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人民日報:養老金并軌是大勢所趨

2013年09月23日 03:20  人民網-人民日報 

  【推薦閱讀】以房養老模式爭議分化 地方政府被指熱情更高

  2013年7月1日,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正式實施。其中有一項內容格外引人關注,就是規定子女“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本來是人之常情,何以成為老年人的熱切呼聲,又為什么還要通過法律作出規定呢?這反映出國家對養老問題的重視,也折射出當前養老的現實難題。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現在,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老年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面臨挑戰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幾千年來普通百姓的美好夢想;保障人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我們黨和政府作出的莊嚴承諾。

  ◎養老問題為何廣受矚目

  為了使老年人安度晚年,近些年來黨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體系,目前參保人數達到7.9億人,比原定計劃提前了8年;連續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從2005年的700元提高到2013年的1900元左右;等等。

  與此同時,圍繞養老保障的熱點話題也不斷增多。先有媒體報道多個省市養老金入不敷出,后有關于勞動力人口首次下降、人口紅利是否消失的討論。為什么社會各界對養老問題廣泛關注?

  其一,源于現實養老的諸多困難。近年來,在基本生活整體上明顯改善的同時,很多老人仍然面臨著各種困難。經濟收入上,全國有近1000萬老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50%的老人擔心生病時無錢治病;生活照料上,獨居和空巢老人超過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有3000多萬;精神慰藉上,30%左右的老人經常感到孤獨,有的甚至出現抑郁癥狀。

  其二,源于對未來養老的心理焦慮。目前,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老年人口數量將以年均800萬以上的規模激增。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55億,2033年突破4億,2050年達到4.83億。屆時,社會總撫養比將由目前的45% 提升到98.8%。食之者眾、生之者寡,如此嚴峻的老齡化態勢,進一步加大了人們對“我的晚年誰來養”的擔憂。

  其三,源于對養老保障的更多期待。養老保障關系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障發展不平衡,存在著城鄉、區域和行業的制度性分割問題,不同群眾之間養老待遇水平、政府投入等差異較大。隨著公民權利意識的增強,人們越來越關注養老保障的公平性、流動性、可持續性,也提出了更多訴求。

  保障不到家,掙錢不敢花。人們對養老問題的關注,還源于它影響群眾的消費心理,關系擴大內需政策的落實。由于對未來養老沒有信心,人們掙錢后只能是多存錢、少花錢。只有加強養老保障,讓老百姓無后顧之憂,他們才有可能松開腰包、放心消費,最大限度地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養老難題難在哪里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人口老齡化面臨的挑戰有著特殊的背景。發達國家都是在基本實現現代化后進入老齡社會的,屬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國則尚未基本實現現代化就提前進入了老齡社會,屬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加之人口多、發展差異大的基本國情,使得我國養老問題更為復雜,解決的困難也更大。

  一是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公共財政投入有限。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養老問題也是如此。當前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總量的1/1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排名世界第80多位,卻要撫養世界上1/5的老年人。這就決定我國人均公共財政是有限的,而且能夠切給養老的“蛋糕”就更少了。

  二是老齡化速度快,養老保障體系建設跟不上。一般來說,人口老齡化是一個漸進過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法國、美國、英國分別用了115年、66年、45年,而我國僅用了18年。這說明,發達國家在長時期分階段出現的養老問題,在我國卻是短期內集中爆發。盡管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已初步建立,但制度的完善、待遇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從而與快速增長的養老需求形成反差。

  三是家庭日益小型化,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養兒防老是我國傳統的養老方式。而如今,由于獨生子女政策的實行,以及人口流動加快,家庭日益小型化甚至空巢化。目前,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已經占到1/3,家庭平均規模不足3.1人,“4—2—1”家庭結構模式日趨普遍,“人丁興旺”、“兒孫繞膝”現象很難出現,家庭所能提供的養老資源越來越少。

  四是受歷史因素影響,個人養老儲備不足。養老儲備是從年輕時開始的。無論是基本養老保險,還是個人儲蓄養老,都是在退休前積累起來的。然而,我國當下的老人,大多是新中國成立前后出生的。改革開放前,我國長期實行“低工資、多就業”的政策和單位內部退休養老制度。這些老人在中青年時基本沒有個人財富積累。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后,他們的養老金主要由國家財政和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來承擔。

  ◎如何從制度上保障老有所養

  伴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家庭人”逐漸成為“社會人”,傳統家庭養老功能較為有限,社會養老保障應運而生。同家庭養老相比,社會養老保障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可在更大范圍內分攤養老風險,提供安全可靠的養老預期。

  1889年,德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100多年來, 全世界已有160多個國家形成了不同模式的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近年來,為應對養老保障財務危機,很多國家都對其養老保障體系進行改革,總體趨勢是構建多支柱、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基本養老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

  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城鎮到農村、從職工到城鄉居民的發展過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用較短時間陸續建立了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實現了制度全覆蓋,織就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養老保障安全網。

  但也要看到,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進和完善。如基本養老保障水平偏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最低標準才55元,并且正常調整機制尚未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可持續發展面臨較大壓力,多支柱養老保障體系尚不完善;公務員與企業職工、職工與居民之間存在多重制度并行,不同制度之間待遇相差大、銜接不暢;等等。

  調整制度化,讓養老金“水漲船高”。過去幾年,我們主要致力于擴大覆蓋面,填補城鄉養老保險制度空白,今后將重點解決保障水平相對較低的問題。國家還將繼續逐步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部門還在研究建立保障水平調整機制,將根據經濟發展、財政收入、物價變動等因素,實現養老金的合理穩定增長。

  籌資多渠道,讓養老金“錢途無憂”。基本養老金是老人的“養命錢”,必須確保按時足額發放。據測算,未來10多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不存在“缺口”,但如果現行政策不變,受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歷史債務等因素的影響,2030年后統籌基金將出現當期支付“缺口”。對此,國家已經未雨綢繆,通過擴大覆蓋面、推進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增加財政補助、拓寬籌資渠道、完善基金投資運營辦法等綜合措施,廣開財源,確保基金的長期收支平衡。

  轉接無障礙,讓養老關系順暢銜接。過去,由于我國養老保險統籌層次低,不僅城職保、新農保、城居保之間相互銜接難,而且同類保險跨地區接續也難。而如今,我國城職保跨地區轉接辦法已經出臺并運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在總結這一實踐的基礎上,擬定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政策。今后,隨著轉接辦法的不斷完善,無論參保人在哪個地方、參加哪類保險,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銜接都將會更加便捷順暢。

  改革“雙軌制”,讓養老金“公平對待”。公平是養老保障制度的靈魂。雖然“雙軌制”形成有歷史原因,但對其進行改革是大勢所趨。伴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國家將進一步統籌研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職工和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搞好頂層設計,從根本上解決“雙軌制”矛盾,以及由此形成的養老金“待遇差”問題。

  制度多層次,讓養老金錦上添花。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保基本的,要使老年人過上更加富裕的生活,還需要多方面的支撐。應加快發展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研究制定稅收優惠政策,鼓勵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建立補充養老保險,鼓勵個人建立儲蓄性養老保險,加快完善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總體提高養老待遇水平。

  ◎養老服務怎么完善

  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快速發展,我國養老服務青黃不接,存在不少問題,如居家養老服務網絡不健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匱乏、機構養老床位不足、護理人員短缺等。

  在我國,家庭養老具有數千年傳統,居家養老也是當下大多數老人的心愿。上海市在實踐中探索出“9073”的養老服務格局,即90%居家養老、7%在社區養老、3%在機構養老。2011年年底,國家出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明確提出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重點發展居家養老服務。“金窩銀窩不如自家草窩。”家庭不僅是身體的住處,也是心靈的港灣。應改善居家養老環境,支持有需求的老人實施家庭無障礙改造。發展家庭服務業,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開展居家養老服務,使老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2015年年底,我國將健全縣、鄉鎮、村三級服務網絡,城市街道和社區基本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全覆蓋。

  著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社區養老具有親情守望、鄰里互助的特點,符合老人的認同歸屬心理。蘭州市建立了社區“虛擬養老院”,邯鄲市開創了“集體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務”的農村互助養老服務模式。今后,在城市,將把社區養老設施納入小區配套建設規劃,開展多種形式的老年社區照料服務;在鄉鎮,將增強敬老院的日間照料和短期托養功能。到2015年,日間照料服務將基本覆蓋城市社區和半數以上的農村社區。

  統籌發展機構養老服務。目前,我國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數量21.5張,遠低于發達國家50—70張的水平。應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公益性特征,發揮兜底作用,重點保障“三無”、“五保”、“低保”等特殊困難老年群體的需求。未來3年,基本達到每千名老人享有30張養老床位,縣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處以收養失能、半失能老人為主的老年養護設施。

  “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是當下許多老人生活的常態。照料好老人,還要關心他們的精神生活。應鼓勵家庭成員與老人多溝通、多交流,同時廣泛開展群眾性老年文體活動,引導老人樹立“自助多福”、“自助而樂”的觀念,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使“空巢不空、獨居不孤、歡樂常伴”,做個快樂老人。

  多地探索以房養老模式

  試點地點:北京

  開始時間:2007年

  試點模式:出租自有房屋(保留產權),租金直接給付養老公寓費用

  存在問題:無中間擔保機構,養老公寓地理位置偏遠等

  試點地點:杭州

  開始時間:2009年

  試點模式:租房增收養老,售房預支養老,退房補貼養老,換房差價養老

  存在問題:實施規模較小,無法應對可能存在的風險等

  試點地點:上海

  開始時間:2007年

  試點模式:房產直接變賣給公積金中心,用所獲資金返租自己已售房屋

  存在問題:即刻變更產權,未考慮老年人對房價上漲的預期等

  試點地點:南京

  開始時間:2005年

  試點模式:與“倒按揭”有相似之處,但只針對房屋面積超60平米的“三無老人”

  存在問題:無中間擔保機構,參與條件苛刻,不利推廣

  試點地點:重慶、廈門、長沙等

  開始時間:2011年

  試點模式:以自己或子女的房產作為抵押,向中信銀行申請貸款,在約定期間通過分期還本付息方式還款

  或者以房產抵押

  存在問題:只能以房產估價的60%提供貸款,貸款到期后,老年人晚年無保障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關閉
猜你喜歡

看過本文的人還看過

  • 新聞薄熙來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圖)
  • 體育丁俊暉10-6肖國棟上海奪冠 排名賽第7冠
  • 娛樂李亞鵬離婚前受訪 笑稱想再娶一個(組圖)
  • 財經83歲“金融巨鱷”索羅斯迎娶42歲新娘
  • 科技日本人用乳頭解鎖iPhone 5S(組圖)
  • 博客石述思:中國人為什么抗日?
  • 讀書大特務沈醉一生最愛的三個女人
  • 教育一年級男生入學半月獲同桌示愛 家長驚呆
  • 朱大鳴:國人為何砸錢80億買全球房產
  • 葉檀:宗慶后女兒的本土化
  • 陳虎:中國首富被砍后的安全辨識
  • 孫立堅:上海自貿區投資價值在哪里
  • 雷思海:美國QE退出可能需要20年
  • 黃祖斌:民資銀行只是個炒作的概念
  • 張明:本幣貶值是天使還是魔鬼
  • 賴偉民:未來十年世界經濟將怎樣演變
  • 安邦智庫:地方債清償是個大難題
  • 張捷:美國順應通脹的定價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