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2016年11月14日23:14 中國經濟周刊

  【中國經濟時評】新常態倒逼銀行迎“大考”

  文章導讀: 所以說無論向后看還是向前看,銀行通過信貸擴張以維持收入的做法基本都已走到盡頭。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周刊》2016年第44期)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評論員 葛豐

  “世界上最能賺錢”的銀行——中國各大中資銀行開始迎來重要拐點。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度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銀行利息凈收入同比全部出現負增長,而且降幅都超過6%。

  這種情況實則遲早要發生,因為從大趨勢來看,不利于銀行利息增收的結構性變化主要有兩項:其中之一是利率市場化趨勢,由此導致銀行存貸款利差明顯收窄;再一就是金融脫媒化趨勢,這使得銀行相對存款戶與優質貸款戶的議價能力有所減弱。

  當然,上述結構性變化是一個長期過程。在此之前,國內銀行可以并且確實通過更快速度的規模擴張,持續保持股改以來高歌猛進的業績增長態勢。但現在的問題是,隨著整體經濟迅速轉入新常態,曾經“有效”的“以量補價”策略開始不再繼續適用。

  這還只是剛剛呈現的態勢變化。因為當此不同階段快速切換之際,貸款增速在過往慣性作用下,實際還未出現放緩,甚至因為反周期調控需要,貨幣政策基調還在事實上適度寬松。譬如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0.16萬億元,在去年已經創下歷史新高的基數上,再次同比多增2558億元。

  但是金融行業與實體經濟景氣度的高度相關性還是迅速得到了驗證。近年來,在銀行資產規模仍然保持大幅擴張的表象下,另一個更能夠直接反映市況變化的同步現象是,幾乎所有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均大幅上升。譬如以2015年為例,16家上市銀行中有7家上升50%以上(4家上升60%以上,最高的上升超過70%),情況最好的3家也都上升近30%。

  由不良貸款余額快速上升所反映出的有效信貸需求不足,導致銀行幾近“最后瘋狂”的信貸擴張加速“脫實入虛”,其中最“夸張”的是今年7月份,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636億元,而主要是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竟然增加了4773億元,占比超過100%。

  稍有常識者皆知,這種缺乏實體經濟支撐的信貸擴張不僅低效,甚至危險,因此其不可持續性顯而易見。同時,如果說以上所述還只是說明,在經濟新常態下銀行很難再繼續沿用以往信貸擴張模式的話,那么從發展趨勢來看,當下意在施行的將資金重新“驅趕”至實體經濟大布局中,可以留給信貸擴張的余地實則也已非常有限。

  這主要是因為,從總量來看,中國非金融企業的杠桿率水平(債務余額占GDP比重)已經高達160%左右,因此整體上面臨“去杠桿”而非“加杠桿”任務;另再分部門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在民間投資意愿低落的情況下,國有企業投資增速達到21.1%,但此過程中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據估測已攀升至66.3%這一過高水平。

  所以說無論向后看還是向前看,銀行通過信貸擴張以維持收入的做法基本都已走到盡頭。這對于自股改以來習慣于在經濟高速增長“大樹”下乘涼的銀行而言,意味著真正的 “大考”終于來臨。從現在起,中國銀行業真正可以長期冀望的盈利增長途徑,是且只能是痛下決心,錘煉內功,盡快拋卻“狼來了”式的清談空論,實實在在、老老實實地提高風險議價能力以及擴大中間業務收入占比。

責任編輯:陳永樂

下載新浪財經app,贏iphone7
下載新浪財經app,贏iphone7

相關閱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