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財周刊》:現在許多人把當前的次貸危機和1929年經濟大危機相提并論,您覺得這兩次危機是否有可比性,結果又是否會相同?
華民:過程有可比性,但結果還不得而知。因為1929經濟大危機的結果就是全球經濟大蕭條,并直接導致了后來二戰的爆發,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經濟危機。但次貸危機發展至今還不能說它已經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且隨著網絡的普及和全球化的推進,今天的金融危機的全球傳導能力也非80年前所能比擬,因此最終結局還很難預料。但從過程來看,兩者都是源于美國的金融系統出現了全面的、系統性的危機,不是一個中央銀行、一家投資公司或一個單一市場出現危機,而是所有的金融體系全都受到沖擊,并迅速蔓延到整個世界,可以說無一幸免。
根源在于風險失控
《理財周刊》:次貸危機一而再、再而三的升級,您覺得根源何在?
華民:金融最終反映的是實體經濟的走勢,只不過通過各種金融手段,實體經濟問題的爆發被延后并放大了。所以我覺得要找次貸危機的根源,還是要從實體經濟入手。
事實上從2000年網絡經濟泡沫破滅開始,美國的實體經濟就已經出問題了,那時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暴跌,證券市場的投資機會消失了,大量的資金必須要尋找新的出路,擺在他們眼前的最好出路就是炒房子。然后經過幾年的積累,又把房地產業的泡沫吹大了,但當房地產這個實體經濟的支柱產業出現了問題,房地產現貨市場出現暴跌后,又由于美國高度的資產證券化使得所有和房地產業相關的金融工具的價格全部下滑,從而引起了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其實這次危機和1929年危機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正是因為現在有美國政府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所以讓早就應該出現問題的美國經濟基本面一直沒有爆發出大危機,然而問題總是在那里的,再拖延也總有拖不下去的時候,現在就到了這個時候了,表現方式就是次貸危機的大爆發。
談到次貸危機本身,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風險失控。所謂“次貸”就是你把原本不具備買房能力的信用等級很差的投資者放入了房地產市場,放他們入場本身就是風險,然后再把這些風險資產進行衍生操作,衍生出很多金融工具,美其名曰“金融創新”,并用杠桿的方式來放大收益和風險,那這種風險遲早就要爆發。換句話說,從20年前次貸被發明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這種金融工具遲早會出現問題。而資產證券化又將這種風險擴散到了整個金融系統,到問題爆發的時候,整個市場自然無一幸免。
《理財周刊》:現在市場上有一種觀點,認為次貸危機的爆發說明了二戰以來持續60年的美國資產負債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現在是到了世界經濟體系進行根本性變革的時候了,您是否認同這種觀點呢?
華民:這個很難說,有點嘩眾取寵的感覺。因為如果美國風險控制得好,資金周轉得過來,為什么不能負債呢?
對全球經濟來說,美國是一個很重要的順差市場。如果美國貿易不是逆差,世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就無法起來。從經濟學原理來講,新型國家在經濟起飛的時候生產能力的釋放一定會快于消費能力的釋放,因此內需必定是不足的,總是會產生過剩的供給進入國際市場消化。如果世界經濟實力最雄厚,居民消費能力最強的美國不負債,那誰來提供消費市場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