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財經理不再推薦銀行理財:資金流向存款、保險,11月個人存款增2.25萬億

當理財經理不再推薦銀行理財:資金流向存款、保險,11月個人存款增2.25萬億
2022年12月15日 20:23 21世紀經濟報道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霜,唐曜華 上海、深圳報道

  繼上半年居民存款猛增10萬億后,11月居民存款再次出現大增,央行數據顯示,11月住戶存款增加2.25萬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走訪多地銀行網點了解到,11月11日以來的債市下跌引發贖回潮后,不少投資者贖回理財產品后轉向銀行存款或保險等保本產品,風險更低的國債更是成為香餑餑,需要搶購。

  資金贖回后三大流向

  債市自11月11日以來已出現兩輪下跌,理財產品凈值“跌跌不休”,不但讓很多投資者的收益快跌沒了,甚至部分投資者已經出現了虧損。

  對此,不少理財經理或客戶經理建議贖回理財產品或者別買入理財產品。近日,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走訪調研了8個銀行網點,得到了類似的回答:“最近不推薦購買理財產品”、“理財最近都別買了”、“最近在勸客戶贖回”。

  中國銀行上海一網點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今年以來理財產品凈值不斷波動,大量產品甚至跌破凈值,理財產品現在不推薦購買的原因是主動管理性不強,而且在市場下跌時回撤明顯,而市場上漲時收益卻不如基金。”她舉例說,今年有一位年初購買了某款產品的客戶,本來有了3萬元左右的收益,卻在11月跌至1萬左右。

  所以,她最近在勸客戶贖回自己的理財產品,“客戶贖回的資金一般會選擇先放在存款中,或者買入保險。”

  另一位深圳建設銀行的理財經理向記者透露,其所在銀行11月初至今理財產品贖回規模已達到30-40億。“其實今年3月份也有一次大規模虧損,但幅度不大,很多人沒有發現;而11月的這一波收益虧損幅度過大,而且時間很長,到現在仍然在虧損和贖回。”

  同樣,這位理財經理當前也不再推薦銀行理財產品,而轉為推薦投資周期更長的基金,“因為客戶在尋求收益更加穩健的投資產品。”

  12月銀行理財產品迎來到期高峰。根據廣發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封閉型理財存續產品12月到期規模達4197億元,環比升32.71%,定開型12月到期規模達2.48萬億元,環比降7.28%。

  記者了解到,理財產品到期后,銀行理財經理主要推薦三大類低風險產品:第一類是大額存單,建設銀行深圳一支行80萬以上3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是3.1%;華北地區光大銀行為20萬3年利率3.2%。第二類是國債,不受購買金額限制,利率大概也在3%左右。第三類是保險產品,上述華北光大銀行的理財經理推薦了一款5年期的銀保產品,預期收益率4.2%;工商銀行成都某支行則推薦了5年期預期收益4.15%的保險產品。

  不過,理財經理大多會強調,大額存單、存款和國債利率未來大概率會繼續下行,而保險產品可以提前鎖定穩定收益,性價比更高。但保險產品的缺點在于,流動性較低,投資周期過長,要達到預期收益投資時間至少要10年起步。

  以上海的一家國有行理財經理向記者推薦的一款年金保險為例,這款保險需要在前三年每年繳10萬,第十年開始可以領取每年14800的生存年金,直到身故。記者測算發現,該產品投資10年后的年化回報為3.29%;投資15年的年化回報為3.86%;20年的年化回報為4.38%,時間越長,回報率越高。

  也有的銀行理財經理推薦3年期或5年期的保險,比如一款5年期保險產品,每年繳5萬,連續繳5年后即可取出來,“年化收益率大概3.7%。放的越久收益越高,如果身故賠1.6倍。”某股分行理財經理稱。

  一些銀行還推出了特色存款產品吸引贖回的理財資金,特色存款比普通存款收益率略高,但有門檻要求,有的要求起存5000。不止一家銀行的特色存款利率1年期可達2.15%。略高于1年期定存掛牌利率1.65%。

  銀行存款規模飆升

  雖然存款利率在下行,但由于市面上所有投資品種的收益率均在下行,投資者不得不接受存款利率下行的事實。

  大量理財產品贖回后,大量資金沉淀至銀行存款。一般而言,銀行每年都會有一定的攬儲指標,一些基層銀行員工因為吸納不了足夠的存款無法完成KPI。現在存款規模自然上漲,他們的壓力是否相應減輕?記者調研發現,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上述深圳建行理財經理告訴記者,雖然攬儲一直以來都是他們的工作,到現在也還在做,但銀行一直在控制額度,因為確實面臨著很大壓力。她表示:“存款利率太高會導致銀行成本負擔加重。”

  這里的存款利率高是相對貸款利率而言。從絕對值來看,存款利率其實呈下降趨勢,但由于國家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以及經濟下行趨勢,貸款的利率也在下滑,“雖然兩者都在下調,但存款利率的下滑遠遠沒有貸款利率下調的幅度大。”

  今年9月,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招行等銀行紛紛發布人民幣存款利率調整公告,對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多個期限產品的利率進行下調。

  比如,建行3個月、6個月、1年、2年期的定期存款最高年利率分別為1.5%、1.7%、1.9%、2.4%,均較調整前的利率水平下降10BP;3年期、5年期分別由3.15%、2.75%下降至3%、2.65%;活期產品利率從此前的0.3%下調至0.25%。

  她表示:“銀行貸款現在面臨著兩個問題,一是需要貸款的我們不敢放,有些中小企業瀕臨破產,風險較大;二是我們想貸的不需要資金,一些大型企業或者國有企業,在今年的形勢下往往會收縮業務,貸款需求不旺盛。”

  上述華北股份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她所在支行在年底一般不沖存款,因為今年的基礎高,明年的存款業績壓力會更大。所以理財產品資產回流到存款其實也給銀行帶來了壓力。

  居民投資、消費意愿亟待提升

  理財產品資金流向存款的規模究竟有多大?可以從央行12月12日公布的1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中管窺一斑。

  數據顯示,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64.7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和3.9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6.7萬億元,同比增長4.6%,增速比上月末低1.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6個百分點;流通中貨幣(M0)余額9.97萬億元,同比增長14.1%。當月凈投放現金1323億元。

  目前來看,M2增速(12.4%)遠超M1增速(4.6%),這意味著,企業和居民選擇將資金以定期形式存在銀行,而不是投資和消費。

  從人民幣存款具體數據來看,1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2.95萬億元,而在去年11月份,人民幣存款增加1.14萬億元,同比多增1.81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2.25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1976億元,財政性存款減少3681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6680億元。

  如此高的增量,一部分與理財產品凈值下跌和債券型基金贖回有關。中金固收團隊認為,11月疫情仍在影響消費,加上債券市場調整導致理財贖回,居民存款大幅增加,并推動人民幣存款余額同比增速升至年內新高。

  從主要分項來看,11月居民存款增加2.25萬億元,同比多增1.52萬億元,11月居民消費疲軟,加上債市調整導致理財凈值下跌,居民大量贖回理財并存入銀行,導致存款大幅增加。在理財凈值波動背景下,理財產品資產配置更偏向存款,11月非銀存款增加約6680億元,同比多增約6900億元。

  (作者:吳霜,唐曜華 )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宋源珺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2-16 螢石網絡 688475 28.77
  • 12-16 川寧生物 301301 5
  • 12-15 山外山 688410 32.3
  • 12-15 珠城科技 301280 67.4
  • 12-15 緯達光電 873001 8.52
  • 產品入口: 新浪財經APP-股票-免費問股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