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早晨,備受關注的國有股減持方案終于出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自五一節前國有股減持的消息兌現以來,管理層第二次“試盤”資本市場。國有股減持辦法到底給市場帶來了什么?它對市場的影響又會怎么樣呢?
減持懸念之一:利好還是利空?
盡管媒體一片贊譽之聲,然而消息公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大盤卻在高位暴跌達40點,周五小幅收高。
周四,與減持辦法一同見報的,還有兩位極具分量人物的觀點。一位是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一位是財政部長項懷誠。
中國證監會主席周小川對國有股減持的觀點是,建立社會保障基金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一項有利于證券市場長遠發展的重要決策,對于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促進證券市場長期健康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財政部長項懷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國有股減持變現有四大重要意義,國有股減持是證券市場一大利好。首先,減持變現部分國有股,用于社會保障支出,是解決目前社會保障資金不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客觀需要。其次,可以適當降低國有股比重,進一步實現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多元化,有利于規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有利于增強機構投資者與社會公眾股東對上市公司的監督,使得上市公司的行為更為規范、公開與透明。第三,可以放大國有股資本的功能,提高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和帶動力,有利于從戰略上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第四,國有股減持籌集一部分社會保障基金,通過委托專業的投資基金管理機構在資本市場上進行市場運作,可以回流到證券市場。
的確,站在全局和總體的高度上看,國有股減持是好事,減持部分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不僅不會影響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并最終還將還富于民,還富于全社會。
然而,市場有其自身運行規律,利好還是利空,得由市場說了算。從目前市場的反應上看,不僅沒有出現利好出臺后的暴漲,相反,市場的反應是跌,一跌就是40個點,表現在K線圖上,是高位倒掛長陰。
減持懸念之二:減持規模到底有多大?
根據《辦法》規定,減持的范圍顯然基本界定在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的上市公司上。如果今年上市公司總籌資額與去年大致相同,仍然維持在2000億至3000億之間,則今年國有股減持的總金額也不過200億至300億。興業證券的宋淮松據此推算說,減持的總數量可能不滿20億,因此短期內市場壓力不大,這有助于市場穩定。但這一方案會拉長國有股減持的過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市場都會接受來自國有股減持方面的綿綿不斷的考驗。
然而,減持的方式還有配售和回購,由于是試點,因此其減持規模尚難確定。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試點過后可能就會大面積推廣。這意味著,不僅減持的方式尚有較大余地,而且減持的規模亦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國有股協議轉讓,進而減持國有股權,也是另一條有效途徑。由此帶來的減持規模,其變數顯然亦是難以預料的。
由此可以看到,減持方式、范圍和規模并沒有固定死,其后續的靈活處理方式,無疑為國有股減持增添了一大懸念。
減持懸念之三:減持的價格如何定?
《辦法》規定,減持國有股原則上采取市場定價方式,并由部際聯席會議審議實施。懸念來了:這個市場定價方式,是按一級市場的發行價定價,還是按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定價呢?抑或是按凈資產值、市盈率、大盤點位? 很顯然,《辦法》中對此交待是較為模糊的。這種“市場定價方式”,其含義極為廣泛,這種“含義廣泛”的背后,存在著相當大的變數。從某種意義上說,《辦法》是在繼續看市場的反應,并可針對不同的反應,采取與之相對應的定價策略。
且不論減持的其他方式,僅就存量發行方式而言,目前僅是為國有股減持界定了一個大框框,隨后的細則,特別是國有股減持的價格,回旋余地實在是太大。
減持懸念之四:“抽血”后社保基金何時入市?
不難看出,減持國有股后,資金迅速歸屬到了社保基金中。如果僅從資本流向上看,減持國有股是“抽血”行為,抽完血后,血液集中到了“血庫”中,并沒有外流;但是,血也沒有立刻回流到證券市場中。于是,“血”會不會回流,何時回流證券市場就成了另一個懸念。
應該說,社保基金的管理是透明的,但是,它的具體運作方式并不明確,至于是否會入市,何時入市,《辦法》對此只字未提。盡管要“選擇并委托國內外專業性投資管理機構對基金進行運作,以實現保值增值”,但是,運作并使之保值增值的方式方法很多,并不一定非要進入股市不可。此外,就算是要進入證券市場,是否也會全額進場呢?就算是要進入證券市場,是否也會有一個時間差呢?
減持懸念之五:方案觸動了誰的利益?
從《辦法》中不難看出,減持國有股,利益受到最大觸動的,是國有股東授權代表單位,換言之,是地方政府的一些既得利益。
既然已經觸動了,那么,是好事還是壞事?對廣大投資者關心的證券市場有何影響?
實際上,投資者不會忘記,ST猴王(0535)、ST康賽(600745)、ST幸福(600743)的不斷沒落,直至問題重重,雖然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但是,一個不容否認的事實是,行使國有股經營權的當地主管機關對上市公司是督促不力、監察不嚴的,拿著廣大投資人的錢,企業的經營管理效率卻相當低下。
很明顯,國有股東授權代表單位雖然被國家分級管理,并授權經營國有資產,但是相當數量的國有股東授權代表單位,其經營業績難以讓人恭維。以前,錢全是國家的,可現在,上市公司中有著廣大投資人的血汗錢,股東們豈能坐視不管?
明白了這個道理,作為廣大投資人,作為每一位渴望中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人士,誰不會為之拍手稱快?
減持懸念之六:對二級市場有多大影響?
盡管國有股減持肯定對二級市場有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既然減持是箭在弦上,那么,當前的國有股減持方案,無疑還是相對較好的。就《辦法》中確定的“主要是采取國有股存量發行”而言,只要新股能夠發行出去,上市公司再融資計劃能夠實施,國有股就會減持成功。
民族證券資深研究員趙萌據此指出,受國有股減持影響更大些的,是一級市場,而非二級市場。當然,不管怎么說,這是和增加股票供給捆綁在一起,盡管量不是很大。但是,只要這些抽出來的“血”沒有回流,市場供求就將面臨著顯著變化。在這種變化了的壓力之下,國有股減持無疑會進一步考驗市場到底有多大的承受能力。
西南證券基金管理部總經理開盛認為,國有股減持經過數個部門、若干專家學者精心研制而出,這其中顯然考慮到了眾多因素,包括對二級市場的影響。應該說,管理層在精心推出減持方案的同時,并不希望股市出現過大的震蕩,更不愿看到重挫。
看來,盡管國有股減持暫行辦法已經出臺,但是許多細節尚不清晰,回旋的余地還是不小。辦法制定者們正在有意,或者說無意間繼續試盤市場反應。
一位研究員據此指出,在這種“試盤”期間,二級市場上大盤會有反復。這種影響在具體實施方案出臺前的一段時間內,不可能迅速消失。(文/徐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