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2017年01月09日22:34 中國經濟周刊

  江陰供電的品質革命

  一家縣級供電企業是如何成為行業標桿的?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王克 | 江蘇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2期)

  1500名員工,成功管理近1500條輸配電線路和70多座變電所,為逾70萬客戶提供超過230億千瓦時/年的用電服務,客戶投訴率僅萬分之零點五,綜合排名連續多年在江蘇供電系統名列前茅……一家縣級供電企業因此成為行業標桿。

  文化浸潤提升專業價值

  “零差錯、零閃動、零投訴”“全領域、全天候、全過程”……在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江陰市供電公司(下稱“江陰供電”),《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隨處可見這樣一些高要求的工作標準。但此類按照常規屬于業務范疇的技術指標,被賦予了更多的人文情懷和感性色彩——“技術水準”被凝練成“文化底蘊”并一脈相承,通過文化浸潤改善員工精神面貌、改進管理工作質態,“爭先領先率先”和主動履責成為全體員工的行為規范和工作習慣。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獲悉,對于供電這樣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特殊行業,員工的繼續教育必須是持之以恒的,因此,江陰供電從服務規范到運維技術有著十分完整的“終身學習”體系;通用、專業、定制、彈性等靈活多樣的培訓機制則使這一體系具備了極強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公司自己培養的數名員工入選國網優秀專家人才后備庫,一位“80后”工人講師甚至被聘為國網技能培訓規范和教材編寫組專家。

  純粹為技術而技術,并不足以形成成熟、穩定的企業文化,單兵戰術的提升也不是協同動作的充分條件。因此,江陰供電從培育精益文化入手,全面落實干部隊伍優化結構、優秀骨干多崗鍛煉的“十年培養計劃”,勞模創新工作室、技師創新工作室、最美共產黨員……身邊的榜樣更激勵和引領員工素養整體提升,全省首家供電自助營業廳、縣域最多的微信平臺綁定量則使江陰用戶優先享受到了現代化的供電服務。2010年,江陰供電還“取法乎上”,創造性地推行“內部對標”,將農電專業的5項指標細化分解為8大類135項“延伸指標”,在大數據支撐下,壓力層層傳導、診斷環環相扣,員工精氣神大為改觀,配網故障率逐年下降,2013年以來平均年下降幅度更高達31%。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江陰供電還了解到,創新文化也是該公司提升員工專業價值的一大法寶——通過與高新企業的合作孵化專利,使員工的革新思維變成科技成果,僅2016年,公司就新增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累計獲得專利授權98項。公司與高新企業聯合研發的電力電纜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2項,并在美國、日本、歐盟等8個國家和地區申報了國際專利。

  目前,江陰供電已先后獲得全國“安康杯”競賽活動示范單位、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狀、江蘇省文明單位等多項榮譽,企業規模全國同行領先、供電業績同行領先、兩化(農村電氣化、用電標準化)全省領先,成為“兩改一同價”首批竣工縣、全國一流縣供電企業、新農村電氣化國家電網公司首批示范縣。2015年再次榮獲江蘇省供電公司同業對標綜合排名第一,其中“綜合標桿”和“業績標桿”排名第一,“管理標桿”排名第二;獲得全部4項“專業管理標桿”。

  建管模式改變供給品質

  在常人眼里,供電企業與用電客戶之間就是簡單的買賣關系——我用電給錢,你供電盈利;有關供電企業的海量報道歸納起來也無非是“安全可靠保障供給”“優質服務惠民便民”。然而,在江陰供電調研時,《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卻感到這種關系似乎并不那么“純粹”——“與鄉鎮共建一流配網”和“構建物業用電共管模式”堪稱經典。

  年售電量相當于一個海南省,對于一家基層能源企業而言,如何保證服務品質無疑始終考驗著它的運行能力,而單打獨斗顯然力不從心。因此,江陰供電創造性地提出了“合理運用社會責任工具”的經營理念,以“合作多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電力網絡的“共建共享”。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江陰供電看到了一份《一流配網建設合作協議》,簽約方分別是青陽鎮人民政府和江陰市供電公司,該協議規定,雙方共同努力,在青陽建成6個鎮域10千伏雙環網,完成線路單輻射互聯、絕緣導線改造和老舊設備更換,并根據政府規劃逐步推進配網通道改造,努力打造結構合理、裕量充足、供電可靠、環境友好的電力網絡。協議還包括推廣綠色能源、建設智慧城鎮、共創平安電力等多項合作內容。在具體操作層面,則規定由供電公司承擔電氣改造費用和工程監管責任,青陽鎮政府負責配網規劃、管溝建設和施工期間的政策處理等多項工作并承擔相關費用;電纜管溝建成后資產無償移交供電公司,由其負責運行管理和維護……

  江陰市供電公司總經理潘勇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主動對接市政規劃和地方發展,類似的深度合作在江陰供電已形成常態。通過“政企融合”,僅2015年,江陰就新建及改造10(20)千伏線路613.7公里,新增配變244臺、8.5萬千伏安,竣工投運14個110千伏單主變租賃工程,完成8座110千伏變電站和5條輸電線路改造任務。與配網質量提升相對應的是用電可靠性增強,目前,江陰供電正在向系統平均停電時間32分鐘/年/戶、一流配網建設示范區系統平均停電時間5分鐘/年/戶、配網故障平均修復時間80分鐘/次的國內領先目標快速邁進。

  城市小區用電管理難是一個共性問題——從理論上說,作為小區內部電能傳輸分配系統的擁有者或管理者,物業公司對小區電力設施負有不可推卸的運維管理責任,但物業公司作為企業又不得不考慮自身的運營成本,因此,許多小區都存在電力設施監管、維護不力的問題,直接影響業主生活品質。而作為上一級電能供應方,供電企業的品牌形象也常常因此受到損害。“合理運用社會責任工具”,這一帶有鮮明江陰特色的“融合”方式此時又開始發揮它的優越“效能”——江陰供電將“構建多贏‘物業變’管理模式”作為“社會責任根植項目”全力推出,引領地方政府出臺規范性文件,明確有關各方的管理責任,落實小區電力設施運維管理的資金來源;針對缺少專業電工的小區則協助政府和物管聘用社會有電力運維資格的企業進行集中管理。半年多來的實踐證明,因“單向輸出”變“公共參與”,電力設施故障引起的小區整體失電等不良狀況得到根本改善。

  融入方式激活服務潛質

  潘勇認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是供電企業的第一責任,因此多年來江陰供電推出了“電力護航”等多項服務措施。但作為一個“國”字頭的基礎能源提供商,這種服務不應當是被動跟隨和一成不變的,而“主動”和“創新”又不僅限于傳統的“上門服務”和時尚的“移動辦公”。

  在江陰供電,《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看到了多份該公司提供給地方黨委、政府的《供用電情況分析報告》。記者注意到,一些《報告》甚至樣本擴展到同類城市、剖解細化到具體企業,《報告》的內容則涵蓋基礎指標、標桿對比、經濟分析、專家建議等若干方面,具有很強的專業特征。潘勇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可能沒有哪個行業比供電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更“休戚與共”了,供電負責人站在地方主政者的層面與角度來研判經濟形勢、分析社會問題絕不是僭位與作秀。“策應產業強市”不能僅僅定位于“滿足用電需求”,在產業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今天,供電企業更多需要考慮的是如何通過自身的創新和創造激活新的需求、拓寬服務渠道,從而提升企業的綜合價值和地方經濟的運行質態。江陰供電用“四個融入”來主動服務保障和促進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所謂“四個融入”就是以應用為重,融入產業智能化;以推動為主,融入產業綠色化;以創新為先,融入產業服務化;以保障為要,融入產業高端化。

  “在‘融入’理念指導下,江陰供電與法爾勝集團等具有研發實力的高新企業聯姻,大力推廣配電自動化系統等高技術產品,打造智能電網;以供電服務促進‘兩個替代’最大化,推動岸電利用、光伏發電、電動汽車等節能減排項目實施;以智能互動為導向,探索新形勢下電力生產與用電服務相互融合的新業態;圍繞地方發展規劃加快熱點區域網架建設,優化電力資源配置,以激活和滿足城市發展對供電質量的更高需求。”潘勇說。

  除了當好黨委、政府的決策參謀,江陰供電始終與當地的重點客戶保持緊密的“智囊”關系,對江陰市重大產業項目更以“一個項目一個團隊”的方式由公司領導掛鉤負責,服務團隊全程對接、上門服務,每個團隊都有營銷、基建、設計、運檢等方面的專業骨干。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江陰供電不僅為處于全盛時期的重點企業“錦上添花”,還專門針對用電量非正常波動的企業制定“優化用能方案”,2016年就直接幫助企業實施節能改造項目92個。目前,公司正在結合江陰各鄉鎮、園區的發展特質著力打造一批高可靠性智慧配電示范區,以積累實踐經驗,引領技術升級。

責任編輯:李堅 SF163

下載新浪財經app
下載新浪財經app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