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志民:我們不是狼來了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0:05 中國經營報
三十年后,上海銀行大廈二十五樓會議室,年過不惑的東亞銀行副行長林志民回想起剛踏上內地土地時的情景,仍壓抑不住驚訝:“什么都沒有,什么物質都短缺。”他身后,浦江兩岸的中外銀行各色大廈比肩林立,黃浦江一派平靜。 作為一名外資銀行家,林志民的職業生涯就開始于東亞,至今已近二十年——除去香港與臺灣的幾年公干,均在內地度過,可謂兩岸三地專家。資本逐利、流動的商業環境不斷改造銀行,而追逐客戶的外資銀行也無意之中銜接了各地商貿。與中資銀行磨合多年,他認為外資銀行不是狼來了,“可能是一只羊,也可能是一頭牛。” 暗涌八十年代:主打國際貿易業務 林志民第一次來內地時是1977年,中國金融市場計劃經濟色彩濃厚,銀行在內地仍舊是一個定位模糊的概念。直到一年后日本輸出入銀行經批準進入北京設立代表處,才揭開內地金融業對外開放序幕。 當時年僅12歲的他陪同母親去廣州涼江探親,那一年,鄧小平復出,林志民至今還記得當時街道上有很多關于鄧的標語。港人初到內地,先到派出所報告,一切都要用票,糧票、郵票等都在用,就連旅館也要介紹信。根據林志民的上司、后來成為東亞(中國)行長的余學強回憶,當時他甚至不能選擇上海最出名的飯店——和平飯店和錦江飯店,因為只有持外國護照的人才可以;甚至當時復印都要交給派出所,地圖也不能夠隨便搞到。 當地人對于這個小香港人都很好奇,不僅擁上來圍觀,還好奇地摸摸他的頭。十一年之后,大學畢業的林志民與同學北上旅游,北京人對他們的到來已經不以為奇,林志民則驚嘆于物價低廉,賓館不到十塊,地鐵五毛錢,比香港至少便宜十來倍。 上世紀80年代對于外資銀行來說,是一個試探性的十年。1978年,隨著銀行重新開放風潮,東亞、匯豐、渣打和新加坡華僑銀行重新開始業務,被稱為上海外資銀行的“老四家”, 1982年,中國開始引進外資金融營業性機構作試點,當年批準中銀香港的子公司香港南洋商業銀行在深圳設立分行,使之成為新中國第一家外資商業銀行,三年后,當時領風氣之先的廈門、珠海、汕頭和海南4大經濟特區向外資金融機構開放,同年11月,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在深圳開始試運行。當時外資銀行主要業務集中于國際貿易業務,而且數目稀少,而東亞銀行在開展業務的第二年就達到盈利,利潤逐漸上漲,并且隨著政策開放逐漸開設了其他分行。 起飛的九十年代:領跑的示范作用 當林志民1992年來到廣州的時候,正是鄧小平南巡之后,整個南方沸騰了,成為改革的排頭兵,而外資銀行的業務拓展也給同業以及監管層帶來新的思維。當年大連、天津、青島、南京、寧波、福州、廣州7個城市對外資銀行開放。 1993年,隨著汪辜會的熱潮,28歲的林志民通過人民銀行資格審查,被派到三通呼聲最高的廈門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分行行長之一。經歷了1993年取消外匯券,結束人民幣至雙軌制;1994年人民幣一次升值50%之后;1995年以雙休日等措施大力拉動內需,金融市場開放城市增加到24個……林志民頗感興奮,他嗅出這是變化的前兆。 三通久候不至,年輕氣盛的林志民跳槽來到上海,出任荷蘭商業銀行上海分行副總裁,當時的浦東方興未艾,在他印象中陸家嘴一片狼藉,唯一出彩的建筑只有人民銀行大廈,不過當時外資銀行在中國開設的分行已超過140家,代表處超過540家。一年之后,林志民再度返回東亞,出任臺北分行副行長,一干就是三年。 沸騰的后WTO 時代:法人銀行進行時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銀行業開放的步調驟然加速。國有銀行加大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的速度,外資銀行的開發城市與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展。 2000年,林志民來到大連,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他驚愕,但是他來不及思考太多,因為他首先要處理一個爛攤子。1997年與1998年,隨著中國國際信托下屬廣州信托的破產帶來的連串效應,各地的信托分公司陸續破產,引發了信托行業整頓。此輪信托風波中,外資銀行無一幸免,日資銀行更是損失慘重,這讓外資銀行在中國學到第一個教訓:政府的公司仍舊可以破產。“當時中資銀行基本沒什么損失,因為他們之前了解信托公司內部混亂,所以沒有貸款。”林志民提到這里,仍舊唏噓不已,他也從此明白中資銀行今非昔比,而自己也將面對一個更為市場化的商業環境,“沒有外資銀行的沖擊與示范,很難想象中資銀行會有今天的理念與機制。” 2003年,外資銀行人民幣業務的客戶對象擴至中資企業。已有13個城市允許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的業務真正騰飛是在SARS之后,此前經營業績一直很平穩。”林志民如此評價人民幣業務逐步開放的效應。這波開放熱潮到2006年達到高潮,2006年12月銀監會頒布的《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和《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細則》正式開始實行,這意味著如果外資銀行成功申請法人銀行執照,那么他們就完全享受中資銀行的國民待遇,真正的演出開始了。 法人銀行成為外資銀行分享中國市場的最后一公里,但是法人銀行的注冊要求與中資銀行一樣: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下設分行營運資金為l億元人民幣; “開業三年,盈利兩年”等。除此之外,因為法律與財務的體制不同,使得外資銀行每一個小項目都需要一個報告說明,這對于外資銀行與監管機構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戰,而外資銀行不得不習慣中國監管機構緩步推進的邏輯。 林志民在2006年回到上海加入法人銀行籌備組,備戰漫長的法人銀行之旅。“哇,那段時間好慘。”林志民回憶起來,認為這是他在東亞最辛苦的一段時間,每一天幾乎到12點都還在加班,圣誕沒有休假,春節只休了幾天。“因為沒有具體的方案,無論對于我們還是監管機構,都是頭一次。我們最開始接到通知,就不斷與監管機構一起研究,什么是法人銀行,應該具備什么條件,應該如何準備,如何審查等等。” 2006年12月初,9家外資銀行向銀監會遞交了法人銀行申請書,隨后東亞等4家外資銀行獲批籌建本地注冊法人銀行,東亞還成為唯一 一家被介紹改制成功的銀行。隨著2007年3月開業,東亞開始了另外一段上海故事。 互聯網站內 中國經營報記者:徐瑾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