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曉蕾[微博]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非脫胎換骨不可至少在高端制造業、旅游業上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完全可以做成有聲有色的大文章。
據報道,國家發改委近期正在密集調研,為即將出臺的新一輪東北振興政策做準備。實際上,東北已經歷過一次“振興”,為什么沒有“興”起來?最重要的原因,筆者認為是沒有解決“興”什么的根本問題。
多年來,“老工業基地”的問題始終困擾著東北:資源依賴的經濟結構,不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國有企業的體制和機制。十年前出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規劃,原本就想解決這些問題,但由于“深層次”原因,還是走不出GDP增長的思維,本應通過結構調整來煥發“老工業基地”活力的振興戰略,卻只在中央政府對一些“項目”給予支持下獲得短期刺激增長效果,能源工業占比過高、國有經濟占比太大,經濟發展靠國有投資來拉動的基本結構依然如故。
隨著能源價格持續走低,以原材料生產為主的東北三省這兩年受到的沖擊越來越大。黑龍江今年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1%,增速在各省中墊底。吉林一季度GDP增幅也只有7%,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4個百分點。遼寧則剛好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作為能源工業大省,黑龍江能源工業占比非常高,但一季度能源工業增速首次負增長。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約50%的大慶油田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增加值負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不能不擔心新一輪“振興”計劃又將“淪為”短期的穩增長政策。有報道稱,東北一些地方官員不僅沒有擺脫原有發展思路,更沒有準備調整不合理的產業結構,改革體制機制來實現“振興”目標,仍然是“等、靠、要”,希望“國家層面”注入新動力,給予新的支持,希望發改委繼續在大項目、大通道特別是重大生產力布局方面給予政策傾斜,以此“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這樣在原有結構上拉動增長的思路,能邁出什么“新”步伐?
事情明擺著,東北要振興,非得完成“老工業基地”的“脫胎換骨”的改造不可。
資料顯示,黑龍江有11個典型資源型城市,其中有5個已經屬于衰退型城市,這些資源型城市占全省經濟總量40%以上。隨著資源的枯竭,以煤炭、石油為支柱產業的黑龍江至今尚沒有出現能代替以上產業的支柱產業。吉林第一汽車制造廠和北車一直是國有股份占主導地位,體制機制弊端一直制約效率和創造力。東北地區需要培育內生動力,充分認識和利用本地的比較優勢,通過新的制度改革和結構調整的方式,實現產業的升級和轉型。
東北當然還有土地和農業優勢,食品加工業的發展也有很大潛力。但在筆者看來,東北至少還在高端制造業、旅游業上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完全可以作成有聲有色的大文章。
東北是名副其實的能源化工和重型車輛制造業基地。可以說目前國內幾乎沒有比東北更有成為“高端制造業”基地優勢的地方了。曾傲視全國的第一汽車制造廠、北方機車制造廠、大慶石油開采、提煉加工、化工產品制造等等,這些企業和產業向高端制造業發展,最需要加強的是研發和技術創新的能力的培養。高端制造業的“高端”是個不斷提升的標準,因此向高端制造業發展實際上是個不斷技術進步的過程。第一汽車制造廠與德國奧迪品牌合作生產的都是最新款式奧迪,這本身就說明奧迪車的“高端”每年都有新的“高度”。據了解,合資的汽車制造廠,包括機車制造廠的“制造”已本土化,但核心部分,比如在汽車發動機和機車整體設計方面,還沒有突破性成果。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端制造企業,需要具備突破產品核心部分的技術研發和制造能力,以及不斷推動技術進步的持續創新的能力。
基于這樣的思路,可否將第一汽車制造廠和機車制造廠在研發創新與制造生產環節做些重要調整,把生產制造工藝技術、已比較成熟穩定的零部件生產拆分外包給合格的民營中小企業,形成細化分工的衛星配套企業群,公司主體部分主要圍繞主營產品的研發設計和創新,改進生產工藝和市場推廣和銷售呢?國內高端制造業的成功典范華為公司,大部分零部件都外包給中小企業,在華為15萬員工中,48%是研發人員。
研發設計和技術創新是高端制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高端產品是技術密集型產品,持續研發能力是高端制造業的必要條件,也是保持“高端”制造的保證。當汽車和機車制造廠向研發大規模投入時,汽車和機車產業的高端制造業就誕生了。零部件外包至少可催生出數百家甚至數千家中小制造企業,再加上生產性服務業,大規模調動民營資金和有效投資需求,民企將得到巨大的發展機會,民營經濟的活躍將形成經濟的新活力。部件外包,形成制造業更專業化的生產環節,還能大大提升制造業效率。而不論發展旅游服務業,還是壯大中小民營企業,都會吸納大量就業,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東北旅游的比較優勢主要在“天時”和“地利”上。地處亞熱帶的海南島,利用其冬季溫暖宜人的氣候和海岸沙灘的地理優勢,不僅成了如今國人春節度假的主要目的地,而且已成一些人冬季生活的首選之地,部分退休人士已成了冬季在海南生活的半個海南人,旅游業和宜居養老由此成了海南經濟的增長點。
東北地區以長白山的氣候為特征,是國內夏季不可多得的最涼爽地區之一。相比較其他一些北方地區,東北基礎設施更完善,交通比較發達,完全可以利用得天獨厚的條件和環境,打造“人和”的旅游產業。筆者多年前在泰國遇到一位德國夫婦。他們告訴我,他們每到冬季都會來泰國待一個月,住同樣的酒店,走同樣的地方,這次已是第23個年頭了。問起原因,天氣是最主要的因素。當然還有溫馨的旅游服務、特產、風味小吃、景點,泰國從各種交通工具到不同景點的安排,在人性化服務上都下了不少工夫。
只要東北能進一步完善食住行玩的旅游產業鏈,在各個環節和細節上著力改善,提供更便利更舒適更人性化服務,完全可以成為國人“冬游海南夏游東北”的夏季休閑、度假、避暑圣地,如能打造“冬住海南夏住東北”的候鳥式旅游、養老基地,則旅游業完全能成為東北地區強大的新支柱產業。
總之,深化國企體制機制改革,抓緊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轉型,才是東北真正的振興之道。
(作者系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