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已經被揪出了好幾個貪官,包括“一把手”劉鐵男和幾個關鍵崗位的司局長。公訴方對劉鐵男的描述是“涉案數額特別巨大”。最新的消息是,電力司副司長梁波被帶走調查,這是近3個月來國家能源局落馬的第五名官員。有關人士稱能源反腐還將有大動作。(綜合近日媒體報道)
一個部門出了這多么貪官,本應該成為媒體聚焦點,爆出更多新聞和內幕。可事實卻相反,風暴中心能源局里靜悄悄。
這是某些政府部門成為丑聞風暴中心后的習慣性駝鳥姿態,防火防盜防記者,出了貪官,首先不是關好制度籠子和完善監管去防部門再出現貪官,而是防媒體防記者。似乎經常看到這種駝鳥姿態,霧霾一嚴重,環保部的官員“不敢說自己是環保部的”;被一個郭美美弄得焦頭爛額,那段時間紅十字會的“不敢說自己是紅十字會的”;東莞掃黃后,不敢說自己是東莞官員,怕被問掃黃的事兒;山西高官連續落馬,山西一些官員參加活動時也慎言山西,擔心被人追問。
躲媒體和記者有用嗎?當然沒用,貪官又不是媒體生產出來的,蛀蟲也不是記者采訪出來的。躲媒體的追訪,無非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以為做幾天駝鳥、避過了風頭、有了新的熱點就可以讓輿論和公眾遺忘了。媒體確實容易遺忘,公眾也習慣健忘,但導致腐敗頻發的那個癌細胞不會因為遮羞而消失,而會不斷擴散。換人而不是去關好制度籠子和完善監管,結果很可能是同樣崗位上的人前“腐”后繼。
一些權力相對較大的部門爆出的貪腐問題比較集中,并非這些部門和崗位上的人道德缺失,而是這里可能面臨著比其他系統更多的誘惑,有更多的權力可以用來尋租。部門權力主要來自審批權,比如能源系統一個項目動輒涉及數十億上百億,在監管缺失的語境下,掌握著審批大權的處長司長們怎能抵御各種誘惑?
丑聞纏身,不僅不應像駝鳥一樣把頭埋起來躲著媒體,恰恰應該面向媒體,將自己置于媒體和公眾的監督之下,用陽光來給這個系統殺毒。腐敗頻發,說明缺乏監督,而媒體監督應該是監督體系一個很重要的維度。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