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隨著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視頻會議的召開,一場針對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反腐風暴正全面推進。連日來,多場學術會議延期或取消,各醫療機構發起自查自糾行動,要求退回“講課費”等不合理報酬,藥企也緊急召集業務員培訓合規推廣內容。
實際上,當前我國醫藥產業正處在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跨越的重要歷史新階段,醫藥創新生態也正在發生變革,高水平合規將為助推醫藥產業可持續發展筑牢根基,完善的合規管理體系已成為醫藥企業最閃亮的名片。在強監管、嚴監管的新常態下,合規經營、轉型升級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醫藥產業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舉措。
值此之際,21世紀經濟報道、21世紀新健康研究院合規進行時報道組特推出專題報道,聚焦 A 股上市藥企群體在推動提質降費,防范商業賄賂與不公平競爭,履行反腐糾風工作方面,合規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楊坪 深圳報道
在醫藥反腐持續高壓下,醫藥企業的 IPO之路也面臨沖擊。
近日,上海榮盛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榮盛生物”)主動撤回了科創板IPO申請,其主要從事水痘減毒活疫苗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2022年6 月 27 日獲科創板受理,2022年12月26日通過上市委會議。
過會以來,榮盛生物一直未提交注冊,期間因補充財務資料暫停審核一次,今年6 月6 日恢復審核,不承想兩個月后卻主動終止了 IPO。
對于終止原因,榮盛生物并未披露。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也曾多次致電榮盛生物對外公布的聯絡電話,均無人接聽。但在其 IPO期間,公司銷售費用高企、業績可持續性存疑等引發監管層反復問詢和市場人士的質疑。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榮盛生物的銷售費用分別為0.43億元、0.55億元、0.85億元和0.40億元,占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4.61%、32.62%、32.28%和33.81%;同期公司的疫苗推廣服務費分別為0.19億元、0.43億元、0.74億元和0.35億元,占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43.99%、78.93%、87.05%和 87.34%。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醫藥行業有很多打著科研經費、學術會議等名義的’帶金銷售’亂象,而這筆費用常常會被歸入到藥企銷售費用結構中,導致醫藥行業銷售費用高企的異象迭起,進而衍生出藥價虛高、醫療腐敗以及過度醫療等一系列問題。”華南一名資深的醫療第三方服務機構人士受訪指出。
多家醫藥公司終止 IPO
榮盛生物的現象并非個例。
今年以來,截至 8 月 9 日,滬深交易所合計12 家醫藥公司終止 IPO,包括滬市主板 2 家,科創板4 家,創業板 6 家。
除了榮盛生物之外,滬市主板 IPO 企業漢王藥業,創業板申報企業力捷迅、致善生物等醫藥公司也先后撤單。而這些企業在被問詢的過程中,都重點提及了銷售費用的問題。
中藥公司漢王藥業于去年5月登陸滬市主板獲受理,今年3月全面注冊制實施后獲平移受理。2020年—2022年,漢王藥業銷售費用分別為2.75億元、2.91億元和2.97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82%、39.88%和39.44%,公司的銷售費用主要為市場開發費、職工薪酬、差旅費等。其中,市場開發費金額分別為2.28億元、2.42億元和2.45億元,占銷售費用比例分別為83.02%、82.98%和82.79%,市場開發費顯著超過公司凈利潤(同期,公司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79億元、1.81億元、2.60億元)。
與高企的銷售費用形成對比的是,2020年至2020年,漢王藥業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14.92萬元,1106.81萬元、921.73萬元,同期研發費用率分別為0.59%、1.51%和1.23%,三年來漢王藥業研發費用累計總和僅為2443.46萬元,不足一年銷售費用的零頭。
從事化學藥制劑及中成藥研發的力捷迅,其銷售費用占營收的比例更是超過了四成,報告期內,銷售費用分別為1.74億元、1.99億元、2.14億元,占營收比重分別為47.60%、46.11%、44.93%,據悉,公司銷售費用主要包括推廣服務費、職工薪酬等。
其中,推廣服務費占據了公司銷售費用的大頭,報告期內,力捷迅的推廣服務費金額分別為1.62億元、1.82億元、1.95億元,占銷售費用比例分別為93.27%、91.22%、91.09%。
在深交所的兩輪問詢中,均涉及力捷迅推廣服務費及推廣服務商,尤其在首輪問詢中更是拋出十個相關問題,如要求公司說明“報告期各期不同類型會議服務對應的金額、場次、單場會議平均參會人數,分析不同類型會議服務的單場會議平均參會人數、平均服務價格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或其他醫藥制造業(擬)上市企業是否存在明顯差異及原因”等。
據力捷迅回復,2020 年至 2022 年,公司推廣服務費中會議服務費用金額分別為6518.36萬元、7388.69萬元、7966.04萬元,會議服務場次分別為1722場、1958場、2111場。以一年 365 天計算,2022 年力捷迅平均每天召開科室會議5.78場,單場參會人數為11-15人,場均價格為3.77萬元/場。
事實上,醫藥企業IPO在審核時,畸高且合理性存疑的銷售費用,尤其是可能暗藏商業賄賂的推廣費等,一直是監管部門從嚴審核、重點問詢的問題。
早在2022年10月,倍特藥業因在IPO過程中,存在部分業務推廣費原始憑證異常,部分銷售推廣活動未真實開展,業務推廣費相關內部控制不健全等諸多問題,被證監會采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2022年11月,深交所又向野風藥業的保薦機構安信證券及保薦代表人于右杰、王志超下發監管函,指出其是“對發行人市場推廣費的結算依據、實際控制人資金流水等事項核查不到位”。
71 家醫療健康企業 IPO 在審
wind 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合計有 71 家wind 醫療健康企業 IPO 在審(已披露待審核)。
其中部分企業的銷售費用占比也較高,剔除30 家營業收入低于千萬元的未盈利企業和尚未披露 2022 年經營數據的公司后,2022 年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超過 30%的企業有9 家,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擬在創業板上市的津同仁。
津同仁在2020年至2022年實現營收分別為8.18億元、10.12億元、10.86億元,銷售費用則分別達到4.01億元、5.15億元、5.64億元,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9.03%、50.86%、51.95%。
此外,百神藥業、科瑞德、賽克賽斯、錦江電子、卓誼生物、欣捷高新6 家公司 2022 年銷售費用占營收比例也超過40%。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了部分在審藥企公司,一家擬 IPO 醫療企業內部人士向記者指出,目前公司的 IPO 正在正常審核,“審核的過程公開資料也可以看到,如果有其他信息,我們也會正常披露。”
在部分市場人士看來,監管層關注醫藥企業畸高的銷售費用也是為了肅清行業的不良風氣,并非打壓藥企 IPO。
“我們對于IPO的態度是比較樂觀,企業有足夠的競爭力和核心技術,資本市場肯定不會將其拒之門外,對于真正的硬科技、合法合規的公司,是可以經得起行業檢驗的。”東南地區一名醫藥企業投資人對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道。
(作者:楊坪 編輯:巫燕玲)
責任編輯:王其霖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