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
|
中國離金融危機有多遠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 16:01 《新青年·權衡》雜志
中國離金融危機有多遠 How far is China near to Financial Crisis 導讀:回顧其他國家金融危機的教訓,反觀中國,情景竟如此相似 □ 岑 科 本刊編輯 2001年底,阿根廷受經濟衰退及財政形勢惡化的影響,金融市場出現恐慌,發生資本外逃和銀行擠兌事件。政府隨即發布了限制居民提款和限制資金外流的政策。但卻進一步加劇了恐慌,引爆了蓄勢已久的社會矛盾,導致全國各地發生大規模騷亂、游行示威和流血事件。阿根廷十數天內更換了三位總統,整個社會陷入經濟惡化、政治混亂和動蕩不安。 往前追溯,1998年,俄羅斯拖欠債務引發金融震蕩,影響波及到遙遠的巴西;1997年,泰國、印度尼西亞、韓國等亞洲國家爆發了金融危機;1994年至1995年,金融危機的狂飆席卷了委內瑞拉、巴西和墨西哥。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發展的今天,戰爭、洪水、疾病等傳統災害正受到更多的控制,而金融危機卻仍然威脅著我們的生活。 現代傳媒把金融危機的災難活生生地展現在中國人面前:在墨西哥,中產階級儲戶為了提取他們一生的積蓄,徒勞地敲打著銀行的大門;在印尼,店主們在雅加達街頭的暴亂中苦苦挽救自己的生意;在韓國和日本,兢兢業業的員工被失業的威脅壓彎了腰,關于自殺的新聞報道不絕于耳;在阿根廷,饑餓的市民被迫以拋尸街頭的死馬為食⋯⋯ 所有這些,似乎離中國人很遠,又似乎很近。金融危機的發生,往往出乎經濟學家的意料。與中國經濟發展環境類似的東亞、東南亞國家,在1997年危機發生前,一直因為經濟高速增長而享有“亞洲奇跡”的贊譽。反觀中國,雖然近年來經濟增長也被稱為一枝獨秀,但多年來沉淀的銀行不良貸款已是廣為人知。此時此刻,回顧其他國家遭遇金融危機的經驗與教訓,檢視自身遭遇危機的可能與風險,對中國來說尤為重要。 在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中,金融危機被定義為“迫使銀行體系遭受重大損失甚至消除的金融事件”。縱觀所有的金融危機,幾乎都包括兩方面的顯著特征:一是存款人和投資人信心喪失,同時要求從銀行提款,造成銀行償付能力和資金流動的困難;二是由于銀行資金緊縮,對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實體經濟的衰退與下滑。 “擠兌”是金融危機的核心環節和主要特征。在現代經濟中,銀行通行的是部分準備金制—即銀行吸收存款后,大部分貸出,只留小部分供儲戶提取。這一機制為企業大規模投資和經濟發展提供了可能,也為金融恐慌的自我實現創造了條件。從理論上說,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存款人同時提款,銀行就一定會倒閉。 但擠兌不會無緣無故地發生。一般情況下,儲戶不可能同時向銀行提款,這也是部分準備金制得以實行的原因。在特殊情況下,儲戶擔心自己的存款安全得不到保障,在某些重大事件或消息的刺激下,產生恐慌,競相到銀行提款,就會造成金融危機。所以,我們要考察,在其他國家的金融危機中,是哪些因素潛在地增加了儲戶擠提存款的可能,哪些因素降低了銀行抵御擠兌的能力。 通過對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興市場國家爆發的幾次主要金融危機的回顧,可以發現,幾乎每一次危機的爆發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和原因,在其錯綜復雜的因素中也包含著諸多共同之處。但顯然,我們更關心的是,在所有這些因素中,哪些與中國目前的情況有相似之處? 資本市場不發達,風險向銀行集中 上世紀80年代,新興市場國家向海外投資者打開大門,吸引外資,90年代達到高潮。但在這些國家的金融系統中,占支配地位的是銀行,而不是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在美國,銀行只向私人部門提供其所需外部資金的25%,其余則由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提供。而在亞洲、東歐、非洲以及南美的市場中,這一比例通常是顛倒過來的。資本市場在這些國家的缺乏達到了令人吃驚的地步。 從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來看,銀行具有內在風險性。前面說過,在現代經濟中,銀行通行的是部分準備金制—即銀行吸收存款后,大部分貸出,只留小部分供儲戶提取。這一機制為金融恐慌的自我實現創造了條件。從理論上說,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存款人同時提款,銀行就一定會倒閉。1931年,在美國經濟大蕭條中,幾乎一半的美國銀行破產—其中大部分是經營狀況良好的銀行—原因就在于此。 中國的股票市場,在設立之初就存在功能偏差和制度性缺陷,由此導致上市公司質量低下和股市規模發展緩慢。例如2003年,我國銀行系統新增貸款規模約為3萬億元,占融資總量的85%,而同期股票、國債、企業債券等直接融資的新增規模為5340億元,占融資總量的15%,其中通過股票和企業債形式的融資不到5%。可見,我國金融市場的融資結構嚴重失衡,風險大部分集中在銀行。這一點與發生金融危機的新興市場國家非常相似,甚至更為突出。 銀行體制扭曲,產生大量壞帳 銀行狀況在金融危機形成和對實質經濟的影響上首當其沖。政府對銀行的干預,往往導致銀行盲目貸款,以及銀行與公司的過度噬合,以至銀行和公司抵御金融危機的能力降低。這在韓國發生金融危機時表現得最為典型。 上世紀90年代,韓國金泳三政府大力推行產業政策,政府主導金融機構,與財閥、銀行緊密結合,利用各種手段扶植大企業集團,導致企業和銀行的雙重扭曲。 韓國政府規定:私人和私人機構不得單獨擁有一家銀行4%以上的股份;所有銀行的行長、經理都必須由政府任命;銀行的財權和人事權都牢牢控制在政府手中,官員和財閥在幕后決定貸款的去向。政府不僅控制信貸的流向和利率,也控制貸款的期限和種類。銀行成為政府下屬的一個財務部門,基本上沒有獨立審查貸款風險的能力和權限。 這種指令性貸款為壞帳大量產生創造了條件。由于韓國政府長期以來對大企業和銀行實現優惠的保護措施,金融監理機構沒有發揮作用,審查不嚴格,導致企業過度借債。例如1996年,韓國上市公司負債金額比1995年增加20.3%,總體資產負債率達到84.1%。與此同時,大部分韓國企業資本效率低下。在發生危機的前十五年,只有四年企業能夠負擔稅前債務成本,整個國民經濟中只有電子和鋼鐵兩個行業在創造價值。由此,銀行產生大量呆壞帳,11家主要銀行的壞帳率占放款額度的14.3%,其中以大企業的壞帳居多。 在正常的市場經濟中,如果企業不能及時歸還貸款,出現財政危機,銀行會很快獲知信息,并及時處理。但在韓國,政府的產業政策把這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掩蓋起來。由于大企業關系到國民經濟的命脈和基礎,一旦破產勢必引起社會震蕩。再加上企業、銀行和政府官員之間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使得韓國政府對銀行壞帳的真相拼命掩蓋,能拖就拖。 韓國的大企業為了扭轉困境,進一步投資于那些收益高但風險也大的項目。銀行明明知道這些項目風險很大,但如果不支持這些項目,企業就永遠不可能歸還貸款。于是銀行只好被企業牽著鼻子走,銀行系統的壞帳窟窿也越來越大。這種產業政策指導下的企業與銀行的雙重扭曲,為金融危機埋下了禍根。 中國金融系統中銀行壞帳的產生與韓國如出一轍。壞帳產生后,政府對壞帳的處理也讓人不甚了了。在1999年中國金融部門獨創“剝離”壞帳的處理方式之后,國有銀行的壞帳率已經大大降低。但是,剝離出去的壞帳能收回多少?不能收回的壞帳怎么辦?今后產生的壞帳是否還要通過剝離的方式消除?都是大大的疑問。 政府開支過大,內外債務纏身 在過去發生的數次金融危機中,巨額的外債負擔是一個共同特征。各國危機爆發之前,都有一個持續的、數額巨大的外債形成過程。例如,在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之前,以美元計算的1年期以內的國外銀行債務,占泰國GDP的45%、印度尼西亞GDP的35%以及韓國GDP的25%。 拉美國家更是以債務問題聞名于世。以阿根廷為例,自1983年結束軍人專制、恢復民主政治后,曾多次推動私有化和經濟改革,但政府開支過大的問題一直未能解決。 阿根廷的問題在,政治選舉中,各政黨為贏得選票紛紛許諾,諸如提高社會福利、提高公務員工資、增加工作機會,等等。但提高社會福利需要錢,增加工作機會就意味著政府增加雇員—1991至1999年,僅首都布伊諾斯艾利絲,政府工作人員從28萬增加到40萬—結果政府開支及財政赤字直線上升。1999年,阿根廷政府開支達到GDP的28.2%,2001年估計達到GDP的1/3。 1991年之前,阿根廷政府對付財政赤字的辦法是對內“曲線借債”,即通過印鈔票填補財政空缺,結果導致惡性通貨膨脹,通膨率最高時達到每年5000%。1991年,阿根廷進行貨幣改革,將本幣與美元掛鉤,防止政府濫印鈔票。在這以后,為彌補財政赤字,政府只能向國外借債。但由于擔心阿根廷的償還能力,國外金融機構在借出大量貸款后,不愿繼續貸款。2001年12月,阿根廷政府山窮水盡,宣布停止償還本息,金融危機隨即爆發。 對于中國來說,外債負擔和財政赤字尚未成為一個引人關注的問題。但是,政府開支擴大、公務員工資不斷上漲的趨勢正在加劇。特別是中央財政狀況一片大好,掩蓋了地方政府債務和隱性政府債務(如社會保障基金缺口)問題,應該引起警惕。一旦政府債務問題集中爆發,除了開動印鈔機,以通貨膨脹的方式“賴帳”,別無它法。 對外開放不慎,改革次序顛倒 在總結新興市場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教訓時,幾乎所有人都把金融市場自由化和資本帳戶開放列為重要原因。直觀地看,確實如此。例如,1996年,后來發生金融危機的5個亞洲國家共接受了478億美元的外國銀行貸款,而1997年危機發生后,這一資金流入變成了299億美元的資金流出,一進一出相差約780億美元,對金融系統的沖擊可想而知。 但進一步看,籠統地把金融危機歸咎于資本自由流動是沒有意義的。正如銀行必須保障儲戶的提款自由,但所有人同時提款就會導致銀行倒閉一樣;當發生銀行擠兌時,我們應該去尋找發生擠兌的原因,而不是把銀行倒閉作為質疑提款自由的依據。 通常,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向金融市場化邁進的過程面臨三個問題:一是國內金融市場的建設和監管;二是資本帳戶對外資開放;三是貨幣價格(匯率)的自由浮動。這三方面的改革如果次序不當,就會增加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 泰國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泰國的金融改革始于上世紀80年代。至1991年,泰國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加速,基本實現資本帳戶開放。但在那時,泰國金融市場的“裙帶資本主義”問題并未得到解決,政治關系在創立金融企業和安排銀行貸款時影響至深。這使得金融資源的使用往往脫離合理的審查與監督。 另一方面,在允許資本自由流動的同時,泰國并沒有放開匯率管制。它實行一種政府干預下的市場固定匯率制,即央行通過買賣外匯,調節外匯供求,保持匯率不變。這種制度為經濟泡沫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當時,大量外資流入泰國,為了維持匯率不變,泰國政府增加泰銖的供應,用泰銖買入日元或美元等外匯。其結果,增加的泰銖通過銀行體系,流入房地產和股票市場。1993年至1996年,泰國的外匯儲備從250億美元增加到400億美元;住房貸款總額從4700億泰銖增加到7900億泰銖;房地產價格上漲了近400%,正是這種狀況的反映。 泰國經濟當局曾經試圖阻止泡沫膨脹。他們在買入外匯的時候,增加泰銖供應,然后通過出售債券買回等量的泰銖,即所謂的“對沖”政策。但這種政策拉高了當地的利率,對海外資金產生了更大吸引力。結果,更多的外資涌入,經濟泡沫繼續膨脹,直到最后迸裂,引發金融危機。 現在來看泰國的教訓,它應該在金融對外開放之前,首先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的建設與監管;至少應該在資本帳戶對外開放的同時,放棄固定匯率。但這一教訓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直到今天,中國的金融改革仍然在走首先對外開放市場,同時放松資本帳戶流動,但堅守匯率不變的道路。這條道路的前景已經寫在泰國金融危機的故事中。 審視中國經濟,房地產泡沫和政策調控困境已經隱約可見。能否避免金融危機的到來,正是對中國經濟學者和經濟管理者的嚴峻考驗。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