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家:華晨 一個自主品牌的悲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8日 16:49 《中國企業家》 | ||||||||||||
文/本刊記者 劉濤 一家在14年歷史中資產迅速做大的中國汽車公司,一個平空而起的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它的命運在第11個年頭上發生了急速的轉折。 三年多以前,汽車界說起華晨、說起仰融,即便不懷揣一份緊張,多多少少也有幾分
仰融孤傲,他尊敬李書福,但當年卻不遮掩地說:“李書福造車的起點和我沒法比。”然事實令華晨蒙羞。現在,出身“高貴”的中華轎車的銷量不及最開始由鈑金工手工敲出來的吉利“豪情”的五分之一(根據2005年上半年全國市場數據統計)。秉承“草根造車”路線的吉利的道路艱難但漸次地拓寬,而自恃格局開闊、高舉高打的華晨眼下卻掙扎在平庸品牌的泥潭,力保不虧成了管理層最緊要的任務。 我們不妨對仰融造車的精要作出如下總結:1、自主研發與合資雙管齊下。一手為華晨的自主品牌轎車在全球配置資本、技術、人才資源;一手在不同的產品線上形成與多家國際級廠商合作的格局,在高速成長的中國汽車市場分享利益,這樣,既能吸取多方資源又能快速回收資金;2、不將投資局限于汽車產業,在金融業、基礎設施領域均有涉足,以圖在資金、資源上和汽車產業形成嫁接。——由此可見,仰氏的自主品牌夢,可謂是一場“整合夢”,有賴于資金、資源的大循環、大整合。仰融以為,只懂汽車、不懂金融,無力走出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缺錢少技術的困境。 事實上,我們無法判定仰融的這條思路一定能帶領華晨走上成功的巔峰。畢竟,在仰融出走后這三年,一些大企業恰恰是在產融結合的操作上潰敗不起、滿盤皆輸。 而商業無法假如。眼下的事實是,當華晨汽車的品牌打造動力由創始人仰融轉移到地方政府后,華晨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后續開發、品牌吸引力均呈逐年衰減趨勢。何以至此?可以看得到幾點原因:1、從戰略布點上,華晨收歸遼寧后,除了華晨寶馬,新任大股東出于種種考慮,中止了華晨和多家國際廠商已談或正在談的合作、合資關系,并斬斷了華晨在汽車產業之外的投資血脈。華晨船行中流,卻被突然打亂節奏、中斷既有的發展邏輯,出現混亂乃至停滯的局面勢所難免。2、不同體制帶來不同偏好。當年仰融為了一個中華可謂孜孜以求,上九天下汪洋使盡渾身解數,他在這上面的拼搏和執著人所共見,而變身為國有企業的華晨打造自主品牌的動力已大減。遼寧方面可能更多會以地方經濟利益、就業、穩定作為決策依據,比如仰融時期,華晨零部件采購地區主要集中于江蘇、浙江、上海,國有大股東接手之后,為了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將一部分采購基地轉移到了遼寧……類似的舉動未見得有利于華晨效率的改進。3、新任管理層在個人短期利益的誘惑和體制的壓力之下,不斷妥協、放棄早年的品牌雄心,最后干脆將個人在華晨股份拋售、一走了之。管理層無意“愚公移山”、倒不乏“智叟”的靈活和投機,怎堪擔負一個汽車企業的品牌夢想?4、巨變之后的華晨,急需建立起超越仰融時代的管理機制和精神文化,但可惜的是,無論是蘇強還是楊寶善,就企業家精神、人格魅力和經營頭腦而言,都和仰融差距甚遠。于是,仰融的一個轉身,便成了華晨的一次天黑。 現在,華晨的接力棒已傳到以藺曉剛、劉志剛為首的華晨第三撥經營者手上,他們能否扭轉乾坤,讓企業在一個新的方向上得到重生,人們難以斷言。華晨悲歌,仍然不知將止于何處。 本系列其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