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有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注銷牌照,賣基金到底有多難?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 記者 喻莎 胡金華 上海報道
小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注銷代銷牌照現象正在日益增多。近日,科地瑞富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下稱“科地瑞富基金”)和安存基金銷售有限公司(下稱“安存基金”)相繼注銷了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1月以來,近幾個月來已有逾10家代銷機構的基金銷售牌照注銷,今年2月一個月更是多達3家。在業內人士看來,目前主要是一些小型代銷機構放棄基金銷售牌照,這其中有自身開展業務不力主動放棄,也有因監管合規原因被注銷,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發展乏力的困境。
銷售機構主動注銷牌照增多
2月24日,中國證監會浙江監管局發布了一則注銷公募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公告。公告顯示,近期,科地瑞富基金向證監會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注銷其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
記者了解到,科地瑞富基金成立于2015年8月,于2016年6月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基金銷售牌照。記者從科地瑞富基金官網上獲悉,科地瑞富基金早已于2021年12月31日便在官網發布了停止基金銷售相關業務的公告。公告顯示,“由于經營業務的調整,即日起停止基金銷售相關業務(包括:開戶、申購、定投、贖回、轉換等相關業務),客戶持有的基金份額將轉托管到對應的基金管理公司。”
官網還公布了招商基金、華安基金、寶盈基金等基金公司的聯系方式,科地瑞富基金表示:“后續由基金公司直接為客戶提供服務,我司將不再提供相應服務。”記者就此事多次撥打科地瑞富基金公司客服電話,但截至發稿前,仍未接通。
某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公司已經終止與科地瑞富基金的銷售合作,原因就是其牌照注銷,已通過瑞富基金購買公司旗下基金的投資者,當前持有基金份額的贖回業務不受影響。
無獨有偶,2月28日,河南省證監局也發文稱,安存基金提交了注銷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證的申請。根據有關規定,河南證監局決定,注銷其公募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業務許可。
天眼查信息顯示,河南安存基金成立于2016年3月31日,注冊資本金為2000萬元,2016年12月23日獲證監會批復基金銷售資格。而安存基金的官網已經打不開,記者從天眼查公布的公司電話聯系到對方,相關人士表示,“公司目前沒有基金銷售業務,不需要牌照所以就注銷了。”
有業內人士指出,但從各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基金保有量來看,真正能夠成功展業的機構并不多。很多機構的存在,基本就是個“殼”。
瑞融資產首席研究員梁曉曼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多家基金銷售機構陸續注銷牌照反映了監管部門加強了監管。“新出臺《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銷售機構監督管理辦法》,要求銷售機構必須保證年度日均5億的非貨基和健全的合規內控體系,否則3年到期后不能展期。很多的銷售機構根本無法滿足這些條件。”梁曉曼表示。
私募排排網財富管理合伙人姚旭升分析指出,目前來看被注銷的主要是一些小型銷售機構,這既有監管方面的因素也有自身經營方面的因素。由于基金銷售機構運作成本較高,小型機構的品牌效應和資金實力不夠雄厚,專業性和技術投研等服務上都無法和大平臺競爭,業務體量很難做大,既完成不了監管的業績保有量標準,盈利收入也不能覆蓋成本支出,造成長期虧損無法持續經營。
第三方基金代銷競爭激烈
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去年11月以來,近幾個月來已有逾10家代銷機構的基金銷售牌照注銷,而這其中多位小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今年2月,更是多達3家機構注銷牌照,小型基金銷售牌照“注銷潮”或有愈演愈烈之勢。
事實上,受今年市場波動影響,基金發行難度也隨之增大。春節假期過后,已有6只基金發行失敗,可以說今年的公募基金銷售業務正在面臨著挑戰。
在基金銷售領域,銀行、券商、獨立第三方銷售機構呈現激烈競爭,還悄然打起了價格戰。Wind數據顯示,2月以來,陸續已有近3000份“費率優惠”基金公告密集發布,其中來自券商渠道的就有超過1000條。
根據中基協數據,2021年第四季度,在基金銷售機構中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規模”指標,前十名中,除了螞蟻基金、天天基金,其余均是銀行。且只有21家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非貨幣基金保有規模超過27億元,躋身2021年四季度基金代銷機構公募基金保有規模“百強”名單。
“目前真正在市場上做得好的基金銷售公司其實非常有限,其頭部效應非常突出,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螞蟻、天天基金等少數頭部機構外,大多數銷售機構銷量不佳,且公募基金的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相對低廉,對于不能起量的銷售機構來說作用不大。”簡基金資深研究員張竹然向本報記者表示。
對于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生存困境,張竹然表示,主要是看三方機構是專注線上還是線下,關于線上,目前巨頭已經形成,鮮有新進者可以攻城略地;對于線下來說,需要配合大量的財富管理團隊,優質專業的財富管理人員一直是非常緊俏的人才,而這塊人才不僅僅是三方銷售機構在爭奪,券商、基金、私人銀行也都在全力爭奪。
“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作為后起之秀,需要和銀行券商等傳統的代銷渠道競爭獲客。銀行作為老百姓最熟悉的金融機構,擁有最廣泛的客戶基礎。如果不是頭部的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銷售方面很難和傳統渠道進行業務上的競爭。”姚旭升向本報記者表示。
姚旭升指出,隨著資管新規的落地,基金產品的投資具有復雜性和專業性,傳統的賣貨模式已經很難滿足客戶的投資需求,買方投顧模式逐漸興起。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天然具有獨立性和客觀性,和傳統代銷渠道相比,更加具備發展買方投顧的基因。
談及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未來格局和機會,姚旭升認為,第三方機構可以從客戶的利益角度出發,運用專業的投研服務幫助客戶篩選基金,改善客戶的投資體驗,達到合作共贏的效果。未來的三方機構應該把更多的資源放在投研和服務上,通過優質服務在市場競爭中形成自身的優勢。
張竹然表示,未來三方基金銷售機構的競爭格局會進一步復雜化,除了巨頭之外,中小型三方機構在流量轉化、人才招攬、專業性比拼方面做精做深,堅持個性化、垂直化,才能在此非常擁擠的賽道脫穎而出。
梁曉曼認為,第三方基金銷售未來格局可能是強者更強,也可能出現一些有特色的第三方,比如主要銷售某類型的基金或者主要針對某類型的客戶群,主要的機會在于創新。
責任編輯:張熠
投顧排行榜
收起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