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隨著公募基金二季報陸續披露,次新產品的最新份額情況浮出水面。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在今年以來發行疲軟的市場環境中,次新產品人為“上妝”、規模注水的情況并不少見。
如今,次新產品“卸妝”,規模也出現“縮水”,凸顯出背后基金公司的窘態。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踩線”2億份成立的產品,在經歷一個多季度后,規模縮水程度嚴重,有成立規模在2.2億份左右的次新產品,二季度末的份額僅700多萬份。此外,有次新基金公告,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
“倒騰規模的窘態,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中顯露無遺。行業內部分公司已經想辦法扭轉這一情況,只是行業的慣性還在。不過,對于中小基金公司來說,規模還是生命線,生死存亡之際,也就顧不得窘與不窘了。”一家個人系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次新基金份額顯著下降
基金二季報完成披露,部分次新產品在規模上“注的水”“化的妝”,就瞞不住了。特別是今年以來偏弱的發行環境中,拼盡全力倒騰規模成立的基金,正在被市場無情地卸去“妝容”,被迫“素面朝天”。
某ETF聯接基金在年初成立以來,已經上演了“樓起樓塌”的戲碼。這只成立于今年開年的次新產品,二季度末的基金份額僅為700余萬份,而在成立之初,該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踩線募集約2.21億份。事實上,這只次新產品在一季度末就已經遭遇滑鐵盧,當時基金份額就已經降至700余萬份。
無獨有偶。另外一只指數基金,同樣在成立后上演了資金“大逃亡”。這只同樣宣布提前結束募集的指數基金,在1月中旬成立時,規模約9.10億份,一季度末的基金規模降至1.20億份;到了二季度末,規模略有“回血”,約為1.23億份。
指數型產品因為受到市場短期影響較大,規模的起落或許還能更多地解釋為市場因素。那么,部分主動權益產品的規模短時間大變臉,背后的人為因素無疑更加明顯。
例如,一只成立于今年3月的產業優選混合基金,成立時的規模為2.62億份,4月初該基金開放日常申購(贖回、轉換、定期定額投資)業務。二季報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的基金份額僅剩4600余萬份,所剩規模不及成立規模的零頭。
另兩只碳中和主題的次新產品,在規模的大幅縮水方面如出一轍。其中,一只碳中和主題基金成立于1月中旬,成立規模約2.97億份。不到一個月后,該基金開放日常申購、贖回、轉換、定期定額投資業務。一季度末,該基金的規模僅剩下5800余萬份,到了二季度末,該基金的份額約為5900余萬份。另一只碳中和主題基金在1月中旬宣布提前結束募集,并在1月18日宣布成立,成立時的規模為3.54億份。同樣,在一個月后,該基金開放申贖。一季度末,該基金的規模降至1700余萬份,到二季度末,基金份額繼續縮水至1500余萬份。
此外,還有基金公司旗下的“專精特新”基金在短時間內規模縮水。該基金在成立時的規模尚有3.77億份,在2月中旬打開申贖后,一季度末的規模為1.09億份。二季度末,基金份額為9100余萬份,規模進一步縮小。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觀察,還有一些特定品類的基金產品,成為規模大變臉的風險高發區,其中,此前火爆異常的同業存單產品,就出現了規模暴跌的情況。例如,成立于今年1月12日的一只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基金的成立規模為60.92億份。一季度末,基金規模驟降至14.02億份,二季度末則進一步縮水至6.38億份。5個多月時間,這只基金的規模幾乎驟降9成。“沒趕上同業存單指數的好時候,即便是拼命發出來,那也還是留不住資金,最后真正的有效規模很有限。”有基金公司產品部門負責人如此點評。
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規模大幅縮水的基金產品,多數是中小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產品。大型基金公司的產品一般規模縮水幅度較小,且規模縮水后還能維持正常運作的基金規模。由此可見,在基金發行低潮之下,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產品在勉強成立后,大多最后“塵歸塵土歸土”,新發規模的保持能力較差。
“行業的生態環境、競爭環境已經‘折疊’。對于大公司來說,是發多發少的問題,對于小公司來講,是是否存活下去的問題。新發必須保住,這樣公司才能有產品,才能在市場來風時,還有一點機會。”一家個人系基金公司高管無奈地表示。
部分基金公司“避而不戰”
在新發基金上,中小基金公司“不得不戰”,勉強在規模方面達標,最終卻“無可奈何花落去”。這樣的窘態,已經在市場面前展露無遺,更有甚者,部分次新產品已經宣布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
具體來看,某基金公司在6月8日第一次公告旗下產品連續30個工作日的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這只產品是在1月17日成立的次新基金,在發行階段,該基金公告提前結束募集,最終成立規模為2.02億元,可謂“踩線”成立。3個月后的4月17日,該基金開放日常申購、贖回、定期定額投資業務。二季度末,該基金的規模為4500余萬份。7月1日,基金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6月30日,該基金已連續45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特此提示。不過,此后,該基金公司再無繼續發布提示性公告,顯示該基金已階段性脫離“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窘態。
這樣的窘態,實際上是將基金公司在新發產品上的規模“注水”公之于眾。“踩著線成立、規模快速縮水,這樣的事情一環一環曝出來,基金公司的這點小心思,怎么藏得住?”有行業觀察人士直言。有意思的是,該基金發布的一季報讓投資者進一步窺探到新發產品中的那點“小九九”:1月17日到3月31日期間,有機構申購約5000萬份,份額占比為24.80%。須知,彼時該基金還尚未開放日常申贖,這5000萬份基金份額只能來自于新發認購。
與這些在次新產品規模上倒騰并最終顯露窘態的基金公司不同,從今年以來的發行市場可以看到,不少基金公司選擇“避而不戰”,避免在疲軟的發行市場上倒騰規模。
“重持營不重新發,這是我們年初以來工作中的基調。公司對我們的考核,在進入三四月份,發行市場明確遇冷后,已經完全轉向,新發壓力已經靠后了。7月份召開的年中工作會,分管市場的公司副總經理新的表態是:從長期的角度理解弱化新發這件事情。總體的意思就是接受新發可能長期偏弱的情況,工作精力放到持營的細化落地上。”深圳一家基金公司華東片區銷售負責人表示。
從第三方銷售機構反饋的信息也顯示,此前倒騰新發規模的路數已經迎來嚴格監管,頂風作案的風險太大。“我們都在優化考核體系,幫新發基金找規模,甚至是花錢買規模的事情,行業里都不太玩了。3月份有基金公司為新發規模找過來的,給的對價也很好,但是,我們評估了風險,還是放棄了,對方后來也覺得這樣的規模留不住,會成為后面的風險事件。”有不愿具名的基金銷售平臺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高掛“免戰牌”的方式方法還很多,發起式基金顯然成為基金公司“避戰”的重要手段,而且,對于很多基金公司來說,發起式基金的布局,屬于在新發領域的積極防御,既避免了硬發、亂發的壓力,又能為后續業務儲備資源。
規模之爭難言終結
“正確處理好規模與質量、發展與穩定、效率與公平、高增長與可持續的關系”“弱化規模排名、短期業績、收入利潤等指標的考核比重”“切實摒棄短期導向、規模情結、排名喜好”“將銷售保有規模、投資者長期收益納入考核指標體系”等,是監管部門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的各項要求。
不過,具體到行業實踐中,對于規模的認知,各基金公司可謂大相徑庭。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4家,其中,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48家(包括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內資基金管理公司96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1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1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7.69萬億元。
“具體公司看到的規模與監管和行業看到的規模,還不是在一個層次上的問題。我們對規模的理解,更多的是盈虧平衡線、自身造血功能的問題。”前述個人系基金公司高管表示,“對于我們來說,需要先讓自己吃飽,后面才能想怎么吃得好的問題。不過,監管給予的方向性指導,為我們在‘要規模’的路上避開一些陷阱提供了很重要的提前預警。”
一位銀行系基金公司高管也表示,公司的高質量發展建立在現有業務規模的基礎之上。“固收是銀行系基金公司發展的基礎,這一基礎的管理規模給了我們后續多元化發展的底氣。”他說。
綜合來看,各基金公司對于規模的訴求并不是“有與無”的問題,而是取之有道、高質量發展的新情況。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