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式基金分紅,與封閉式基金分紅或上市公司分紅有著根本區別。近兩年來,大多數開放式基金之所以頻頻分紅,主要是利用很多投資者對基金不甚了解,以分紅為手段渲染高收益率來促銷。[全文][評論]
華寶興業開基分紅暗藏玄機
  “單只凈值不到1元基金分紅”事件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事件主角華寶興業基金公司,以保護持有人利益的名義,在多策略增長基金單位凈值低于1元時仍實施分紅。據了解,這實質是一起單方面嚴重侵犯持有人利益的行為,已涉嫌違規。 [全文]
               案例分析
    比如投資者在年初的時候購買A基金1萬份,購買時基金凈值1.1元。到年末的時候由于股市表現良好,基金凈值升到了1.5元,期間沒有進行分紅。年末的時候,基金公司決定對該基金進行分紅,每10份基金份額派發紅利3元。   
分紅前投資者資產:10000*1.5=15000元
凈收益=基金凈值收益=15000-11000=4000元(暫不考慮申購費的影響)  
分紅后投資者資產
基金資產=10000*(1.5-0.3)=12000元
現金紅利=3*10000/10=3000
總資產=基金資產+現金紅利=12000+3000=15000元
凈收益=基金凈值收益+現金紅利=12000-11000+3000=4000元。    
    從以上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出,基金分紅并不影響投資者的資產價值和收益情況,從這個層面上分析,基金分紅確實是一個數字游戲。
 基金分紅:數字游戲還是致富之路
  作為基金投資者,在購買基金的時候,通常會注意到,在填寫基金申購/認購表的時候,我們需要對基金分紅的方式做出選擇:現金分紅還是紅利再投資。那么,基金分紅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一種純粹的數字游戲還是投資者的致富之路? [全文]
集中分紅鉆政策空子

    3月份以來,多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多只基金同時分紅,而且分紅力度很大。猶如密集獲批的新基金,今年的基金集中分紅也成為市場一大關注熱點。我國《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規定,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應當約定每年基金收益分配的最多次數和基金收益分配的最低比例。由于該辦法只規定開放式基金每年必須分紅,但次數和比例由基金公司自行決定,所以基金公司分紅只要符合其契約規定就可以。那為什么都分紅這么晚,集中在3月以后呢? [全文]

小調查
您認為開放式基金的大比例分紅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嗎?

不是
不好說
您在選擇基金時會不會傾向于有強制分紅條款的基金?

不會
不好說
您會不會購買分紅后凈值下降的基金

不會
不好說


 焦點:華寶興業基金凈值不到1元分紅
 拆分打亂開基分紅 首只凈值不到1元基金分紅
  2008年3月25日,華寶多策略增長基金進行了成立以來的第三次分紅,每10份分紅2.2元,單位凈值從0.9019元下降到了0.6819元,華寶多策略增長基金因此成為2001年開放式基金成立以來首只單位凈值1元以下分紅的基金。   
    為何以往沒有1元以下基金分紅?業內人士分析,開放式基金招募書中都有“基金收益分配后每基金份額資產凈值不能低于面值”的規定,既然分紅后的基金都不能低于面值,那么分紅前基金單位凈值更不可能低于面值,在基金面值等同于1元的認知情況下,當然沒有了1元以下基金分紅。 [全文] [評論] [進入華寶興業多策略成長吧]
 華寶興業涉嫌違規擅改契約 開基分紅暗渡陳倉
  當大量投資者把自己多年的積蓄交給基金公司去管理時,一些基金公司在涉及基金持有人重大利益的問題上,卻單方面修改契約,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正在基金業真實地發生著。   
    從表面上看,華寶興業多策略增長基金的持有人似乎可以通過這次分紅獲得0.22元。實際上,該基金曾經于1月8日實施過一次拆分,通過拆分把凈值降為1元,借此進行促銷,令基金資產規模從此前的約30億元催肥至100億元。也就是說,七成的基金持有人買入華寶興業多策略增長基金的成本為1元,并為此支付了1.5%的申購費。僅2個多月后,在這些投資者虧損14.07%的情況下,該基金竟通過分紅的方式把22%的本金又還給了投資者。這是一典型的類似傳銷的促銷方式,已嚴重損害了持有人的利益。 [全文] [評論]
 爭議:分紅對投資者是利是害
 凈值變紅利沒有意義
  “分紅,嚴格意義上講,一點意義都沒有,開放式基金分紅是從凈值里拿出來的一塊,等于把錢從一個口袋放到另外一個口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從凈值變成了紅利。”上述分析師如是說。他還舉了個例子,有個基民在某只基金凈值很高的時候,4塊多錢買的,買過以后基金公司進行了一次大分紅,分了兩塊多,等于把他每份基金凈值申購的錢又退回了兩塊多,說是分給他的紅利,其實基民的錢沒增加,只是份額變了,所以令基民很氣憤。 [全文] [評論]
 基金分紅成基金公司營銷手段
  基金分紅并不影響投資者的資產價值和收益情況,從這個層面上分析,基金分紅確實是一個數字游戲。如果投資者需要現金的話,完全可以不依靠基金分紅的方式來實施,可以直接贖回一部分基金份額就可以做到。另外,基金分紅會牽扯到很多工作,比如要計算每一位投資者的分紅金額、把現金劃到投資者的賬戶中等,這些都是有成本的,這些成本最終是由投資者自己來承擔的。
    那么,基金公司為什么會采取大比例分紅呢?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迎合國內投資者喜歡凈值低(即所謂的便宜基金)的心理,把基金進行大比例分紅后,使基金的凈值等于或接近于一元。由于證監會對新基金的發行有嚴格的審批手續,而且對每個基金公司一年內新發基金的數量也有限制,基金大比例分紅成為基金擴充規模最好的辦法(基金拆分有異曲同工之意),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有很多的基金通過大比例分紅的方式成功地擴大了管理資產規模。 [全文] [評論]
 誤區:分紅后購買比較劃算
  基金分紅后,基金凈值會下降。例如基金分紅前的凈值為1.1元,分紅0.01元后基金凈值會下降為1.09元。有些人認為由于分紅后基金凈值下降,基金比較“便宜”,因此分紅后購買比較劃算。特別是去年多家基金公司對旗下基金實施大比例分紅,凈值1元的基金著實令不少投資者怦然心動。其實,這是一種誤解。   
    假設在權益登記日和分紅再投資日之間市場沒有波動,那么投資者無論是在分紅前購買還是之后購買,其擁有的資產沒有差別。這是因為雖然分紅前購買可獲得分紅并轉換成基金份額,但在分紅后購買由于基金凈值下降,同樣的申購金額可購買更多的基金單位。當然現實中基金凈值會由于市場波動而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分紅前購買和分紅后購買所擁有的基金資產略有差別,但在市場波動不大的情況下這種差別并不大。 [全文] [評論]
 基金多次分紅 基民要慎追
  針對不少基民希望“踩點”進入部分分紅預期強的基金,有人認為,進入的最有利時機,是在基金明確分紅議案實施日公告推出后到股權登記日當天。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其實在分紅之前買入也不一定很合算,因為凈值里面包含了分紅的金額,會多出手續費,而且如果大盤繼續跌下去,股票倉位低的基金只能抗跌一點,并不一定就能盈利。因此,她也提醒基民,在目前大盤形勢不明朗情況下,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靜觀其變,不要輕舉妄動。 [全文] [評論]
 延伸:拆分中受傷的也是基民
 拆分無關收益
  對投資者而言,基金拆分既不影響已實現收益、未實現利得、實收基金等會計科目及其比例關系,對投資者權益也無實質性不利影響。因而,拆分日前買和拆分日后買并沒有很大的差別,投資者若看好某只基金,大可不必等到拆分的時候再買。甚至,如果拆分前申購的話還有可能分享這一階段股市上漲帶來的部分收益,也省卻了因銷售火爆而采取按比例配售的煩惱。   
    當然,基金拆分是基金公司的一種持續營銷行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于業績優良、規模較小的基金所進行的拆分,如果自己看好該基金,不妨欣然接受甚至增持。但對于凈值越堆越高、規模已經很大的基金,對其拆分意圖應予以警惕。至于業績本身就很差、凈值不高的基金,其拆分就難逃損害原持有人利益的嫌疑了。由于媒體和第三方評級機構的監督,業績較差的基金想拆都拆不了,但投資者還是要明白,只有自己能為自己負責。 [全文] [評論]
 借拆分躲避分紅
  盡管華寶多策略增長基金已經在單位凈值低于1元時拆分,其他一些拆分基金也計劃進行拆分,但是少數基金在拆分時對基金合同的修改“與眾不同”,這一修改后的基金合同讓某拆分基金現階段無法進行分紅。   
    根據修改基金合同公告,該基金除了把“面值1元”改成“發售面值1元”以外,還對收益分配原則進行了修改,從“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單位資產凈值不能低于面值”修改為“基金收益分配后基金單位資產凈值不能低于發售面值”。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一些基金通過拆分躲避了年度分紅。 [全文] [評論]

制作:新浪財經 朱小雅 010-62675811
網友評論 查看內容>>>

匿名 登錄名: 密碼:



新浪財經意見反饋留言板 電話:010-62675362  新浪網產品客戶服 務聯系電話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