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基金原管理人因涉嫌內幕交易“老鼠倉”被查,引發市場關注。
所謂“老鼠倉”是指基金從業人員在基金資金買入某只股票之前,個人資金在低位先行買入該股票,待基金資金將股價拉升至高位后,再率先賣出個人倉位獲取利益的行為。
“老鼠倉”嚴重違背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基金投資者的錢并非用于投資而是被利用給少數人“抬轎子”牟利,損害了廣大投資者的利益,嚴重破壞了資本市場規則,擾亂金融市場運行秩序。
近年來,證監會已嚴肅查辦了基金領域中多起違法違規事項。從小基金公司到知名基金公司,從公募基金到私募基金,都有“老鼠”落網。在監管部門大力整治下,資本市場中的“鼠患”得到有效治理。
但應看到,作為證券市場上的頑疾,徹底杜絕“老鼠倉”并非易事。“老鼠倉”具有較高的隱秘性,發現難、取證難。有的基金經理憑借專業性和熟悉市場,能夠采用多種手段規避偵查,違規交易往往跨越多個機構和個人的賬戶。少數基金經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迷失自我,據統計,不少案件的當事人違法收益超過1000萬元。
防控“老鼠倉”應多措并舉,常抓不懈。針對發現難、取證難,可運用大數據等手段加大查處力度。比如,已有證券交易所建立的交易檢查中心全天可處理超過1億筆交易數據,還可溯源20年前歷史數據。監管層應充分應用科技進步的成果,用大數據對違規行為實施精確打擊。
基金行業要進一步做好從業人員自律管理,對從業人員的執業行為進行自律約束。應教育基金從業人員,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在法律層面對內幕交易的處罰力度已大大提高,切莫以身試法。
當前,中國證監會正積極探索建立健全適應注冊制改革的投資者保護基礎制度體系,推動在新證券法中增設“投資者保護”專章、推動出臺“刑法修正案(十一)”和《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等,極大提高了違法成本。
此外,還可充分調動媒體等多方面力量,加大全社會監督力度,營造對違法行為“人人喊打”的局面,助力打造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責任編輯:于勝男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