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國內棉花呈現季節性供應壓力 棉紗產量增幅放緩價格同比下跌
目前國內棉花采摘基本結束,據中國棉花信息網調查,2008 年我國棉花種植面積為8815萬畝,總產量773 萬噸。另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近期調查顯示,截至11 月下旬,全國棉花平均交售進度為52.3%,同比下降19.8%。受國家收儲棉政策作用逐步顯現及棉籽價格有所穩定的影響,內地籽棉價格止跌企穩,部分棉區有所回升。11 月3-12 日3 級籽棉收購價累計下跌0.12 元/斤,跌幅小于10 月6-31 日的0.29 元/斤,11 月13 日以后新棉收購價基本穩定在2.3 元左右。但皮棉價格仍在繼續下跌,11 月份國內328 級棉花月均價10554元/噸,環比下降14.1 %,同比下降22.0%,創近6 年來新低。
據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2008 年1~11 月,共進口棉花194.47 萬噸,較2007 年同期減少19.35 萬噸。
(圖八) 注:2008 年數據統計到11 月。
(圖九)
從圖八可以看出,自2003 年之后進口棉花的數量顯著增長,2006 年達到峰值,2007年開始回落。從分月(見圖九)進口進度看2008 年總的進口數量很可能繼續減少。進口棉花數量減少意味著需求的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11月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紡紗小幅增加(見圖十),為188.40萬噸,較上個月增加2.3萬噸,環比增幅1.24%,同比增幅3.76%,增幅較上年同期減少11.76個百分點。據統計,2008年前11個月全國紗產量累計1975萬噸,同比增長9%。
11 月份棉紗價格繼續上月跌勢,且跌幅加大。32 支純棉紗月均價17869 元/噸,較10月下跌1448 元/噸,跌幅為7.5%;今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下跌,跌幅為6.15%。在替代品方面,11 月份,滌綸短纖均價7072 元/噸,環比跌21.4%,同比跌41.2%;粘膠短纖均價13716元/噸,環比跌13.9%,同比跌38.2%。
(圖十)
綜上所述,2008/09 年度國內棉花產量較上年略低,而到目前為止棉紗產量則同比有所增加,考慮到國家大量收儲,則2009 年可能出現供應略偏緊的局面。特別是若進口棉花受到政策限制的話,這種現象或許會更加明顯。
五、全球棉花需求減少 來年供應相對充足
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 年國際棉花需求可能將出現萎縮趨勢,而棉花價格顯著偏低又會造成種植面積減少,所以未來棉花供需形勢的發展要視產銷兩方面誰的變化更大而定。在12 月11 日美國農業部(USDA)發布的全球棉花供需預測中,對于2008/09 年度不但調低了世界棉花產量及消費量,也下調了國際棉花貿易數量,只有庫存量有所調高。鑒于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棉花消費減少已得到公認,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棉花消費國,12 月消費預測的下調幅度也最大,較11 月預測數據減少了32.7 萬噸,降幅約3%。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國消費預期也出現較明顯減少。全球合計預期消費為2538.5 萬噸,下調了59.7 萬噸。
產量方面,印度的降幅最大,較11 月減少了21.8 萬噸,預測產量為522.5 萬噸。巴西、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產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而巴基斯坦則上調了8.7 萬噸,達204,7萬噸。中國產量未做調整,仍為794.7 萬噸。預計全球總產量為2428.9 萬噸,較11 月調低了28.5 萬噸。
產銷量萎縮自然影響到國際棉花貿易,預計全球最大的棉花進口國——中國進口量將減少至196 萬噸,較上月下調了32.6 萬噸。而主要的出口國——美國出口則減少為266.7 萬噸,下調16.3 萬噸。印度出口也受到影響,較11 月下調了19.6 萬噸,為108.9 萬噸。世界貿易量合計,進口減少52.1 萬噸,為714.1 萬噸;出口減少52.6 萬噸,為714.1 萬噸。
最后,全球棉花期末庫存有所上調,預期為1279.6 萬噸。其中美國、印度、巴基斯坦增幅較明顯。而巴西、土耳其則有所減少。中國保持不變,仍為390.4 萬噸。
(圖十一)
總的來看,全球棉花消費的降幅大于產量的降幅(見圖十一),雖然表面上消費還多于產量,但綜合反映供需形勢的指標——庫存消費比卻創出2000 年以來的新高,這說明相對于預期的消費水平,則供應還是相對充足。不過,由于低棉價將導致明年棉花種植面積萎縮,如果面積減幅過大,則供需形勢還有發生變化的可能。
相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