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白巖
在上一篇報告《取道公募基金是普通投資者的理性選擇》中,我們解釋了為什么選擇公募基金參與打新是更優的選擇,本次我們將重點闡述第二輪新股發行較之第一輪的政策變化,分析其對公募基金總體和內部可能產生的影響,并對后續打新基金的實現路徑做預測。
對于公募基金總體而言,政策調整偏于利空,但影響相對有限。影響到公募基金總體的有老股轉讓、加大網下回撥力度、增加底倉限制、取消入圍上限和加強監管等方面。
管理層表態,截止今年年底,將發行新股100只左右,大大少于此前市場普遍預期的300只,這嚴重加劇了新股供不應求的程度,而老股轉讓數量將受限于自愿鎖定12個月以上的投資者獲配股份的數量,這也使得新股的供給有所減少。上述兩方面,都使得單只基金預期獲配額下降,但考慮到供給減少會推高新股預期收益,這將部分抵消獲配額下降的影響,對公募基金總體的利空影響相對有限。
加大網下向網上回撥的力度,當網上投資者有效申購倍數超過150倍時,回撥后網下發行比例不超過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的10%。這使得網下可保障的申購數量大大減少,進而加強網上申購新股的熱情,導致網下可分配新股數量大大減少。這一影響將在新股發行重啟初期顯得非常顯著,此后的話影響會慢慢降低,并有望恢復至第一輪的平均水平。
增加底倉限制,使得網下申購的門檻提高,對基金專戶和個人投資者影響頗大,而對公募基金影響很小。故可預期網下申購者數量將下降,公募基金的報價會更加容易,獲配概率有望上升。
上述方面幾個方面,綜合來看對公募基金總體的影響偏于空,但影響不大,不會造成公募基金打新的預期收益大幅下滑。對于公募打新基金內部,報價方面的限制和監管的加強,將令不同公募基金公司打新收益出現分化態勢。
新股發行規則的一項重要調整是,網下申購將由以產品為單位申購,改為以機構為單位申購,報價數量也由三個減少為一個。這使得報價能力,成為了下一階段公募基金打新的關鍵。原本一些報價能力較弱的機構所依賴的,多個產品“集團作戰,梯次報價”的模式將徹底失效,這些基金如果不加大在報價方面的研究力度,在后續的打新中將逐漸掉隊,難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在這樣的影響下,推薦投資者沿著三條主線去尋找打新基金。首先是“強者恒強”,報價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將占據優勢,有望再現佳績。其次,上一階段表現強勢的打新基金往往已經申購受限或封閉,投資者可轉而申購同基金公司旗下,申購不受限而打新意愿較強的基金,間接分享強勢基金的報價能力。最后,一些報價能力一般的基金公司也并非沒有機會,由于公募基金在獲配上的優勢,其可能成為其他機構資金的通道,考慮到外來的機構資金一般會爭取報價的主動權,而其原意支付費用取道公募基金,其必然對自身報價能力有一定自信,故推薦投資者關注此類基金的投資機會。
在明細公募基金總體變化和可能出現的分化后,投資者應注意,由于政策變化,此次打新的收益實現路徑將可能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
由于網下申購改為采用按機構報價、按產品分配的模式,這使得對單次申購而言,申購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而獲配的比例大大降低,考慮到底倉限制方面對網下申購者數量的影響,前者的正面影響應不弱于后者的負面影響。但這一模式將深刻改變公募打新基金的收益實現路徑,公募打新基金的收益將從原本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向“薄利多銷”轉變,即單次打新的收益將大大下降,但打中新股的概率會大大增加,最后獲得與原本相差不多的收益。我們好買預計,打新年化收益預計區間在8%-10%是比較合理的。因此,投資者應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打新基金的風險收益結構和報價能力等方面,如繼續原本“快進快出”的套利模式,將有可能造成損失。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已收藏!
您可通過新浪首頁(www.sina.com.cn)頂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過的文章。
知道了