1月10日當周,申萬一級行業處于漲跌分化的態勢。其中電子行業上漲1.86%,位列第4位。估值前三的行業為國防軍工、計算機和綜合,電子行業市盈率為52.35。電子行業細分板塊比較,1月6日-1月10日當周,電子行業細分板塊整體處于上漲態勢。其中,印制電路板、數字芯片設計、集成電路封測板塊的漲幅最大。估值方面,數字芯片設計、模擬芯片設計、LED板塊估值水平位列前三,半導體材料、分立器件板塊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CES2025落幕,新產品引領AI在端側應用變革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于當地時間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辦。本次CES主題為“Dive in”(直譯為“深入探索”),取意“AI在端側的創新應用逐步深化”,一場由AI牽動的消費電子上下游變革正在加速到來。
①?AIPC產業鏈迎來上下游“直面較勁”。在CES2025開幕當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主題演講中正式發布了此前盛傳的Blackwell系列GPU——GeForce RTX 50系列,核心產品是RTX 5090顯卡。AMD則將重點放在AIPC芯片上,并推出多款相關產品。英特爾英特爾也發布了多款AI PC移動處理器。AI芯片產業鏈上游搶發新品的同時,聯想、戴爾等AI PC終端廠商也在直面較勁,陸續發布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設備和解決方案以搶占行業先機。建議關注AI PC產業鏈:春秋電子、匯創達、華勤技術、龍旗科技、蘇州天脈、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等。
② AI眼鏡“百鏡大戰”第一槍打響。本次CES中,AR/VR/XR板塊參展企業共312家(中國廠商占83家,占比27%),其中有38家公司展出了眼鏡終端產品,使得現實版“百鏡大戰”上演并引發業界熱議。雷鳥創新宣布與TCL聯合參展,發布AI拍攝眼鏡V3和AI+AR光波導眼鏡X3 Pro。同時,雷鳥V3與阿里通義達成合作,共同打造了業內首個專門面向智能眼鏡的AI大模型。仙瞬科技旗下Halliday也展示全球首款帶顯示的主動式AI智能眼鏡。此外,大朋、莫界科技、雷神科技、Vuzix、Looktech、李未可、Rokid、XREAL、長盈精密等上游廠商和品牌商均有AI眼鏡新品參展,使中國品牌成為CES2025的AI眼鏡生力軍。建議關注AI眼鏡產業鏈:博士眼鏡、明月鏡片、康冠科技、億道信息、國光電器、天鍵股份等。
③ 智能化賦能汽車科技加速應用。本屆CES展會上有超過250家相關企業展出跟汽車相關的最新科技,除了奔馳、寶馬、本田、極氪、小鵬等中外新老車企,英偉達、高通、英特爾等國際芯片巨頭也紛紛瞄準了這一市場,展示了相關解決方案。英偉達公布了下一代汽車智駕芯片Thor已經全面投入生產,預計2025年大規模上車。Mobileye的自動駕駛系統Mobileye Drive亮相,寶馬展示全新的i Vision Dee概念車,黑芝麻智能重點展示其最新的高算力芯片平臺“華山A2000家族”,以及與斑馬智行聯合打造的智能座艙及艙駕融合方案等。建議關注智能駕駛產業鏈:聯創電子、世運電路、電連技術、永新光學、萬集科技、東山精密等。
▌英國反壟斷當局接受補救措施,新思科技收購Ansys有望推進
EDA軟件巨頭新思科技當地時間周三表示,該公司對英國反壟斷機構暫時接受其提出的“反壟斷補救措施”感到滿意,該補救措施涉及該公司以350億美元收購Ansys的未決交易。為了確保新思科技收購Ansys的交易能夠順利通過反壟斷審查,也為了緩解歐盟和英國競爭監管機構的擔憂,新思科技提出了一系列補救措施包括剝離Ansys的光學設計工具(Optical Solutions Group)和分析及優化芯片功耗的工具PowerArtist。新思科技補充表示,這筆大型交易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思科技對于Ansys的大規模收購提議堪稱EDA軟件領域“世紀大收購”,若新思科技成功吞下Ansys,將大幅強化新思科技在EDA軟件領域的龍頭地位,推動其市場份額大幅領先,EDA市場格局將有所變化。建議關注EDA相關標的:華大九天,概倫電子,廣立微等。
半導體制裁加碼,晶圓廠擴產不及預期,研發進展不及預期,地緣政治不穩定,推薦公司業績不及預期等風險。
股票組合及其變化
1.1
本周重點推薦及推薦組
(1)CES2025落幕,新產品引領AI在端側應用變革
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于當地時間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辦。本次CES主題為“Dive in”(直譯為“深入探索”),取意“AI在端側的創新應用逐步深化”,一場由AI牽動的消費電子上下游變革正在加速到來。
① AIPC產業鏈迎來上下游“直面較勁”。在CES2025開幕當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主題演講中正式發布了此前盛傳的Blackwell系列GPU——GeForce RTX 50系列,核心產品是RTX 5090顯卡。AMD則將重點放在AIPC芯片上,并推出多款相關產品。英特爾英特爾也發布了多款AI PC移動處理器。AI芯片產業鏈上游搶發新品的同時,聯想、戴爾等AI PC終端廠商也在直面較勁,陸續發布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設備和解決方案以搶占行業先機。建議關注AI PC產業鏈:春秋電子、匯創達、華勤技術、龍旗科技、蘇州天脈、思泉新材、中石科技等。
② AI眼鏡“百鏡大戰”第一槍打響。本次CES中,AR/VR/XR板塊參展企業共312家(中國廠商占83家,占比27%),其中有38家公司展出了眼鏡終端產品,使得現實版“百鏡大戰”上演并引發業界熱議。雷鳥創新宣布與TCL聯合參展,發布AI拍攝眼鏡V3和AI+AR光波導眼鏡X3 Pro。同時,雷鳥V3與阿里通義達成合作,共同打造了業內首個專門面向智能眼鏡的AI大模型。仙瞬科技旗下Halliday也展示全球首款帶顯示的主動式AI智能眼鏡。此外,大朋、莫界科技、雷神科技、Vuzix、Looktech、李未可、Rokid、XREAL、長盈精密等上游廠商和品牌商均有AI眼鏡新品參展,使中國品牌成為CES2025的AI眼鏡生力軍。建議關注AI眼鏡產業鏈:博士眼鏡、明月鏡片、康冠科技、億道信息、國光電器、天鍵股份等。
③ 智能化賦能汽車科技加速應用。本屆CES展會上有超過250家相關企業展出跟汽車相關的最新科技,除了奔馳、寶馬、本田、極氪、小鵬等中外新老車企,英偉達、高通、英特爾等國際芯片巨頭也紛紛瞄準了這一市場,展示了相關解決方案。英偉達公布了下一代汽車智駕芯片Thor已經全面投入生產,預計2025年大規模上車。Mobileye的自動駕駛系統Mobileye Drive亮相,寶馬展示全新的i Vision Dee概念車,黑芝麻智能重點展示其最新的高算力芯片平臺“華山A2000家族”,以及與斑馬智行聯合打造的智能座艙及艙駕融合方案等。建議關注智能駕駛產業鏈:聯創電子、世運電路、電連技術、永新光學、萬集科技、東山精密等。
(2)英國反壟斷當局接受補救措施,新思科技收購Ansys有望推進
EDA軟件巨頭新思科技當地時間周三表示,該公司對英國反壟斷機構暫時接受其提出的“反壟斷補救措施”感到滿意,該補救措施涉及該公司以350億美元收購Ansys的未決交易。為了確保新思科技收購Ansys的交易能夠順利通過反壟斷審查,也為了緩解歐盟和英國競爭監管機構的擔憂,新思科技提出了一系列補救措施包括剝離Ansys的光學設計工具(Optical Solutions Group)和分析及優化芯片功耗的工具PowerArtist。新思科技補充表示,這筆大型交易預計將于2025年上半年完成。新思科技對于Ansys的大規模收購提議堪稱EDA軟件領域“世紀大收購”,若新思科技成功吞下Ansys,將大幅強化新思科技在EDA軟件領域的龍頭地位,推動其市場份額大幅領先,EDA市場格局將有所變化。建議關注EDA相關標的:華大九天,概倫電子,廣立微等。
1.2
海外龍頭動態一覽
1月6日-1月10日當周,海外龍頭總體呈現漲跌分化的態勢。美光科技領漲,漲幅為10.54%,安森美半導體領跌,跌幅為-15.60%。
更宏觀角度,我們可以用費城半導體指數來觀察海外半導體行業整體情況。該指數涵蓋了 17 家 IC 設計商、6 家半導體設備商、1 家半導體制造商和 6 家 IDM 商,且大部分以美國廠商為主,能較好代表海外半導體產業情況。
從數據來看,1月6日-1月10日當周,費城半導體指數總體呈現下跌的態勢,近兩周整體處于震蕩的態勢。更長時間維度上來看,2023 年 1-6 月,復蘇跡象明顯,處于震蕩上行行情;7 月以來處于下行行情;10月底開始持續上漲。2024年上半年整體處于上升態勢,7月出現大幅回調,8月處于震蕩下行行情,9月出現探底回升,四季度總體處于震蕩的態勢。
周度行情分析及展望
2.1
周漲幅排行
跨行業比較,1月6日-1月10日當周,申萬一級行業處于漲跌分化的態勢。其中電子行業上漲1.86%,位列第4位。估值前三的行業為國防軍工、計算機和綜合,電子行業市盈率為52.35。
電子行業細分板塊比較,1月6日-1月10日當周,電子行業細分板塊整體處于上漲態勢。其中,印制電路板、數字芯片設計、集成電路封測板塊的漲幅最大。估值方面,數字芯片設計、模擬芯片設計、LED板塊估值水平位列前三,半導體材料、分立器件板塊估值排名本周第四、五位。
1月6日-1月10日當周,重點關注公司周漲幅前十:數字IC占4席,光學元器件占2席,LED、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模擬IC、PCB、封測各占一席。兆易創新(數字IC)、茂萊光學(光學元件)、精研科技(消費電子零部件及組裝)包攬前三,周漲幅分別為27.65%、24.65%、23.13%。
2.2
行業重點公司估值水平和盈利預測
行業高頻數據
3.1
臺灣電子行業指數跟蹤
行業指標上,我們依次選取臺灣半導體行業指數、臺灣計算機及外圍設備行業指數、臺灣電子零組件行業指數、臺灣光電行業指數,來觀察行業整體景氣。日期上,我們分別截取各指數近兩周的日度數據、近兩年的周度數據,來考察不同時間維度的變化。
近兩周:環比看,12月30日-1月10日兩周,臺灣半導體行業指數、臺灣計算機及外圍行業設備行業指數、臺灣電子零組件行業指數以及臺灣光電子行業指數總體呈現先下跌后上漲再下跌的趨勢。
近兩年:更長時間維度看,臺灣電子行業各細分板塊指數2023年上半年整體呈現震蕩上行趨勢,但進入下半年來復蘇有所放緩。2024年整體呈現先上漲后下跌再企穩并震蕩的態勢。其中臺灣半導體行業指數2023 年下半年呈現先降后升態勢,2024年上半年總體呈現加速上行態勢,三季度呈現先急跌后企穩并震蕩上行的態勢,四季度保持震蕩格局。臺灣計算機及外圍設備行業指數2024年呈現上半年震蕩上行,三季度先下跌后企穩震蕩回升,四季度震蕩走平的態勢。臺灣電子零組件行業指數、臺灣光電行業指數2024年總體呈現上半年震蕩上行,下半年先下跌后企穩并震蕩的態勢。
我們可以通過中國臺灣IC產值同比增速,將電子各板塊合在一起觀察:
中國臺灣IC各板塊產值同比增速自2021年以來持續下降,從2023年Q2開始陸續有所反彈,各板塊產值降幅均有所收窄。IC板塊整體表現不佳,主要因為消費電子需求差,導致IC設計下滑,加之2021年缺貨、漲價導致的2022年庫存水位上升。但隨著AI、5G、汽車智能化等應用領域的推動,2024年需求開始逐步回升。
3.2
電子行業主要產品指數跟蹤
受益于上游頭部供應商減產以及2023年第四季度消費電子市場有所恢復,存儲芯片價格整體呈現回升趨勢。NAND方面:Wafer:512GbTLC現貨平均價從2023年7月底開始回升,隨后從2024年3月底進入下降態勢,2024年12月30日價格為2.44美元。DRAM方面:DRAM:DDR4(8Gb(512Mx16),3200Mbps)現貨平均價從2023年9月中旬開始持續上漲,2024年3月以來價格略有下滑,6月之后呈現小幅回升態勢,9月之后又重回下跌態勢,12月以來下跌速率有所放緩,2025年1月10日價格為1.58美元。
全球半導體銷售額自2024年4月份觸底以來逐步攀升。2024年11月,全球半導體當月銷售額為578.2億美元,同比增長20.7%,環比增長1.65%,其中中國銷售額為 161.8億美元,環比下降0.12%,占比達 27.98%。自2023年12月以來,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同比連續正增長12個月,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顯著。
面板價格保持穩定態勢。面板價格自2021年7月以來,價格持續下降,目前價格整體保持穩定,其中液晶電視面板:32寸:OpenCell:HD價格近期有所回升,2024年12月23日為36美元/片,液晶顯示器面板:21.5寸:LED:FHD價格自2022年8月23日以來,價格逐步由44.3美元/片下降至43美元/片,2024年3月22日價格略有上升,為44美元/片。
2024年11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5.6%。全球范圍內分季度來看, 2024年全球第一、第二季度手機出貨量維持上升,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主要由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全球進入新一輪換機周期;另一方面是折疊機、AI手機等新產品不斷發布。
無線耳機方面,國內海關出口數據顯示,2023 年以來呈現復蘇趨勢, 2024年全年無線耳機月度出口量同比增幅大部分時間為正,累計出口量同比穩定增長。無線耳機技術已經充分成熟,相對于手機消費,無線耳機普及還有空間,隨著無線耳機傳感器的增多,產品體驗感會更加出色,疊加價值量相對手機較小,換機周期會顯著快于手機。因此,隨著國內的放開和經濟復蘇,我們繼續看好無線耳機這類可穿戴設備的成長。
中國智能手表進入 2024 年之后出現反彈,第一季度智能手表累計產量同比增長 24.7%,打破近兩年的持 續下滑趨勢,第二季度智能手表累計產量同比增長 10.90%,第三季度智能手表累計產量同比增長9.8%,增幅有所縮窄。隨著生成式 AI 與終端硬件的結合,智能手表有望集成更多 AI 功能,從而為市場增長開辟新途徑。
個人電腦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1.33%,第三季度全球PC消費略微不及預期。回顧歷史,2020-2021年疫情帶來居家辦公需求快速上升,推動PC重回增長軌道,但疫情帶來的短期復蘇結束后PC重回弱勢趨勢,在2022Q2開始進入下行區間,2023Q3開始出貨量同比降幅逐步收窄,全年品牌臺機/品牌一體機/服務器出貨量同比微增2.62%。AI大模型落地給PC產業鏈帶來新的創新驅動力,另外PC換機潮的到來,2025年PC市場有望恢復增長。
隨著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以及國家大力推廣新能源車,新能源車銷量依舊保持強勁增長勢頭,2024年1-3季度分別取得31.82%、32.06%、33.37%的同比增速。2023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949.52萬輛,同比增長37.88%。2024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達到337.6萬輛,同比增長33.37%。新能源車產業鏈已經發展成熟,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帶來的電子零部件和汽車半導體的需求將持續保持高成長態勢。
近期新股
4.1
先鋒精科(688605.SH):深耕半導體設備精密零部件領域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公司主營業務為半導體刻蝕和薄膜沉積設備細分領域關鍵零部件的精密制造專家。公司產品已少量供應7nm及以下國產刻蝕設備商。此外,公司積極布局光伏、醫療等其他領域。
公司緊貼客戶需求,將跨學科知識、多實驗工藝方法、產業鏈資源加以整合,形成了關鍵工藝部件、工藝部件和結構部件三大類主要產品,重點應用于刻蝕設備和薄膜沉積設備等半導體核心設備中。刻蝕方面,公司主要提供以反應腔室、內襯為主的系列核心配套件。薄膜沉積方面,公司主要提供加熱器、勻氣盤等核心零部件及配套產品。客戶方面,公司已與行業頭部客戶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托荊科技、華海清科、中芯國際等企業展開密切和合作。
具體來看,腔體是半導體設備中參與晶圓制備反應工序的關鍵部件,能夠為晶圓生產提供腐蝕、潔凈和高真空環境。內襯通常為薄壁型金屬布局,是安裝在刻蝕腔體內部的袖套型部件,保護腔體免受腐蝕性工藝環境的影響,降低腔體制造成本、提升腔體使用壽命。加熱器是芯片制造過程中為硅片或工藝環境提供和控制所需要溫度的器件。勻氣盤能使得特種氣體通過氣盤上的小孔后均勻沉積在晶圓表面,保證晶圓表面膜層的均勻性和一致性。
2023年公司主營業務營收5.58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80億元,扣非凈利潤0.80億元。公司2020-2023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02億元、4.24億元、4.70億元和5.58億元,2021-2023年YOY依次為110.20%、10.87%、18.73% ;2020-2023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38億元、1.05億元、1.05億元和1.75億元,2021-2023年YOY依次為373.57%、-0.38%、-23.39%。
4.2
萬源通(920060.BJ):深耕PCB領域的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公司主營業務為印制電路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單面板、雙面板和多層板。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家用電器、通信設備等領域。
公司經過多年技術研發及工藝技術積累,產品類型涵蓋銅基板、鋁基板、厚銅板、陶瓷板、埋容/埋阻材料線路板、高頻/高速材料線路板等特殊基材、特殊工藝類型的產品,并持續投入工藝及技術研發,產品質量滿足了各行業客戶對印制電路板高品質、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等方面的要求。公司系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擁有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蘇州市自動化印刷電路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蘇州市電子智能集成印刷電路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鹽城市高精密PCB線路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榮譽稱號,取得并實施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5001能源管理體系、ISO14064溫室氣體管理體系、IATF16949汽車行業質量體系認證、QC080000電子電器產品中有害物質過程管理體系認證、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認證和美國UL安全認證。
公司主要產品PCB的產品類型可按照以下兩種方式劃分,分別是按線路板層數劃分和按特殊工藝、特殊基材劃分。從線路板層數來看,公司的產品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和多層板。公司生產單面板以大批量為主,生產雙面板和多層板以“中小批量、多品種、高品質、快速交貨”為市場策略,在滿足客戶大批量訂單需求的同時,快速響應中小批量客戶需求,實現柔性化生產。其中,單面板在絕緣基板單面覆銅,在銅層上采用影像轉移方法制作出導線圖層及需要焊接的焊盤,其特點是圖形制作工藝快捷、產品制作周期短、制作成本低、產品品質穩定性高;雙面板在絕緣基板上兩面布線路結構式的電路板,經由導通孔將兩面線路連接,其結構比單面板復雜,制作工藝流程增加;PCB多層板與單面板、雙面板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內部電源層和接地層,用一塊雙面作內層、兩塊單面作外層或多塊雙面作內層、兩塊單面作外層的印刷線路板,通過定位系統及絕緣材料交替疊合在一起且導電圖形按設計要求進行互連,且層數越多,技術層次也越高,對產品的技術支持能力也越強。從特殊工藝、特殊基材來看,公司的產品分為銅基板、鋁基板、厚銅板、金手指板、樹脂填孔板、陶瓷板、埋容/埋阻材料線路板高頻/高速材料線路板,能夠一站式滿足客戶對于產品的定制化需求。目前,公司專注于汽車電子、工業控制、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領域,主要客戶在汽車電子領域內包括晨闌光電、埃泰克、長江汽車、科世達和馬瑞利等知名客戶;工業控制電源類領域包括明緯集團、全漢(3015.TW)、臺達集團(臺達電2308.TW)等優質客戶;消費電子及家用電器領域主要包括群光電子(2385.TW)、LG集團、光寶科技(2301.TW)、新普(6121.TWO)等知名客戶。
2023年公司主營業務營收9.84億元,2023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8億元,扣非凈利潤1.10億元。公司2020-2023分別實現營業收入7.25億元、10.12億元、9.69億元和9.84億元,2020-2023年YOY依次為6.44%、39.71%、-4.23%、1.51%?;2020-2023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0.46億元、0.19億元、0.53億元和1.18億元,YOY依次為20.37%、-57.95%、171.40%和124.75%。
行業動態跟蹤
5.1
半導體
2024 Q3半導體營收三星穩居榜首 英偉達排名第七
市調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2024年第三季度的數據調研,公布了該季度半導體營收、代工廠市場份額及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AP)的市場份額排名。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三星、SK海力士及高通位列半導體營收前3名,英偉達僅位列第7。
在2024年第三季度,三星保持了其全球半導體市場第一的位置。然而,其市場份額從2024年第二季度的13%下降至12.4%,主要是由于庫存估值收益低于預期。SK海力士穩居第二位,報告顯示其收入同比增長94%,主要得益于HBM的強勁需求,尤其是來自數據中心客戶如英偉達的需求。高通位列第三,其半導體收入得益于汽車領域的穩健增長。公司對其智能手機業務持樂觀態度,已上調2025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預期,同時觀察到物聯網領域的溫和復蘇。然而,英特爾在2024年第三季度繼續面臨疲軟,主要是由于其先進芯片制造銷售尚處于起步階段。英偉達利用廣泛的AI應用,在第三季度半導體收入達到約70億美元,以4.4%的份額排名榜單第七名。
(資料來源:集微網)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在光學張量處理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年來,隨著深度學習領域的蓬勃發展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興起,神經網絡模型的復雜度持續攀升,模型參數量更是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態勢。然而,面對龐大的張量計算需求,傳統的存儲和處理分立的電子計算硬件面臨計算延遲大、功耗高等問題,從而成為了制約人工智能領域快速進步的一大瓶頸。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李明研究員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光學張量處理單元,該OTPU使用無需熱調諧的微環諧振器作為核心單元,基于波分復用技術通過波長調諧和調制器偏置點改變實現實數域權重調整,實現了34.04 TOPS/mm2 的超高算力密度,為高算力光計算實現探索了一種全新的技術路徑。該方案通過引入光波/微波多域復用技術有效擴展了數據輸入維度,從而實現光學張量運算,提高了信息訪問的靈活度,降低了對高速模數/數模轉換器的依賴。該研究成果展示了光計算在高性能、高維數據處理方面的巨大潛力,為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中的張量計算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
(資料來源:集微網)
SEMI:2025年全球將開建18座晶圓廠,中國大陸占3座
SEMI表示,2025年將開始建設18座新的半導體晶圓廠,這表明該行業致力于支持創新和顯著的經濟增長。美洲和日本是領先地區,各計劃建設4個項目。中國大陸、歐洲&中東地區并列第三,各計劃建設3個項目。中國臺灣計劃建設2個項目,而韓國和東南亞各計劃建設1個項目。
先進節點引領半導體行業擴張,預計半導體產能將進一步加速,預計年增長率為6.6%,到2025年每月晶圓(WPM)總數將達到3360萬片(以200mm當量計算)。這一擴張將主要由HPC應用中的前沿邏輯技術和邊緣設備中生成式AI的日益普及所推動。代工廠供應商預計將繼續成為半導體設備采購的領先者。預計代工部門的產能將同比增長10.9%,從2024年的每月1130萬片增至2025年創紀錄的每月1260萬片。
(資料來源:集微網)
2024年A股半導體設備公司總營收預達990億元,增速明顯高于其他領域
不久前,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公布了對中國半導體出口管制措施新規則,將140家中國半導體相關公司列入“實體清單”,其中包括100多家半導體設備和工具制造商。這是美國對華芯片制裁有史以來新增“實體清單”公司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
在美日荷出口管制趨嚴的背景下,中國半導體設備發展的速度驚人,集微咨詢統計了2019-2024年半導體上市公司的業績情況,設備領域半導體企業總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30.5%,總凈利潤復合增長率36.7%,增速明顯高于其他領域。
據統計,營業收入方面,A股半導體設備上市公司,2019年總額為200.9億元,2020年總額為251.8億元,同比增長25%,2021年總額為383.7億元,同比增長52%,2022年總額為578.3億元,同比增長51%,2023年總額為767.6億元,同比增長33%。集微咨詢預計2024年A股半導體設備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為990億元,同比增長29%,2019-2024年其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30.5%。凈利潤方面,A股半導體設備上市公司,2019年總額為26.2億元,2020年總額為42.8億元,同比增長63%,2021年總額為74.3億元,同比增長73%,2022年總額為119.2億元,同比增長60%,2023年總額為160.2億元,同比增長34%。集微咨詢預計2024年A股半導體設備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為171億元,同比增長6%。2019-2024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6.7%。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預計增長率為6%,相比此前大幅降低。集微咨詢分析師表示,由于近年設備企業發展迅速,競爭也開始變得愈加激烈,導致凈利潤增長率大幅降低。
(資料來源:集微網)
5.2
消費電子
中國2024年折疊手機出貨量占全球一半 但增長趨緩
中國2024年折疊屏幕手機出貨量,將占全球一半。不過,折疊手機顯示器在2024年第三季的年比出貨量首次出現下降,預計2025年的出貨量也將持續衰退。自從折疊屏幕手機問世以來,中國折疊屏幕智能手機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但目前增長率正在放緩,與往年三位數的年增長率形成鮮明對比。
在折疊屏幕手機類別中,橫折式(大折疊)手機表現優于翻蓋式(小折疊)。當前中國手機市場進入存量競爭格局,整個產業趨于飽和,換機周期加長。而折疊屏幕手機在便攜性和大屏幕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其使用場景相對有限,難以激發消費者強烈的購買欲望。盡管中國折疊手機市場成長放緩,但這類型手機在飽和的智能手機市場仍是個亮點。該機構預計,蘋果將在2026年下半年進入該市場。屆時,或將進一步帶動折疊式屏幕手機進一步普及。
(資料來源:集微網)
榮耀進軍印尼與蘋果三星正面競爭
1月9日,榮耀正式宣布進軍印尼市場。2024年第三季度,東南亞智能手機市場同比增長15%,達到2500萬部。其中印尼智能手機出貨量在東南亞地區占比達到了35%,足見其強勁的增長潛力。從整體情況來看,當前印尼手機市場85%仍被低端設備占據,但消費者對中高端產品的需求,特別是對新技術和高端體驗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敢與蘋果、三星正面競爭,支撐榮耀進軍印尼市場的一個底氣,是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市場的實戰經驗。談到印尼市場的策略,李靜表示,與其他品牌進入印尼市場的策略不同,榮耀不追求印尼市場的短期銷量擴張,而是希望通過深耕價值市場,將榮耀品牌打造成印尼中高端科技產品的標桿。推出差異化產品是榮耀深入印尼市場的關鍵之舉。2025年,榮耀計劃在印尼市場推出20 - 30款產品,涵蓋手機、平板、電腦、穿戴設備、音頻產品等多個領域,首批產品將于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發布,其中榮耀具有優勢的折疊屏產品將是首發新品之一。在渠道策略方面,為進一步覆蓋印尼市場,榮耀已與印尼頂尖企業Erajaya達成全方位戰略合作。Erajaya是印尼最大的移動設備和電子產品零售商,榮耀計劃第一年讓產品在Erajaya的300 - 500家門店鋪貨,同時計劃在第一年開設10家榮耀品牌體驗店。?
(資料來源:集微網)
CES2025觀察:AIPC、汽車智能、AI眼鏡、人形機器人四大領域產品引領AI在端側應用變革
CES 2025于當地時間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維加斯舉辦,吸引近1500家中國企業等眾多展商參與,主題聚焦AI端側應用深化,促使消費電子變革加速。
會上有四大領域引領AI端側應用變革,這四大領域的創新成果正有力推動AI在端側應用變革,彰顯展會影響力與行業發展趨勢:一是AIPC領域,英偉達、AMD、英特爾、高通等競爭激烈,各推新品或亮出布局計劃。同時終端廠商也積極跟進,且在自動駕駛方面,車企與芯片企業合作不斷,推動相關技術發展;二是汽車智能領域,超250家相關企業參展,芯片巨頭與車企紛紛展示成果。雖有芯片量產延遲等情況,但整體上自動駕駛技術受矚目,眾多企業帶來創新,像智能座艙新技術等,中國品牌應用AI大模型也讓智能化應用場景有新變化;三是AI眼鏡領域,因技術路徑獲驗證,吸引眾多企業布局,成展會焦點。雷鳥創新、Rokid等諸多廠商展出新品,產品具輕便、智能交互等趨勢,雖續航是痛點,但行業看好其發展,有望成智能穿戴新風口;四是人形機器人領域,這是熱門競爭賽道,各國企業積極展示,英偉達助力開發,中國廠商優勢明顯,展示的機器人應用場景廣泛,“中國造”機器人更是亮點,功能多樣,前景廣闊。
(資料來源:集微網)
5.3
汽車電子
2025版以舊換新政策出爐,報廢舊乘用車最高補2萬元
汽車報廢更新支持方面,在《關于進一步做好汽車以舊換新有關工作的通知》基礎上,將符合條件的國四排放標準燃油乘用車納入可申請報廢更新補貼的舊車范圍。個人消費者報廢2012年6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汽油乘用車、2014年6月30日前注冊登記的柴油及其他燃料乘用車,或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冊登記的新能源乘用車,并購買納入《減免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的新能源乘用車或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單臺補貼2萬元、購買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車單臺補貼1.5萬元。個人消費者按本通知標準申請補貼,相應報廢的機動車須為本通知公布之日前登記在本人名下的機動車。
《通知》同時完善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個人消費者轉讓登記在本人名下乘用車并購買乘用車新車的,給予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支持,購買新能源乘用車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5萬元,購買燃油乘用車單臺補貼最高不超過1.3萬元。個人消費者按本通知標準申請補貼,轉讓的既有乘用車登記在本人名下的時間最遲不得晚于本通知公布之日。
(資料來源:集微網)
面向汽車智能化,英特爾將推出新型ACU處理器
在CES上,英特爾推出了一款面向新能源汽車電機控制的車規級汽車控制器芯片——自適應控制單元(ACU)。新能源汽車動力域一向采用微控制器(MCU)進行電源控制和能源管理。英特爾表示,ACU集成硬件可編程單元,從而實現更好的實時性控制,以此適應新的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可滿足域控、跨域融合和新E/E架構的種種需求,使客戶能夠快速開發驗證經濟高效的動力總成域控制器,靈活進行功能集合,同時確保著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
新推出的這款ACU U310可支持將多個實時、安全關鍵型和網絡安全功能、應用和域(多合1)整合到單個芯片之中。由于集成了一塊靈活的邏輯區域,可從 CPU核中卸載實時控制算法,確保即使在將多個微控制器工作負載整合到單個區域MCU中時,也能實現可靠的性能、免受干擾(FFI)和確定性的數據傳輸。這種雙腦路徑支持更多的工作負載整合,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增強安全性、網絡安全性和性能。
ACU還可以降低每千瓦成本并提高了能源效率,使車輛能夠回收高達40%的動力總成系統能量損失。全球統一輕型車輛測試程序 (WLTP) 顯示,ACU還能將效率提升3%~5%。這也意味著,與傳統解決方案相比,ACU帶來了更長的續航里程、更快的充電速度和更靈敏的駕駛體驗,同時還能顯著降低每輛車的物料清單(BOM)、電機尺寸和電池成本。
(資料來源:集微網)
特斯拉新款Model Y正式上市
特斯拉新款Model Y正式上市,該車采用貫穿式漫反射尾燈,支持4.3秒百公里加速,并提供座椅通風+靜謐座艙+環繞式氛圍燈設計。新款車型提供有后輪驅動版和長續航全輪驅動版(CLTC:719公里),售價分別為26.35萬元、30.35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在發布新款Model Y時,同時喊出“盡管對比”的口號,小米SU7,該車通過參考保時捷設計,在性能上全面對標Model 3,銷售當年就創下13.68萬輛的良好成績,并在月銷量上超過了Model 3。目前小米正在開發新款YU7新車型,根據公開資料,該車長4999mm,寬1996mm,高1600mm,軸距為3米,采用蘇州匯川聯合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雙電機系統,功率配置為220/288kw,綜合峰值功率可達691馬力,最高車速可達253km/h,匹配寧德時代旗下的三元鋰離子電池。據市場分析小米YU7將對標特斯拉Model Y。
(資料來源:集微網)
英偉達:將與豐田汽車共同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
在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英偉達CEO黃仁勛宣布,英偉達將與豐田汽車共同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此外,自動駕駛技術公司Aurora、大陸集團和英偉達還宣布將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部署由英偉達DRIVE提供支持的無人駕駛卡車。DriveOS系統將集成到大陸集團計劃2027年量產的SAE 4級自動駕駛系統Aurora Driver中。
(資料來源:集微網)
基于AI原生OS,吉利發布“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
吉利亮相2025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并發布了行業首個“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吉利的“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基于AI原生OS構建,覆蓋了C端消費者、B端企業服務以及空天地一體的智能生態。基于“智能汽車全域AI”開發的端到端語音大模型、AI數字底盤、Flyme Auto 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最新的AI技術成果,將逐步在吉利新車型上普及應用。
吉利高度關注智能汽車與AI技術的融合與應用,并構建了覆蓋C端消費者、B端企業服務以及空天地一體的智能生態的“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相比單純的車端AI應用的范疇,吉利的智能汽車全域AI覆蓋的范圍更廣、內容也更豐富。吉利的“智能汽車全域AI”技術體系已全面融入到產品開發中,不僅GEA架構得到了星睿AI大模型的賦能,全新的3.0電子電氣架構、車規級芯片和操作系統中,也均融入了吉利AI技術因子,吉利也由此成為了行業首個“用AI架構造AI汽車”的全體系能力的車企。
在算力領域,吉利建成了行業首個“云數智一體”超級智算中心——吉利星睿智算中心,并完成了行業首個智能計算中心管理流程的認證;在數據領域,吉利已積累10T 的token數據、40B的汽車領域垂類數據,建成合成數據平臺,為大模型訓練準備了核心“燃料”,大幅提升大模型“認知能力”的上限;在算法上,吉利發布了全球首個汽車行業全場景AI大模型——吉利星睿AI大模型,獲得中國通信院“4+級”最高等級評級。
(資料來源:集微網)
行業重點公司公告
華勤技術: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告
公司此次股權激勵采用限制性股票的方式,股份來源為從二級市場回購的公司A股普 ??通股股票。本激勵計劃擬授予的限制性股票總量不超過348.1125萬股,約占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101,589.062萬股的0.34%。其中,首次授予不超過278.49萬股,占擬授予權益總額80.00%,約占股本總額的0.27%;預留69.6225萬股,占擬授予權益總額20.00%,約占股本總額的0.07%。
本激勵計劃擬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在各激勵對象間的分配情況如下
甬矽電子:關于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
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擬用招商銀行寧波分行專項貸款及自有資金,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方式回購部分A股股票,回購價格不超32.44元/股,回購總金額不低于7,000萬元、不超過9,000萬元,回購股份擬用于員工持股、股權激勵計劃或轉換公司可轉債,回購期限是自董事會審議通過起12個月內。
截至2025年1月6日,公司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首次回購公司股份106,605股,占公司總股本408,412,400股的比例為0.03%,回購成交的最高價為29.00元/股,最低價為28.88元/股,支付的資金總額為人民幣3,089,961.45元(不含印花稅、交易傭金等交易費用)。
公司回購方案的具體情況如下:
翱捷科技:關于首次公開發行部分限售股票上市公告
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披露本次股票上市相關情況。其上市類型為首發限售股份,股票認購方式選定為網下,此次上市股數為135,800,789股,上市流通總數同樣是135,800,789股,上市流通日期明確為2025年1月14日。
本次即將上市流通的限售股屬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的部分限售股,數量達135,800,789股,占公司股本總數的32.46%,涉及的限售股股東共計10名。這些限售股自公司2022年1月14日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起開始鎖定,鎖定期為36個月,如今即將屆滿,所以將于2025年1月14日起正式上市流通,這一變動或將對公司股票的市場流通情況產生一定影響。
限售股上市流通明細清單如下:
全志科技:關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購注銷完成的公告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回購注銷第一類限制性股票合計293,800股,占回購注銷前總股本的0.046%,涉及2020年、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因人員重疊,激勵對象共6人,回購價格分別為8.15元/股、10.36元/股。截至公告日,已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回購注銷手續,完成后公司總股本從633,421,232股減至633,127,432股。
公司股本結構變動如下:
甬矽電子: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
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24年年度經營情況如下:預計實現營業收入350,000.00萬元至370,000.00萬元,較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同比增加46.39%至54.76%;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達5,500.00萬元到7,500.00萬元;預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3,000.00萬元到-2,000.00萬元。
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向好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全球半導體行業溫和復蘇,集成電路行業景氣度回升,下游需求帶動公司產能利用率提升,營收規模快速增長;二是產品線建設成果顯著,晶圓級封裝和汽車電子等領域產品線不斷豐富,一站式交付能力形成,助力營收;三是客戶群拓展順利,在鞏固原有合作基礎上,積極開拓多地區、多領域新客戶并取得進展;四是隨著營業收入增長,規模效應顯現,毛利率有所回升。
普冉股份: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摘要公告
蘇州國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18日通過了《集中競價方式回購公司股份方案》,計劃回購總金額為3,000萬元至4,000萬元,回購價格不超過32.56元/股,實施期限為2024年4月18日至2025年4月17日。本次回購股份用于減少注冊資本、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轉換可轉債等用途,以維護公司價值及股東權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股份1,936,876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76451%,回購成交價格區間為14.63元/股至20.14元/股,累計支付資金33,604,491.67元(含印花稅及交易費用)。公司本次回購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充分體現了對股東利益的重視及公司穩定發展的信心。
本激勵計劃擬授予激勵對象的限制性股票數量為111.2790萬股,約占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布日公司股本總額10,560.9735萬股的1.05%。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89.0232萬股,約占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布日公司股本總額10,560.9735萬股的0.84%,占本激勵計劃擬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的80.00%;預留22.2558萬股,約占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布日公司股本總額10,560.9735萬股的0.21%,占本激勵計劃擬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的20.00%。
激勵對象名單及擬授出權益分配情況如下:
中石科技:2024年度業績預告
北京中石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業績報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盈利為19000萬元-220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57.60%-198.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的盈利為16200萬元-19200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04.82%-261.27%,
2024年公司歸母凈利潤預計上升,原因有三:一是消費電子行業回暖,公司拓展北美大客戶業務,新品、新項目放量提份額;二是AI賦能下,相關行業迭代催生需求,公司聚焦優質領域,新項目逐步放量;三是強化精益管理,優化業務與資產,提升盈利能力。此外,報告期內非經常性損益預計影響凈利潤2,800萬元,主要來自理財產品收益和非流動資產處置損益,具體數據以2024年度報告披露為準。
預計業績情況如下:
精測電子:武漢精測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收購參股公司股權的公告
武漢精測電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1月9日與江門廣匯新測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擬以自有資金8,850萬元受讓其持有的江門精測電子技術有限公司72.5%股權(對應注冊資本21,750萬元,廣匯新測實繳8,850萬元),轉讓價格為每注冊資本1元,受讓股權中未出資到位的認繳注冊資本12,900萬元由受讓方按修改后章程承擔實繳義務,交易完成后公司將持有江門精測100%股權,且該事項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及發展產生不利影響,符合公司長遠規劃與全體股東及公司利益。
本次收購前后江門精測股權如下:
聚辰股份:關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三個歸屬期及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預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一個歸屬期歸屬結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
聚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預留授予部分第二批次第三個歸屬期及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預留授予部分第一批次第一個歸屬期歸屬結果暨股份上市的公告,本次股票上市類型為股權激勵股份,采用網下認購方式,上市流通總數296,600股,將于2025年1月15日上市流通,此前歷經多輪董事會、監事會審議、股東大會批準等流程確定各計劃各批次的授予、歸屬等事宜,股票來源為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A股普通股股票,明確了不同計劃批次的歸屬人數與股份數量情況,說明了上市流通安排、董事及高管限售轉讓限制以及股本變動情況,且經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審驗已完成股份登記及相關資金收付,變更后注冊資本與實收資本均為157,718,544元。
本次股本變動如下:
(1)半導體制裁加碼
(2)晶圓廠擴產不及預期
(3)研發進展不及預期
(4)地緣政治不穩定
(5)推薦公司業績不及預期
證券研究報告:《CES2025引領AI端側應用變革,新思科技收購Ansys有望推進—電子行業周報》
對外發布時間:2024年1月12日
發布機構:華鑫證券
本報告分析師:
毛正? SAC編號:S1050521120001
呂卓陽? SAC編號:S1050523060001
電子通信組簡介
毛正:復旦大學材料學碩士,三年美國半導體上市公司工作經驗,曾參與全球領先半導體廠商先進制程項目,五年商品證券投研經驗,2018-2020年就職于國元證券研究所擔任電子行業分析師,內核組科技行業專家;2020-2021年就職于新時代證券研究所擔任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iFind 2020行業最具人氣分析師,東方財富2021最佳分析師第二名;東方財富2022最佳新銳分析師;2021年加入華鑫證券研究所擔任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
高永豪:復旦大學物理學博士,曾先后就職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東方財富證券研究所,2023年加入華鑫證券研究所。
呂卓陽: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碩士,曾就職于方正證券,4年投研經驗。2023年加入華鑫證券研究所,專注于半導體材料、半導體顯示、碳化硅、汽車電子等領域研究。
何鵬程:悉尼大學金融碩士,中南大學軟件工程學士,曾任職德邦證券研究所通信組,2023年加入華鑫證券研究所。專注于消費電子、算力硬件等領域研究。
張璐:早稻田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學士,香港大學經濟學碩士,2023年加入華鑫證券研究所,研究方向為功率半導體、先進封裝。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注冊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而直接或間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補償。
法律聲明
本微信平臺所載內容僅供華鑫證券的客戶參考使用。因本資料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并非華鑫證券的客戶,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還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我們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非常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